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高二下学期统编语文期中测试卷word版及答案解析

时间:2023-06-23 04:15:01

相关推荐

高二下学期统编语文期中测试卷word版及答案解析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已精准排版的全部1—6年级部编语文各单元、期中、期末自测卷(附答案)、全真模拟题(附答案)、必考重点知识填空助记全覆盖、精美教学课件PPT、各年级优秀范文、四大名著共读等等海量高能资料包,慧卿诗教已全部准备就绪!

如您需要,敬请私信慧卿诗教,皆可免费获得!

如您需要,敬请私信慧卿诗教,皆可免费获得!

如您需要,敬请私信慧卿诗教,皆可免费获得!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惩创(chuāng) 尸骸(hé) 槲(hú)寄生 俯瞰(kàn)地球

B.遒劲(jìng) 浸渍(zì) 绦虫(tiáo) 三省吾身(xǐng)

C.棱(léng)角 攒(cuán)射 字帖(tiè) 安步当车(dāng)

D.纤(xiān)细 老媪(ǎo) 逋(bū)慢 呱呱而泣(gū)

2.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人们感怀并摩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

B.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沧凉。

C.凝神一看,貌似平静的海面却有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几尺高的洁白晶莹的水花。

D.杨师傅微微地喘息着,面颊腊黄,嘴唇苍白干燥,唯有那深沉的眸子依然光亮。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正对着楼梯口的地方,树立着一根大圆柱,柱子后是一件狭长的石膏复制品。

B.他们会为新学会的字母而骄傲,继而又克服困难,读懂一句诗或一句格言,又读懂第一则故事,第一篇童话。

C.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D.这次展出的90幅图片、32件实物,生动反映了子弟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起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今,越来越多人喜欢生活在室内空间,阳光照射太少正在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物钟以及人体内的某些机能缺乏的维生素D,也可能破坏我们的免疫和心血管系统。

B.这种新实验文学,在当下有可能不被人们所理解与接受,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同质化群体写作,但对于有着探索精神的作家来说,却意味着一个更为辽阔的文学空间。

C.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D.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7.59亿,较2018年底增长3391万,占网民总数的88.8%;预计到2020年,我国视频直播市场规模将达150亿美元。

5.请将下面的句子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美方一边威胁要对中国全部输美产品举起关税大棒,一边又表现出继续谈判的意愿,试图用软硬“两手”,对中方极限施压,______。但是,仔细分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在第十一轮磋商结束后对媒体的表态,美方就应该十分清楚:中方对经贸磋商有三个核心关切,即取消全部加征关税、贸易采购数字要符合实际、改善文本平衡性。______。所以,______,过去对中方无效,现在和未来也必定无效。

①不管美方怎么“极限施压”

②从而在谈判桌上获取更高要价

③在这些原则底线问题上,中方决不会做出让步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②③①

6.下列对诗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惆怅东风无处说,不叫闲地著春华。(拟人)

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

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比喻)

D.五更醒梦香封屋,千里怀人月在峰。(对偶)

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无误的一项是( )

A.等终军之弱冠 弱冠:男子十五岁刚刚成人加冠之时

B.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癸丑:指癸丑年,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C.朝菌不知晦朔 晦朔:晦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D.后五年,吾妻来归 来归:女子出嫁后回娘家

8.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翱翔蓬蒿之间

A.斯用兵之效也B.以其无礼于晋

C.竖子不足与谋D.不拘于时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与败的次数,存与亡的道理。

B.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雄厚是你的薄弱啊。

C.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子沉溺于爱情,不可以解脱。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猪狗吃人却不知道检查。

10.下列对《离骚》节选部分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宇余日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A.诗人述说自己是高阳氏的后裔,降生于寅年寅月寅日,内心充满自豪感。

B.五至八句叙写父亲赐给“我”美好的名字,名和字中寄托了对“我”的期望。

C.诗人以江离、芷草、秋兰等为饰物,表明自己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怀。

D.诗句以六、七言为主,句法灵活,“兮”学的运用增强了节奏感和抒情效果。

11.下面对《品质》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于是我就说:“你好么,格斯拉先生?你可以给我做一双俄国皮靴么?”

他会一声不响地离开我,退回到原来的地方去,或者到店堂的另一边去;这时,我就维续坐在木椅上休息,欣赏皮革的香味。不久后,他回来了,细瘦多筋的手里拿着一张黄褐色皮革。他眼睛盯着皮革对我说:“多么美的一张皮啊!”等我也赞美一番以后,他就继续说:“你什么时候要?”我回答说:“啊!你什么时候方便,我就什么时候要。”于是他就说:“半个月以后,好不好?”如果答话的是他的哥哥,他就说:“我要问问我的弟弟。”

然后,我会含糊地说:“谢谢你,再见吧,格斯拉先生。”他一边说“再见”,一边继续注视手里的皮革。我向门口走去的时候,就又听到他木皮拖鞋的踢踏声把他送回到楼上做他的靴子的梦了。但是假如我要定做的事他还没有替我做过的新式样靴子,那他一定要照手续办事了——叫我脱下靴子, 把靴子老拿在手里,以立刻变得又批评又爱抚的眼光注视着靴子,好像在回想他创造这双靴子时所付出的热情,好像在责备我竟这样穿坏了他的杰作。以后,他就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同地模我的脚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

A.文章用第三人称讲故事,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且便于抒情。

B.文章通过对话写我与格斯拉的交往,来表现他对待顾客的方式。

C.“靴子的梦”表现出他对靴子技艺的热爱,其实质是工匠精神。

D.文章画线句子,用细节描写表现出格斯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节选自《六国论》)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暴秦之欲无厌 厌:满足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

C.始速祸焉 速:快速

D.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13.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B.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来论证“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观点。

B.第一段末尾引用古人的话,强调了“以地事秦”必然招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C.第二段采用假设推理的方式,推论六国若有不同于史实的做法,必不至于亡国。

D.选文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方法来说理,极具说服力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何以说义气便是克难精神呢?这里便应该先明白“义”字的界说与内涵。要明白义字的界说和内涵,先该明白“义、利”之辨和“义、命”之辨。本来人的本性,全都是希望舍害趋利、舍失趋得、舍危趋安、舍死趋生的。但有时外面环境却不许我们有利、有得、有安、有生,四面八方、满眼满身,所遭所遇,只有害、有失、有危、有死。这一种局面,正是我们之所谓难。最难的在于只见害不见利,只见失不见得,只见危不见安,只见死不见生,使人无可趋避无可抉择。在此环境下,叫你转身不得,无路可走。我们一旦遇此环境,一切利害得失安危死生的计较与打算,全用不上,那时则只有另作计较,再不在利害得失安危死生的抉择上用心,因为在这方面用心也全成白费,于是我们只有另辟一道起,另作别一种的打算,只问我对这事该不该如此做,却再不去问如此做了是利是害是得是失是安是危是生是死。这该不该如此做,便是一个“义”的问题。我该如何做即如何做,至于做了是利是害是得是失是安是危是生是死,那是外面环境的力量,现在则此种力量压迫得太紧缩太严重了,使我无从努力,无可用心,则只有诿之于命,说这只是一种外在的“命”,根本容不到我去考虑,这里便是所谓义、命之辨。义只是尽其在我,只是反身内求,我究竟该如何做,至于做了后的外面影响,我只有置之不问,说这是命,非人力所预。列子书中曾有一篇题名“力命”。命是外在的,我一时奈他不得,力量在我的,我只问这番力该如何使便如何使。所以中国传统教训,特别看重“知命”。《论语》二十篇的最后一句,便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知命,便可不顾外面一切利害得失安危死生,把一切打算,一切计较,搁置一旁,专问此事该不该,义不义,如此心归一线,更没有多打算,多计较,自然气壮气足,外面一切困难,也不觉是困难了。困难的在于谋利而不得利,转反得害:喜得而不易得,转反易失;求安而不得安,转反得危;贪生而不见生,转反见死,那才是为难的局面。若我能把这一局面根本推在一边,不去多理会,专一反身来问这刻的我究该如何,这便是所谓义命之辨,内外之辨。人能如此用心,自然只见有我不见有外面,只有我没有外面,自然唯我所欲,更无困难可以阻挡,那外面尽多困难,也自然克服了。

(节选自钱穆《中国民族之克难精神》,有删改)

15.下列对文中“‘义、命’之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尽其在我,反身内求,至于外面影响,只有置之不问。

B.转身外求,再不在利害得失安危死生的选择上用心。

C.义无反顾,转而不谋利而自得利,不惜死而自有生。

D.外面环境的力量压迫太重,使人无从努力,无可用心。

16.下列诗句内容,不能体现文中“克难精神”的一项是( )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B.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易水歌》)

C.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垓下歌》)

D.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四、句子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

(1)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李煜《虞美人》)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张溥《五人墓碑记》)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节选自《祝福》)

18.指出甲、乙两段选文都运用的描写方法。

19.结合选文,简析林黛玉和鲁四老爷各是怎样的人。

六、材料作文

20.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对此,你有什么体验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定。②文体明确,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透露考生姓名及所在学校校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惩创”的“创”应读(chuàng),“尸骸”的“骸”应读(hái);

B.“绦虫”的“绦”应读(tāo);

C.“安步当车”的“当”应读“(dàng)”。

故选D。

2.C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汉字字形的能力。

A.“摩写”的“摩”应写作“摹”;

B.“沧凉”的“沧”应写作“苍”;

D.“腊黄”的“腊”应写作“蜡”。

故选C。

3.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A.“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物,此处的“大圆柱”是具体的实物,应该用“竖立”。

B.“继而”,表示紧随在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文中指学会字母之后,接着学着读懂诗句格言。故词语使用正确。

C.“曾几何时”,时间没过多久,也指不久前、曾经。句中指慈禧的陵寝没过多久就被孙德英的火药爆破。故成语使用正确。

D.“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此处用来形容“子弟兵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符合语境。

故选A。

4.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搭配不当,“影响”和“缺乏的维生素D”搭配不当,删去“缺乏的维生素D”,改为“影响着我们的生物钟以及人体内的某些机能”。

C.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改为“将影响汉字文化的传承”。

D.结构混乱,“根据……显示”句式杂糅,“根据”和“显示”任意保留其一。

故选B。

5.D

6.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惆怅”是拟人手法;B.“三千丈”是夸张手法;C.“杜康”代酒,应为“借代”,而不是“比喻”;D.“五更醒梦香封屋”与“千里怀人月在峰”运用了对偶。故选C。

7.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弱冠:男子十五岁刚刚成人加冠之时”错,弱冠通常指男子二十岁刚刚成人加冠之时;

C.“晦朔:晦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错,应为“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D.“来归:女子出嫁后回娘家”错,来归指女子出嫁。

故选B。

8.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是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翱翔(于)蓬蒿之间”。A.判断句,“……也”表判断。B.状语后置句,“无礼于晋”正常语序是“于晋无礼”。C.省略句,省略了代词“之”,“不足与(之)谋”。D.被动句,“于”表被动。故选C。

9.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

A.出自苏洵《六国论》。数,命运。理,理数,命运。正确翻译为:胜负的命运,存亡的理数。或:胜负存亡的命运。

B.出自先秦的《烛之武退秦师》。厚,形容词作动词,变得雄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得薄弱。正确翻译为:邻国(的实力)变雄厚了,您的实力(就相对)变得薄弱了。

D.出自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人食,人吃的食物;检,检点,制止、约束。正确的翻译为: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却不知道制止。

故选C。

10.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离骚》节选部分的理解与分析。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B项,“自己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怀”分析理解不正确,象征自己高洁的志向。

11.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面对《品质》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项,“文章用第三人称讲故事,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且便于抒情”错误,从文中来看,应该是使用“第一人称”来讲故事,且“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且便于抒情”是属于第一人称的效果。

故选A。

12.C

13.C

14.C

【解析】

1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到各选项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本题C项,“ 始速祸焉”中“速:快速”错误,“速”的常见义项为:招致(动词);邀请,迎请(动词);快,快速(形容词)。“速”在这里是动词,后面所接宾语是“祸”,此处应该解释为“招致”。故选C。

1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到各选项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本题要求为“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项,“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中“而”,连词,表转折;B项,“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中“而”,连词,表转折;C项,“二败而三胜”中“而”,连词,表并列;D项,“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而”,连词,表转折。故选C。

1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错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必不至于亡国”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是“或未易量”,选项把可能性说成了必然性,理解错误。故选C。

【点睛】

翻译: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15.A

16.C

17.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同是天涯沦落人 大阉亦逡巡畏义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默写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恰、僮、涯、沦、阉、逡巡。

18.细节描写、烘托

19.⑴ 林黛玉:言行 小心,处事谨慎,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卑感。⑵ 鲁四老爷:思想僵化的“老监生”,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慧卿诗教

二下语文期中自测卷word版两套、答案和全册必背课文、词语

四下语文期中自测卷word版两套、答案和全册必背课文、词语

五年级下册统编语文期中测试卷word版、答案和全册必背课文

六年级下册统编语文期中测试卷word版、答案和全册必背课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吴宝震文学2023-10-13 20:32吴宝震文学[山西省网友]103.235.16.65
    这份资源太及时了,正好可以用来复习备考,谢谢分享!
    顶2踩0
相关阅读
小学四年级上语文20课《陀螺》课堂笔记 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上语文20课《陀螺》课堂笔记 教案及练习题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023-05-01

疫情拐点时 停课不停学 七年级语文试卷一套

疫情拐点时 停课不停学 七年级语文试卷一套

B 李楠同学在课堂上讲话,老师不以为然,继续讲解

2023-05-21

最新统一版本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蟋蟀的住宅》随堂练习题

最新统一版本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蟋蟀的住宅》随堂练习题

1 下面的词语书写与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住宅 监时 慎重chèn 住址zǐ B洞穴 钳子 优良liáng 挖掘jué C洞穴 卫生 搜索

2014-09-15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强化提优训练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强化提优训练试卷及答案

二、正确区分下面形近字,并给他们组词

2022-12-17

「经验分享」2021华中师范大学日语笔译考研真题回忆+备考心得

「经验分享」2021华中师范大学日语笔译考研真题回忆+备考心得

走完这段长路之后,终于之前一直在看前辈经验贴的我,也开始着手写下了自己的备考之路和心得体会,希望能给之后备考华师的考研er们一点帮助或者思路

202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