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恭亲王文韬武略兼备 为何道光帝却选择奕詝为皇储?他差在哪儿?

时间:2023-06-15 04:40:01

恭亲王文韬武略兼备 为何道光帝却选择奕詝为皇储?他差在哪儿?

咸丰帝名为爱新觉罗·奕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个儿子,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恭亲王爱新觉罗·奕,生母为孝静成皇后,是道光帝的第六个儿子。由于奕詝自幼丧母,便由孝静成皇后抚养,与奕一同生活长大,兄弟二人的感情十分亲厚,自幼便被道光帝重视和悉心培养

长大后的奕詝性格宽厚,学识渊博,但不擅武艺,而奕则文治武功皆优秀,胆识过人。道光帝在临死前对皇位继承者的人选在这两兄弟间举棋不定,颇为纠结,最终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还是敲定了奕詝为皇储,同时在遗诏中封奕为恭亲王。那么既然奕文韬武略兼备,为何道光帝还是选择立奕詝为太子呢?

一、奕詝拥有嫡长子的名分。

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是道光帝的第三任皇后,生前统御六宫时,温良贤淑,德才兼备,深受道光帝敬重。道光二十年,孝全成皇后因病离世,道光帝十分悲痛,亲自为皇后选择谥号,充分体现了皇后生前与道光帝的感情十分深厚,非同一般。

孝全成皇后离世后,道光帝再未立后,道光帝对奕詝也更加重视,专门请名师辅导四皇子的课业。因为道光帝的头三个儿子皆英年早夭,于是奕詝便按照序齿成了道光帝的嫡长子

奕的文韬武略皆优于奕詝,也颇受道光帝的喜爱与重视,然而在出身方面,奕的生母在活着的时候仅是道光帝的静贵妃,即便静贵妃深受道光帝宠爱,最终也没有被道光帝立为皇后。在此情形下,奕非长子,也非嫡子,从出身上讲实在拼不过奕詝,这是他最大的短板

二、奕詝有宽厚仁慈的性格。

清朝皇帝和皇室子弟有打猎的习俗。一次道光帝带着皇子们去猎场打猎,向试试皇子们的武艺,于是提议让儿子们进行比赛,谁射杀的猎物多便有奖励

彼时奕詝和奕的身边皆有师傅随行。奕的师傅卓秉恬才学渊博,性情刚直。而奕詝的师傅杜受田则十分擅长审时度势,剑走偏锋,出奇制胜。杜受田眼见六皇子奕?驰骋猎场,满载而归,奕詝则因腿疾不擅武艺,收获寥寥,于是劝说奕詝干脆放弃狩猎,并且禁止随行仆从射杀猎物。

道光见状,颇为惊讶,连忙问四皇子奕詝为何按兵不动,奕詝则按照老师事先教导他的说辞回答道: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自己实在不忍大开杀戒,伤了天时,阻断了生命的繁衍。

道光帝听闻后,对奕詝的“仁慈”颇为赞赏,加之奕詝素来性情敦厚老实,于是道光帝便认为他有圣君风范。反观六皇子奕虽说才华横溢,却锋芒太露,少了些沉稳的气度。

三、奕詝为道光帝带来了忠孝之义的感动。

以上种种,尚未让道光帝打定主意立奕詝为太子,直到有一次道光帝考察二位皇子的为政理念时,二人的表现才令道光帝对皇储人选一锤定音。

道光帝对二位皇子问政前,先是对自己的老迈之躯和天寿不永做了一番感慨,然后开始询问二人具体的施政方案。奕急于表现,侃侃而谈,对答如流,令道光帝十分欣赏和满意。

轮到奕詝回答时,奕詝按照老师杜受田事先的叮嘱,早已痛哭流涕,不能自已,更无法作答,只是对道光帝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不舍之情和关切之意。奕詝此举一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孝顺,二是避免暴露自己的在政务上不如奕的短板。

事实证明此计十分有效,道光帝见奕詝如此有孝心,急切盼望父亲的疾病能早日康复,十分感动,认定了奕詝具有仁孝风范,是优秀的储君人选,对他的偏爱之心更胜从前,于是最终道光帝还是立了奕詝为太子继承大统。

总结:清王朝一直彪炳以“仁孝”治天下,因而在选择皇储时,皇子的品性是十分重要的考核标准,有时人品的权重甚至超过了才干。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在立为储君的过程中多多少少利用了仁孝的人设。

于是奕詝在恩师杜受田的点拨下,充分展示了道光帝对皇储所期待的各种优秀要素,处处让道光帝感觉到舒适和欣慰,全方位碾压六皇子奕,最终获得了夺储战争的胜利。而六皇子的贤能在当时的环境下反而成了他的桎梏,着实令人唏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杜晓明2023-12-06 19:38杜晓明[云南省网友]120.90.148.246
    为何道光帝却选择奕詝为皇储?他究竟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呢?
    顶11踩0
  2. 陈诗雨2023-09-10 12:09陈诗雨[贵州省网友]203.0.224.32
    恭亲王文韬武略兼备,真是难得的一位人才。
    顶10踩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