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荐书|耶路撒冷告白:三千年沧桑历史凝成一滴眼泪 化成一句告白

时间:2023-06-06 06:53:01

相关推荐

荐书|耶路撒冷告白:三千年沧桑历史凝成一滴眼泪 化成一句告白

(书虫评论:)

作者将私生活的荒诞故事与内心冲突,自然而然地与外在世界交织成这本触动人心的回忆录。——作家赛胡雅·夏雷夫,著有《西拉岛》《丈夫与妻子》等书有趣的一本书,完美地展示了,欧洲教育制造的左派知识分子,如何为了自以为是地正义,处处与真正关心他们的国家与民族为难,把自己及家庭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幸好还有以色列政府在保护他们。个人视角写巴以冲突是非常好的出发点,读者可以身临其境了解那些陌生生活中的细节,从人类学的角度去观察人类感情的相通之处。只是本书作者通篇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写自己与丈夫分分合合、吵架分居流产,感觉她是一幅“无辜受害者”心态,沉浸在自己的感情中一通发泄,之后想起故事的主角是耶路撒冷,才写一写周围那些真正有故事的人,然而也都是点到即止,人物不够立体。作者BBC记者与牛津背景也不是很看得出来,外网上也是差评一片......第三次中东战争后现代的耶路撒冷,更谨慎更排外的以色列。作者的身份很蹊跷(全家人除了她全是犹太人)因而观察的角度很有意思。她和丈夫之间的爱情婚姻也很有意思,人类大爱世界和平理想主义与家和日子之间的冲突和冲击。追求安全感和安心感并没什么问题,也是我们可以承认的一件事情。

推 荐

真人版《耶路撒冷三千年》,为你展示一个耶路撒冷的生活与人文。BBC女记者八年移居生活实录,以一个女人、妻子、母亲的角度,为你讲述耶路撒冷的日常、隐痛与未来。

一、三千年沧桑历史凝成的一滴眼泪,数百万失根灵魂化成的一句告白。在这里,你能看到过去所有历史的侧影,当下所有问题的症结,却看不到未来。

耶路撒冷这座城市自诞生之初就被神圣性占据了大部分躯体,每一次盛衰都会强化耶路撒冷独有的神性,大概没有哪座实体城市像耶路撒冷这样见证过人类历史的变迁。同时,它也是一座世俗之城,它充满欲望且辗转于多人之手,宗教、领土、财富、权力、血腥交相叠加。然而,它的未来在哪里,却是身处其中的人都难以看透。

二、真人版《耶路撒冷三千年》,女性版《为你,耶路撒冷》,关于耶路撒冷,这是可读性较强的一本书。

这本书不是像《耶路撒冷三千年》那种流水账式的历史资料堆砌,没有那种讳莫如深的学术气质,而是以个人的视觉对这座千年之城的观察。大历史缩到了小家庭,那种切肤的真实感能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耶路撒冷。同时,这本书也不是像《为你,耶路撒冷》那种新闻报道式的纪实文学,追求所谓“清明上河图”式的全景概括,让读者毫无抓手。这是一个BBC女记者以异乡人的见闻、情感、家庭为切入点写的耶路撒冷,是她个人与这座城市的碰撞和纠缠,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与这座城市的碰撞与纠缠,能大程度地靠近读者的立场,读来更有亲切感。

三、BBC女记者的移居生活实录,一段在冲突中探求接纳,在绝望中发现希望的异乡生活告白。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展现耶路撒冷这座宗教圣城的历史与未来,让中东冲突不再只是无关痛痒的国际新闻,而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

四、台湾诚品、博客来书店双选书榜首,著名主持人、作家蔡康永感动推荐。

内容简介

这是一段在冲突中探求接纳,在绝望中发现希望的异乡生活告白。成长于孟加拉国的利皮卡.佩拉汉,随其英国籍犹太人丈夫里欧搬进耶路撒冷──一个蕴含丰富文化、备受争议的神圣之地。面临新环境的冲击,两人婚姻一度岌岌可危。陷入矛盾难解“以巴冲突”中的佩拉汉,从个人经验出发,以婚姻生活为轴线,进而观看周遭,体认当地人们的对立与仇恨、矛盾与误解;记录下文化之冲突,生活之龃龉。失根的灵魂试图找到归属,在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交互激荡中,尽管模糊,仍试图在这座繁复的城市里勾勒出和解与希望之图像。

作者简介

利皮卡·佩拉汉(Lipika Pelham),生长于孟加拉国与印度边界,过去二十年来她曾住在英国、摩洛哥、约旦与以色列等国家。她自二十出头便加入BBC 国际频道,并曾在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北非、中东等地进行采访。2005 年佩拉汉举家迁往以色列,她在当地拍摄纪录片并获奖不断,当中包括2010 年声名卓著的地中海国际纪录片影展的评审团特别奖。她目前往来于伦敦与耶路撒冷两地之间。

曾志杰,从事翻译多年。翻译生涯截至目前为止,煎熬却也满意之作就是这本《耶路撒冷告白》。

精彩书摘

满怀喜悦与责任的人生新页

在耶路撒冷的第五年,我面临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该在哪里产下第三胎?该回伦敦吗?我们头两胎都在那里出生,我丈夫也希望我回伦敦生产。还是在伯利恒(Bethlehem)?有朋友推荐那边的圣家医院。抑或在耶路撒冷?因为我在那里遇见了一位我非常喜欢的犹太教正统派妇产科医师。

我试着不把伯利恒排除在外。我们许多旅居此地的友人—包括记者与外交官—都选择前往巴勒斯坦管辖的城市生产,以免给他们在中东的工作与生活造成各种潜在问题。我参观过伯利恒的医院,当地环境优美,有美丽的花园环绕,且拥有顶尖的新生儿医疗技术。产房宽敞通风,还能看到古老的丘陵景观。但出生在伯利恒听起来实在太老套了。若在此地生产,仿佛注定会生下一个心怀怜悯、乐于牺牲奉献的孩子。这个孩子一出生便会背负许多期望。伯利恒是巴勒斯坦出生率最高的城市之一,照理说,这片土地现在应该已住着成千上万位心怀怜悯的使徒。倘若宽恕真是这片土地的核心价值,那么耶稣诞生地四周的丘陵间应能望见和平如繁花盛开,而非只见充满仇恨的前哨站。我的目光不自禁望向散落于伯利恒土地上的以色列定居点丑陋的建筑。这地方实在太不祥了,我不能在这里生产。

于是我选择去原先就认识的那位医生那儿看诊。他住在西岸地区的犹太人定居点,但他的诊所位于耶路撒冷的极端正统派犹太教区—米阿?西阿利姆住宅区(Mea Shearim)。

“你怎么可以妥协于政治立场,跑去找犹太移民A医生看诊?你不觉得你这样是在支持以色列占领吗?”我的丈夫里欧这么对我说,他是位中东事务专家。

“在哪里生产比较舒服,应该由孩子的妈来决定。”我如此回复。

他盯着我,无言以对。里欧替一个致力解决中东纷争的智囊团工作,好几个难以成眠的夜里,他彻夜研究入境叙利亚时海关检查护照可能会碰上什么麻烦。他担心,一旦护照上载明出生地为“耶路撒冷”,会让我们的孩子在阿拉伯世界旅行时受到影响。

我的背景也帮不上什么忙。我出生于孟加拉国,多元的宗教背景只会让我们在叙利亚秘密警察眼中更显复杂。我从小在祖母强烈的印度教文化中成长,偏偏我父亲笃信伊斯兰教。我没接受父亲的一神论信仰,反而偏爱祖传的“异教徒”信仰,这种行为在伊斯兰教国家眼里恐怕不大妙。

首次来耶路撒冷不久后,我便认识了这位犹太教正统派的妇产科医生。我当时正在替BBC(英国广播公司)做一些新闻报道,《女性时刻》节目正在研究所谓的“犹太不孕症”,他们要我为此做个专题。犹太律法严格规定来月事的女子须遵循“净化仪式”,因此每个月从女方月事第一天开始,伴侣间须禁止性生活两周,为此犹太教正统派女性常无法自然受孕(虽然我遇过某位犹太教祭司对此戒律网开一面,他对年轻男子于此期间召妓多有所宽容)。这导致许多女人错过排卵黄金期。我的医生对这条被犹太律法认可的戒律大加谴责,他认为这剥夺了健康女性的受孕权。许多女性为求怀孕而打排卵针,但这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心脏疾病与高血压。他主张这项关于女体净化的条文应予以修改,但在这个婚姻法皆由犹太教法庭定义的国家,此观点争议性颇高。身为犹太教正统派信徒,他能有此主张,比起那些无宗教信仰的医师有此主张来得更意味深长。从他候诊室里极端正统派的犹太教女性数量看来,想必他的医术风评极佳。这些女子来他诊所看诊是相当勇敢的行为,因为她们处在一种男女间连握手或甚至单纯的眼神接触都不被允许的文化里(部分极端正统派男性正鼓吹要设立男女分别专用的人行道)。对于虔诚的正统派女子而言,找男医生看诊颇不寻常。

当我发现自己有孕时,脑海中就浮现出这位妇产科医师的名字,在《女性时刻》节目专题报道后,他针对同一主题写了本书,并在一份主流国家报上连载。我觉得找认识的医生看诊较为舒服。此外—虽然我永远不会对里欧坦承—一想到一个在耶路撒冷诞生的孩子就能让叙利亚还有其他封闭的阿拉伯政权感到不安,就带给我一种邪恶的喜悦,这得归因于我童年时与伊斯兰教错综复杂的关系。我认为,既然我跟世界多数人一样有权批判以色列的“殖民”政策,那我便同样有权拒绝顺从某些专横的阿拉伯政权幼稚的要求,好比我的衣着、我该与谁交谈,或是我该在哪里生下我的孩子。

那位犹太移民医生令我着迷不已,他家住朱迪亚沙漠(Judean desert),通勤上班时,他的安全帽底下总戴着一顶无边犹太礼帽。每回我来产检时都对候诊室里的男男女女感到好奇:戴着假发、一身黑长裙的女人,还有头顶黑帽、两鬓留着卷曲发束的男子(我的孩子们都戏称那两束鬈发为“curly-wurlies”),信仰虔诚的他们总摇头晃脑地读着每日经文。对我来说,候诊室充满令人愉悦且性感的氛围。我跟这些仪容端庄、脸色苍白的女性坐在一起,就我所知,她们的身体被认为只是丈夫的财产,但是在这家诊所里,当诊间门一关,她们就得躺在男性妇科医生前(双腿架在诊疗椅的脚蹬上),毫无保留地暴露自己,而她们的丈夫只能在门外祷告。在我的想象里,此举正是这些女人沉默的复仇,是属于她们的小小冒险。

我的外表在候诊室里显得不大寻常,在一群从未晒过太阳、皮肤白皙的极端正统派犹太女子中间,我的孟加拉国肤色显得格外黝黑,此外,我的穿着、说话方式、阅读内容也都与众不同。我总穿着长袖衬衫与长裙,打扮力求低调。某天有个女人不断指着我的衣装,一开始我以为她是对这件连衣裙的褶饰图样着迷,但接着她开始猛点头,我以为她可能是在进行某种特定的祷告,才需要如此激烈地摆动头部。她就坐在我对面,我一脸困惑,但还是摆出礼貌的微笑,最后她起身坐到我身旁,毫不迟疑地拉起我的连衣裙领口。我才意识到这件连衣裙的领口剪裁会让人露出些微乳沟,这在我眼里无伤大雅,但显然会冒犯室内其他男性。当我翻阅《经济学人》周刊时,我也觉得自己冒犯到他们,仿佛应该拿起候诊室入口桌上叠放的黑色镀金公祷书来读才对。

……

书评:其实主角不是耶路撒冷

作者:Geminiv

时间:2017-11-07

这应该是我读书进度最慢的一本书了,当然中间莫名的中了全职高手这种毒也是无奈,但其实也反映了本书确实有一些问题。

如果是一本优秀的外文书籍,好的作者和好的译者一定是相得益彰的,但如果不好的话确实也很难说哪方的问题,主要我是没有能力能贯读一本E文小说的。从书名的翻译来看,译者还是相当成功的,但里面的有些字句确实很值得推敲,基本的意思确实都翻译出来了,但是许多过长的句子带来了比较糟糕的阅读体验,加上一些希伯来语或是阿拉伯语原文放在对话中可能并没有实在意义,却要后面用括号再解释这种奇怪方法来说的话,个人感觉译者这边还是有一定问题的。

其实我本来是想读基本关于犹太人的书,了解下以色列、了解下犹太人的,正好看到kindle商店在折扣,就直接买了电子书。

这本书在反映犹太人生活这边只做到了一些,或者说只是反映了近几年在以色列的犹太人社会的一角。

本书应该可以看做是一本优秀日记合集,以作者家庭为引子,在时间线上逐一展开,从作者的孩子降生一直讲到本书成型的时间,应该是以作者和他老公里欧的情感变化作为主线了。但其实这份情感线却是相当的无聊,大男子主义的男主,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女主貌似是对他们的最好诠释,就这样,爱他为他改变,丧失自我,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的套路还真的在书中展开了,只不过是以大龄文艺女青年的文笔。这样的感情线,与耶路撒冷这座充满矛盾的厚重城市显得格格不入。

作为BBC的记者,作者在许多所见所闻中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对犹太教等等问题的思考与描写都相当不错,尤其是开篇第一节结尾,对耶路撒冷一所医院内出生的巴以婴儿的描写,精彩且让人思考。但一旦进入了与里欧的感情线,作者就好似自己描写的那样,变成了渴望爱情的少女,开始大吐苦水,让原本就很不连贯的主线更显得起伏不定,晕晕沉沉。

所以基本上我会喜欢所有没有作者和里欧感情线的小节,作者和女儿通过旅游签证进入以色列、市场的葫芦巴酱、好兵帅克、三个女人一台戏的菲妲和塔玛等等。这些人物刻画的鲜明,伴随着他们的故事,我看出以色列的异常排外,巴勒斯坦的无助,以及巴以问题的极端复杂,以及耶路撒冷这座城市在争端核心神秘与多彩。

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乏出彩的小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思考。但作为一名记者,这本书在许多地方能感觉到作者对于长篇作品缺乏掌控力,不少多余的语句,乏味且难以串起来的主线,小节间缺乏合理的连接,使得这本书很难作为一本“书”,想来这就是记者与作家最大的区别了。

书评:另一个流浪者的记录

作者:元气少女fly

时间:2018-10-27

(由于不熟悉巴以冲突,刚开始读会觉得吃力,但是后面忍不住被作者写实的描述和简洁生动的文字所吸引,忍不住第三天拿起来读就结束了整本书)

如开头介绍的,这本书的主题虽披着回忆录这样一层外衣,看似讲述了作者和丈夫之间的分分合合,却在更深的层次中讲述了关于中东的一些遗留历史问题,尤其是当两人的身份如此特殊,跟“这个城市”的犹太人以及阿拉伯人有无数次交汇时更难厘清。

这本书采用的是最简单不过的记叙方式,时间和地点的转移,颇符合作者作为BBC特派记者的报道风格,简洁不拖沓,直击要点。

耶路撒冷这个城市,从人类有历史着一个名次开始,便被赋予非常特殊的身份——他是耶稣诞生的地方,对于基督教来说举足轻重是生命仰望不到的地方。历经这么多年的消亡重建,耶路撒冷不但没有从历史中消失,反而被一次次赋予更加雄厚的宗教,信仰的意义,热门称之为“圣城”。但是正是这样一个不断消失重建的城市,造就了这个城市独特的政治氛围——以色列犹太人和以巴勒斯坦穆斯林之间的冲突,仇恨和战争。

读这本书之前,我并不了解巴以冲突,尽管前几年打开电视耳边响起的就是主播谈巴以冲突的种种,但直到现在我甚至分不清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更遑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所在。人类永远是健忘的,没过多久,巴以冲突被人们抛之脑后,后来的许多问题诸如isis,中国南海争端以及美国大选渐渐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去报道已经称不上新闻的巴以冲突。但是孟加拉人莉皮卡的这本书,像我们展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耶路撒冷,为普罗大众了解巴以冲突提供了另外一个截面。

于是我终于有心去了解了一下巴以冲突,才知道最原始的争夺在于土地,纳粹的迫害导致无数犹太人流离失所,于是联合国本着人文主义强制在巴勒斯坦境内圈地给犹太人,可是这样的安排并不能使大多数人满意,巴勒斯坦穆斯林嫌弃犹太人侵占了自己的土地于是对他们百般刁难,犹太人自然也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在一个幕后大佬,他们的“好朋友”——美国的帮助下,在巴勒斯坦境内发动武力侵占,迫使原先的穆斯林离开自己的家乡。历史的河流就此分道,此后原本属于巴勒斯坦的土地有一大半被犹太人建国以色列侵占,并且还持续恶化。以色列从此成为犹太人的天下,当然还住有没有出逃的巴勒斯坦人,逃亡的就只能在周围流亡为难民。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者和丈夫去到了这个宗教混乱,冲突不断的城市。两个人的宗教政治背景都比较复杂,一个是有着犹太血统的“和平斗士”,试图以和平方式解决巴以冲突,一个是“有个穆斯林父亲,但对印度教文化有强烈的情感认同”的无神论者。在耶路撒冷的日子对两人和他们的家庭而言可谓是步步惊心,如履薄冰。

感情是难以扛过生活的考验的,所以两个人为了孩子信什么教,念哪里的学校以及莉皮卡要不要归化犹太教,要不要搬家种种琐事发生无尽的争吵。但是就像所有的夫妻那样,他们会互相道歉,互相原谅,而后又重修旧好,因为他们都深深的爱着彼此。

他们入住的第一所房子叫”鬼之谷“,以致于在她后面的文章里,总是时不时的出现鬼魂的干扰。在这里她认识了一个叫胡妲的巴勒斯坦女人,她是这栋房子曾经的房主,而今却过家门而不得入,尽管他们家已经足够富有不需要这所房子,但是只有她还想着重拾故土。但是周围的以色列人却觉得收回自己 的家的请求荒谬。我想他们才是真正的荒谬。正因为犹太人这种不自知的蛮横使得作者的丈夫里奥总是带着愧疚及罪恶,以致于他从来不允许家人在外透露自己是一个犹太人的事实。可是他却执拗的要求自己的孩子基兰要信奉犹太教,在出生时受割礼,成年时举办成年礼。

为了丈夫,莉皮卡放弃自己在BBC新闻编辑室稳定的工作,不屈不挠的尝试与中东为友,学习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将自己的女儿送至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双语幼儿园读书。但是作为丈夫的里奥对自己的妻子似乎总是缺乏耐心与理解。庆幸的是后来她认识了自己的两位好友——菲妲,一个“非法逗留”的巴勒斯坦人,和塔玛,“一位左翼以色列律师,积极投身替那些被以色列政府以”安全因素“为由拒发居留文件”的律师。两个人合租在一起,仿佛巴以之间的关系从不曾影响到他们,作者百无聊奈时可以约两人一起聊天,终于在这样一个陌生又不安的城市中找到了安慰。可是好景不长,终于还是有一天,两人的友情走到了尽头。菲妲内心深处没办法原谅以色利人的所作所为,只能跟塔玛渐行渐远。她的友情也没能长久。

跟丈夫之间的冲突也到达冰点,随时都会崩溃。原本搬来耶路撒冷是为了团聚而非分离,没有料到这里不止把爱人逼上绝路,也让他们的爱情寿终正寝。厌倦了彼此的争吵,终于下定决心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我想,她终于开始意识到光靠爱情与面包,总得有个取舍。放下自以为放不下的,才发现生命中原没有所谓的永恒。既然想法已经没有办法走到一起,分开对两人都是最好的选择。

尽管后来两人因为孩子又破镜重圆,寻找到了家庭的和谐,寻求到了家庭所带来的安全感与安心感,但是毫无疑问,对于耶路撒冷这个城市,对于住在这里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而言,和平却来的没有那么简单,他们得经过多少年的奋斗,和谈的目标何时才能实现,没有人知道。但是像菲妲和塔玛这样的好友都因为巴以的纷争遗憾分手,作为两个国家之间的国民恐怕更难实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欹器2023-10-07 06:58欹器[北京市网友]1.0.2.189
    这本书真是震撼人心,让人对耶路撒冷有了全新的认识。
    顶0踩0
相关阅读
让人流口水 又让人流眼泪 文化人是怎么做纪录片的

让人流口水 又让人流眼泪 文化人是怎么做纪录片的

这部从不让吃货们失望的纪录片,这次不仅让人流了口水,还让人流下了眼泪

2023-11-10

名人名言:犀利直白的句子 一针见血 说出了很多人的真实心态!

名人名言:犀利直白的句子 一针见血 说出了很多人的真实心态!

一、听的人只记着他希望听到的东西。 掌握故事的不是声音,而是耳朵。卡尔维诺 看不见的城市二、我们不要责怪埋怨他们,孩子对大人应当尽量地宽容。圣

2023-09-30

千年一叹:在阅读中探寻古老而灿烂的文明

千年一叹:在阅读中探寻古老而灿烂的文明

文 梅影疏淡从前流连于文字之中,最初只是迷恋书中的故事情节。平常百姓的人间烟火几乎不见。几乎都是俊男美女的传奇遭遇,街头巷尾的传奇轶事,或是江湖

2023-08-13

采访札记:雕出文化的深度 塑出灵魂的温度

采访札记:雕出文化的深度 塑出灵魂的温度

吴为山出生于江苏一书香世家,从小学习诗词和画画;年少时,经历过两次高考失败到艺校学习泥塑;工作后,他仍然渴望深造,几经周折终于走进了大学

202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