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秒懂4种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结构 答题稳提速 解题变轻松!

时间:2023-01-24

对学生来说,了解这些底层结构,对节省答题时间、提高答题速度、降低解题难读,益处良多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88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原创作者:卢老师教语文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矗立中学语文一线十载,海翻全国语文中考试卷五年,神阅中考阅读真题近200篇,发现中考阅读命题是有一定结构可循的。对学生来说,了解这些底层结构,对节省答题时间、提高答题速度、降低解题难读,益处良多。概括起来,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的主要结构有4大种类:

一、“总——分——总式”命题结构

所谓的“总——分——总式 ”命题结构,就是在阅读出题的时候,先出一道针对整篇文章的题目;然后,分别针对文章不同部分的内容,依次出题考查相关阅读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最后,再出一道针对整篇阅读文章的题目。

例如:2021年辽宁营口中考真题《“势利”的大脑》

①《红楼梦》中有一个经典的桥段:贾母让刘姥姥尝一尝茄鲞,刘姥姥细嚼了半天说:“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

②这时凤姐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摘下来的茄子的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③假如你无意间吃到这道菜,它会好吃吗?从油炸到鸡汤煨制,再到封存,茄子可能早已经成了黏腻的糊,而这层糊再包裹上坚硬的干果,这样的口感,恐怕称不上美味。刘姥姥对这道菜评价也很一般:“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

④但是当刘姥姥听完凤姐的介绍再去吃这道菜,味道还会一样吗?

⑤加州理工大学希尔克·普拉曼斯教授做过一个实验,他让20位志愿者品尝不同的葡萄酒并用扫描仪观察志愿者大脑的活动。

⑥志愿者被告知有5种葡萄酒以及它们的价格,实际上这些价格信息可能是虚假的。但是,志愿者一旦得知葡萄酒品质很高,价格很贵,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偏爱,哪怕这种酒其实是低价葡萄酒。

⑦同时普拉曼斯教授发现,一旦志愿者得知葡萄酒价格昂贵,大脑扫描仪就会发现其内侧前额皮质活动增强,也就是说不管这酒是不是真的昂贵,也不管志愿者原本是不是喜欢这种酒,此时大脑都会让志愿者产生明显的愉悦感。

⑧杜克大学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研究者向志愿者介绍一种新药“维拉多尼”,并告知在临床试验中92%以上的人服用10分钟内疼痛会显著减轻,止痛效果持续8小时。

⑨志愿者手腕被施以一定强度的电击,并让他们记录下疼痛强度,这时再让他们服用“维拉多尼”,15分钟后继续接受电击,并再次记下疼痛强度。

⑩这个实验最有趣的一点在于,当一组志愿者得知每片药品的价格是2.5美元时,几乎所有人都声称该药降低了疼痛。而另一组志愿者得知每片药品的价格是10美分时,声称有效果的只有“2.5美元组”的一半,而事实上,所谓的“维拉多尼”只不过是普通的维生素C胶囊。

乌尔辛纳斯学院是宾夕法尼亚州乡下的一个小型自由艺术学院,从1999年起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少。为了鼓励学生报考,校长并没有降低学费,反而将学费增加了近20%,但是新生人数却因此增加了35%。通过变身为一所“昂贵的艺术学院”,乌尔辛纳斯学院向未来的“顾客”表明,它也是一所精英学校。价格重塑了人们对这所学校的认识。

我们的大脑相当“势利”,仅凭知道一件物品是昂贵的,即使它只是价格标签上的数字,也可以使人有真正愉悦的体验。正因如此,我们的大脑会认为价格越贵的食物口味越好,价格越贵的药品和化妆品效果越好,收费越高的学校教育质量越好……

当刘姥姥听完凤姐的这番话后,摇头吐舌说:“我的佛祖!倒得多少只鸡配它,怪不得是这个味儿。”此时如果她再次品尝这道用银子堆出来的茄鲞,一定能品尝出神奇的美味,因为对金钱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味蕾。(选自2020.12.4《今晚报》)

【注释】茄鲞(xiǎng):一种菜肴。

1. 标题“‘势利’的大脑”有什么妙处?(3分)

2. 请分析选文开头引用《红楼梦》中刘姥姥吃茄鲞情节的作用。(3分)

3. 第⑩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 选文第⑥段的加点词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3分)

志愿者被告知有5种葡萄酒以及它们的价格,实际上这些价格信息可能是虚假的。

具体解析:

第1题:考查文章的题目。针对文章题目提问,不能只依据题目上的几个字作答。题目是文章的名片,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所以,对题目发问,除了要分析题目本身意外,还要把题目放到全文的总体背景中去分析理解题目。

第2题:考查文章的开头段。依据命题中“开头引用《红楼梦》”这一表述,从头迅速浏览搜索文章,发现文章第1段第一句话便是“《红楼梦》中有一个经典的桥段……”,因此,确定题目对应位置在第1段。

第3题:考查说明方法。题干已经明确题目对应位置在10段。

第4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题干已经明确题目对应位置在6段。

二、“总——分式”命题结构

所谓的“总——分式”命题结构,就是在阅读出题的时候,先出一道针对整篇文章的题目;然后,分别针对文章不同部分的内容,依次出题考查相关语文阅读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例如:2021年辽宁盘锦中考真题《随心的阅读》

①读书节期间,“阅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画家黄永玉说,“看书是一种快乐,然后才是知识,才是本钱。”私下觉得老人家此话算是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快乐,就是随心的阅读。

②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效果和状态肯定不一样。从前读鲁迅,是求学过程的要求,带有强行和必需的意味,让少年的我很是头疼。强制性要求的阅读当然不快乐,当阅读不再随心,远离了内在的渴望,它就变成了公式化、模式化的套路和条条框框制约下的教条。等到年龄稍长,走进《野草》,就找回了对鲁迅阅读的另一种无关功利的心性享受。那样的阅读是体己的、交心的、愉悦的。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读书,不受外在约束,不求甚解,只为精神的充盈和通透,只为灵性的抵达和舒展。有目的的读书,可以读出硕士、博士,读成专家学者。无目的的读书,就是忘了归途的逍遥游。把胸襟读舒坦了,把视野读开阔了,把功利转化成审美,将学识装点成智慧。培根说的“读书可以怡情”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区分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关键在于心灵。

③不是说专业阅读就不好,而是说,真正的阅读许多时候都是业余而为之的,不为了什么,走进书,那里有另一个精神世界,正待敲门和开启。

④首先是对万物百汇的好奇和探知,是对生命之美的感动与抚触。一代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曾经如是说,“你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一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我们的阅读,不就是要在由书写构成的线条里、轮廓中,发现自然美的奥秘,探索社会和人文精神的来路吗?

⑤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走向森林、草原和郊野外的春天,感知各种昆虫的美妙生长。阅读《小王子》,看他和狐狸朋友关于生命仪式感的交谈,该是何等令人憧憬神往——约定好了,人的幸福就是等待中的盼望和期待,一种久违了的心愿交接的盛况。读《孤筏重洋》,明白海尔达尔和他的同伴驾着小小木筏横渡大洋的雄心壮志是如何在狂风暴雨和重重海浪的洗礼中,得以实现升华的。

⑥其次,随心的阅读还体现在人对自己心灵状况的辨识与认同上。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读什么样的书,换而言之,你读什么样的书,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人与书的同构,是这个世界的奇妙之事。譬如,王小波喜欢杜拉斯,喜欢法国新小说派,那么他后来的写作里也有实验和探索的迹象,也有青春的忏悔和浪漫。读武侠和读科幻肯定是两个观感,读卡夫卡和读村上春树也完全是不同的世界。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就像见到久违的朋友。

⑦什么是随心的阅读呢?我想就是个人的气质、秉性、习惯、信仰和情趣等发酵成的天性带来的阅读。

1.请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3分)

2.阅读第②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3分)

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③段是对上文的补充论证,避免了观点的片面性,使论证更严密

B.我们通过随心的阅读,可以发现自然美的奥秘,探索社会和人文精神的来路。

C.人与书的同构,是奇之事。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就像见到久违的朋友。

D.有目的的读书,可以读出硕士、博士,读成专家学者,是更好的阅读。

5.分析A、B两种阅读方式,判断哪种是随心的阅读,再结合选文说明理由。(3分)

【A】小刘正在准备导游格考试,专门买了《旅游法律法规》等书籍,进行阅读。

【B】小李很喜欢行,空时到图书馆,总会信手翻阅一些摄形画报和旅行杂志。

具体解析:

第1题:考查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不通读全文就不能完全确定本文主要的观点是什么。因此,这道题是一道全局性命题。

第2题:考查论证思路。题干已经明确题目对应位置在第2段。

第3题:考查论证方法。题干已经明确题目对应位置在4段。

第4题:考查文本比对解析。依据选项A中“第③段是对上文的补充论证……”,分析该题目可能主要涉及第2、3段,完成题目初步对位。接下来,分析第3段,依据“不是……而是……”,判断第3段是过渡段。上溯第2段,速读发现其与B、C、D选项相关。最终确定题目对应文章2、3段,完成题目与文章的对标。

三、“分——总式”命题结构

所谓的“分——总式”命题结构,就是在阅读出题的时候,先分别针对文章不同部分的内容,依次出题考查相关语文阅读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然后,再出一道针对整篇阅读文章的题目。

例如:2021年江苏南通中考真题《雪落陕北》

①在陕北,初冬的雪,常伴点小风,轻悠悠的,像含羞的舞者。她们身着素衣,飘飘扬扬,晃晃悠悠,似带着醉意,纵论一方时空。高楼上、窑洞上、庙檐上、树头上、河流上……都飞旋着她们妙美的身影,精灵似的一朵一朵,都不忍落地。

②初冬落雪,谈不上壮观,但极为优雅。走在这样的天气里,谁都会神清气爽。一朵接着一朵,额头的一朵刚化,脸颊的一朵就来,鼻梁的一朵稍停,耳畔的一朵溜走,袖口的一朵飞来,鞋面的一朵就藏。藏了飞了,像个清新剂,眼前都是旋转的镜面,相互抚摸着,融汇着,映照着,原本朴素的世界,一下就敞开了,明清了,飞升了。

③但这样的气温里,雪不会落得太久,落着落着就慢了,落着落着就歇了。人们漫步雪中,耳边都是微轻的“咯吱咯吱”,好似生命叩问大地的回音。

④进入隆冬,天气的眉头锁得更紧,一副零下20摄氏度上下的表情。风总是紧紧地裹着人们奔跑,让人感觉无处躲藏,身上的热气也仿佛抽出了许多。盼着,盼着,大雪总会赶来,每个陕北人都会感受到雪的恩赐,感受到雪的雄阔、壮美。天阴着阴着,脸色越来越沉。雪的脚步近了,近了,窸窸窣窣的,像 ;飘着飘着,体形就大了,像 ;飘着飘着,像 ,呈帘状向大地坠涌。

⑤雪越下越大,宛如手擎巨笔的画王,一笔一笔,把榆林绘成一个紧抱臂膀、跨步东行的雪人。那前倾的头颈是府谷;壮实的躯干是神木、榆阳、佳县、横山、米脂;两条奔跑的腿,一条是子洲、绥德、吴堡、清涧,一条是靖边、定边。雪越下越大,一笔一笔,把延安绘成雄壮的手臂,吴起、志丹、安塞、宝塔、延长、宜君……它们拔山举鼎,将榆林高高托起。

⑥陕北的雪,下着下着,就下出了声势;越下越大,就下出了神采。你看吧,红碱淖的湖面,翻越着年华,好似在奔跑中壮阔;傲雪凌霜的杨家城,挥舞着刀箭戟矛,喊出宋朝,喊出一个个王朝,喊出家国情怀;人头坑上的石峁城,不屈的先民们,扑上皑皑雪山,一副征战的胜姿。雪越下越大,在历史的冰河里,打开“塞上小碑林”红石峡;雪像运动健儿,攀上翘望长城的要塞镇北台,攀上巍巍道观白云山,望见睡梦中的黄河,望见神迹般的大姨谷;登上屹立于大漠的统万城,在赫连勃勃所建的大夏国里尽情逛游。看吧,雪越跑越快,拥抱革命圣地象征的宝塔山,仿佛听到中共中央在延安报时和报警的声音。看吧,越跑越快,跑到壶口,瀑布在龙漕里的凝重吟唱,都融化在大雪里。看吧,看吧!越跑越快,朝仰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人们仿佛看到历代帝王的盛大祭祀。

⑦大地像容器,在无边的容器里,雪帘加深着雪被的厚度。眼前壮美的景象,让人联想<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党中央从陕北清涧渡过黄河东征抗日。毛泽东率军从瓦窑堡出发,途经袁家沟,看着雪花素裹的壮丽河山,感觉朵朵雪花,就是身披银甲的战士,将荡平一个黑暗的旧世界……可以说,雪是创作的诱因,是精神的蕴藏,是陕北革命的催化剂,催生出豪迈、信念、光明。

⑧在这样的雪夜里,陕北人会聚在窑洞里、平房中、楼房上,斟满收获的喜酒,和美地畅聊家常,看着电视,玩着手机,吃着陕北特色饭,大烩菜、钱钱饭、油糕粉汤、洋芋擦擦……他们有时会这家走到那家,那家转到这家,人越转越多,情调来了,拉拉二胡,弹弹三弦,吹吹唢呐,也会唱唱酸曲,扭扭秧歌,听听说书,感受民俗风情的妙趣。

⑨雪落陕北,落出万千圣洁,落出一种精神。(选自2021年2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文章写了初冬的雪和隆冬的雪,它们各有什么特点?(4分)

2.请把下面三个喻体填入第④段横线处,并说说理由。(4分)

A.漫天的花瓣 B.飘飞的柳絮 C.撕破的棉絮

填写内容依次是: (写字母即可)(2分)

理由:(2分)

3.第⑤⑥⑦三段中出现了陕北众多的地名,作用是什么?(4分)

4.阅读第⑧段,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他们有时会这家走到那家,那家转到这家,人越转越多,情调来了,拉拉二胡,弹弹三弦,吹吹唢呐,也会唱唱酸曲,扭扭秧歌,听听说书,感受民俗风情的妙趣。

5.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中“一种精神”的具体内容,并联系生活说

说这种精神的当下意义。(5分)

具体内容:

当下意义:

具体解析:

第1题:考查搜索概括分析文本信息。分别在文章第1段当中的关键句“在陕北,初冬的雪……”,第4段当中找到关键句“进入隆冬,天气的眉头锁得更紧……”,比较作答即可。

第2题:考查修辞(比喻)。题干已经明确题目对应位置在第4段。

第3题:考查表现手法(想象)。题干已经明确题目对应位置在5、6、7段。

第4题:考查重点字词(叠词)。题干已经明确题目对应位置在第8段。

第5题:考查词句理解(双重含义句)。题干命题当中有“阅读全文”的表述,说明这道题要根据对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作答。接下来,进一步审题发现,问题中有“最后一段的”字样,说明这道题答题时要对应文章最后一段,不可忽视最后一段。

四、“并列式”命题结构

所谓的“并列式”命题结构,就是在阅读出题的时候,分别针对文章不同部分的内容,依次出题考查相关语文阅读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提出针对全篇的考查题目。

例如:2021年辽宁丹东中考真题《文明宝藏——三星堆遗址》

①“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2021年3月,作为发现范围较广、考古时间较长、文化内涵丰富的古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再度以辉煌的新发现震惊世人。

②2021年初,重启后的三星堆考古工作再次引起世界瞩目。与以往相比,这次考古工作不仅发掘有大量的精美器物,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工作中的运用也是此次发掘工作的亮点之一。据参与考古工作的相关人员回忆,20世纪80年代的考古环境就是一片田野,如今的考古发掘现场被大跨度钢结构大棚覆盖,里面数个通透的玻璃房子,将新发现的“祭祀坑”罩住。这些玻璃房子由探方工作舱、现场考古实验室、文物应急保护室、文物修复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等组成。这些科学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实现考古发据、系统科才研究与现场及时有效的保护相结合,确保考古工作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另一方面,种也便于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让广大网友实时收看考古发掘进展。

③本次考古发掘工作极为复杂,难度极大,国家尤为重视。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10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纷纷加入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之中,涵盖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保护技术、环境生等9个专业,甚至为了探明祭祀坑的“火燎”情况,还邀请数十位专业消防人员参与研究。

④从目前的考古进展可知,三星堆遗址断发现有6座“祭祀坑”,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加上20世纪80年代所发现的2个祭祀坑,专家们普遍认为这8个“祭祀坑”总体构成了三星堆祭祀区,是古蜀国专门用来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场所,正如《左传》所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我”,三星堆祭祀坑的发掘体现了三星堆遗址已具备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以及独特的技术、艺术和精神信仰。

⑤可以说,三星堆遗址的考古远不止对古蜀文化本身的了解,它对我们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三星堆遗址的众多未解之谜将逐一被世人揭晓。

1. 选文第①段写“三星堆遗址新发现震惊世人”有什么作用?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相的?

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工作中的运用也是此次发掘工作的亮点之一。

3.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请简要概括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意义。

具体解析:

第1题:考查开头手法。题干已经明确题目对应位置在第1段。

第2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依据加点词“之一”文字笔画少且下缀着重号的特点,迅速搜索文本,确定题目对应位置在第2段。

第3题:考查说明方法。题干已经明确题目对应位置在第3段。

第4题:考查文本信息搜索分析能力。文章一共5段,第1段从当前热点事例入手,引出说明对象。第2、3段主要介绍三星堆考古经过。以上主要是对客观事实的叙述,不涉及主观评论。第4段前半部分主要介绍祭祀坑,但是结尾处“三星堆祭祀坑的发掘体现了三星堆遗址已具备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以及独特的技术、艺术和精神信仰。”涉及到了对三星堆遗址的主观评论看法。最后一段有关键词“可以说”,接着看“三星堆遗址的考古远不止对古蜀文化本身的了解,它对我们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表述中明确有“价值和意义”字样,同样也涉及主观评论看法。因此,将二者附加作答即可。所以,该题目对应位置在4、5段,而非最后一段。

注:文中列举的4套真题是随机选取的,均为2021年,年份不影响普遍性结论,举例只为辅助分析。因此偷个懒,不再列举分析其他年份。特此说明。

(卢老师教语文原创版权,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秒懂4种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结构 答题稳提速 解题变轻松!》,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赞美志愿者的句子简短

赞美志愿者的句子简短

...时候是塔河的冰。5、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志愿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6、真情回报—献血是一种健康的储蓄。7、用生命去影响生命,向志愿者学习,致敬!8、愿以无私付青春,造福千万献真心。成就莫属望...

2011-12-22 #经典句子

科学家成功将脑电波直接翻译成了文字!“读心术”的第一步?

科学家成功将脑电波直接翻译成了文字!“读心术”的第一步?

...几年前,两人牵头开展了这项研究,他们研发设备,招募志愿者进行试验。经过几年的埋头钻研,他们研发出了“言语神经义肢”(speech neuroprosthetic),这套设备能够接收和分析大脑控制声道时的脑电波,把嘴唇,下颚,舌头...

2023-01-05 #经典句子

每天上千条文本过时 累死志愿者的维基百科被MIT最新AI接手啦!

每天上千条文本过时 累死志愿者的维基百科被MIT最新AI接手啦!

...、人名和地点等例行修订。现在,这项任务由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维护着。幸运的是,MIT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有望大大减轻志愿者的维护压力。在今年AAAI人工智能大会上,MIT的几位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文本生成系统,该系统能精确...

2023-06-22 #经典句子

爱心正能量的句子2023年

爱心正能量的句子2023年

...们,你们让我们再一次理解了感恩、回报、爱的真谛!5、志愿者,扫干净每一寸路面,让果皮纸屑无处躲藏。6、真心的谢谢你们!感谢你们的爱心捐助和鼓励,是你们,给了我重新拥有生命和美好人生的度希望!7、你们的鼓励,会...

2015-08-07 #朋友圈句子

志愿者学手语 用手指传递爱

志愿者学手语 用手指传递爱

...鞍山市振峰公益团队联合举办了“大爱无声,沟通无限”志愿者手语培训活动。来自振峰公益团队的120余名志愿者参加了手语培训,学习了志愿服务中会常用到的手语,以便更好地服务听力障碍人群,用手指向他们传递爱与温暖...

2023-01-23 #经典句子

用手指传递爱!志愿者学手语

用手指传递爱!志愿者学手语

...鞍山市振峰公益团队联合举办了“大爱无声,沟通无限”志愿者手语培训活动。来自振峰公益团队的120余名志愿者参加了手语培训,学习了志愿服务中会常用到的手语,以便更好地服务听力障碍人群,用手指向他们传递爱与温暖...

2022-11-30 #经典句子

北京:把好语言关 防疫沟通不再难

北京:把好语言关 防疫沟通不再难

...准00后”,也是一名丰台团区委招募的疫情防控语言翻译志愿者。3月14日上午,在接到翻译任务后,她立刻与大红门街道时村社区防疫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远程连线外籍人士,为他实时翻译。“如何购买生活用品”“哪里可以取...

2023-10-21 #经典句子

暖!手语志愿者自发上阵 帮助听障老人完成核酸检测

暖!手语志愿者自发上阵 帮助听障老人完成核酸检测

...者 张晓楠)听力障碍的人如何进行核酸检测?有专门的志愿者可提供服务!随着青岛核酸检测工作的推进,听障人群在排队检测时,可能会因为语言上的问题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作为青岛一家致力于服务听力障碍人士的公益...

2023-07-14 #经典句子

大脑活动能够解码成语音了!华裔教授成功解码脑电波并合成语音

大脑活动能够解码成语音了!华裔教授成功解码脑电波并合成语音

...家Edward Chang等人。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与5名志愿者合作,志愿者们接受了一项被称为“颅内监测”的实验,其中电极被用于监测大脑活动,作为癫痫治疗的一部分。许多癫痫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好,他们选择接...

2023-08-2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