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苏轼写了半首绝句 弟弟又续了后一半 其中故事却感人至深

时间:2023-08-27 05:22:01

相关推荐

苏轼写了半首绝句 弟弟又续了后一半 其中故事却感人至深

苏轼和苏辙都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们虽然手足情深,却经常不能团聚。苏轼有一年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之后创作了名篇《水调歌头》,并兼怀子由。苏辙对哥哥也是尊重加敬爱,他幼从子瞻读书,苏轼一生被贬多次,苏辙多次为兄补台,曾官至副宰相,都离不开当年哥哥的督促和帮助。

苏轼被贬海南儋州,苏辙也被贬广东雷州。哥哥去世前因为见不到弟弟而大憾大恸,苏辙接到噩耗则泣血至地。哥哥去世后,弟弟安葬兄嫂,照顾两家家小,近百人在一起聚居。下面介绍的是一位学子进京赶考,苏轼写了半首绝句,弟弟又续了后一半,其中故事却感人至深。

题扇诗

北宋:苏轼、苏辙

沧海何尝断地脉,珠涯从此破天荒。

锦衣不日人争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苏轼被贬海南儋州后,虽然日子艰难,但他丝毫不放在心上,不仅想方设法改善生活,而且还结交了很多朋友。后来先生又在当地开馆收徒,希望可以帮助一些寒门子弟,也为当地教育出点微薄之力。

苏轼在岭南期间,有许多学子不远千里,追至贬所,他们不避嫌疑,从学于苏轼。苏轼比较得意的弟子中,有琼州人姜唐佐、潮州人吴子野、儋州人黎子云兄弟、符林等人。姜唐佐,字君弱,元符二年九月自琼州来儋州,向苏轼求学,直到第二年三月才回去。他的作品词义兼美,苏轼曾感慨,海南竟有这样的佳士!

苏轼到儋州之前,这里的文化非常落后,自从宋朝建国以来,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在苏轼北归后不久,姜唐佐就举乡贡。苏轼高兴地在他的扇子上题了两句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并鼓励他说,“异日登科,当为子成此篇。”

姜唐佐没有辜负苏轼的厚望,只是在他北上京域应试时,苏轼已经去世,后来苏辙为他续完了这首诗,半悲半喜地写下了“锦衣不日人争看,始信东坡眼力长”。大观三年,即苏轼去世后不久,海南历史上就出现了第一名进士。《琼台记事录》中就曾高度评价,“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除了姜唐佐,还有一位叫葛延之的学子,也在海南追随苏东坡,东坡还曾教他作文方法。先生深入浅出地指导他,创作就像市场上的店铺,文章、词藻、事实,犹如市场上的各种货物,而立意则好比是钱。若立意新颖,则古今所有的事物都聚拢来,为我所用。如果懂得这些,就会写好文章。

三国时曾有一位吴国人虞翻,因为得罪了孙权而被流放交州。不过这位才子却在当地讲学不倦,门徒数百人。苏轼也以其自喻,感叹自己的不幸遭遇。

再细味这首题画诗,苏轼对自己的得意弟子充满信心,也为海南即将有一位进士而高兴,更为自己的无私付出有所回报而感到欣慰。弟弟苏辙也衷心祝贺学子衣锦还乡,更为哥哥深远的眼力而感到自豪。

如今先生仙去,这段佳话依然在儋州流传,人们感谢并崇敬这位伟大的文学家,也缅怀先生的杰出才华和不朽作品。英国作家哈代曾说,“人生意义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变迁,而在乎内心的经验。”苏轼将其毕生经验传授于人,弟子们感谢他,读者也深深地爱戴他,诗人的生命仿佛也得到了延续,从此永远地活在人们心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蓝星雨2023-11-14 22:56蓝星雨[浙江省网友]103.45.250.41
    这绝句真是感人至深苏轼和他弟弟合作让人动容。
    顶0踩0
相关阅读
王安石给七年未见的女儿写家书 短短四句却将完美的父爱展现眼前

王安石给七年未见的女儿写家书 短短四句却将完美的父爱展现眼前

不管一个男人多么优秀,多么心酸,只要站到孩子面前,一秒就会褪去所有身份,成为最无私,最深沉的父亲

2022-12-18

杜甫最优美的一首绝句 苏轼:宛如一幅画!

杜甫最优美的一首绝句 苏轼:宛如一幅画!

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基本上就是沉郁顿挫,这也成了大家的一种共识

2023-12-26

白居易最美的一首诗 840个字出了无数千古绝句 让人叹服

白居易最美的一首诗 840个字出了无数千古绝句 让人叹服

这个运动还真的就掀起了纪实性文学的狂澜,它的发起者也因此而名垂青史

2023-06-14

苏轼的一首绝句 正反颠倒着念也毫无违和感 非常的厉害!

苏轼的一首绝句 正反颠倒着念也毫无违和感 非常的厉害!

其实我们看苏轼的书法十分的随性自然,尤其是他的唯一存世作品寒食帖,字里行间都是法度,而且还很有情感的变化,非常的巧妙

201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