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孔子论孝心 句句扎人心 不信 必遭业报折磨心灵

时间:2022-12-07

关于业报,佛光大辞典曰:业与报并称。意为业之报应或业之果报。善业得乐报,不善业得苦报,不动业得不苦不乐报。业报的意思,用佛教言语解释,没有相应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关于业报,佛光大辞典曰:业与报并称。意为业之报应或业之果报。

善业得乐报,不善业得苦报,不动业得不苦不乐报。

业报的意思,用佛教言语解释,没有相应知识的人蛮难理解和领会。如果用现代话语来说,通俗易懂,即“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仅仅八个字,几乎能让所有人能理解。就是你做了坏事恶事,就会受到相应惩罚;当你做了善事好事,也会有好的回报。之后,人们为了加强业报的力量,补上了八个字,即“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也就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倒”。前因后果,明明白白。

一些人违反社会道德,进而受到社会谴责;一些人触犯党纪国法,进而受到严惩;一些人自私自利不关心帮助他人,当自己遭遇困难急需他人关心帮助时,也没有人为之伸出援助之手等等,这是业报,即因果报应。

然而,生活中却有这样一些事儿,平时由于种种原因,而忽视为之付出,之后,想为之付出却永远没有机会了,如此同样让人为之愧疚、痛苦,遗憾终生,心灵倍受折磨。这就是尽孝父母的事儿。

对此,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已对孝心作出了深刻的论述,其言语句句扎人心灵。信而为之,就能让儿女者心安理得,宁静生活;不信而不为之,必遭业报折磨心灵,让自己终生不安苦不堪言。

01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句话出自于《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全文为:

孔子行,闻哭声甚悲。

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旁。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文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意思是说,树想静止不动了,可风却不停止;儿女想着要好好抚养尽孝自己的父母双亲时,父母却早已亡故不在世间了。

生活中,有些人虽然热爱父母,也想着应该尽孝父母,但由于工作忙碌,或是生活困难,想着待日后有了时间,待日后生活好过了,再好好尽孝父母。

令孝子们万没想到的是,当自己有了时间,有了万贯家财,父母已却离开了人世。

也有些儿女对父母的生活从来不闻不问不管,不尽心不尽孝。而当父母去世多年后,他们才渐渐良心发现,才觉得愧对父母,进而想着要尽孝父母。

然而,父母已不在世间了,纵使你有再多时间,有再多金钱,也无法陪伴父母了,父母也无法享受你的财富了。儿女者,只能带着无比愧疚之情,只能带着无比悔恨的痛苦,来对待永远逝去的父母了。

02要带着真诚之心待父母。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此话的意思是: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奉养父母,就连狗与马,也都要饲养。父母和狗马都能养活,如果不能尊敬父母的话,那么奉养父母和饲养狗马还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这个问题孔子给出的答案是“现在所谓孝顺,以为能养父母则可。可是人也都能做到饲养狗与马。如无敬意,那和饲养狗马有何区别呢?”

古人尚且懂得,尽孝父母,当有一颗真诚的心。就是要用心去孝敬父母,这样的孝,才能让贴近父母的生活需要,这样的孝,才能将父母与儿女的心紧紧贴在一起,让亲情感变得浓郁芳香。能做到如此,父母也就心满意足,儿女者也就能够心安理得。

反之,虽然抚养了父母,但没有将儿女的爱心热心真诚之心奉献给父母,那么,变成如同古人说的“与饲养狗与马”这些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当然也就毫无区别了。

人是情感动物,如果父母在世时,没有用心真诚待之,而当日后自己成为了父母,成为爷爷奶奶,人生的体会,总有一天会良心发现而愧对父母,但又无可弥补了,只得愧疚终生。

03无论父母在世还逝去了都坚定不移爱父母。

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此话意思是:当他父亲活着(父在,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对于父之道长期地不加以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羊有跪乳恩,鸦有反哺之情。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有情感有思想灵魂的人?关心关爱父母,尽职尽责孝敬父母,只有做到如此,才能让我们在繁忙工作中挤出时间陪伴父母,才能让生活困难的我们力所能及给予父母关心帮助,才能让我们时时刻刻想着父母。如此,就能让父母的晚年在儿女关心帮助下,幸福美满,少留或不再留下遗憾。

而作为儿女者,能够做到了如此,在尽孝父母这份亲情上,也就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了。即使日后父母去世了,为儿女者也就能心安理得而不愧疚不悔恨了。

抚养好儿女,尽孝好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得以顺利生存绵延发展的根本。在抚养儿女与尽孝父母这两个问题,在天平上是需要平衡对待,儿女耽误不得,需要保证他们健康成长,需要教育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材。至于父母,他们日渐老去了,在尽孝父母的问题上,也耽误不得,毕竟,在他们的晚年时光里,真不知他们会何时离开这个世界,必须及时尽孝,才不至留下无法弥补的人生遗憾。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啊,尽孝要及时,要趁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父母去世的那一天。唯有如此,才不致待到良心发现而愧疚终生,悔恨一世,自然,也就不会因不孝父母而倍受心灵折磨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孔子论孝心 句句扎人心 不信 必遭业报折磨心灵》,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生死线上的疼痛与感动——评左左散文《每一天都在告别》丨敖华

生死线上的疼痛与感动——评左左散文《每一天都在告别》丨敖华

...我们撑起的大伞接过来,为妈妈,为妹妹撑起来。”这种孝的担当,又源于孝的传统,“爸爸曾经也是这么对爷爷的,而今天的我,是传承了父辈的仁孝,遵从内心的选择。”孝的文化基因,促使“我”这样想,“爸爸就这样死...

2023-05-29 #经典句子

繁华三千 落幕惹了谁的尘(好句子值得收藏)

繁华三千 落幕惹了谁的尘(好句子值得收藏)

...一次尝试做兼职,这不,第一单便成功了。善事父母,是孝的基本要求。奋发有为,是孝的更高一层次的要求。明道修德,是孝的最终的落脚点。九、潇洒转身比死不放手的样子更让人心动,你那么可爱,为何要让自己变得不讨...

2023-07-12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百善孝为先 下句是精华 老祖宗留给男人的忠告

农村俗语:百善孝为先 下句是精华 老祖宗留给男人的忠告

...里长辈和先人的心意,这是一种很稳定的常伦关系,这种孝的观念到现代也是有了很大的改变,就拿婚姻嫁娶来说,曾经都是“父母之言,媒妁之命”,子女从来没有自主选择权,这也是因为传统孝的观念的影响。随着自由开放...

2022-12-07 #经典句子

「传统文化课堂」学好传统文化 打牢人生根基(小学版)

「传统文化课堂」学好传统文化 打牢人生根基(小学版)

...以别乎?”这句也是《论语》上的。同学们,从这句看:孝的关键是什么?对。很棒。为这位小朋友点个赞。孝的关键是一个“敬”字,不是从表面上作文章,而是发自内心的敬意和行动。同学们,把这三句话记住、学会了,孝...

2023-05-17 #经典句子

《论语》|孔子这句话被现代人批判 源于古代人误解误用

《论语》|孔子这句话被现代人批判 源于古代人误解误用

...可以代替国法,处置不孝之子。很多人认为把这种愚忠愚孝的作为当作是儒家提倡的,把它作为儒家的思想来加以鞭挞,特别是在现代遭到了猛烈的批判。这真是冤枉了儒家,翻开儒家经典,根本找不到这样的句子。倒是在法家...

2023-01-09 #经典句子

呼吁献爱心捐款的句子早安

呼吁献爱心捐款的句子早安

...8、倡导无私奉献新风尚,谱写文明城市新篇章。39、慈是孝的沃土,孝是慈的回报。40、爱心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41、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42、关爱使友谊更加...

2015-05-05 #经典句子

「中考真题解析」江苏盐城议论文阅读《孝乃德之本》

「中考真题解析」江苏盐城议论文阅读《孝乃德之本》

...析: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具体到行为上的“孝”,就是孝的行为,文中“有了恭敬心,与父母说话的态度和语气,……父母的责备会虚心悦纳”指出了说话、照顾、聆听等孝行。答案:给父母好脸色,与父母说话温婉谦和,照...

2022-12-07 #经典句子

“万恶淫为首”都听过 下半句才是精华 很多人知道却做不到

“万恶淫为首”都听过 下半句才是精华 很多人知道却做不到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教子必先教其孝。可见孝的重要性。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心中有孝、口中说孝,而行动却完全没有。俗话说得好,要孝就要趁早,趁着家中老人还健在,等老人离去,想要尽孝却也只能后...

2023-11-05 #经典句子

激发人学习的励志句子 能量十足 绝对值得一看

激发人学习的励志句子 能量十足 绝对值得一看

...是拯救自己的灵魂;孝,表面上是都懂的事,其实是失去孝的对象和自己需要孝时,才真正懂得的事。13、感谢女生头像你赠我一场空欢喜,手绘头像女我们有过的美好回忆,情侣头像让泪水染得模糊不清了。动漫头像偶尔想起...

2023-08-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