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非卿不忠 非朕不明” 赵构对着岳飞排位说的这句话有何深意

时间:2023-06-03

但当朝皇帝宋高宗赵构并不领情,在电视剧精忠岳飞中,岳飞被处死后,高宗赵构对着岳飞的牌位道:非卿不忠,非朕不明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一代英雄岳飞也曾满怀豪情,挥斥方遒,为大宋朝和大宋百姓舍生忘死。但当朝皇帝宋高宗赵构并不领情,在电视剧《精忠岳飞》中,岳飞被处死后,高宗赵构对着岳飞的牌位道:“非卿不忠,非朕不明。”

众所周知,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惨死,是秦桧在皇帝赵构的授意下造成的。不仅秦桧是遗臭万年的大奸臣,赵构也是常被指责的昏君。赵构作为帝王,一心要铲除忠臣岳飞,那么他在岳飞灵位前说的那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赵构深知岳飞是千古难遇的忠臣良将,但他也知道,岳飞的忠诚,是对大宋朝和大宋百姓的忠诚。当初他放弃抗金,一路南逃,就已经与岳飞背道而驰。但他始终是君,岳飞是臣,一个帝王岂能容忍臣子反抗自己。如果他要坐稳帝位,那么岳飞想要收复失地的愿望就不可能实现,所以,他只有杀掉岳飞,才能安心。

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这样描写宋高宗赵构杀掉岳飞后的心理活动,但我认为赵构很可能就是这么想的。一个在书法艺术上被认为“天纵其能,无不造妙”的人,在政治上也不可能是个傻子。赵构不是绝对的昏聩无能,他对帝王的权力是渴望并紧紧守护的,岳飞的存在,在很多方面都威胁着他的帝位。

建炎南渡前,岳飞就曾上“千言书”痛斥主张南渡的黄潜善和汪伯彦,希望朝廷能支持他北伐。但是“南渡”的决策,并不是区区两个朝臣决定的,根本上来说,就是最高统治者赵构的意思。所以岳飞不仅没有得到支持,反而被斥责,开除军籍。这是岳飞和赵构矛盾的开始。

到后来,岳飞再次在军中站稳脚跟,是击退金朝四太子金兀术之后。金兀术为了寻找赵构藏身之地,把南北战线拉的极长,岳飞找到了他的漏洞,全力攻打,最终金兀术败退,建康城失而复得

赵构看到王朝土地得以收复,自然也是很高兴,便赐予他“精忠岳飞”的锦旗,以表嘉奖,并开始重用岳飞。此时,岳飞在江南威声大震

赵构本意是想让岳飞于韩世忠、张俊等人互相制衡,以免其中一方权力过大。但岳飞的成长速度超出了赵构的预计,他以强劲的实力屡屡战胜金兀术,使宋金状况反转。这让赵构又喜又忧

喜是喜在中原大好河山得以收复,被侵占的疆土回归到自己手中。但其忧心更重——岳飞手下岳家军实力太过强大,长此以往,朝廷怕是很难控制岳飞,且各个军队长期在外征战,容易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为了维护政权稳定,赵构必须打压军队势力。

皇帝的想法,注定了岳飞这样的抗金战士最终只能走向灭亡,赵构是不会允许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政权面临如此大的威胁的。所以,当岳飞站在即将全面胜利的关口上时,赵构便迫不及待地除掉他了。

赵构也明白此举不是明君所为,杀掉这样一个大英雄,他也是感到愧疚的。只可惜南宋不是像汉、唐那样强盛的王朝,南宋的动荡,让本来就不堪大任的赵构更加难办,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像五代十国那样混乱的局面。

总结:赵构和秦桧等人心中有私,为了一己之私将忠义之士冤死,而岳飞心中有民族大义,为了百姓能安定的生活,连生命也不顾惜。赵构等人在岳飞面前显得渺小而自私,杀掉岳飞,或许是换得了一时的心安理得,但在史书上,在后人口中,他们永远都是自私肮脏的,不能得到人们的原谅。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非卿不忠 非朕不明” 赵构对着岳飞排位说的这句话有何深意》,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