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红楼梦:刘姥姥当着王熙凤的面 一句话骂了贾府里的所有人

时间:2023-08-07 07:49:01

相关推荐

红楼梦:刘姥姥当着王熙凤的面 一句话骂了贾府里的所有人

说到《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自然便想起她还有一个绰号“母蝗虫”。这三个字是出自林黛玉的锦心绣口。那林黛玉是从何处来的灵感呢?首先,略为解释一下,何为“母蝗虫”?母,即是雌性类。蝗虫,通俗点说,就是我们所认识的蚂蚱。它们的食量非常大,主要以小麦、水稻等为食,所以是农业害虫。所谓“蝗灾”就是它们的杰作。

刘姥姥给林黛玉最深的印象,估计就是食量惊人。原来刘姥姥并非是在吹牛自己食量大如牛,连带贾母的那份也吃得一干二净。所以,林黛玉才联想到同样胃口大的蝗虫,两者毫无违和感。还有一个原因,刘姥姥来贾府多为打秋风。说明这一年庄稼收成不好,或是或如是发生了“蝗灾”一样,闹饥荒。所以,刘姥姥来贾府似乎带着“蝗虫满天飞”的信息一样。

可刘姥姥第二次来贾府并不是来打秋风的,反而提着一大袋新鲜的瓜果菜蔬作为回敬之礼。事实上,这些礼品放在贾府人的眼里能值什么,不过也代表着一种“人情”,常来往的人情。虽然刘姥姥这次不是来打秋风的,但其目的也是为了预防下一次发生闹饥荒的情况下,不至于似第一次来贾府时灰头灰脸的样子。

不管怎样说,天灾人祸,天有不测。穷苦人家永远是最大的受害者。所以,刘姥姥在大观园里甘为众人眼里的小丑,取悦他人。因为这些小小屈辱,相比于在冬天里受饥受寒随时性命旦夕,又算得了什么。富贵人家每天饱饫烹宰,又岂知道穷苦人家饥餍糟糠的凄苦?

虽然林黛玉性子耿直话出无心,但总是多多少少不能体会刘姥姥的艰辛。而如史湘云、薛宝钗等人笑得最为开朗,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辛酸之上。所以,这些文化人有时候真该骂。

刘姥姥倒是没有文化的乡下人,连说话的口吻都充满了一股乡下的味道。她第一次来贾府的时候,就好似乡下人初次进城一样,既陌生,又新鲜。因为刘姥姥是厚着脸皮来打秋风的,所以她总得夸别人几句好话。没文化的她该说什么好话呢?

先前王熙凤不是说大有大的难处吗?对,有了,就是那一句文化话,“廋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都比我们的腰还粗呢!”这句话是刘姥姥当着王熙凤的面说的,但却骂了贾府是一匹瘦死的骆驼。别人都以为刘姥姥没文化乱说话,其实刘姥姥猴精着呢,把自己当作是马,把贾府里的所有人当作是瘦死的骆驼,活马总比死骆驼好的。

没想到,这么一句拍马屁拍到马腿上的马屁话,刘姥姥不仅收获了二十两银子,还得到王熙凤多给一吊钱雇车回去。你看,会说一句文化话多重要,即使这是一句骂对方的文化话,也能得到额外的赏赐。这也是曹雪芹借刘姥姥的那句话讽刺了天底下所以无知的文化人,即使用再华丽文字,也掩饰不了其丑陋的嘴脸,真真是玷辱了文化二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风起人散。2023-11-04 14:15风起人散。[广西网友]202.45.26.64
    这一幕太经典了,刘姥姥太直白了!
    顶8踩0
相关阅读
平儿转述了一句话 迟慢了刘姥姥报恩的脚步

平儿转述了一句话 迟慢了刘姥姥报恩的脚步

她懂得感恩,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浸染下的劳动人民,她有着最纯朴的也是最优秀的品德

2022-12-26

刘姥姥在《红楼梦》里是怎样的存在?凭什么一句话看透王熙凤?

刘姥姥在《红楼梦》里是怎样的存在?凭什么一句话看透王熙凤?

所以,尽管有着天缘凑巧,有着情节需要,我相信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不同待遇也还是能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当时贾府的状态的:一进荣国府时,打法她的仅仅是

2023-10-22

刘姥姥为什么能救巧姐?答案在《菜根谭》的这句话里

刘姥姥为什么能救巧姐?答案在《菜根谭》的这句话里

意思是花再多钱财精力去结交的人,那不一定能打动对方的心

2019-11-06

刘姥姥进荣国府 王夫人给一百两银子;刘姥姥:不及平儿的一句话

刘姥姥进荣国府 王夫人给一百两银子;刘姥姥:不及平儿的一句话

第一个,是贾府里最年长的贾母,她一辈子生活在富贵之家,是一个慈祥、幽默、有品味的豪门老太太;而另一个,则是比贾母年纪还大,但为了生活,而不得不

202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