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1962年岳母逝世 毛主席连抽几支烟 随后说了一句话 并寄去500

时间:2023-01-06

几天之后,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远在北京的毛泽东耳朵里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0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1962年11月15日,毛主席的岳母、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在老家去世,享年92岁。几天之后,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远在北京的毛泽东耳朵里。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后,毛主席瞬间陷入了悲痛之中,并马上放下了手中的工作,一个人沉思了半天,有那么一瞬间,他都不敢相信这消息是真的,他真希望自己的岳母能够健康长寿,可惜事与愿违。

随后,毛主席连续抽了几根烟,心情逐渐地平静下来,他回想起了40多年前第一次见到岳母时候的种种场景。毛主席深感时间飞逝、岁月不留人,他思绪万千,久久不能释怀,此时,只剩下一丝悲凉留在他的心间。

21岁时,毛泽东第一次踏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大门。在这里,毛泽东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杨昌济,杨昌济非常器重毛泽东,毛泽东也非常尊重这位杨老师。有一次,毛泽东偶然拜访杨昌济先生家,想去见一下杨昌济先生本人。这时,毛泽东第一次见到了师母向振熙。

向振熙第一次看到毛泽东,并不是不知道“毛泽东”这个名字,她平时看到丈夫批改作业,经常能够在作业堆里看到毛泽东的文章,还经常听到杨昌济称赞毛泽东。因此,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很是不错。

身为师母,向振熙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出生于书香门第,思想比较先进。1903年,杨昌济前往日本留学,向振熙知道丈夫的理想和抱负,默默地支持他,并且独自一人照顾儿子杨开芝和杨开慧长大成人。

此后,杨昌济一去日本就是十年。作为妻子,向振熙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努力抚养孩子长大成人,打理家中的一切事务,她任劳任怨,没有丝毫抱怨。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教育”成了向振熙最大的烦恼。因此,向振熙主动走进学堂,接受新的文化教育,在这里,向振熙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开拓了视野,对当前的各种文化和思想也有了了解,她开始走向进步。

1913年,养育了10年孩子,并经历了10年分离之苦的向振熙,终于等到了丈夫杨昌济的回归。此时,杨昌济已经成为了中国有名的教育家。当时的杨昌济完全可以凭借才能和名声,在政府内寻找一份稳妥而又高薪的工作,对此,杨昌济却拒绝了这些工作。

为了改变中国新一代年轻人,杨昌济选择成为一名老师。向振熙很支持杨昌济的选择,她觉得,杨昌济做的事情必定会影响千秋万代。因此,她还是选择像往常一样默默地支持自己的丈夫,自己则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在背后帮助杨昌济实现他的理想。

那个时候,杨昌济每周日都会把几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年轻人叫到自己家里畅谈。作为师母的向振熙,经常热情地做饭给他们吃,因此,学生们也都非常尊敬这个师母。很多学生聚集在杨昌济家里谈论、聊天的时候,其中,给向振熙印象最深的就是毛泽东。

1918年一个夏天,毛泽东的恩师杨昌济在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校长的邀请下,就任北京大学教授,一家人就移居到北京。离别之日,毛泽东等人聚集在码头,为恩师和师母送行,因为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们之中,没有谁能够知道何时能够再见到恩师。

但,噩耗还是来临,恩师杨昌济不幸去世。面对杨昌济先生的去世,妻子向振熙一时难以接受,她默默地流着泪,不久又振作了起来,因为她必须忍耐悲痛,以此才能支撑起这个家庭。

杨昌济去世后,没有人会知道,这位北大教授连回故乡的安葬费用都无法筹集。幸运的是,在蔡元培和胡适的资助下,杨昌济最终被安葬在了故乡。从此以后,向振熙留在了长沙,没有出过门。

1920年以后,毛泽东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开始在长沙等地进行革命事业。因为革命宣传需要巨额资金,所以,资金缺乏的毛泽东立刻陷入了困境。这个时候,向振熙得知了这件事,她将自己一生的积蓄全部都交给了杨开慧,让毛泽东继续开展革命事业,并传达了自己对毛泽东的支持。

同年12月,毛泽东和杨开慧步入了婚姻殿堂,向振熙自此便成为了毛泽东的岳母。毛泽东和杨开慧结婚之后,照顾老人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毛泽东并没能让岳母过上这样舒适的生活。只能等到革命结束,他才能和自己的家人过上全国人民所期望的幸福生活。

对此,向振熙非但没有要求毛泽东照顾自己,反而劝毛泽东继续进行革命。而后,毛泽东为了革命事业不得不离开长沙去往上海,而自己的孩子们,必须暂时寄养在岳母的向振熙家里。当时,53岁的向振熙越来越苍老,她看着孩子们一点一点地长大,很是高兴。她从头到尾都没有抱怨过,因为向振熙心里知道,自己的女婿毛泽东是可以改变中国的。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大规模地逮捕共产党人,并且残忍地杀害了大批党员群众。毛泽东当时率领红军队伍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因此,他成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目标”。由于井冈山的地理优势和毛泽东的卓越的领导能力,国民党反动派长期拿毛泽东没有办法。于是,敌人就把目光转向了杨开慧和她的孩子们,在对杨开慧的逼问无效下,国民党反动派将杨开慧同志残忍杀害,这一年,杨开慧才二十九岁。

毛泽东得知这个消息以后,非常的悲痛,他曾给向振熙写信到:“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就这样,向振熙50岁失去了丈夫,60岁失去了女儿。听到女儿杨开慧壮烈牺牲的消息以后,向振熙悲痛不已,心中犹如刀割一般,他望着眼前的三个孩子,顿时间不知所措。向振熙为了避开反动派的追捕,以“探亲”的名义让毛岸英三兄弟前往上海。从上海回来后的向振熙,一个人守着这个空荡荡的家,在这里度过了20多年。

1949年8月,长沙被和平解放,向振熙非常高兴。1955年,毛主席的工资标准定为每月601元,毛主席对此表示不满。他一再主张降低自己的工资,最终,毛主席的工资被降到了月薪404元80分。之后,毛主席每月把一部分工资送到长沙,用来支付向振熙的生活费。在1962年向振熙去世之前,毛泽东主席一直坚持这一做法。

1962年,92岁的岳母去世后,接到讣告的毛主席,在中南海给杨开慧的哥哥写了一封信,并且给他寄去了500元钱,让自己的岳母和夫人杨开慧同穴。

身为一个女人,向振熙92年的经历太过曲折。丈夫的离世、女儿的离世、外孙的离世,对她来说皆是晴天霹雳。然而,她始终没有放弃对毛泽东和革命事业的支持,只有这样的无数支持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人,最终才能取得今天的伟大的胜利。

与此同时,新中国的建立与敬爱的毛主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毛主席为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工作,勤俭节约。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他舍弃了自己的安逸舒适。

孝敬长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把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向振熙对于毛泽东来说,既是师母,同时也是岳母,是母亲一般的角色。以前是岳母照顾他,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就是毛主席主动地承担起照顾岳母的责任。这是伟人的一种精神品质,体现了伟人的责任与担当。

向振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支持自己的孩子们为了建立新的中国而奋斗,也愿意在忍受各种风雨的洗礼。向振熙凭借着一生的信念养育了杨开慧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儿、支持了毛泽东这样一个伟大的女婿。她没有通过教育实现丈夫救国的理想抱负,她只是用淳朴的行动影响了年轻一代的革命事业,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结语

1930年11月,杨开慧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地杀害,其尸骨埋葬在长沙市长沙县。1969年,当地工作人员根据毛泽东主席的信中的具体指示,将杨开慧烈士和她的母亲向振熙合葬在一起,共同形成了一个墓葬,供世人前往这里祭拜。毛主席能够尽心赡养自己的岳母非常不容易,因为主席这一职务对他来说,已经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做。毛主席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在向振熙面前,却永远都是孝顺的好女婿,主席的孝顺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赞扬。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1962年岳母逝世 毛主席连抽几支烟 随后说了一句话 并寄去500》,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