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冀朝铸 从红墙翻译到外交官 因周总理一句话:40岁的口译该转行了

时间:2023-06-26 05:27:02

冀朝铸 从红墙翻译到外交官 因周总理一句话:40岁的口译该转行了

“事无大小、人无高低”,小人物同样能够见证历史、创造历史,即便他对于寻常人来说,已然足以称作“传奇”。

这个人名叫冀朝铸,素来拥有“中国红墙第一翻译”之美名,可在他的人生中,有一憾事令他一辈子无法“放下”,即是1972年周总理与刚刚走下专机的尼克松的合影。

冀朝铸说:“我翻译出了那句‘我与中国人民跨越太平洋握手’的话语,却未有“资格”在那张照片上留下身影。”

此事就像一个缩影,概括了冀朝铸在中国外交事业所占据的“角色”:前半生“隐藏”在周总理的光环下,后半辈子则秉承前辈遗愿,亲眼见证了中美70年风云纠缠。

那么,属于冀朝铸的故事又是什么?

01,不怕死的第一英文速记员:他为周总理当了17年随行翻译

1929年,冀朝铸出生在山西汾阳一户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叫冀贡泉,是华夏一位著名的法学教育家,对冀朝铸的影响非常深远。

8年后,日本侵华的战火越演越烈,直直逼近山西。冀贡泉为躲避战乱,只得带着老父、幼子匆忙撤退汉口。

次年,冀贡泉与夫人带着9岁的冀朝铸远离故土,奔赴万里以外的美国。到了纽约,不等冀朝铸习惯陌生环境,冀贡泉就把他送到了8年制城乡学校读书。

随后,冀朝铸考入私立中学。高中毕业后,他向3所美国大学递交了申请,分别是:哈佛、耶鲁与普林斯顿。

19岁那年,冀朝铸成为哈佛大学化学系新生。这门专业是冀贡泉帮儿子挑选的,他对冀朝铸说:“我们山西以煤炭为主,你学习了化学,日后一定要为祖国煤炭能源的开发努力服务。”

自小听从父亲教诲,深知此生重任即是振兴中华的冀朝铸认真地点了点头。

那一年,他画了一幅颇具深意的自画像表明心志:一个端坐着的年轻人,半身是英挺西装、背靠帝国大厦;半身却是袈裟、背靠佛塔;他的脸和心,皆属于中国。

但很可惜,冀朝铸还是没能如同父亲期望那般,完成学业。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一心牵挂祖国的他毫不犹豫向校方提出退学,并于当年返回中国,开始了一段属于他的新征程。

1950年10月,冀朝铸进入清华大学读化学。1951年,他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并成为人民志愿军一员,跟随部队前往朝鲜开城,为中方代表团谈判组担任翻译。

冀朝铸在美国长大,不只言谈举止像一个美国人,说话同样是一口漂亮的美式英语。

谈判的工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中方的速记完全跟不上美国人说话、骂人的速度,故而冀朝铸等4名翻译就被“赶驴上架”,要求他们迅速学会美国速记法。

英语基础扎实的冀朝铸没有辜负众望,很快便达到了每分钟165个单词的记录速度,自此得名“中国第一英文速记员”

艰苦、危险的环境,没有吓倒冀朝铸,反而令他愈加胆大。某一回,一颗没有及时引爆的美国炸弹掉落在冀朝铸的附近,他迅速抓起纸笔、直接跳到坑中,飞快将上面的所有文字及记号记录下来,方才爬出弹坑。

目睹全程的前外交副部长李克农事后对冀朝铸的大哥冀朝鼎感叹:“你弟弟真是不怕死,敢跳到弹坑中。”

1954年1月底,冀朝铸获得中朝双方共同授予他的三等功勋章。他说:“把勋章挂在胸前是我一生最自豪的瞬间。”

同年,回到华夏的冀朝铸成为外交部一员。1956年,一直跟着周总理的老翻译浦寿昌年过四旬,不再适合担任此职务,外交部就把冀朝铸派到总理身边,负责英文翻译工作。

他的首次“亮相”是在当年9月,周总理为欢迎尼泊尔首相特意举办的国宴上。

彼时,本该坐在末尾的冀朝铸突然被礼宾司指派到首桌翻译周总理的祝酒讲话,他很懵,没有听见周总理的大段即兴讲话,只按照原稿进行翻译。周总理当场发现,要求替换翻译。

冀朝铸十分沮丧,觉得自己出了个大洋相。未想次日周总理仍旧提出让冀朝铸当他的翻译,且这一干,便是17年光阴。

冀朝铸跟在周总理的身边,见证了无数足以载入历史的“名场面”,也令他的能力、心性及见识得到锻炼和成长,为他的以后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02,一干即是44年的外交生涯:总理说,40岁的口译该转行了

1970年某天,忙碌的周总理忽而问了冀朝铸一个问题:“你今年多大了?”

一头雾水的冀朝铸下意识回答:“41岁。”

周总理听罢,摇了摇头,对他说:“40岁的口译该转行了。这个工作辛苦,年纪大,会受不住。”

“你转了行,也可以干更多事情。”

但由于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冀朝铸未能当年转业。直至1973年,他才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成为一名外交官,负责驻美联络处参赞工作。

1975年冀朝铸回国,进入外交部担任国际司副司长及美大司副司长一职。1982年,他再度前往美国,负责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的工作。

他很喜欢吃美国的巧克力糖和冰淇淋,每次饭后总要嚼上几颗。冀朝铸说:“我儿时在美国常常吃它,可惜回国后,糖果的味道与美国相差很大,如今再吃这里的巧克力,仿佛有种回到童年的错觉。”

1985年冀朝铸离任,转道去了斐济群岛担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1987年,他再次调任中国驻英大使;1991年,年过六旬的冀朝铸成为联合国副秘书长。

5年后,他卸任归国,正式告别自己44年的外交生涯。就像前文所言,冀朝铸44年的外交历程宛如中国外交发展的缩影,从弱到强,从“孤立无援”到“一呼百应”,这条路,不仅冀朝铸走得辛苦,中国同样走得辛苦。

其中,最值得世人关注的当属中美关系。而冀朝铸正是典型的中美70年来往见证者之一。

03,见证中美70年的冀老先生:中国外交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

冀朝铸亲眼目睹的一个中美历史时刻就是尼克松政府的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访华。他在周总理的指示下,担任了此次秘密会谈的翻译之一。

后来的冀朝铸回忆说,基辛格在会议开始时稍显紧张,对周总理说他很高兴到访神秘美丽的中国。周总理笑着回应:“只要美国人愿意更深入了解中国,便会发现中国并不神秘。”

周总理的从容和自制不只给基辛格留下深刻印象,也让冀朝铸记忆犹新,受益匪浅。

那一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历史性访问华夏。当专机停到首都机场,舱门打开,他走出来时,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就此出现:两位分别代表各自国家的老人将手轻轻相握的刹那,无形的历史书似乎随之翻动,浮现崭新一页。

尼克松笑着对周总理说:“我很高兴来到中国的首都。”

周总理同样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回答:“你的手,跨越了世上最辽阔的海洋……美国与中国已25年没有交往了。”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冀朝铸的说话声音略大,比不上唐闻生的温柔,遂没能“打过”唐闻生,成为毛主席与尼克松会晤时的翻译,因此错过了这一历史时刻。

数年以后,中美正式建交。同一年,时任华夏领导人的邓小平应邀访问美国,冀朝铸“重操旧业”,全程担任翻译。

由于他的个头高,故而跟在邓小平的身边非常显眼。他每次翻译皆得放低身子,让坐着的邓小平能够听清楚。

美国《纽约时报》因此注意到冀朝铸,专门写了一篇名叫《不可或缺的冀先生》的报道称赞冀朝铸,说他是美国政府缺少的英译同传人才

次年,冀朝铸再次陪同当时的外交部副部长章文晋等人到美国访问,主要负责协助制定谈话要点和公开讲话稿等,深受章文晋等人信任和倚重。

不久,冀朝铸又一次以中国外交部副司长的身份单独面见美国副总统等人,向里根政府解释中国外交政策。

张文普说,冀朝铸之所以能获得此次机会,完全是因为他在美国的人脉广,且参加过几次中美来往事件,容易获取美国政府的信任和看重。从客观角度来说,冀朝铸的此次访问对中美关系起到了积极稳定的作用。

待到冀朝铸成为联合国副秘书长,更是非常注重同彼时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李肇星等人的沟通和联系,竭尽所能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充足的利益,为许多外交事务做出重大贡献。

退休后,冀朝铸依然没有闲下来。他在自己的家中特地摆放了2个小牌匾,一个上面书写“世界议坛,马首是瞻”,一个则写着“盱衡樽俎,国威远播”,似是在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初心。

年过古稀,思绪仍然清晰的冀朝铸不忘提醒国人:虽然当下中美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可也必须继续保持清醒,因为中美在某些领域还是存在很多分歧。

91岁,冀朝铸于首都病故,至此属于他的传奇一生,正式画上句点。

纵观冀朝铸的一生,会发现他确实是一位值得世人敬重的老人:年少努力学习、为报效祖国而奋斗;青年放弃学业,选择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归来,毫不犹豫地投身艰苦事业,奋力拼搏;而后始终奋战在华夏外交第一线,直至年老退休。

他没有辜负昔年父亲、长辈对他的期许和希冀,实现了曾经对父亲的承诺:虽然他没能成为中国煤炭领域专家,可他却是中国外交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位人物,推动了中国外交进程。

文/南宫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云里的雨2023-12-09 18:39云里的雨[新疆网友]103.52.164.16
    周总理的那句话确实很有意义,40岁的口译要转行了,不过也说明了口译这个行业的竞争真的很激烈。
    顶0踩0
  2. 心在梦在㊣ws2023-09-17 12:03心在梦在㊣ws[广东省网友]203.26.158.61
    冀朝铸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他从红墙翻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真是令人钦佩!
    顶0踩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