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谁占据了C位?从黄犬奔马的几种变化看破唐诗宋词中的句法秘密

时间:2023-07-02 02:34:01

相关推荐

谁占据了C位?从黄犬奔马的几种变化看破唐诗宋词中的句法秘密

前言

今人读古诗词或者文言文,总感觉不易理解,除了有词语的不同意义和发音外,更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语法结构的不同,在诗词中我们一般称之为句法。

句法就是句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例如杜甫的这句诗:香稻啄馀鹦鹉粒,其实写成“鹦鹉啄馀香稻粒”也是相同的意思,都是说鹦鹉吃剩下的稻米,平仄格律也没有问题。但是作者有意把词语的位置调整,将香稻放在前面,虽然意思一样,但感受上却不同,原因是什么呢?

探讨这句诗之前,我们先了解下一个有趣的黄犬奔马的故事 。

一、什么是黄犬奔马?

1、沈括《梦溪笔谈》的2种黄犬奔马

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卷十四·艺文一》中有一段话:

穆、张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穆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之下。”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

张景和穆修同时上早朝,在东华门外等候天亮的空闲里讨论文章语法,正好看一匹奔马踏死一只狗。两人各写了一篇文章叙事,来比较水平高低。穆修写的是:“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写的是:“有犬死奔马之下。”

(沈括评价说)当时的文体刚开始发生变化,二人之语其实都朴拙硬涩,而当时已认为高明,故流传至今。

2、陈善《扪虱新话》的3种黄犬奔马

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评价说:

文章造语有工拙文字意同,而立语自有工拙。沈存中记穆修、张景二人同造朝,方论文次,适有奔马践死一犬,遂相与各记其事以较之工拙。穆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之下。”今较此二语,张当为优。然存中但云:“适有奔马践死一犬。”则又浑成矣。

从陈善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认为张景的“有犬死奔马之下”强于穆修的“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但是都不如沈括自己的“适有奔马践死一犬”,陈善认为沈括的更加”浑成“。

3、冯梦龙的《古今谭概》中的3种黄犬奔马

冯梦龙的《古今谭概·苦海部第七》中记载了欧阳修《书马犬事》的故事,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之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

这个故事和沈括记录的差不多,只不过主人公换成了欧阳修,这里又出现了3种黄犬奔马的不同叙述方法。

二、7种黄犬奔马其实没有工拙之分 陈望道先生的评价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同一件事可以有7种表达方式,也就是说有7种句法。

1、沈括:适有奔马践死一犬。

2、穆修: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

3、张景:有犬死奔马之下。

4、翰林一: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

5、翰林二: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

6、欧阳修 :逸马杀犬于道。

7、冯梦龙:有奔马毙犬

至于哪一种句法最好呢?陈善《扪虱新话》把前三种做了对比,他认为第1种,也就是沈括的最好。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认为,其实根本没有工拙上下之分,沈括也不见得”浑成“,只是张景突出了”犬(先犬后马)“,沈括突出了”马(先马后犬)“,而穆修一句话分成了两部分说而已。

三、7种句法的分类

(一)我们可以把7种表达方式分成两大类:一句话说完和两句话说完。

1、一句话

1)、沈括:适有奔马践死一犬。

3)、张景:有犬死奔马之下。

6)、欧阳修 :逸马杀犬于道。

7)、冯梦龙:有奔马毙犬

2、二句话

2)、穆修: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

4)、翰林一: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

5)、翰林二: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

我们在古诗词中常见到一件事有人一句话说完,有人要两句说完,例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寇准的第二联化用了韦应物的第四句诗,野渡无人舟自横,被分成了两句话: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其实意思完全一样。

(二) c位与主次之分

还可以按照叙述者有意无意地按照主次分成两类。

1、主为马

1) 沈括:适有奔马践死一犬。

6) 欧阳修 :逸马杀犬于道。

7) 冯梦龙:有奔马毙犬

我们可以看出第1种沈括的”适有奔马践死一犬“和第7种冯梦龙的”有奔马毙犬“一样,和第6种欧阳修”逸马杀犬于道“相比,欧公多了状语”于道“。

简单来说就是三个字:马杀犬,马是主,犬是宾。

2、主为犬

3) 张景:有犬死奔马之下。

3、分成两句的复杂句中,也有区别:

5) 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

前面”有犬卧通衢“更像条件状语。简单说就是,犬卧街头,奔马杀犬。

2) 穆修: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

4) 翰林一: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

这两句中”马逸“和”有马逸于街衢“类似于条件状语,简单说,马逸,犬被马踏死。

从上面的马前犬后、犬前马后可以看出,叙述者的重点有的是突出马有的是突出犬。对于诗词作者而言,通过这种黄犬奔马句法的调整可以突出表现不同的意象,引导读者的注意力 。用今天的话说,看看谁站在c位。

四、杜甫诗中的句法 谁占据了C位?

我们再回头看看杜甫的这首七言律诗,《秋兴八首之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本文前言里说过:香稻啄馀鹦鹉粒,其实写成“鹦鹉啄馀香稻粒”也是相同的意思,而且格律也相同:中仄中平平仄仄。

从面关于黄犬奔马的句法变化来看,杜甫的本意明显是突出”香稻“和”碧梧“,因此把这两个词放到了句首。也就是说”香稻“和”碧梧“占据了最耀眼的“主”位,用今天时髦的话说,占据了“C”位。

五、诗词中奇怪的句法

在诗词中经常看到一些不符合散文句法的诗家语,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格律的要求,为了符合平仄,因此会出现用散文语法说不通的诗句。

1、南北朝庾信的早期格律诗《昭君辞应诏》:

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

第7、8句很好理解: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主语是胡风和夜月,谓语是入和照,宾语是骨和心。

但是第5、6句就不同: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主语可不是冰河,冰河怎么能牵着马呢?如果说“抱鞍行雪路、牵马度冰河”就能看明白了,是省略了人物:昭君。这里除了格律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诗人有意在C位突出:冰河”与“雪路”,以此来说明路途上的艰辛。所以后面跟着写个人的感受: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

2、杜甫的另一首五律《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

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

其中的名句是: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占据c位的是绿和红,杜甫突出的是竹笋和梅花的颜色。

3、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第三联: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正常的语序是“溪下竹色绿,镜里荷花香”,李白把竹色、荷花放在了c位。

注:竹色溪下绿,仄仄平仄仄,对句救拗是:中平平仄平。李白的对句没有救拗(镜,仄声),在初盛唐时,这种不标准的格律诗非常多。如果是竹色溪“边”绿,则合律。

结束语

以上举例的多是格律诗,因此诗人必然会有格律的考虑。但是作为遣词造句的高手来说,格律与立意并不冲突,他只要想让某一个词语放在句子的什么位置是一定能够做到的。

也就是说,诗人完全具备靠操控C位的词语来传达自己的意图,引导读者的注意力。

黄犬奔马的争议,是古人对于语法的探讨,陈望道先生说的是主次的问题,欧阳修说的是简洁的问题。所以欧阳修笑话同僚太废纸:"使之修史,万卷未已也“。

作为我们学诗人来说,要注意陈望道先生的主次之分,也要学习欧阳修的简洁干净,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不要用两句话。

当年秦少游《水龙吟》有句云: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结果被苏东坡笑话:

十三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

@老街味道

同样描写渔夫,苏轼为什么可能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唐诗宋词就是田园有宅男 边塞多愤青 咏古伤不起这么简单吗?

古人作诗是先有句呢?还是先考虑押韵?

拗体律诗最佳案例 李商隐这首五律很特别 8句中有3句变格或拗体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丶淡黑色╯2023-12-11 05:09□丶淡黑色╯[青海省网友]103.240.247.120
    这篇文章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原来黄犬奔马还可以有这么多变化,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顶0踩0
  2. 一枕初寒2023-09-21 03:51一枕初寒[青海省网友]118.184.29.231
    这篇文章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原来黄犬奔马还可以有这么多变化,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顶10踩0
相关阅读
只有语言学内行人才能看懂的11张图

只有语言学内行人才能看懂的11张图

今天,午餐君想带大家了解一下互联网上一种病毒式的传播现象meme,并一起来看看语言学相关的meme,希望能博君一笑~首先,meme到底是什么?meme这个词来自

2023-11-06

诗中的简单句与复杂句 苏东坡1句诗7个字 表达出5个含义

诗中的简单句与复杂句 苏东坡1句诗7个字 表达出5个含义

欣赏古诗,其实也有所谓的简单句和复杂句

2024-01-06

选诗句帮外国友人读懂唐诗宋词 还要形成“有机关联” 怎么写?

选诗句帮外国友人读懂唐诗宋词 还要形成“有机关联” 怎么写?

但如果想要把这沿途风景介绍给不归属这片文化土壤的人,恐怕会面临诸多阻隔

2023-06-11

智慧说故事:把宋词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 宋词历史地位的不同看法

智慧说故事:把宋词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 宋词历史地位的不同看法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关于宋词历史地位问题的不同看法

2008-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