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新诗杂话》|新诗怎么写?文学大师朱自清 手把手拆解入门技巧

时间:2023-07-18 02:25:01

相关推荐

《新诗杂话》|新诗怎么写?文学大师朱自清 手把手拆解入门技巧

新诗,相对于古诗而言。和形式风格“有迹可循”的古诗相比,新诗创作看似毫无章法可言。

比如,新诗应该如何分行?古诗有五言、七言之分,新诗一行究竟应该排几个字?

再如,新诗应该如何谋篇布局?古诗的绝句,一般先写景语,再写情语。新诗要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等。

新诗究竟应该怎么写?有哪些基本的写作技巧,是初学者必学的?这些疑问,是很多新诗爱好者无法提笔创作的主要拦路虎。

尽管自胡适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以来,新诗已经走过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然而,鲜有诗人和读者详谈新诗的创作方法。或者,大诗人关于新诗的创作谈,虽然写得很平实详细,却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多少读者知道。

今天,我就想向大家推荐一本文学大师朱自清写的《新诗杂话》。这部朱自清自选文集中的15篇“诗歌赏析”,通过一行一行拆解名家名作的方式,手把手普及新诗创作技巧。尽管写于70多年前,仍不失为很好的入门级“写作指南”。

和古诗不同,新诗每行的字数并没有规定要求。一个字也能成一行。而且,每行的结尾,需不需要使用标点,也并不强制规定。

因此,很多人便对新诗的分行断句摸不着头脑。有些人甚至认为,只要把散文的某几句话,随便断个句、分个行,便是一首新诗。

作为以诗人的身份惊艳文坛的朱自清,新诗的造诣十分深厚。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还和叶圣陶等创办了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诗》月刊。他在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在当时诗坛引起了轰动。

新诗因为深受外国现代诗的影响,解读起来有一定难度。特别是技巧的变异,传统的诗学已经无法阐释新诗的意义。但是,朱自清深信“意义的的分析是欣赏的基础”。

朱自清“解诗”的方法又很简单,那就是一行一行读。在《解诗》一文里,他就通过一行一行拆解了林徽因的代表作《别丢掉》,向读者展示了诗人断句分行的“迷惑性”。

作者在哪里插了一个长比喻,又在哪里插了一句“突兀的话,从而打乱常规的语序,把读者绕住。经过朱自清的细致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新诗断句,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重构语义关系的方式。

想要断句断得巧妙,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还原感觉的非线性、跳跃性,从而让诗像一首诗。

至于诗行的字数,朱自清十分赞同诗人卞之琳的主张,即每行最多不要超过10个字,否则就有点拗口了。

很多人以为,新诗押韵很简单,无非是押最后一个字的韵母。其实没有这么简单。

和唐诗的“吟”、宋词的“唱”一样,新诗的魅力也体现在声音中。

虽然现代新诗语言的欧化现象较为突出 , 难于朗读 , 但朱先生坚持“新诗不要唱 , 不要吟 , 它的生命在朗读 , 它生活在朗读里。”

在新诗的韵律和节奏方面,朱自清十分欣赏诗人卞之琳和冯至。他在《诗与感觉》中详细拆解了卞之琳《白螺壳》。

这首诗“共四段,每段十行,每行一个单音节,三个双音节,共四个音节。”这是一种匀称均齐的形式。朱自清认为,这种形式,在传达诗人的敏锐感觉上,是十分成功的。

同样,在《诗与幽默》一文中,朱自清把赵元任写给胡适的生日贺诗中的“多字韵”“了字韵”,与诗的幽默相结合,也是在强调诗歌的声音与情感之间的重要关系。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的那样:“韵是一种复沓 , 可以帮助情感的强调和意义的集中。”

总之,新诗虽然不像古诗那么强调平仄格律,但是,诗歌依然充分运用了汉字的“声音”之妙。

对于新手,朱自清给出了十分具有操作性的用韵指南,这里摘取部分:

新诗每行最多五个音节。同时要注意轻音节。如“我的”的“的”字,“鸟儿”的“儿”字等,这些不妨算作半个音。各行音节的数目,不必相当,但应对匀称安排,每行至少得有两个音节。此外,句中韵、双声叠韵、阴声阳声、开齐合撮呼等,如能注意,自然最好。古诗里的平仄,在新诗里不占什么地位。

说了新诗的断句和押韵,再来说说新诗的用语。

很多人说,写新诗要少用形容词,多用比喻。这有一定道理。但比喻如何用,也是很有讲究的。

比如,朱自清在评论胡适的诗时,就认为胡适的比喻“缺乏暗示的力量,看起来好像是为了那理硬照一套比喻配上去似的”。

那么,比喻究竟要怎么用呢?朱自清强调了两个关键词。

一是“新”。

何为新呢?就是“譬喻要新创,至少变故为新”。意思就是说,比喻不能太明白,已经广为大家熟悉的比喻,就不要再用了。

二是“暗示”。

这里是指“譬喻”和“哲理”不能两张皮,要相融,否则就会流于抽象,而缺乏具体。在这方面,朱自清十分推崇臧克家,因为“臧先生的诗,就经济得多。他知道节省文字,运用比喻,以暗示代替说明”。

要做到这两个“关键词”,就要训练诗人想象和感觉的能力。关于“诗和感觉”,朱自清分了4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有了直观的感觉,才会产生奇妙的想象。

第二个层面,感觉虽然人人都有,但有的人敏锐,有的人迟钝。

第三个层面,任何事物都在瞬息万变,即使同一个人面对同一个事物,感觉也会千头万绪。

第四个层面,有了感觉,还要有“组织的技巧”,才能产生诗歌。

读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说,要写好新诗,太难了。的确,新诗不同于其它文体,上手难,对作者的想象和感觉能力要求高。

这里,我想借用朱自清在《诗的形式》一文中的一句话,来和大家共勉:

诗的特性似乎就在回环复沓,所谓兜圈子,说来说去,只说那一点儿。

今日话题:有人说,并非人人都适合写新诗。你赞同吗?欢迎在下方留言区交流。

文/文火漫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红 笔☆2023-09-30 08:22☆红 笔☆[湖北省网友]203.128.227.19
    这篇文章真是新手写诗的福音,朱自清大师的指导简直太实用了!
    顶0踩0
相关阅读
「希音东听幽湖声」新诗绝句《标尺》《聚散》《雾》《冬树》《有无》作者 希音东听

「希音东听幽湖声」新诗绝句《标尺》《聚散》《雾》《冬树》《有无》作者 希音东听

微刊怡昕使者的宗旨:让诗歌散文小说作伴,用哲学中医历史助航这个世界总有人在默默地写着自己的心事、或经历;在某一天,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刚好有人看

2007-11-18

端午话诗·吴投文《百年新诗高端访谈》发布

端午话诗·吴投文《百年新诗高端访谈》发布

谢克强、哨兵、刘波、马启代、雪鹰、韩庆成、罗鹿鸣、谢午恒、李不嫁、陈惠芳、易彬、徐蓓、秦华、邹联安、凌小妃等30余位省内外诗人、评论家与会研讨

2023-10-08

「新诗采撷」林子文|写给母亲的散文诗

「新诗采撷」林子文|写给母亲的散文诗

那时父亲已调到了镇上教书,后来我也去了镇上上学,母亲一个人种了很多田地,每次周末放假回去,她一定是在地里干活,牛房嘴窝儿田黄泥巴地沙梁子

2015-11-23

香港浸会大学乌克兰学生:将中国新诗翻译成土耳其语

香港浸会大学乌克兰学生:将中国新诗翻译成土耳其语

香港浸会大学中国语文系的博士研究生蔡素非Sofiia Zaichenko就是其中之一,拥有中国名字、来自乌克兰的她,热爱中国新诗的复杂构成,故加以研究,并翻译

2018-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