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对于引发争议的满分作文 《生活在树上》 你怎么看?

时间:2022-12-12

满分作文题目为生活在树上,很多人认为这篇作文用词晦涩,硬拗名人名言,不配拿满分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9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近日浙江的一篇满分高考作文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满分作文题目为《生活在树上》,很多人认为这篇作文用词晦涩,硬拗名人名言,不配拿满分。据说阅卷时第一位阅卷老师也只给了39分,而后两位阅卷老师都给了55分。最后,作文审查组的老师认真审阅后,才给了这片文章满分。这也说明,在评阅老师那里,对这篇文章的评价也是不一的。

满分作文一出,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有的网友直言:看不懂!

同时有网友对该名考生的知识积累量称赞

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在考生中,该名考生的应试能力很强

也有部分网友直接表达了对这篇文章的认可和称赞

这篇文章同样引发了很多专家学者及媒体的热议,接下来跟随小编听听他们的看法。

↓↓↓

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传媒研究》杂志总编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 张志君

“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近日,一篇题为《生活在树上》的高考作文获得满分引发网友的关注乃至激烈争议,支持给满分者认为这是一篇前所未见的好文章,反对者认为这篇作文不过是一些“舶来品”的名词的堆砌,是一种新形式的“八股”,这种争论估计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写文章和答数学题不一样,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我倒是想弱弱地问一个问题: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的阅卷标准究竟是什么?!

根据媒体此前的披露,这篇作文第一个阅卷老师给的是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给的则是55分的高分。三个老师之间差了整整16分!莫不成前面的那位老师采用的是一种衡量标准,而后面的那两位老师采用的是另外的衡量标准?!倘若前面的那位阅卷老师坚持自己的看法,难道也要来一个“少数服从多数”?!别忘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可是伟大导师列宁同志说过的话!

也许有人会说,这位考生所在的省份高考作文命题的时候是有标准的,但是,恕我愚钝,看了附在作文给定材料后面的相当于评判标准的“注意”,我实在看不出怎样根据这样的标准判定哪篇作文该给满分。

突然想起了法律界关于司法行为主体“自由裁量权”的争议,法律界通常认为,不加限制的“自由裁量权”有可能造成个别行为主体滥用权力,对同一类事实做出不同的裁判,出现“同罪而异罚”现象,也可能成为个别行为主体消极判案、枉法裁判的工具。

高考作文阅卷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点类似于“法官”,对于高考作文阅卷老师这样的“法官”其“自由裁量权”究竟应该有多大,这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注意!所以,我有一个小小的担心:倘若对这种“自由裁量权”不加以明确规范的话,会不会造成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呢?

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浙江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大副教授

陈建新

“文章逻辑严谨,说理到位,

但其中晦涩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

马伯庸

“辞不配位”

抛开晦涩的表达与用语,文章也体现了一定的厚度。看得出来,很多句子,并非是死记硬背、机械搬运得来的。譬如,“我们在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塑造着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要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诸如此类的语句,不够流畅,但也体现了中学生中少有的思想性。一些人猜测这名考生没读过海德格尔、卡尔维诺是一种傲慢与偏见,对一篇文章背后的积累,我们要怀有敬意,至少不说没有证据的话。

但是,《生活在树上》一文因为刻意的“炫技”,阅读体验上并不友好,大量生僻词语以及对欧化语句的使用,不值得提倡,也称不上一篇上佳文章。实际上,公认文章大家的写作风格多是平实晓畅的,一眼就让人看明白,从不故作高深。南北朝的刘勰早就说过,“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寓意深刻的言辞未必要多复杂,简单细小的事情也可以寓意深远。过分的铺陈炫技,反而等而下之了。

置于现实语境下,好的高考作文未必一定等同于好的文章,高考评判自有其标准,所以,对于这篇作文是否配得上满分,或者是否应当拿高分,外界不必太过介怀。重要的是,经过这番讨论,我们对“什么是好的作文”能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并辨析高考作文的改革评价方向。这比单纯讨论一篇高考作文的优劣更有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庆祥

“鼓励大家写出个性化文章”

阅卷老师经过复审和复评以后给了满分,“这种举动值得肯定,这并不是说鼓励大家都去写这样的作文,而是鼓励大家按照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的个性,写出有个性化的,不是千篇一律的这种作文。”

光明日报

“经过此番讨论,对什么是好作文产生进一步的认识”

抛开晦涩的表达与用语,文章也体现了一定的厚度。看得出来,很多句子,并非是死记硬背、机械搬运得来的。譬如,“我们在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塑造着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要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诸如此类的语句,不够流畅,但也体现了中学生中少有的思想性。一些人猜测这名考生没读过海德格尔、卡尔维诺是一种傲慢与偏见,对一篇文章背后的积累,我们要怀有敬意,至少不说没有证据的话。

但是,《生活在树上》一文因为刻意的“炫技”,阅读体验上并不友好,大量生僻词语以及对欧化语句的使用,不值得提倡,也称不上一篇上佳文章。实际上,公认文章大家的写作风格多是平实晓畅的,一眼就让人看明白,从不故作高深。南北朝的刘勰早就说过,“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寓意深刻的言辞未必要多复杂,简单细小的事情也可以寓意深远。过分的铺陈炫技,反而等而下之了。

置于现实语境下,好的高考作文未必一定等同于好的文章,高考评判自有其标准,所以,对于这篇作文是否配得上满分,或者是否应当拿高分,外界不必太过介怀。重要的是,经过这番讨论,我们对“什么是好的作文”能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并辨析高考作文的改革评价方向。这比单纯讨论一篇高考作文的优劣更有价值。

新京报

“高考作文,不同‘日常对话’”

“拿此文章做范例,合适吗?”

高考作文不是日常对话,高考作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考察考生的阅读量、知识面。考生总不能在答卷上写“我读过XXX、XXX、《XXX》《XXX》……”,因此只能通过类似“掉书袋”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积淀。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在树上》一文成功达到了目的,虽然也冒了一点风险,第一个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

如果说《生活在树上》是以自我介绍为目的,旨于在考生和阅卷者之间进行信息传递,让阅卷者知道“这是一个读过很多书、知道很多东西的学生”,那么这不失为一段佳话。

通过高分作文的榜样来激励孩子多读书是好的。但是同样应该传递这样的信息:书籍文章不是用来堆砌装潢的材料。

苏轼早就批评过“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的风气,道理至今仍有效。我们并不反对引用冷门的作者、学说,但应该出于必要,而非为了引用而引用,要避免以辞害意。文章归根结底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制造阅读障碍的。

面对这样一篇两极分化严重的满分作文,

你是怎么看的呢?

快来评论区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

综合整理自网络

原标题:《对于引发争议的满分作文 《生活在树上》,你怎么看?》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对于引发争议的满分作文 《生活在树上》 你怎么看?》,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Jeff Dean强推:可视化Bert网络 发掘语言 语法树与几何学

Jeff Dean强推:可视化Bert网络 发掘语言 语法树与几何学

...许答案是基于欧几里德度量的其他幂。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关于这类嵌入的部分结论。定义设M是一个度量空间,度规d,我们说f:M→Rn是一个幂为p的嵌入,如果对于所有x,y∈M,我们有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术语下,一般度量空间下幂...

2023-06-28 #经典句子

2023关于春天的唯美句子

2023关于春天的唯美句子

1、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2、春暖花开柳含笑,青山绿水叶展颜。3、芳花争吐夏季风,惜花怜花轻风扬。一场风雨一场惊,风静月华沐花廊。4、早上好,送你最美的花朵,祝你春风得意。5、远远看去,水车踩着春风,摇动...

2015-08-24 #经典句子

万物生长 又何曾顾及他人的目光 句句引人深思 总有一句深入你

万物生长 又何曾顾及他人的目光 句句引人深思 总有一句深入你

...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林徽因传》《关于诗》文/楪鲤每当完成一首诗我都要数一数诗歌的行数,词数和字数整理字里行间的排列顺序计算用了多少字词,怎样的结构才把内心的思想表达清楚并仔细审视每一...

2023-07-03 #经典句子

鸡娃党必备!有了这套书 娃不爱英语才怪

鸡娃党必备!有了这套书 娃不爱英语才怪

...充“拓展阅读”系列。二者同时入是最推荐的学习方式。关于英语启蒙,很多父母都会担心自己英文不好,会不会把孩子口音“带偏了”。首先我觉得大家不用对口音太介怀,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远比口...

2023-08-03 #经典句子

几十句关于钱的句子 认为缺钱的都来看看 真理啊!(扎心还是暖心)

几十句关于钱的句子 认为缺钱的都来看看 真理啊!(扎心还是暖心)

钱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们应该知道它的领域。并把它限制在那里;当它想进一步发展时,甚至要把它们踢回去。真正有钱的人是寂寞的人!真正有情的人是贫穷的人!有爱未必就有钱,有钱未必就有爱。金钱是非...

2022-12-21 #经典句子

想分手却又舍不得的句子 舍不得分手的伤感文案

想分手却又舍不得的句子 舍不得分手的伤感文案

...方而舍不得分手啊,这时候的内心是十分的煎熬的,一组关于想分手却又舍不得的句子分享给大家啦。1.淋过雨的空气, 疲倦了的伤心,我记忆里的童话已经慢慢的融化。2.现在的我正备受感情的煎熬,我想放弃。又舍不得,我...

2023-07-24 #经典句子

如何可视化BERT?你需要先理解神经网络的语言 树和几何性质

如何可视化BERT?你需要先理解神经网络的语言 树和几何性质

...,一个激动人心的发现带来了一种全新类型的表征方式。关于一个句子的语言信息中,一大关键部分是其句法结构。这种结构可以表示成树,其节点对应于句子的词。Hewitt 和 Manning 在论文《A Structural Probe for Finding Syntax in Word Repr...

2023-11-25 #经典句子

文案|那些关于少年的神仙句子

文案|那些关于少年的神仙句子

「来源: |小样Oak的信箱 ID:OakMAILBOX9563」点小样Oak的信箱→主页右上角→设为星标///2021.10.25 GOODNIGHT1.少年与爱永不老去,即便披荆斩棘,丢失怒马鲜衣。——莫峻《时光机·我很忙》2.三号路依然长得没有尽头,梧桐荫也枝繁...

2022-11-15 #经典句子

微信里的好句子 生命中总会有一个人 在安静的时候想起!

微信里的好句子 生命中总会有一个人 在安静的时候想起!

...想起。那些美好的回忆,是心底最纯真、最美丽的记忆,关于你,关于曾经的。

2023-04-2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