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此人在 朕不得此袍著 ”赵匡胤一句话暴露了他的天敌

时间:2023-06-03 04:22:01

“此人在 朕不得此袍著 ”赵匡胤一句话暴露了他的天敌

【本文由蜀山笔侠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赵匡胤最害怕的人是谁?

在战场上估计还找不到,因为赵匡胤在当时打遍天下无敌手!所以,赵匡胤最害怕的人不是对手,而是自己人,谁?他的领导——柴荣。

像柴荣这样的天日之表,百年难得一遇的英主,那是没有人不害怕,没有人不佩服的,在赵匡胤心中也是无法逾越的。

只可惜柴荣死得早,才给了赵匡胤喧宾夺主的机会。但是,除了柴荣,还有一个人让赵匡胤寝食难安,正像赵匡胤自己说的那样:“此人在,朕不得此袍著。”这个人是谁呢?

他就是柴荣最器重的谋士——王朴。

说到姓王的顶级谋士,我不由得想到了五胡十六国的王猛,王猛若在,前秦天王苻坚又怎会遭遇“淝水之败”呢?一个人的作用就可以大到足以改变一个王朝的命运,王朴,就是这样一个人,王朴不死,赵匡胤又怎敢篡夺柴氏天下呢?

我说的,一点儿都不夸张。

王朴是一个文人,但并不绉,他做事干练,雷厉风行,又英明果敢,手段强硬,很多人都不敢与其争锋。

王朴一炮而红的《平边策》是他整个军事智慧和政治智慧的集中体现,事实证明:他提出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得到了大宋帝国建立的一一印证,只有具有远见卓识的人才有这样透彻的目光!

王朴的另一大壮举就是扩建东京城(开封),柴荣将东京扩建(至)4被的计划就是在王朴的手上一步一步实施的。要知道:当时搞城市建设的难度有多大,开封城外,一片荒芜,万事都得从头做起,费力不讨好,不然哪来后来繁华的汴梁?所以东京人都说:“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

此外,王朴还历法、律例、文化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最重要的,还在于他对柴氏天下的稳定作用。

王朴是柴荣精心培养的政治接班人,每次柴荣出征,王朴都是东京留守的骨干成员,有王朴在,柴荣那才放心大胆地征战。

为了牵制武将的权力,柴荣将王朴提拔为枢密使,全权负责全国军队的调动权。这样的话,不管是张永德还是赵匡胤做殿前都点检,只要王朴将兵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他们都翻不起什么大浪。

柴荣的安排不可谓不周全,只可惜,王朴也死得早,甚至还死在柴荣前面。难怪柴荣在王朴灵前失声痛哭,他哭的是自己失去了一根重要支柱。没有了王朴坐镇枢密院,后来赵匡胤果然轻松地发动了兵变。

赵匡胤虽然忌惮王朴,但对他也是非常敬佩的。当赵匡胤路过功臣阁的时候,他恭敬地向王朴的画像鞠了一躬,并说出了他心里埋藏已久的那句话。

为了向这位能人致敬,柴荣和赵匡胤一致启用了王朴的儿子们。然而,王朴的一个儿子却酿成了大祸。

大家还记得杨家将里面的第一代掌门人杨令公(杨业)是怎么死的吗?不是小说、演义里面的那个潘仁美或者史书上的潘美害死的,而是王朴的儿子——王侁。

王侁当时是潘美军的监军,正是在他的挑唆下,杨业才被逼往辽军的枪口上撞的,可怜潘美背了这个锅几百年。

往事已矣,徒留感叹,就算赵匡胤惧怕王朴,又能怎样呢?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落花成雪2024-01-13 03:47落花成雪[浙江省网友]203.79.38.145
    赵匡胤的一言一行都值得深思,这句话可能隐藏着重大的暗示。
    顶0踩0
  2. 盗贼2023-10-30 11:58盗贼[广西网友]121.79.181.226
    看来这个天敌对赵匡胤来说非常重要,不知道会是谁呢?
    顶8踩0
  3. 木雨笑阳光2023-08-16 20:10木雨笑阳光[贵州省网友]45.123.187.185
    这句话太有深意了,赵匡胤的心思真是深不可测。
    顶4踩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