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王安石26岁创作的一首诗 用白描语言刻画旱灾百姓 结尾扣人心弦

时间:2023-08-20 02:40:01

相关推荐

王安石26岁创作的一首诗 用白描语言刻画旱灾百姓 结尾扣人心弦

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故事】

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

王安石淮南签判任满,回京师述职。

车马疾行,已过黄河之北。

“老丈,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回大人,家里已经待不下去了,我们这一行啊,是去河南谋个生计。”

“今年的旱灾有如此严重?”

“唉,有天灾也有人祸,明知道是荒年,上面还一直派人来催征课税,不给人留活路啊。”

“老丈放心,我正去京师述职,定将此处灾情面禀当今圣上。”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王安石这会儿也才刚刚26岁,参加工作才4年,在官场并没有什么威信。所幸,老丈也没有把他禀告圣上的话当真,还是一路逃到了南方,另起家门。

其实王安石也知道,朝廷为什么逼百姓交钱,因为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交“岁币”,朝廷出不起,只有百姓来出。

路上仍有断断续续的灾民闪过。王安石感慨于民生艰苦,写下了这一首《河北民》。

【诗篇】

河北民

王安石 〔宋代〕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诵析】

绝大多数时间,我所接触的王安石都是拜相以后锐意变法的宰相,对他初入仕途的面貌并不很清晰。

这首诗给了我们一个例证,大概每个官员初入官场,都会有回报百姓、护卫黎民的热情。新鲜劲儿过去,就该敛财的敛财,该谄媚的谄媚,不再管苍生死活了。

唯独王荆公,将一颗保境安民之心坚持了一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来看这首诗。

这首并非标准的格律诗,起笔便是一句呼号。

“河北的百姓,你们生长在与辽国和西夏接壤的边疆,遭受了多少艰辛和苦难啊。”

这两句紧承题目而来,又成为全诗的诗眼。后面10句,便围绕着河北民的“苦辛”展开。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家家户户养儿育女,男耕女织,一年到头的劳动成果全都交给朝廷。朝廷拿着百姓的血汗钱干嘛呢?根本不考虑强壮兵马攘除边患,而是“认怂保平安”,乖乖给少数民族上供。

其中“学耕织”与“事夷狄”的对比尤为鲜明。一边是物阜民丰的中原,一边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两者的强弱关系是如此的不合理。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这一句仍然是白描。今年河北有旱灾,千里赤地无鸡鸣。朝廷不想着怎样帮百姓度过艰难也就算了,州县政府还要来抓壮丁,不给一点活路。“河役”是当时治理黄河的苦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天灾人祸,在这里呆着死路一条。人们纷纷背井离乡望河南而走,河南虽然丰收,但也养不活这么多灾民,百姓们仍然缺衣少食,饥一顿饱一顿。

上面6句均用白描,写透了百姓们的惨状;下面4句,则是略带主观色彩的抒发与联想。

边民的悲愁笼盖苍穹,大白天也像黄昏一样天昏地暗,尘沙呼啸。

路过之人,此情此景,脸上更无半点血色。

天昏地暗之场景自然带稍许夸张,但王安石步入官场后初见黎民倒悬,自然有着强大的震撼力。

最后两句,王安石突然荡开一笔:你们啊,真是生不逢时,要是生在前朝贞观年间,一斗粟米只要三、四文钱,而且还可以连年安乐,没有战争。

这一句话,可以说是直接打在北宋朝廷脸上的一巴掌。

这哪里是在感叹灾民生不逢时,根本是指名道姓说北宋朝廷的无能苟安与不作为。还好的是,那时的王安石并不出名,拜相之后也没人翻他的老账。

若是皇帝较起真来,怕是个不输“乌台诗案”的大官司。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编辑 空青

排版 空青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愤怒的大山2024-01-15 12:40愤怒的大山[湖南省网友]122.119.18.119
    尾扣人心弦让人回味无穷期待王安石更多作品。
    顶0踩0
  2. 不雨花落2023-11-27 01:20不雨花落[台湾省网友]103.231.147.154
    @麦菊薇 白描语真实地展现了旱灾惨状让人心痛。
    顶2踩0
  3. 麦菊薇2023-10-08 14:00麦菊薇[云南省网友]203.30.29.126
    这诗让人感受到了年轻人热情和对社会关切真不愧是王安石啊。
    顶0踩0
相关阅读
王安石最有名的咏梅诗 还被选入课本 原来是抄自古人诗句

王安石最有名的咏梅诗 还被选入课本 原来是抄自古人诗句

另外,王安石的性格也十分让我佩服,能够坚持自己的初心和原则,推行自己的新政

2023-05-08

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 本应是状元 却因一句话得罪皇帝被判第四名

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 本应是状元 却因一句话得罪皇帝被判第四名

对于新政的评价,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一些人坚决反对,一些人坚决支持,当然也有像苏东坡一样的人,支持其中一部分可取之处,对另一部分反对,也正

2023-06-03

王安石的两首绝句 前三句都看似平淡 最后7个字令人眼前一亮

王安石的两首绝句 前三句都看似平淡 最后7个字令人眼前一亮

当年秦始皇浩浩荡荡地出游,刘邦尚是布衣,却豪迈地说,大丈夫当如此也

2023-10-25

春联有怎样的由来?王安石曾经为春联写的那句诗是哪句?

春联有怎样的由来?王安石曾经为春联写的那句诗是哪句?

每当春节临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门两旁贴春联,红底黑字,很有节日气氛

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