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爱在右 同情在左:江阴吴文藻长乐谢婉莹的偶遇爱情

时间:2023-08-23 05:30:02

相关推荐

爱在右 同情在左:江阴吴文藻长乐谢婉莹的偶遇爱情

1923年8月17日,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从上海启程开往美国西雅途的“约克逊”号邮轮徐徐驶出黄浦江,邮轮上的头等舱位都被中国留学生占满了,其中清华留美预备学校的有100多名,其余的为燕京大学的留学生。

恰为同学少年,看着滔滔江水,每一张年轻的脸上都写着兴奋,这其中的就有23岁的冰心,怀有一颗敏感的心,背井离乡,因此她的脸上写着淡淡的清愁,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第二天上邮轮的新鲜劲儿已经过了,冰心突然想起同学吴楼梅所托之事—在这艘船上找到他的弟弟清华学生吴卓,于是便拜托同学许地山去寻找,结果是许地山把吴文藻当做吴卓带了过来。

当时,冰心正与同学们玩丢沙袋的游戏,就邀请吴文藻加入,之后倚在船栏上看海闲谈,互相询问中对方出国后想要学什么,得知冰心想选修英国19世纪诗人的功课后,吴文藻就列举了几本著名的英美评论家评论拜伦和雪莱的书,问冰心看过没有,了解到冰心都没有看过。吴文藻不客气地说你如果不趁在国外的时间,多看一些课外的书,那么这次到美国就算白来了。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这时的冰心已经相继出版了诗集《繁星》与小说集《超人》,在文坛上小有名气,自视甚高,刚认识的一些朋友一般都客气地说“久仰,久仰”像吴文藻这样首次见面就坦率的禁言使冰心悚然的把它作为自己的第一个诤友畏友。

可能是忠言虐逆耳利于行,当时,冰心听了这些话,觉得七上八下的,不平静,就深刻的记住了这个叫吴文藻的名字。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吴文藻16岁考入清华大学,这次留学美国主要是到新罕布什尔州的达特茅斯学院攻读社会学。跟其他清华的留学生相比,他话不多,更显沉稳。一直以来,品貌双全的冰心身边从来不缺追求者,在燕京大学读书时,她就以“静如止水,穆如秋风”,惹人驻足。到哈波士顿的韦尔斯利大学后,就先收到很多的来信,信的内容就像经过了集体商议似的,除了表示好感,希望多交往,就是说认识你非常荣幸云云。

唯独有一个人没给她写信这个人就是吴文藻,他只是礼貌的写了一张明信片寄给冰心。面对着一大堆热情的信件和一张简短的明信片,冰心当即觉得吴文藻这个人真特别,所以当时给她写信的人,她都用了明信片回复,偏偏只有这个写明信片的人,她写了一封信给他。接到冰心的信,吴文藻有些意外,但是异国他乡,有信读起来真是亲切,其实他对冰心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只是严谨的求学态度,让他初相遇就对并先说那些不合时宜的话。吴文藻酷爱读书,可能为了扭转些什么,他当即买了几本文学书寄到了波士顿作为对冰鲜第一封信的回应,以书传情,冰心欣然接受了。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最后,吴文藻给自己买书的时候就会有针对性的给冰心买几本,而且他每次都会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用红笔圈出来,并在给冰心的心声给予提醒,这些用红笔标出来的基本上都是描写爱情的句子。吴文藻实际上是通过技术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他对冰心别样的爱。于是两个看似性格迥异的年轻人有了心灵的共鸣。

爱在右,同情在左

波士顿与新罕布什尔州相隔很远,两个人少有见面的机会,只是常有书信往来,也就在这个时候,冰心肺病复发,住进了沙穰疗养院。异国他乡,病有多痛,心的情绪,就有多低落。或许冥冥之中真的有心灵感应,那位那年圣诞节,吴文藻想趁放假的时间好好浏览一下纽约。当他经过波士顿时,意外的听到冰心住院的消息,不容多想,他马上专程赶到了疗养院,病床上的冰心看起来花容黯淡和游轮上那个俏丽的女子截然不同。病由心生,吴文藻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耐心地跟她讲了要和医生配合,按时吃药的话,这样的话别人说了冰心会觉得大概很平常,但是吴文藻专程来看她说的这番话,就有意味深长的味道。从某种角度来说,冰心从心底开始,喜欢并接受这个男人了。经过半年的疗养,在吴文藻的安慰和鼓励下,冰心终于在第二年的夏天,出院又回到了那个令她朝思暮想的学校。

爱的力量无法估量,生病期间,冰心病情不仅没有耽误学业,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寄小读者·十九》中,她写到“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条长径,点缀的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是的,从今以后,他愿意在她的爱里,随时如花绽放。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1925年以梁秋实为首的中国留学生,决定在波士顿公演一部中国戏剧《琵琶记》,并邀请冰心出现一个角色,在激动之余,最想把这个消息和吴文藻一起分享,随即记性寄了张演出入场劵,其是他们已经书信往来一年多,吴文藻喜欢冰心的清雅,冰心喜欢他的博学,但是,谁也没有明确捅破这进一步的关系。冰心出于女儿家的羞涩,不愿主动挑明。吴文藻则担心自己的清贫,不能给对方以幸福保障,所以接收接到冰心信函后,吴文藻先是迟疑了一番,最后才决定以学业为忙为由推辞了。

3月28日《琵琶记》在波士顿美术剧院公演了。舞台之上,冰心数次向台下张望,寻找。当绝望要逼出眼泪之时,她在台上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说不来,说不来还是来了,说到底还是不忍伤害她的心。冰心的惊喜,无言以喻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爱情,这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外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冰心与吴文藻有相遇相知的缘,却不懂得怎样把握延续这段缘,他们缺少的是相守。机会是为有情人准备的,这一年的暑假,一次意外的相遇,让他们的爱之繁花瞬间剩放如火如荼。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当时,美国大学研究生规定学生除了掌握本国的语言外,还必须掌握两门外语,才能毕业。冰心选修了法语,于是在1925年的春天,在伊萨卡的康奈尔大学法语补习班儿上,冰心看到了同样选修法语的吴文藻,四目相对,会心微笑。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是你的躲也躲不过吧!夏天的伊萨卡是一个桃红柳绿的世界,最适合生长,蓬蓬勃勃的爱情,这次吴文藻和冰心再也不想错过了!在风景如画的卡优佳和,他们像往常一样荡起了双桨,静静的飘在水中,吴文藻欲言又止,反复多次,最终鼓起勇气,郑重的和冰心说:“我们可不可以最亲密的生活在一起,做你的终身伴侣,是我最大的心愿。当然你不一定要立即回答,请你考虑一下。”

冰心思来想去,翻来覆去了一整晚,第二天跟吴文藻说我自己没有意见,但我不能够最后决定要得到父母的同意才能定下来。面对冰心如此严谨的态度,文藻非常理解和支持。

得到了爱情的玫瑰花。冰心写下了她生平难得的一见的爱情诗,“躲开相思/披上裘儿/走出灯明人静的屋子/小径里明月相窥/枯枝/在雪地上/又纵横的写遍了相思。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1926年7月,冰心胜利的完成了在美国的学业,并接受了司徒雷登的邀请,决定回国到燕京大学任教。吴文藻则决定在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冰心回国前,吴文藻特地赶到波士顿交给她一封长信,这是吴文藻的正式求婚信,但是不是给冰心的,而是请她带回中国城给父母得到应允。

在信笺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意,让人动容不已。两位开明的老人读到吴文藻的真诚和朴实,欣然同意了两人的婚事。

1929年6月15日,冰心语文早在燕京大学云湖轩举行了西式婚礼,主持人是当时的校长司徒雷登。那一天,由情荡漾的莫名湖畔,新郎温登身穿灰色西装,温文尔雅,不失英挺帅气。冰心则身穿一袭白色的液体婚纱。因为在吴文藻的身边。到场的嘉宾无不称赞他们天生一对,地上一双。

今生今世在一起

婚后才燕园柴米油盐的生活,平淡却又幸福。吴文藻痴迷于学术研究,而冰心则全力打理他们的小家,养育子女,是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但有家难,而且有国忧。1958年4月,吴文藻被错划为右派,这件意外的灾难,对吴文藻和冰心来说都是严重的打击。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也就是冰心的善解人意和吴文藻的临危不惧 度过了人生的低潮,迎来曙光。1983年,他们边境民族学院新建的,亲高知楼和新居那一段散漫的好时光,终日隔桌相望,她写她的,我写我的,享尽人间的乐趣。

天有不测风云,1985年9月24日,吴文藻带着对冰心的眷恋,在北京逝世,牵了手的手,从此再也不能够一起走,比翼鸟最怕孤独。1999年2月28日,孤独了15年的冰心逝世,死后两人骨灰合葬,应了冰心死同穴的遗愿。骨灰盒上并排写的:江阴吴文藻,长乐谢婉莹。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这大概就是时间美丽却无可复制的爱情传奇了就算成了风中的骨殖,也要永生永世在一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北海北2023-11-12 12:50北海北[四川省网友]202.65.7.194
    听起像是段命中注定浪漫故事期待他们爱情能够继续绽放。
    顶1踩0
相关阅读
人间自有诗意 一词一句总关情

人间自有诗意 一词一句总关情

我坐在清凉的藤椅上 ,轻轻翻开略微泛黄带着墨香的纸页,仿佛整个身心沉沉浸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2023-06-25

冰心的春水短诗

冰心的春水短诗

冰心是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2023-01-19

统编小学语文五上26课《忆读书》重难点解析

统编小学语文五上26课《忆读书》重难点解析

第26课忆读书一、丰富的积累美词津津有味 催促 一知半解 着力 勉勉强强 烦琐 栩栩如生 索然无味 堆砌 无病而呻诗句满纸荒唐

2023-12-17

于芳朗诵冰心的散文《故乡的风采》

于芳朗诵冰心的散文《故乡的风采》

它是油绿油绿的,在巨大的树干之外,它的繁枝,一垂到地上,就入土生根

20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