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谢朝花于已披 启夕秀于未振 陆机这句话概括出善于通变的道理

时间:2023-06-01

善于吸收者,将别人的精华,化作自己的营养,壮大自己,丰富自己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本文系作者泪流沾皓腕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学习前人,推陈出新。善于吸收者,将别人的精华,化作自己的营养,壮大自己,丰富自己。消化不良者,吃肉长毛,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模仿别人的痕迹。每一个优秀的诗人,都是善于吸收别人长处的人。

《渔隐丛话》说:“老杜、李太白、韩退之,早年皆学建安,晚乃各自变成一家耳。”《居易录》说:“七言古诗,惟杜甫横绝古今,同时大匠,无敢抗行。李白岑参二家,别出机杼,语羞雷同,亦称奇特。”问题不在于学谁,关键在于不拘泥固执,能入能出,能变能化,才能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李白是善于学习别人的能手,他把别人一些优秀的诗句当作原料,通过自己的机杼,织出新的图案。曹植《七哀》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他裁取曹植的诗意,而变成奇语。李白有些诗句,格式与人相像,但格调却与人迥异,有自己独特的神韵和个性。“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是谢灵运《登池上楼》中有名的佳句。李白的《赠从弟冽》诗:“风飘落日,节变流莺啼”,意境与其有相似处,但冶炼的功夫极深,没有流露出因袭前人的窘态。沈云卿诗:“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原出王逸少语“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

李白的《清溪行》诗:“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胡元任对此评曰:“虽有所袭,而语益工。”学习前人,反对亦步亦趋,必须向前发展,创造出更多的新意,否则便没有什么意义。学习别人的作品要变化翻新,就是自己的作品也要变化翻新。李白有不少送别赠答之诗,意思相近,而意境不同:“东流若未尽,似见别离情”(《口号》)。“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是用长江黄河做喻,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表达真挚的情谊但变化万端,出奇生彩,毫无千篇一律的感觉。

究其原因,是诗人时时变换角度,让形象进行不同的组合,翻出各种画面,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再如李白写秋光的诗句,手法变换也十分巧妙:“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宜城谢朓北楼》)。“露浩梧楸白,霜催橘柚黄”(《秋日登扬州西灵塔》)。“人烟寒橘柚”这个“寒”字,不正是与“霜催橘柚黄”的“黄”字同意吗?天气生寒,故橘柚变黄,而“黄”乃标志着寒的来临。“秋色老梧桐”这个“老”字,与“露浩梧楸白”这个“白”字,意思亦是相近的。

秋天到了,梧桐凋零,树皮剥落,显示灰白的颜色。“老”与“白”,都带有季节的特点。于此可以看出,诗人并“”上“白”没有图省事,拿同样的句子,去表现同样的意境,而是刻意求新,另辟奇景,显示出它的多姿。谢榛在《四溟山人集》中谈到诗人对“泪”字的运用。一些不愿意动脑筋的诗人,一写到“泪”字,便是“沾衣”“沾裳”就完了,而那些有独创性的诗人,却不肯拾人牙慧。如潘岳的“涕泪应情陨”,杜甫的“近泪无千土”,李白的“泪尽日南珠”,刘禹锡的“巴人泪应猿声落…这些都说明诗人在努力创新,要写出自己的特色。“谢朝花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陆机这句话概括出善于通变的道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谢朝花于已披 启夕秀于未振 陆机这句话概括出善于通变的道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