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该说什么 不该说什么 言语一定要谨慎

时间:2023-01-28

*节选自群书治要之论语 第二十二集*本文共 1974字,阅读大约 6分钟那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句话的典故出在论语·颜渊篇。在这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0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节选自《群书治要》之论语 第二十二集*

(本文共 1974字,阅读大约 6分钟)

那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句话的典故出在《论语·颜渊》篇。在这一篇里讲道,“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这句话表面看来好像影响不大,表面上看来说君子讲本质就好了,何必要讲那么多文饰和礼貌呢?这句话对人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但是子贡却说:“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可惜啊老夫子,您说君子的这句话说错了,为什么说错了呢?因为君子不是如此。君子是“文质彬彬”,他不仅仅讲本质好,而且讲外在的形式和礼貌,也要讲文。当然只讲文而不讲质不好,就像有人鞠躬,鞠了九十度的标准躬,但是心里没有对对方的恭敬,这个就是只有文而没有质,这个是不对的。若只讲质而不讲文,这个也是不好的。就像很多农民他们心地很善良很淳朴,但是上了公共汽车之后连上衣都不穿,你看他也是有很好的本质,但是没有外在的形式,也不会让人有好的观感。所以子贡就说君子应该是“文质彬彬”,既讲外在的形式、礼貌,也讲本质。

所以一定要评论君子,话说出去,错了以后却驷马难追,所以子贡说“驷不及舌”,用四匹马拉着车子追也追不上。所以一般就根据这句话成为两句,“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个告诉我们,话一说出去,是非善恶就决定了,你想再后悔也都来不及了。在《论语·子张篇》上也记载,子贡说“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不可不慎也”。君子一句话说出来,说得好,人家觉得你有智慧;一句话说得不好,人家就认为你没有智慧。所以你看言语重不重要呢?一个人的心理,修养、学问都在这个话里包含着,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

我们看颜渊问仁于孔子,孔子怎么回答的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能够克除自己的欲望,返回到礼的要求,这就是仁了。颜回很好学,他说“请问其目”,请给我详细地讲一讲怎么样把这个落实呢?孔子就说了四句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视、听、言、动都要符合礼的要求。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就是“非礼勿言”。说话要合乎礼,礼的内容包含很多,恭敬人家、不要损害人家,这个全是礼。凡是不符合礼的话就不能说。

在《孔子家语》中也记载着这样一个典故:孔子到周家去观礼,结果来到了周家的始祖后稷庙的庙口,发现在这个庙里有一个金人,金人的塑像三缄其口,也就是这个金人神像的口被东西给蒙了起来。在金人背后的铭文上说“古之慎言人也”,所以到后来讲一个人说话要谨慎,就是“缄口”。从这里我们看到周家很早就在研究说话的艺术、说话的学问。古人讲这个礼对于口非常注意,叫人要“守口如瓶”。所以我们无论平时说话做事都要注意口,不要说错话。

我们说诽谤某一个人固然是不可以的,但是你说了一句普通的话,虽然没有针对一个特定的人,但是说出来伤风败俗,也会影响社会大众的心理,害了社会公众的心理,这个罪过就更大。现在做大众传播事业的人要特别地小心,想做社会大众传播事业最好是学习传统文化。当然,我们看到现在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这些从业人员都不太懂因果,都喜欢把那些伤风败俗的事、绯闻、小道消息到处去宣扬。结果人们看了之后会怎么样呢?比如说我们看新闻,今天看到一个人贪污了上千万;明天看到一个官员贪污了上百万。那么我们经常报道这样的新闻,那一个贪污了两万块钱的人会怎么想呢?他想我这是小巫见大巫啊,人家都贪污了上百万上千万,我才贪污了两万,我贪污的还不够。那一个一心廉洁有守、不自私自利的人会怎么想呢?他想:你看,天下的乌鸦一般黑。现在做官不贪不占都是少见的,都是不正常的。那我这样一心为公、一文钱都不占,是不是不太正常了呢?

所以这样的宣传没有把人善良的一方面给引发出来,反而助长了人的恶,引不起一个人的羞耻之心。所以古人告诉我们要“隐恶扬善”,要把那些善良的东西、好的方面处处让大家知道。如果我们的电视今天让我们看到一个孩子不孝敬父母,把他的父母送到了火车站;另一天又看到兄弟因为一点点的财产就起了纠纷,吵上了法庭。那么那一个还在孝养父母的人会怎么想?他想:你看人家的儿女对父母是这样的不好,我能够赡养父母,供父母吃、供父母穿已经是不错的了。他的孝心没有被提起,反而认为自己是不错的了。那么一个不孝的人他也想:你看天下人都是这样做的,我不孝父母也没有什么不正常。所以这些做广播电视媒体的人特别要懂得要传播什么,特别是那些公众人物说话更加要谨慎。比如说有一个明星,当一个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就问到他和一个某某女子的不正当的婚外关系。这个男子为了遮掩自己的丑事就说了一句话,他说,这是一个正常的男人都会犯下的错误。那么这个话说出来之后,因为他的影响很大,就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大家会认为什么呢?你看我们这么崇拜的人都会说这是一个正常的男人都会犯下的过失,那我犯这样的过失也很正常了。这个就会引导大众去做不仁、不义、不道德的事情。这就是告诉我们“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特别是那些公众人物说话更是要谨慎。

--------------------正体--------------------

那我們都知道有一句話叫“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句話的典故出在《論語·顏淵》篇。在這一篇裡講道,“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這句話表面看來好像影響不大,表面上看來說君子講本質就好了,何必要講那麼多文飾和禮貌呢?這句話對人也沒有什么不好的影響,但是子貢卻說:“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可惜啊老夫子,您說君子的這句話說錯了,為什麼說錯了呢?因為君子不是如此。君子是“文質彬彬”,他不僅僅講本質好,而且講外在的形式和禮貌,也要講文。當然只講文而不講質不好,就像有人鞠躬,鞠了九十度的標準躬,但是心裡沒有對對方的恭敬,這個就是只有文而沒有質,這個是不對的。若只講質而不講文,這個也是不好的。就像很多農民他們心地很善良很淳樸,但是上了公共汽車之後連上衣都不穿,你看他也是有很好的本質,但是沒有外在的形式,也不會讓人有好的觀感。所以子貢就說君子應該是“文質彬彬”,既講外在的形式、禮貌,也講本質。

所以一定要評論君子,話說出去,錯了以後卻駟馬難追,所以子貢說“駟不及舌”,用四匹馬拉著車子追也追不上。所以一般就根據這句話成為兩句,“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個告訴我們,話一說出去,是非善惡就決定了,你想再後悔也都來不及了。在《論語·子張篇》上也記載,子貢說“君子一言以為智,一言以為不智,不可不慎也”。君子一句話說出來,說得好,人家覺得你有智慧;一句話說得不好,人家就認為你沒有智慧。所以你看言語重不重要呢?一個人的心理,修養、學問都在這個話裡包含著,所以說話不可以不謹慎。

我們看顏淵問仁於孔子,孔子怎么回答的呢?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能夠克除自己的欲望,返回到禮的要求,這就是仁了。顏回很好學,他說“請問其目”,請給我詳細地講一講怎麼樣把這個落實呢?孔子就說了四句話:“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也就是說視、聽、言、動都要符合禮的要求。其中有一條重要的,就是“非禮勿言”。說話要合乎禮,禮的內容包含很多,恭敬人家、不要損害人家,這個全是禮。凡是不符合禮的話就不能說。

在《孔子家語》中也記載著這樣一個典故:孔子到周家去觀禮,結果來到了周家的始祖後稷廟的廟口,發現在這個廟裡有一個金人,金人的塑像三緘其口,也就是這個金人神像的口被東西給蒙了起來。在金人背後的銘文上說“古之慎言人也”,所以到後來講一個人說話要謹慎,就是“緘口”。從這裡我們看到周家很早就在研究說話的藝術、說話的學問。古人講這個禮對於口非常注意,叫人要“守口如瓶”。所以我們無論平時說話做事都要注意口,不要說錯話。

我們說誹謗某一個人固然是不可以的,但是你說了一句普通的話,雖然沒有針對一個特定的人,但是說出來傷風敗俗,也會影響社會大眾的心理,害了社會公眾的心理,這個罪過就更大。現在做大眾傳播事業的人要特別得小心,想做社會大眾傳播事業最好是學習傳統文化。當然,我們看到現在的廣播電視、新聞媒體這些從業人員都不太懂因果,都喜歡把那些傷風敗俗的事、緋聞、小道消息到處去宣揚。結果人們看了之後會怎麼樣呢?比如說我們看新聞,今天看到一個人貪污了上千萬;明天看到一個官員貪污了上百萬。那麼我們經常報導這樣的新聞,那一個貪污了兩萬塊錢的人會怎麼想呢?他想我這是小巫見大巫啊,人家都貪污了上百萬上千萬,我才貪污了兩萬,我貪污的還不夠。那一個一心廉潔有守、不自私自利的人會怎麼想呢?他想:你看,天下的烏鴉一般黑。現在做官不貪不占都是少見的,都是不正常的。那我這樣一心為公、一文錢都不占,是不是不太正常了呢?

所以這樣的宣傳沒有把人善良的一方面給引發出來,反而助長了人的惡,引不起一個人的羞恥之心。所以古人告訴我們要“隱惡揚善”,要把那些善良的東西、好的方面處處讓大家知道。如果我們的電視今天讓我們看到一個孩子不孝敬父母,把他的父母送到了火車站;另一天又看到兄弟因為一點點的財產就起了糾紛,吵上了法庭。那麼那一個還在孝養父母的人會怎麼想?他想:你看人家的兒女對父母是這樣的不好,我能夠贍養父母,供父母吃、供父母穿已經是不錯的了。他的孝心沒有被提起,反而認為自己是不錯的了。那麼一個不孝的人他也想:你看天下人都是這樣做的,我不孝父母也沒有什么不正常。所以這些做廣播電視媒體的人特別要懂得要傳播什麼,特別是那些公眾人物說話更加要謹慎。比如說有一個明星,當一個記者在採訪他的時候,就問到他和一個某某女子的不正當的婚外關係。這個男子為了遮掩自己的醜事就說了一句話,他說,這是一個正常的男人都會犯下的錯誤。那麼這個話說出來之後,因為他的影響很大,就給社會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大家會認為什麼呢?你看我們這麼崇拜的人都會說這是一個正常的男人都會犯下的過失,那我犯這樣的過失也很正常了。這個就會引導大眾去做不仁、不義、不道德的事情。這就是告訴我們“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特別是那些公眾人物說話更是要謹慎。

*内容来源《群书治要》学习网*

小故事 大智慧 学习传统文化 利己又利他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该说什么 不该说什么 言语一定要谨慎》,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大彻大悟看透人生句子 处顺境中必须谨慎 处逆境中必须忍耐!

大彻大悟看透人生句子 处顺境中必须谨慎 处逆境中必须忍耐!

...经很久没有遇见以前朝夕相伴的人了。5 . 处顺境中必须谨慎,处逆境中必须忍耐。6 . 最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遥远,而是你心中的郁闷;最使人颓废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你自信的丧失;最使人痛苦的往往不是生活...

2022-10-20 #经典句子

《菜根谭》中谨慎言行 执着不舍的四个句子 值得一读再读

《菜根谭》中谨慎言行 执着不舍的四个句子 值得一读再读

...芒闪烁。其中很多语录值得认真品读。推荐《菜根谭》中谨慎言行,执着不舍的四个金句,理解悟透,你将成为一个人生的不倒翁。1、不可乘喜而轻诺为人处世,最大的忌讳就是滔滔不绝,信口开河,更不能在高兴的时候,轻...

2022-12-01 #经典句子

学文学前 VS 学文学后!内容过于真实 建议谨慎观看!

学文学前 VS 学文学后!内容过于真实 建议谨慎观看!

建议诸位想学文的伙伴们注意!现在大学开设的科目是汉语言文学,重点来了,汉语言+文学。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连绵词,叠韵词,句子成分分析,古代汉语,音韵学,啊啊啊啊!你以为学文学仅仅是看各种小说吗?...

2022-11-17 #经典句子

3个句末助词 女孩子要谨慎使用

3个句末助词 女孩子要谨慎使用

...孩子温柔的一面相违背,所以女孩子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一些。

2023-11-11 #经典句子

人生感悟的句子 越看越喜欢 真是太经典了!

人生感悟的句子 越看越喜欢 真是太经典了!

...,你就敞开心扉,你觉得这是坦率,其实这是孤独。四 * 谨慎与拘谨是两回事,有些人做人很拘谨,过分了就是小器。大家都有人生经验,过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这个小气的毛病。所谓谨慎不可流于小器,这点修养要注意...

2023-01-13 #经典句子

提醒谨慎交友的句子 感慨交友不慎的句子

提醒谨慎交友的句子 感慨交友不慎的句子

...把那人当作朋友,假如他和你的敌人交情深厚。59、交友谨慎,别你为朋友两肋插刀,他给你背后捅刀。朋友交错了,恩将仇报,成千古恨啊。60、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61、你听好,我会一直记得你对我的好,但是,我不...

2020-06-22 #经典句子

关于启示人生感悟的句子 睿智经典 看完受益一生!

关于启示人生感悟的句子 睿智经典 看完受益一生!

...出一点空白,有可能会得 到不一样的宁静与洗涤。十 * 谨慎与拘谨是两回事,有些人做人很拘谨,过分了就是小器。大家都有人生经验,过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这个小气的毛病。所谓谨慎不可流于小器,这点修养要注意...

2023-05-18 #经典句子

人生至少要读一遍的句子 道理深刻 寓意深远

人生至少要读一遍的句子 道理深刻 寓意深远

...,一辈子只做两件事:等待,后悔;所以,越混越差。十 *谨慎与拘谨是两回事,有些人做人很拘谨,过分了就是小器。大家都有人生经验,过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这个小气的毛病。所谓谨慎不可流于小器,这点修养要注意...

2023-07-03 #经典句子

学会定点穿线 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定点穿线 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切求才;以六种“谦才”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

2023-07-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