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郑木发:文化古今话渡头

时间:2022-12-29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电影刘三姐的放映,作为该片主要拍摄地之一的渡头村更蜚声海内外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96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0 分钟。

一·古村概况

阳朔县福利镇渡头村,是漓江边上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村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电影《刘三姐》的放映,作为该片主要拍摄地之一的渡头村更蜚声海内外。

渡头村位于福利渡南岸码头上,俗称渡船头,故名渡头村。渡头村属福利镇管辖,距福利镇人民政府驻地1.5千米。东与新寨村相邻,南临梯山,西接新老思龙村,北与福利大光亭隔河相望。渡头村地处平地,岩溶地貌,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9℃,十分宜人居住。现有一条8千米的四级水泥公路直通阳朔,往东面方向直通普益、平乐。

全村耕地面积16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86.3公顷,材林面积1.2公顷,果地面积6公顷,山林面积46.5公顷,鱼塘面积6公顷。整个村庄沿江全长3千米,村舍隐伏在翠竹绿树中。主村前有漓江环绕,后靠九龙山脉、黄罡岭、青龙岭,左有展浩山,右有猛虎山作依托。全村拥有426户人家、近2000人。

主村分上、中、下,居住人口占全村80℅。其中离主村还有一定距离的如高头糖榨、小山弯、崩石头、鸭仔洲、岭头上、柚树背、茶厄根等数个小村落。

高头糖榨,又称郑家榨,临五达涟滩南岸,清朝末年为郑姓满胡子从兴坪厄根底迁居至此开设糖榨,于民国中期再迁至下面村,同时期黄姓人家入居至今。有31户人家,其中有1户姓陆,2户姓秦。

小山弯,为苏姓人家于民国末期从平乐迁居,靠南,临梯山、下葛,有6户人家,其中1户为秦姓。

崩石头有5户人家、全为朱姓,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定居。

鸭仔洲,有18户人家,除3户为秦姓人家外,其余为民国末期管姓人家从阳朔县城投亲至此定居。

岭头上,靠南,有15户人家,为秦、郑、廖等姓居住,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村。

柚树背,靠东,有11户人家,为秦姓、管姓、段姓等人家居住,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村。

茶厄根,靠西南、展浩山脚下,临调节库边,有7户人家,为秦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村。

上面村,又叫峻德村,俗称木林底,靠西,清朝嘉庆年间由秦峻德从中间村移此建村,现为秦姓大家族居住,现遗有部分秦氏老宅,建筑风格为青砖灰瓦二进或三进式,分别为明末清初所建。

中间村从码头口至更楼门这一带古称安福坊、安禄坊,油榨门这一带古时叫康家巷(康姓家族已不知去向),现遗有尚完整的秦氏祠堂,建筑风格为青砖灰瓦、三进式,现分别为秦、莫、郑,管、段、李、廖、彭等姓人家居住。

下村俗称为下面村,古时称竹番门、彭家园(古时有彭姓人家居住、后迁新寨),依江靠东,有两座尚完整的郑氏老宅四合院,其建筑风格为木制青砖灰瓦混合式、两进。现分别有郑、黄、朱、李、段、秦、张、韦等姓人家居住。

渡头村是一个多姓氏集聚的村落。其实主村中的上、中、下,于近十多年来村舍建设规模的发展基本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大自然村的整体格局,前有漓江环抱,后有青山依靠,村里的鱼塘星罗棋布,加上凤尾竹的独特点缀,有如海上蓬莱仙岛之境。

二·古村溯源

渡头村建村可追溯到唐末宋初时期。据县志记载,北宋乾德八年建有古角庙,庙里祭祀的是当地人神古角三娘。相传古角三娘生前擅医术,以悬壶济世为世人所敬仰,死后人们为纪念三娘功德,便立庙塑神像为后人永远祭祀。古庙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枣山寺遗址中发现了几块有几何图案的汉代墓砖和风化严重的石柱柱础,还有村民挖地清理出来的成堆的汉砖宋瓦,村民开塘挖出的宝盒塔遗址,以及周王庙等多处古遗址,足可证明这一带早在汉代已有人家居住。现遗存的居漓江边的三大古码头有:高头村码头,原南岸亭渡口码头,桑梓门码头,仅凭这三大古码头的建筑格局和规模,以及主村中的上、中、下等三个村,足以体现渡头村有史以来人脉气势是何等兴旺发达,更足以体现以文化著称的古村落是何等气派。

渡头村具体建于何时虽没有明文记载,但从人们世代口头传说,自从有了村前这横水渡,便有了渡头村。现渡头村居民多为明清时代移民后裔。其中以廖姓、何姓、康姓、秦姓、莫姓为最早入居,有文字记载的为秦姓家族于明正统年间约公元1400年前后落居,廖姓应先于秦姓。廖姓家族在清朝200多年中人丁兴旺,占全村人口的45%,后多数外迁他乡,其中一部分迁金乡。原有康姓、何姓等于清未、民国初已消失,迁居何处无考。现全村人口为秦姓占多,约占全村人口的60%,次为黄姓、郑姓、莫姓、朱姓、管姓、廖姓、韦姓、李姓、苏姓、段姓、彭姓、冯姓、江姓、陆姓、钦姓等。

三·村落面貌

现村舍除大部分新建外,还遗留有部分明清及民国时期的老房子,木林底主村部分秦氏老宅,保存完好的有秦氏祠堂,郑氏老宅两处完整四合院子和陈氏油榨坊等。还有部分秦姓老宅待修缮。

渡头村的村道也颇具特色,古时盘桓于全村內外的花阶路,全部用鹅卵石精心镶嵌而成,如果对这花阶路进行丈量,其长度不少于10公里。2003年渡头村民自发地兴起了一场新的造路运动,从新设计出既传统又时尚的新村道。新村道纵横交错、主次分明,道路中间全部镶嵌卵石,卵石两边为混泥土路面,充分体现传统风格和现代文明相结合,盘桓于古村之中,人们说它像一条跃跃欲飞的巨龙并不过分,故命名为金龙道。

四·代有人杰

水韵伴古渡,修篁隐人家。在风景甲天下的阳朔县漓江下游,距离县城约十五里水路的福利渡南岸码头上,有一个一千多年的古村落,座落于青山脚下,相伴于漓水南岸。古村民居在那郁郁葱葱的竹林里时隐时现,似乎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如果站在福利古镇码头往南眺望,看到的是“竹林深幽幽,漓水静静流。明空淡若镜,晚景唱渔洲”。一条横水渡船悠然自得地往返于南北两岸码头之间,偶尔传来过渡客的一声呼喊,静中有动,人与自然浑然一体。这个古村落,就是2015年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曲艺村荣誉称号的渡头村。

渡头村民风纯朴,村民勤劳善良。由于居于津要码头的地理位置,把这里的人们孕养出豁达开朗、勤奋向上的品格。人们勤耕攻读,自古以来就以文风炽盛文人辈出享誉县内外。清代有功名的达77人,挣回解元牌匾、进士牌匾达12件之多。清朝二百年九十多年间阳朔县唯一的乡试解元秦树松就是渡头村人,有丹青妙手之誉的画家秦树蕃,以文采入仕的知县秦绍庸,贡士秦方域等,还出了秦若清等多名贡生。

秦树松,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已酉恩科,荣登广西乡试榜首(解元),历任河南林县、湖北公安、枝江、通山、京山、兴山、石首七县知县,鹤峰州知州。秦树松在湖北为官数十年,一向“清廉自矢,卓有政声”,晚年归故里亦“居乡好施,与亲族故旧敬而尽礼,贫富截乐。”树松一生诗文颇丰,现仅存《邑侯张公勤惠廉明坊记》(《阳朔县志》民国二十五年版载),《雨表文》《祭狗文》和古角庙联,秦树松为清代阳朔唯一乡试(省考)第一名——解元,故有“莲峰独步”之美誉。

秦安庆,清咸丰时从军贵州省任职。在军中屡建奇功,多次保驾有功,被朝庭标为“功勋卓越”。以军功署贵州湄潭、绥阳县事,赏戴五品花翎。

秦信芝,民国时期的彩调大王,其演艺技巧响誉阳朔、平乐、荔浦、恭城等县,已故彭永和先生为其写过几篇传奇故事,上世纪五十年代广西广播电视台还专门为其唱腔录音广播。

秦耀文,革命先烈。据县志记载:秦耀文,1915年生……1944年考取桂林师范学校。秋,日军南下。桂林疏散。随校流亡贵州……1946年初,到重庆亚洲中学任国文教师(亚洲中学是中共南方局领导下办起来的)……1949年秦耀文任四川省石柱县特支组织委员,特支改为县委后任中共石柱县委组织部长。同年6月13日不幸被捕。在敌人严刑审讯下,遍体鳞伤,但始终不暴露党组织和同事。10月中旬英勇就义。年仅34岁,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郑绪业,从20世纪60年代就收集资料,介绍阳朔风景。1964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执笔的《阳朔风景》一书,是有史以来第一本较全面介绍阳朔风景的专著。其在阳朔县委接待办工作时,曾经接待过几十位外国政要和国家元首,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元帅与之合影,时人称他阳朔旅游推介第一人。

秦焕阶,阳朔诗词楹联学会、广西诗词学会、广西散曲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有诗作在一些省、市报刊上发表。另有作品入选《2011中国红色诗词精选》《毛泽东颂诗鉴赏》《中国梦之歌——全国诗词创作获奖作品集》《中华六十年诗人大典》《中国作家大词典》(诗人卷)等。还有为福利、兴坪、杨堤、葡萄景区门楼、亭阁创作的楹联被录用。在广西春联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有作品二度获奖。

秦臻,多年坚持文学创作和阳朔历史文化研究。采写了数百篇介绍阳朔人物、风情的文章在《人民日报》及各级报刊发表。结集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西街故事》《阳朔文史地理辞典》等,总纂《阳朔县志》《阳朔县地名志》《阳朔县政协志》等志书,主编《阳朔风景诗词楹联精选》等。擅书法,为县内外题写匾额、楹联以及刻石数十处。广西区党委机关刊物《当代广西》(2016第6期)刊载专文介绍他对阳朔文化事业的贡献。是中国作家创作协会、广西作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

郑远松,以小小说和散文、诗歌创作为主,在《桂林日报》《桂林晚报》《海口晚报》《羊城晚报》《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四百余篇,多次获《桂林日报》表彰。曾获《羊城晚报》小小说大赛二等奖。

秦桂兰,中国书法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任广西女子书画研究会理事、阳朔县书法协会副主席。阳朔县诗词协会、文学协会会员。书法作品曾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和日本书道院举办的《中日女子书法交流展》;曾荣获《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书法大赛》优秀奖以及《荔湾杯全国书画大奖赛》(女子组)金奖。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市、县书法展赛并获奖,另有多幅作品入编书法典集。为县内外十余处名胜景点的铭刻书写楹联和景名。

秦焕艺,北京大学毕业,曾与人合集出版的作品计有《一箭穿三山》《桂林的传说》《桂林山水的传说》《阳朔山水神话传说》《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桂林市卷》《阳朔山水传说》等共八种书籍,在台湾出版了《阳朔山水传奇》和《阳朔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的传说》于1983年12月荣获了首届全国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二等奖,1988年12月又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振兴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阳朔山水神话传说》一书于1992年12月获第二届广西民间文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民间故事专辑《阳朔风物传说》待出版。于2010年5月出版了自著298首的《唐诗集句诗词——漓水吟怀》,2016年又出版了605首的《唐诗集句——漓水流韵》。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秦培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毕业,2010年1月获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本科毕业时就以本科毕业论文赴日本参加国际金融研讨会。读博时与老师合作,于2008年1月出版了《证券投资分析——来自报表和市场行为的见解》,2013年2月又出版了《危机三部曲——全球宏观经济、金融、地缘政治大图景》,这本书第一版印了多次后,2016年10月又出版了第二版精装本和平装本。2016年8月又出版了《全球化4.0——中国如何重回世界之巅》。

还有2017年刚刚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郑绍杰,正在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彭鹏,他是渡头村首位考取清华大学的才子。

五·农民诗人

2008年,广西著名作家、现任桂林市作协主席,《桂林晚报》文娱部主任盘文波先生在《桂林晚报》刊登了一篇《漓江边有个渡头农民文学社》。相继有《南国早报》《广西工人日报》《桂林日报》《阳朔报》等报刊多次以报告文学形式报道了渡头农民文学社的创作活动,从此渡头农民文学社名声在外。

渡头农民文学社成立于2005年3月1日,共有社员28人,社长郑木发,副社长秦长林、秦通。2005年5月6日,渡头文学社社刊《渡头新声》第一期以橱窗形式和纸质书形式出版。主编郑木发,副主编秦长林、秦熥。《渡头新声》是综合性文学期刊,设有十二个专题栏目:《漓水飞歌》《新人新风》《渡头人》《历史拾遗》《民间故事》《风物传奇》《山歌台》《诗情画意》等。至2015年共出版9期,发表各类作品860篇次,内部发行共600多册。

在《渡头新声》发表的作品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出自渡头人之手。这些作品虽然算不上上乘之作,但它实实在在地代表渡头人的心声,是深受村民喜欢的泥腿子文化。它以现实生活为主,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以实事求是、大胆探索的精神,着重讴歌渡头昨天的壮举、今天的成就和明天的希望,激励人们奋发拼搏、与时俱进、发展经济、创建旅游文明示范村。它是渡头村人的文化乐园,是文学艺术爱好者耕耘的小园子,是渡头村人的精神食粮。

2008年,渡头文学社部分社员加入了阳朔县文学协会和阳朔诗词楹联学会,渡头农民文学社同时正式加挂“阳朔县诗词楹联学会渡头分会”牌子,郑木发为分会会长。同年3月,在渡头小学举办了渡头农民文学社成立三周年座谈会,参会的有,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广播电视局、阳朔报社、县文联、县文学协会、县诗词楹联学会、县摄影协会负责人及部份成员,以及阳朔各届知名人士。同时还特邀桂林市文联主席、市作协主席、《桂林日报》《桂林晚报》《南国早报》等媒体领导和记者作为嘉宾参会。

2010年5月8日在渡头五达涟度假村举办渡头农民文学社成立五周暨伍维平文学创作座谈会,参会人员有市文联主席、市作协主席、《桂林日报》《桂林晚报》记者,县各个协(学)会领导、县委宣传部领导、以及各界知名人士受邀参会。

渡头农民文学社成立至今十多年来,许多社员有作品分别发表在《南国早报》《广西工人日报》《桂林晚报》《桂林诗词》《八桂诗词》《阳朔诗词》《阳朔报》《中华诗词踏春行》等各种报刊。

2013年秋,中央电视台十频道《诗行天下》栏目组到渡头现场拍摄文学社社员的创作活动(朗诵诗词,本地山歌即兴唱),作为《诗行天下》开篇语,参加朗诵诗词和唱山歌的分别是秦焕兴、苏福兴、秦焕艺、郑木发、秦善文、秦长林、秦文、秦文光等,他们用最朴实而生动的文字语音,来表达对现实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感悟,并于2014年9月10日晚在央视十台播放。

2014年10月23日,中华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宣奉华偕同广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市县诗词楹联学会长莅临渡头文学社,召开文化下乡座谈会,并临场吟诗一首,题为《夜访渡头农民诗社》:“夜访漓江古渡头,山歌嘹亮乘扁舟。焕彩吟诗出新意,诗经本是水长流。”

2015年10月8日在渡头村委广场举办渡头村荣获广西文学曲艺荣誉称号挂牌仪式暨渡头农民文学社成立十周年庆,参会的有福利镇、县委宣传部、县文朕、县文学协会、县书法协会、县诗词楹联学会等相关负责人以及各界知名人士应邀参会。

2016年,渡头农民文学社汇编了一本文学社社员诗词文选集——《渡头清韵》,作为文学社成立10周年会员文学创作成果的小结。该书共收录38位文学社社员的诗词1000多首,小小说、散文、杂文、传说故事、读书日志等数十篇。

六·曲艺之风

曲艺在渡头村有几百年的传承历史。阳朔县较有影响的传统民俗节“十月香”,就是起源于宋朝初年的渡头村的古角庙庙会。每年十月初十前后,人们聚集在古角庙,演傩戏、跳傩舞,表达对古角三娘这位善良农村妇女的纪念和尊崇。活动内容历代不断增加,到了近现代,内容最为丰富多彩:傩戏、傩舞、桂戏、彩调、舞龙舞狮舞独角兽(独角兽为獬豸的艺术形象)。而且,这些文艺活动都是渡头人自己当主角。

20世纪50年代开始,渡头戏曲活动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从50年代成立桂剧科班到六七十年代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更是渡头人用文艺铸造辉煌的年代,渡头桂剧团多次代表县、镇到市、自治区文艺汇演并多次获奖,特别是邻近各地每逢喜庆节日都以能一睹渡头桂剧团的风采为快。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广西盛行演出彩调《刘三姐》,渡头桂剧团演员秦五三、郑绪禄、莫桥招到桂林、南宁参加演出彩调剧《刘三姐》。同年,电影《刘三姐》开拍,刘三姐与阿牛哥谈恋爱的渔民之家就选在渡头村渡口码头边,渡头村桂剧团全体演员参加了其中大部分镜头的演出。

改革开放后,正是文学、曲艺复兴的大好时机。1980年后渡头村恢复了桂剧团和彩调队,并经常受到各地邀请去表演,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也曾多次获奖。近年来,渡头文艺队又注入了新鲜血液,除了原有的桂剧、彩调表演外,还组织了农民西洋乐队、女子军鼓仪仗队、广场舞队,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渡头桂剧科班成立于1953年,发起人段桥妹,团长秦福顺和秦善经。剧团成员大多是8-9岁和10多岁的小孩。当时请了两个师傅,一个是桂林和平剧院的伍天保,一个是普益科班出生的刘友发。渡头村桂剧团到阳朔参加汇演时,因技艺精湛,曾荣获两项特等奖。

年仅13岁的秦五三由于家庭贫困,从来没有上过学堂,是当时村上有名的“吵事鬼”,自从进到戏班子里就迷上了桂戏(在以后的几十年人生岁月里,秦五三与舞台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成了桂剧科班的一个全才,除了能演外,还会打鼓、拉二胡、京胡、导演。

郑远龙、俗称大妹仔,时年十三岁,大花脸,丑角、丑旦,主要以饰演奸臣而得名,在演传统剧《界牌关》里的金达龙,剧中在“拜岳丈,拜泰山”一幕中,金达龙得意的一笑惊天动地,让所有喜欢他的观众至今仍回味不已,大花脸大妹仔的名号也因此在临邻县內外戏迷中盛传开来。

郑绪绿、生角,时年十四岁,在县级汇演中被评为甲级演员,被市里评为乙级演员。六十年代拍《刘三姐》又被评为乙级演员,并同龙胜文工团在全国28个省轮回演出。他的表演艺术有三大精神,第一是“唱神”,他的唱腔清亮、圆润、有磁性,常常达到“眼神惊四座,喉声润心田”的舞台效果。最有代表性的是《梨花斩子》里的薛丁山出场时喊的那段南路二流起板,把薛丁山常胜将军的威严、自信、情感丰富的个性表现得活灵活现。第二是“眼神”,他很“受装”,眉清目秀。戏迷们都说在舞台上他的眼睛会说话,因为他的眼睛在转动之间完整而准确地表现了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第三是“把神”,就是桂剧舞场中的“耍把子”,他耍的“把子”威武雄健,跟随着很有节奏感的鼓点“轻、重、快、慢”把舞台上的动作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渡头桂剧科班除了以上的“三绝活”以外,还有武生和老生廖继生,小生秦四九、秦六一,旦角大妹妹、桥招,花旦小妹妹,丑角秦连发等人的表演都令戏迷们叫好不绝。而“上手”秦桥连,拉京胡师傅秦本良等的技艺与一般业余演员相比都属一流。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桂剧科班的娃娃们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都成小老头了,秦五三吃了几十年的“皇粮”现已退休,但阳朔的文艺舞台依然离不开他。大妹仔的生活过得悠哉悠哉,久不时还拉点“牛仔”(贩牛),倒也清闲。郑绪禄空闲时打打牌,时不时还喊上几声起板(桂剧中的南路北路中的起板),蛮够风趣。继生、四九和六一还在为生活奔忙着,小妹妹却去桂林跟仔享清福去了。他们每每回味起当年的风光和乐趣,那种对舞台艺术的执着追求和迷恋,无不感慨万千。

一代又一代热爱戏剧、曲艺的渡头人中,每个时期都产生出一些出类拔萃的代表性人物。民国时期有被誉为“调子大王”的秦信枝,当代有秦五三、郑远游,他们不仅是戏路很宽的桂剧、彩调演员,还是兼编剧、谱曲、导演、指挥、器乐于一身的多面手,两人曾先后当任阳朔县文工团团长,他们的才艺在县内外戏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渡头村人的曲艺历史,很难用文字完美地表达出各个时代的精彩片断,人们每当回忆起那些令人激动、令人开怀的精彩表演场景,哪怕是在那物质盲区和精神盲区的年代里,那种淳朴的娱乐也只有渡头人才能享受得到。渡头村人以自己传统的文艺素养营造了一个纯朴真情的、令人开怀的娱乐天地。渡头文艺是渡头村人对文化艺术执着追求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成了渡头村厚重的文化艺术底蕴,这就是渡头人千百年来对文化艺术执着追求的结晶。

七·古角庙传说

三娘风范寄庙宇,古庙佛灵振古风。据县志上记载:渡头村古角庙,宋乾德年间(公元968年)建。东向,后为土岭。庙前有一大塘。古木苍翠风景极佳。清乾隆年解元秦树松曾读书于此。古角庙,供奉的是古角三娘,又称圣母三娘。庙里除塑有古角三娘神像外,还另塑有大小神像数十尊。庙里有石碑,现无存。渡头村的前辈们曾把碑文抄录下来:古角三娘,刘姓,乃灵川古角村人。是年涨大水,三娘凭竹伞漂流至渡头村,被村贤搭救,三娘为报答村人救命之恩,以祖传医术治于人。南汉时闹兵灾,瘟疫漫延,危及乡里,三娘以奇医治之。乡里方躲过瘟疫之灾。后三娘不幸身故,乡人感激三娘善德盖世,亮节高风,首推博爱,遐迩乡里,故立主庙塑像,启后永远祀之。

据村中老人介绍,古角庙建筑面积约3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前后二殿由两厢房连接,墙壁及屋檐刻有浮雕画,有佛教内容也有民间传说内容,其建筑有较浓的地方特色。庙里右侧梁上挂有一口大铜钟,铜钟上刻有“钟鸣盛世,鼓喧杰人,善钟,广东佛制造”等字。左侧是一个直径两尺多的大圆鼓。古角三娘塑像上方挂有一块刻有“宋绍兴十一年礼部敕封圣母三娘”的大牌匾。两边木柱上是清代解元村人秦树松写的长联,联文于下:

赫赫厥声躍躍厥灵想当年凭竹伞以浮波迹发朔邑象显恭城是女子非凡女子

明明在上穆穆在下念此日留金钗之遗物泽被漓江德流仁里假丈夫真大丈夫

围绕古角庙,流传着不少民间传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金钗射虎》、《灵显恭城》和《龙船显像》。《龙船显像》说的是古角庙门前的大塘每隔二十年就要显一次灵,即黑风大雨、雷鸣闪电之时,大塘中央有一条龙船,金光四射,直奔古角庙而来,极为壮观。

据传说渡头自建了古角庙,附近一村庄有个心术不正的道师佬,见渡头村前有漓江环绕,后有宝山依靠,又有古角三娘的保佑,真是年年丰收,岁岁平安,村民们都过上了好日子,就特别嫉妒。于是,他就用石头雕刻一只老虎放在渡头对面的漓江边,念动歪经要煞一煞渡头村的瑞气。这事被古角庙里的圣母三娘知道了,就雕了一只百兽之王的狮子将老虎镇住。道师佬一计未成,又生一计,将石老虎变成一只活老虎,要过江伤害渡头村的民众,圣母三娘要保护渡头村民,就拔下金钗一甩,金钗像一支利箭,将老虎剌死在漓江边。道师佬还不死心,又将死老虎变成一座石山来堵塞漓江,一是想让漓江水淹没渡头村,二是想将漓江水引到他的村前。谁知这石山被圣母三娘的金钗化作金钗石顶住,道师佬的阴谋才不能得逞。这就是《金钗射虎》的故事。

又一传说,不知是哪一朝的事了,邻县恭城被外贼围困数十天,正当守城军民缺粮缺水无法坚守之时,一天,天晴气朗,却突然乌天黑地狂风大作,不一会,所有围城的贼人都被风吹得不见踪影。有人在狂风大作时见城墙上站立着一位手拿令旗的女子,旁边有数位神将,打着“古角三娘”的旗号。经此人一说,人们才知道,原来是阳朔渡头村的古角三娘前来帮助退敌的。于是,人们就在县城里为古庙三娘立庙塑金身神像。至今,恭城的瑶民中还流传着这则《古角三娘显灵恭城》故事呢。

古角三娘福佑一方,古角庙就成了邻近乡民祈福许愿的地方。千百年来,每年的十月初十日,渡头村都举办“十月香”纪念古角三娘。周围九村十八寨的人都来参加。那一天,村民舞着头一天用稻草扎成的草龙,还有各村来的舞狮队、舞龙队、高跷队助阵,热热闹闹的抬着古角三娘塑像回村,周游全村,经过家门,村民都要在门前烧香祈福。游村后,安放在桥亭内供奉。当天晚上,由道师念经祈福,直到天亮。当晚开始,村里的戏班子和外村来的彩调队同台尽兴演出,整个渡头村通宵达旦,灯火通明。第三天,由青年男女将古角三娘送回家,将塑像安放回古角庙后,青年男女们有的站在庙门塘的竹排上,有的坐在庙前古树下,开始唱歌,他们少不了用山歌形式赞颂圣母三娘,当然也少不了男女对唱。欢乐的场面吸引着远方来客。这就是数百年来闻名遐迩的渡头“十月香”。这一民俗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来由于多种原因使这一民俗至今中断了六十余年。

新中国成立后,渡头村修抽水站,古角庙被拆除了,前人建古角庙的青砖被拉到漓江边建抽水站了。

【编辑|夏岩】

END

作者简介:郑木发,字绪文、号散淡的人,农民,初中结业,广西桂林阳朔福利渡头村人。自由,懒散,常闲游于山水间。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郑木发:文化古今话渡头》,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