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第七十一到第七十七句

时间:2022-12-29

经过了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4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71.夏 传 子、家 天 下、四 百 载、迁 夏 社

【解释】禹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了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启示】从禹把帝位传给儿子启之后,一个家族统治国家的历史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辛亥革命后推翻了最后一位满洲皇帝,家族天下的统治才最后真正的结束了。

【注释】家天下: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载:年。社:指社稷是古代帝王诸候所祭祀的土地神和谷神,后来当作国家的代称。

【故事】夏禹治水,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但是,在充满神话色彩的夏朝,究竟有没有禹这个人,似乎也找不到证据。据史书说,禹的父亲是鲧,由于治水失败,被舜帝杀了。但是传说中,鲧是天上的神,他眼见百姓们饱受洪水之苦,心里是很难过,就把天上的泥土偷来平定人间的洪水,结果被天帝知道了,便命令火神将鲧治罪。所以,后人才不忍心把鲧的下场说的太悲惨。夏禹之前的尧与舜,都是传贤不传子。禹也想效法他们,于是决定把帝位让给益。但是,深受人们爱戴的禹,由于自己的儿子启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贤才,于是人民便一致拥戴启为新的皇帝。谦虚的启认为既然父亲已经决定传位给益,自己就不应该再和益来争夺王位。可是,在人民的热情拥戴之下,启只得顺应民心,接受了这个王位,如此一代一代的传下来,天下又属于一个家族的了。

72.汤 伐 夏、国 号 商、六 百 载、至 纣 亡

【解释】商汤王起兵灭掉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前后一共六百年,一直到商纣王。

【启示】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重要的朝代,大约从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了600年的时间。

73.周 武 王、始 诛 纣、八 百 载、最 长 久

【解释】周武王起兵灭掉了商朝,杀死了纣王,建立了周朝,周朝的历史是最长,前后共延续了八百多年时间。

【启示】周朝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幽王被杀以前是西周,平王东迁以后是东周。从各朝各代的兴衰存亡中我们可以看得出“仁政必兴、暴政必亡”的道理。

【故事】我们知道夏的最后一任皇帝是夏桀,他暴虐无道,最后被周朝给消灭了,而周朝的末任皇帝幽王,因为他宠信皇后褒姒,也落得个亡国的下场。有个关于褒姒的神话故事,已经流传很久了。据说,远在夏桀时 ,褒城有天飞来了由神人所化身的两条龙,他们对夏桀说:“ 我们是褒城的两位先君。”夏桀见了两条龙后心里很害怕,便向太史官问要如何处理这件事,太史官经过一番的占卜之后,对他说:“ 这是吉祥的,不妨将他们涎沫收藏起来,也许可以用来求福。”夏桀于是照着太史官的话做,将他好好收藏着。过了九百年,也就是周厉王时,有天装着涎沫的盒子不小心被打破了,从里面爬出一只蜥蜴,恰巧被一个婢女看见。后来那个婢女竟然身怀六甲,经过四十年才生下一个女婴,这女婴也就是褒姒。据说,这是上天特地派来惩罚周幽王的,这个传说是不是很有趣呢?

74.周 共 和、始 纪 年、历 宣 幽、遂 东 迁

【解释】我国从周朝共和之年开始有正式纪年。经历了周宣王和周幽王,周朝首都东迁洛阳。

【启示】周朝第十代的历王暴虐无道,终于被赶出了皇宫,由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政权,后来由历王的儿子宣王继位,到了周幽王后,首都东迁至洛阳,称为东周。

75.周 道 衰、王 纲 坠、逞 干 戈、尚 游 说

【解释】自从周平王国都东迁洛阳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启示】周王室衰落,使各诸侯失去了控制,个个都想要称王、称霸,战争连年不绝。使老百姓饱受了战争的困扰。

【注释】逞:显示、夸耀。干戈:军事力量。游说:政客以口才向掌权人提供计划。

76.始 春 秋、终 战 国、五 霸 强、七 雄 出

【解释】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春秋时期,别一个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春秋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启示】东周时期分别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前后出现了五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战国时期有七个诸侯国的实力最强,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注释】春秋:指公元前七七零年到公元前四七六年这一时期。战国:指公元前四七五年到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七国后止。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七雄:齐、楚、燕、赵、韩、魏、秦。

【故事】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是春秋战国纷乱时期中,实力较强的诸侯,其中又以齐桓公最受人的推崇。齐桓公有个很得力的助手,名叫管仲,在齐桓公的战绩中,管仲的功劳是不容抹杀的。不过对于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管仲在受到重用之前,曾经和齐桓公有作对过,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在齐桓公即位以前,他的哥哥襄公曾误杀了鲁国的国君,当时,为了避免遭受到连累 ,鲍叔便带着公子小白(即桓公)逃到莒国去 。而在同时,桓公的兄弟公子纠则在召忽和管仲的随从下,逃奔鲁国。等到事情结束后,齐国已经群龙无首了,桓公和公子纠都想着回国来继承王位。结果,公子纠借机暗中埋伏,想置于桓公死地,幸亏桓公装死躲过一劫,就在公子纠的戒心松懈下来后,齐桓公趁机回到齐国登上了王位。在鲍叔的劝告下,桓公把管仲请来了,辅佐自己治国,由于桓公心胸宽大,管仲更不负所托,把齐国治理成富强的国家。

77.嬴 秦 氏、始 兼 并、传 二 世、楚 汉 争

【解释】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各个诸侯国都消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六国的秦朝。秦朝传到二世胡亥手里,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启示】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治国家。虽然秦朝统一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五年,但其苛政却是其它朝代都所不能及的。然而其统一了中国、车同轨、书同文,以及统一度量衡等方面仍有它不可抹灭的贡献。

【注释】嬴秦氏:秦国君姓嬴,所以秦也称为嬴秦,这是指秦始皇嬴政。二世:名胡亥,秦始皇儿子。楚:楚霸王,项羽。汉:汉高祖,刘邦。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第七十一到第七十七句》,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国学精粹:《四书》中最经典句子合集 一起重温国学经典

国学精粹:《四书》中最经典句子合集 一起重温国学经典

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四书之名始于宋朝。聚缘君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下四书中最经典的句子,让我们一起去学习吧!《大学》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世...

2023-06-10 #经典句子

国学经典 至少背下这些句子

国学经典 至少背下这些句子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

2023-06-01 #经典句子

《四书》中最经典句子合集 重温国学精粹!

《四书》中最经典句子合集 重温国学精粹!

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下四书中最经典的句子,让我们一起去学习吧!《大学》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世上的事...

2023-08-2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