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是何不是蛇 是何不带刀 河洛语(闽南话)何其古朴与文雅也

时间:2023-04-29

河洛语有音即有字,不仅有字而且本源字居多,既古朴又文雅河洛语闽南话是上古、中古中原语音留存最多最完整的汉语,说汉话、写汉字是一脉相传、天经地义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8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本人不做学术,纯为兴趣与服务大众,若有专家、学者、作者引用我文中观点和研究成果,请务必标明出处。

河洛语有音即有字,

不仅有字而且本源字居多,既古朴又文雅

河洛语(闽南话)是上古、中古中原语音留存最多最完整的汉语,“说汉话、写汉字”是一脉相传、天经地义而毋庸置疑的;

与拼音文字不同,我们汉语的每个汉字都是有音、有形而有义,有语即有文的。而无论白话音还是文读音,古汉语活化石-河洛语也自然是有音即有字,尤其是白话音,其来自先秦与汉晋中原古音,不仅有字而且本源字居多,既古朴又文雅,近乎文言;

我们不可因为河洛语的白话之前极少成文于正式文献而自我怀疑乃至自惭形秽,因为现代普通话使用白话文其实也不过百年时间而已,普通话能做到的,河洛语也可以,况且我们有足够的古籍、工具、既有的研究成果和科学的方法帮助我们找回河洛语白话的本字,即正确用字,来帮助我们重新认知河洛语的文化内涵与魅力。

因为本来就有,所以我再三强调的是找回而不是找到。兴趣以及使命感驱使我尽最大努力,聚焦于河洛语白话,这个比较不受重视、仍存在诸多曲解与误用、却与大众生活最息息相关的领域,倾心为诸位说文解字,找回本来就归于河洛语族群,同时也是归于整体汉语言使用者的那份文化自信与荣耀。

从“何”说起

要了解河洛语(闽南话)是如何的古朴与文雅,请让我先从一个看似普通却藏着诸多文化密码的汉字“何”来说起。

故事先从两个地方说起,漳州诏安梅岭的下河及厦门的何厝,这是两个何姓闽南人的聚居地。下河与何厝的人几乎都姓何,问道姓什么的时候,和所有的何姓闽南人没两样,当地人都会说“姓何 saN/siN ho”,请注意,这里的何发ho的音;而说到他们的地名的时候,他们也会脱口而出“下何eh wa”和“何厝 wacu”,注意到这时“何”是发wa的音。这是为什么呢?(下河其实就是下何,可能是出于某种考虑才修改成这样子的)

如同“林下”这个闽南地名中的“林”发laN的音而不发林姓的林lin音一样,闽南很多本地地名都是按最古老的白话音来发音的(外地地名则按文读音发音,如重庆diong king、长沙diong/diang sua/seh),下河与何厝也不例外,何的白话音或者说最早期的白话音就是wa(不理解的还可以看看几个同音字从河洛语语音到普通话语音的规律性变化:柯gua > ke,我ngua > wo,蛇jua > she,都是从a音有规律地变化到e/o音),而ho的读音可以说是文读音也可以说是后期的白话音,因为除了称呼地名,其它场合的何统统都读作ho。(和诸多带厝字的闽南地名一样,何厝的厝其实是千年误用的字,本篇暂且不表,待后续专文解释)

确认了何有wa和ho两个发音之后,接下来,我将从河洛语一些使用频率很高的、最日常的对话出发,揭开其古朴与文雅却又相当神奇的一面。

li ji jua 不是“你几条蛇”,而是“汝之何”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话“li ji jua”(意思:你是谁?)或“li jua”(意思:你谁?)或“yi ji jua”(意思:他是谁?)

这是漳州人在问询来访的陌生人、来电话者、敲门者、或向身边人询问某个不认识的人最经常讲的一句话,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大白话,但也是长期困扰闽南人尤其是漳州人自身的一句话,因为听起来像是在说普通话“你几条蛇”“你蛇”的意思(这几句话里头的jua 和蛇的发音一样),他们有时在泉、厦兄弟面前讲到这句话的时候甚至会感到有些囧。明明说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就是在问“你/他是谁”的意思,明明是代代相传下来的话,却怎么连说者自己听起来也觉得怪怪的土土的,那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老祖宗只记得把白话语音传给后代,却忘了把文字写在纸上留给后代的缘故(中国历史上白话是几乎不成文的)。好吧,老祖宗你考不倒我,我现在就告诉大家我这个大神级的重大发现,上面这句话原本的文字表达就是“汝之何人”和“伊之何人”。天哪,略懂文言文的人一看就秒懂了吧,有没有瞬间感觉重新活了一遍?整个找回本字的破译过程我做成以下示意图供大家理解:

真相这下大白了:之与何在口语中被快速连读了,之的 j 和何的 wa 连音就成为 jua,这是河洛语口语经常出现的连音现象(比如“先生”连读成saN/xiaN,再比如菜cai头tao粿guei连读成cao guei),两个字读成一个字的音,这也是导致很多本字很难找到的原因之一。

看看,不是“你几条蛇”,而是“汝之何人”,河洛语不俗、不怪也不土,而是何等古朴与文雅也!

汝人兜带之何落?lin dao dua (di) do/da lo?

何字一出,谁与争锋!破解了何的发音与构词秘密后,接下来几个河洛语日常用语的本字也就一起迎刃而解了,哈哈,中原老祖宗你是故意藏着这么多秘密来考我们有没有认真读书的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汝人兜带之何落/位lin dao dua (di) do/da lo/wui?”这句厦漳泉台都频繁使用的日常用语,意思是“你家住在哪一带?”,在这里,“之何”的快速连读用法再次出现了,“之”在这里使用的是白话音di,而“何”有ho和wa两个读音来搭配,连读后的do对应泉、厦口音,而da对应的是漳州口音,所以 “do”和“da”的本字 就是“之何”,而不是台湾闽南话歌词经常写的普通话谐音字“叨”,口中叼着刀问你住在哪里那岂不是吓死人也!

具体解密过程如下图示意:

另外,这句话里头的“汝人”是“你的/你们/你们的”意思,在河洛语口语中也是快速连读成lin,类似明清白话文小说里经常出现的把“尔等”快读成“恁nin”。

而这句话其中的“兜”字,本义为古代士兵的头盔,即胄也,后来引申为包围物,如肚兜等,而古时如果从城中高处看城里的建筑物,每个家都像一个“兜”字有包围,所以也用兜来指称家或住宅;

同样道理,城中街道两旁的住宅连成排就像一条条的带子,住在哪一带就是指住在哪一排的意思,在这里“带”由名词变成动词,意思为住在哪一带,也与文言文用法很类似。至于有所谓的学者专家推荐的“蹛”字,则纯属画蛇添足也,因为蹛这个字是后来造的字非本源字,本来就是为了凑dua的音而硬造的,古怪而生僻,显然是不了解带的名词转动词的用法,完全不可取。

另外,除了“带”的用法,表示相同意思的还有“企”,也就是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表达:汝人兜企之何落/位 lin dao kia (di) do/da lo/wui。企,白话音kia,比照奇数的“奇”和骑马的“骑”的白话音也是kia,你自然又秒懂了,而其意义我根本不需要解释,大家光看其字形像屋子就完全明白了。

看看,有了“何”字的两种读音在手,一切都变得简单而明了。当然不止“之何”用法,河洛语还有很多“如何”的用法,很多日常白话都有“如何”的存在,比如:

这物件如何济钱?jei mi giaN lua jei/juei jiN?

这物件如何济钱 jei mi giaN lua jei/juei jiN?意思是询问东西的价格,直译成普通话就是“这东西多少钱呢”。这里的“如何”两字是快速连读成一个音“lua”,也就是由如lu和何wa拼成lua。济,漳州、台湾音为jei,泉州、厦门音为juei,表示足够、众多的意思,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人才济济”,“多少”在河洛语里就是“济少jei/juei jio”,也是带着浓浓的古朴风,不是吗?

这栋楼如何悬?jit dong lao lua guan/guaiN/guiN?

这栋楼如何悬 jei dong lao lua guan/guaiN/guiN?意思是问这栋楼有多高,河洛语里用“悬”来表示物体的高而较少用于人,人多数情况下只用“高”(后续文章会再次专门揭开这个千古之谜,敬请期待),不可混用。其中悬的三个读音里头,guan是漳州与台湾音、guaiN是厦门音,guiN是泉州音,多少可以看出厦门话是“漳泉滥”的影迹yaN jia;

如何好,汝敢知悉?lua ho li gaN/gan zai?

如何好,汝敢知悉 lua ho li gaN/gan zai?意思是问:你知道某某东西有多好吗,“如何lua”再次扮演角色,句式也是十足的文言风格。其中“知悉”两字也是快读连音成zai,zai = 知zu + 悉sai。这句河洛语大白话完全可以当作文言文来教学,不是吗?还没被我说服的,可以再看看著名的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第一篇中的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何澹澹,水面看起来是多么的水波微微摇动的样子,何自然不必再赘述了,“澹”也是闽南人最普通最日常的话语用字,音dam,表面泛水的意思,母亲大人老婆大人经常会在刚洗完地板后交代:澹澹,毋通踏过来 dam dam,m tang da gei/gui lai(意思是地板很湿,还有一些水珠在上面,不要走过来)。看完这个,你有没有想赶紧回家给孩子辅导诗文顺便卖弄一下河洛语的冲动呢?

本文我只是列举一些最普通的但却是最不为人知的“何”字的使用例子来讲述河洛语的古朴与文雅,而河洛语的古朴与文雅当然远不止这些,限于篇幅,就不再赘述了。但还是忍不住又举一个,比如现在中秋节快到了,亲朋好友免不了要聚会吃饭喝酒,但是要注意保护身体不要贪杯哦,河洛语会这样表达:饮酒爱樽节lim jiu ai zun zak,樽节zun zak是节樽的倒装,求顺口和音调上的好听,同样古风浓浓滴哦。

再次感谢诏安下何与厦门何茨的何家乡亲们,因为有你们保留了何的上古音wa,我的河洛语古朴文雅解密之旅才会如此顺畅。

如何感激,汝敢知悉?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是何不是蛇 是何不带刀 河洛语(闽南话)何其古朴与文雅也》,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不小心错过了春夏 景宁有你期待的“秋日物语”

一不小心错过了春夏 景宁有你期待的“秋日物语”

...历畲族风情的最佳窗口。山环水绕,偏居一隅一条古街,古朴宁静一泓瓯江,百转千回,嗅着最平凡也最迷人的古朴气息,徜徉在那些精致静雅的石板老街。巷子里开了不少的农家乐,和谐地排列两侧,村民热情善良,见着来往...

2023-07-28 #经典句子

描写八月桂花香的优美句子

描写八月桂花香的优美句子

...不错的。13、桂花树形美观,终年翠绿,花小而芳香,其古朴典雅,清丽飘逸风格,深受人们喜爱。14、桂花飘香已有段日子了,这些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窗,让沉闷的房间里能飘满淡淡的桂香。15、一阵微风吹来,树上掉...

2017-07-31 #经典句子

江苏状元作文《一方戏台》火了 就这写法 不拔尖都难

江苏状元作文《一方戏台》火了 就这写法 不拔尖都难

...开合有致。开篇为“起”,先铺陈“戏台”,营造了一种古朴遥远的氛围;再是“承”,写艺人表演、村民看戏的热闹场景,暗示民间戏曲的文化价值以及传统文化传承与普及的意义;接着是“转”,转而写戏台和村人的坎坷命...

2023-11-18 #经典句子

素静至白 如素安静(好句子值得收藏)

素静至白 如素安静(好句子值得收藏)

...如素安静,忽而喜欢此句,喜欢其中的沉香,像极了一幅古朴的水墨画,墨云浅淡恰好,淡淡的清香氤氲,轻轻缱绻。这一抹素淡浅云,诠释着一片冰心,于蔚蓝色的天空,静心着,安静着。清风微微凉,缓缓穿梭青发,一根一...

2023-06-11 #经典句子

遣词造句的万能公式!照着做 写作也很简单

遣词造句的万能公式!照着做 写作也很简单

...鸟。行文语言除了要优美大方,也可以学习文言文特点的古朴、简练。那么该怎样写出像鲁迅先生这样的,偏古典语言特色的白话文呢?看洪欣老师怎么说:多采用文言文的断句、炼字、虚词等,形成一种古朴典雅的效果。想要...

2023-06-08 #经典句子

2021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3(湖北黄冈模拟卷)

2021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3(湖北黄冈模拟卷)

...(4分)田铺大湾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①村里古朴的民居错落有致,②房屋差不多全是清一色的土墙黛瓦,别有风情,③像这样“藏在深山无人识”的村庄全县有几十处。③我们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传统村落保...

2023-07-28 #经典句子

徐州的山水文化:樱花盛开的季节 你有来徐州的打算吗?

徐州的山水文化:樱花盛开的季节 你有来徐州的打算吗?

...。它坐落在云龙山第三节山上。整个建筑依山就势,造型古朴端庄,气势雄伟。当我们登台眺望时,全城美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世界一片漆黑时,霓虹灯光芒四射。在这样的夜色下,每个人的心都变得柔软起来。平时生活中...

2023-01-13 #经典句子

曹全碑集字 书写杜牧诗中的句子

曹全碑集字 书写杜牧诗中的句子

...笔意进行集字创作。这个创作力求与曹全碑的清秀飘逸、古朴俊美相辉映,追求线条的粗细变化,行笔力争达到自然流畅,既有曹全碑的笔意,也融入自己洒脱的个性。至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这诗句的大意是:我把马车停下...

2022-12-21 #经典句子

值得摘抄珍藏的句子!

值得摘抄珍藏的句子!

...,冬雪是你。话到七分,酒至微醺;笔墨疏宕,言辞婉约;古朴残破,含蓄蕴藉,就是不完而美的最高境界。花开如火,也如寂寞。空虚是有重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是会把人压垮的。太远容易疏远,太近容易情尽。所有晦暗...

2022-12-0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