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农村光棍泛滥 “生儿子”却热情不减 老农3句话 说到心坎了

时间:2023-08-27 07:00:01

相关推荐

农村光棍泛滥 “生儿子”却热情不减 老农3句话 说到心坎了

农村光棍泛滥,“生儿子”却热情不减,老农3句话,说到心坎了

大家好!欢迎来到“妙趣生活集结地”,带你了解更多最新资讯,如果想持续了解最新资讯,关注小编的每天动态!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农村光棍泛滥,“生儿子”却热情不减,老农3句话,说到心坎了

如今的农村“娶媳妇难”“彩礼贵”是人们最头疼的问题,也导致很多年轻小伙子早早就被列入了光棍的行列,一个小伙子要盖房子、娶媳妇等一般没有几十万是下不来的,这让很多农村家庭都无可奈何,只能眼看着孩子打光棍。就算是四处借债勉强能够娶上媳妇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沉重的债务负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没有几家是日子过得好的,实在是让人心酸。

不过笔者了解到,现在的很多农村年轻人要孩子,对儿子仍然很热衷,他们大部分的想法是:二胎开放了,最好的情况就是要一儿一女,如果第一个是男孩的话就不要了,怕二胎还是儿子,压力太大;如果第一个是女儿的话,那么就可以放心地再要一个,并且最好是儿子。听得出来,大家还是有一种“儿子是必须要”的想法,那么就很纳闷了,面对这么大的压力为啥还要“顶风作案”呢?农村光棍泛滥,“生儿子”却热情不减,老农3句话,说到心坎上!

1、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传宗接代,原指生了儿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传下去。继承祖业,延 续后代。出自官场现形记。性别选择堕胎和遗弃女孩的原因不是别的,恰恰是因为计划生育与作为其结果的少子女化。中国人现在不能通过多生来实现“儿女双全”或“必须有一个男孩”的愿望,也无法招赘或过继——中国现在还有多少家庭有两个以上男孩?何况“姓氏革命”本身就彻底取消了招赘的意义,当女儿不再随父姓,外孙跟妈妈姓对于外公还能传宗接代吗?仅只考虑计划生育和“姓氏革命”对于招赘的打击,“姓氏革命”所诱发的子女随母姓就很难弥补。

2、没有儿子在村里抬不起头

有人说:“家里没有男孩就是你们家族没有好好的教导你们,没有保留好中国固有的文化,受当代的开放思想的潮流太严重了。”(这太偏激了吧)“重男轻女重要吗?我是当代人,我有自己的看法,一男一女正好,不要认为重男轻女封建,这只是看法不一样而已。”再加上村里人的议论,“绝户”家庭自然是觉得抬不起头,为了自己有颜面地在农村生活,生儿子也成为了必然选择。

3、没儿子的话养老成难题

千百年来,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中国人的共识。尤其是在农村,孩子始终是父母养老的最后保障线――这无时不刻不警示着你,千万别打光棍,也别组建什么丁克家庭,除非你祖上遗产丰厚或你年轻时积累了一笔大资产。否则,要是没有儿子,就等于没有积谷,饥饿时很有可能就像这位老人一样被饿死。

综上所述,社会上普遍认为农民坚持要儿子是封建思想太严重,但是听完了老农的这3句话,确实句句戳中心窝,让人了解到了农民的心酸和无奈。欢迎大家关注我,查看更多三农类文章。你的任何一次点赞或哪怕只言片语的留言评论,都是我继续前行,为大家服务的动力。愿天下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问,小编有时间会一一回复的,欢迎大家积极评论转发,此文章为本人原创,维权必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Girl2024-01-17 09:00Girl[海南省网友]42.1.163.221
    老农观点很中肯希望大家能够用轻松幽默方式关注这个社会问题。
    顶0踩0
  2. 茅草林2023-11-30 16:20茅草林[浙江省网友]203.16.58.108
    老农太对了农村光棍问题确实需要引起重视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
    顶0踩0
  3. *风雨彩虹*2023-10-13 23:40*风雨彩虹*[江西省网友]43.254.47.14
    这个视频太有趣了老农幽默真是招人喜欢笑死我了!
    顶0踩0
相关阅读
老农的4句话让人无奈 农村光棍遍地都是 城市中的剩女随处可见

老农的4句话让人无奈 农村光棍遍地都是 城市中的剩女随处可见

村里的道路也都修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

2023-08-27

难怪现在农村光棍遍地走 城市剩女随处见 你看看老农的这三句话

难怪现在农村光棍遍地走 城市剩女随处见 你看看老农的这三句话

如果想和小编一起看遍农村事,可以点击上方蓝色关注

2023-08-27

老农用的3句顺口溜 道出了农村结婚有多难

老农用的3句顺口溜 道出了农村结婚有多难

但往往是攒了一辈子,面对结婚的高额费用,还只是个杯水车薪

2023-11-30

农村修路是好事 为何农民“不买账”?老农三句话戳中心坎

农村修路是好事 为何农民“不买账”?老农三句话戳中心坎

农民朋友深知要致富先修路,只有道路好了,农民朋友种植的农作物还能走出农村,这样农村的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