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白话论语之什么是孝道

时间:2023-05-09

那鲁迅先生曾经批评过痛驰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他说假如猴子也遵从这一个原则,没有一个敢于下树来,那人类到今天还是猿猴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我想应该是千年不改,然后留下一片美丽的土地给子孙。那鲁迅先生曾经批评过痛驰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他说假如猴子也遵从这一个原则,没有一个敢于下树来,那人类到今天还是猿猴。

鲁迅现在还进一步推论说,人类原先嘛是来自于海洋的,是海洋的生物,如果这些海洋的生物都不敢改变,其父知道一定要待在海里,不敢上岸来!那么人类至今还是海底的水族。所以鲁迅先生的意思是什么?就说人类总须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改革,甚至不断的革命,这个民族才会进步。

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人也如此,你觉得鲁迅的话讲的对不对?讲得非常非常好,现在有些人很有意思,说是如果我们赞成鲁迅,那就应该反对孔子,如果我们赞成孔子那就应该反对鲁迅,那我觉得这都是滞碍不通的人的思想。

我告诉大家我特别特别的崇拜孔子,但同时我又特别特别的尊敬鲁迅。我在读鲁迅的文章里面看到鲁迅骂孔子,我从来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我不觉得孔子不伟大,孔子照样伟大,但是鲁迅的批评也有鲁迅的出发点,所以在我的眼里这两者之间一点都不矛盾,也就是说我崇拜孔子并不影响我尊敬鲁迅,我尊敬鲁迅,也无损于我对孔子的崇拜,我觉得我很通达了。

我们来看看鲁迅讲的这句话,我刚才说了他的这一句话当然是不错的,尤其是鲁迅讲话的时候是伸出他那一个特别的时代。鲁迅是针对那个时候国家的极贫极弱,保守封闭的状况,也针对着当时的那些保守的势力和保守的人。所以鲁迅这个话是有它的针对性的,说白了鲁迅只不过是指桑骂槐而已,他指着孔子这一棵桑树,他骂的是怀,所以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冲突解就是这个道理了。

那么从历史上看,孔子的这句话也确实像鲁迅先生所指出的那个样子,也成为一些人维护旧传统反对变革的理由。比如说历代的这些朝廷里面的保守的大臣,那在反对变革的时候,总是搬出一句话来,祖宗之法不可改,又是祖宗定的就不可改。这些做法都是拿孔子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来作为他们的一张大旗。

以孔子来为他们招募这个,我觉得恰恰是这些人看起来是在坚持孔子,倒是这些人真的是在反对孔子,实际上我们说孔子讲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我们前面已经说了,并不是说这个倒不改,而只是要找一个核实的时机改,为什么?它要求的一个平衡,我们要改变父亲曾经定下的,比如说那些不好的规矩,这个是一种价值,但是孝顺父亲维护父亲的名声也是一种价值,最好能够让这两种价值取得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怎么办?那就是要用时间来解决,过一段时间再改。

你先把它继承过来,再过一段时间以后你再改,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了,这就把父亲的错误掩盖住了,所以孔子在这地方所讲的不是不改,而是怎么样寻找一个更恰当的时机来改,不是不改,而是在改的过程中注意不要伤害父亲。我们做改革,我们做开放,我们做任何一项事业,我们都要注意减少它的成本,减少你新的事业,新的政策给这个社会带来的动荡和伤害,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孔子在这地方说的是什么?是说一个儿子对于去世的父亲的感情问题,在他的观念里面一个人孝顺,家庭的和睦,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发展进步更值得我们去尊重,至少我们要寻找一种平衡。

如果两者之间发生冲突,那么在家庭的和睦,在父子的亲情和发展进步这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孔子选择了什么?他选择了先维护家庭的亲情,因为家庭的亲情一旦破坏就不可恢复,而改革进步等一等还是可以的,嘛况且一切的发展进步也都是以幸福和谐为目标的嘛,都是以人性的善良和仁爱为基础的,嘛说的再极端一点,我们所有的发展和进步不都是为了我们的幸福吗!

如果我们违背了基本的家庭的伦理,我们甚至破坏了父子之间的天伦亲情。你就是升官了,发财了,挣了很多钱了,盖了很高的楼了,你真的幸福吗?记住家庭不是一幢房子,家庭不是一幢大楼,家庭不是一装装修的很好的富丽堂皇的大楼,家庭更重要的元素是一家人的和睦,亲情是此子孝夫良妻贤,这个是最重要的,所以理解孔子的这一段话,要从这个角度去理解,那就基本没问题了。好的,今天就讲到这里。

大家继续关注,明天我们继续说。。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白话论语之什么是孝道》,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你会让你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读《论语》?

你会让你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读《论语》?

...,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让父母知道你去到了哪里。尽孝道的情况下又要兼顾个人的发展,古人早就有了这方面的周全考虑。对于我们来讲,平时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有规矩可循,而不用犹豫不决,难以取舍了。阅读经典...

2022-12-17 #经典句子

俗语:闺女上坟 娘家无人 是何意?好在如今这种思想已荡然无存

俗语:闺女上坟 娘家无人 是何意?好在如今这种思想已荡然无存

...果此时女子回娘家为父母上坟,首先不可否定的是,这是尽孝道的表现,然而通过这一点也可以表示女子的娘家已经没有男丁,父母死后只留有女儿,这样才会使得女儿为父母上坟。而女儿的娘家也已经到了香火中断的地步,在...

2023-11-24 #经典句子

美术研究|中国画饱含着诗情画意 但中国文化的根本意义是做人

美术研究|中国画饱含着诗情画意 但中国文化的根本意义是做人

...,来寄托田园之志,寄托山水之情,来满足思亲的愿望、尽孝。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郭熙认为北宋的山水画开始繁荣起来。”不仅如此,王鲁湘认为在山水画中还出现了不同主观诉求的分野:“北宋的山水画还有一个特点...

2023-05-19 #经典句子

写作素材|古诗词里百用不厌的388条金句 赶紧收藏!

写作素材|古诗词里百用不厌的388条金句 赶紧收藏!

...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16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水如果太清就没有鱼了,人如果太精明就没有伙伴了。163.临渊羡鱼,不如...

2023-07-2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