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2021中央美院毕业季丨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时间:2022-11-29

中国古代人的观念比哲学更诗意,也更有情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96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0 分钟。

来源:人文学院

前 言

补天的事业

从现代哲学角度言,历史上任何事实一旦发生,随着时间鸿沟的产生和原初语境(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的消失,即使围绕着事实的原物依然存在,原物依然只能作为事实之一部分而存在;它们穿越时间的鸿沟,犹如天外的陨石穿越大气层而降临,它们的天外信息需要破译。

中国古代人的观念比哲学更诗意,也更有情感。《红楼梦》故事的主人公啣玉而生,这块玉来自大荒山、青埂峰下,原是女娲补天所剩的五色石;石头置身于人间,生活于旖旎富贵的大观园,却始终未曾忘却遥远的记忆。

艺术史和文化遗产的事业,是名副其实的补天事业。本次展览共展出人文学院硕博士研究生的五十六件“作品”,来自五十六个“女娲”历时多年所炼就的“五色石”;它们色彩斑斓,构成一个新的“大观园”。

残破的历史之天,在他们手上补全。

请听他们讲,过去的事情。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李军

2021年5月5日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致力于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的研究,其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涉及古今中外的艺术问题,涵盖了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文化遗产和艺术理论四个方向。为了进一步展示2021届人文学院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这里将他们的毕业论文概要向大家简介呈现出来。

中国美术史

古代

01

《清碧溪山入画中——<武夷九曲图>的传播与形塑》

作者:蔡力杰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黄小峰

论文简介:作为一座四海皆知的文化名山,福建武夷山自汉时起即为文人、方士所赞颂吟咏,并在两宋之后成为画家热衷于描绘的山水母题。而在十七世纪,一种以武夷山全景为表现且强调写实风格的新图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明清山水画史通常称之为《武夷九曲图》。这一图像曾广泛出现在各类媒介载体中,数量庞大,颇具影响。与此同时,《武夷九曲图》还有着惊人的传播度,其流行范围一度远及朝鲜、日本、英国等域外国家,成为山水画史中的一道独特景观。本文即以《武夷九曲图》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针对其图式形成与传播过程进行分析,重点对图像历时性的演替与流播过程进行了细致梳理。另一方面则围绕景观、群体及社会历史语境展开叙述,着力对不同语境与背景下的图像意涵及其形塑历程加以讨论。论文力图从多维视角挖掘并分析《武夷九曲图》所蕴藏的丰富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并希望通过这一经典个案为传统的名山图与实境山水研究提供新的启发与借鉴。

02

《宝宁寺水陆画年代、作者考》

作者:程芊卉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邵彦

论文简介:水陆画又叫做水陆法会图,即水陆法会上悬挂的三界诸神水陆画像,是水陆法会中使用的重要媒介。而本文的研究对象宝宁寺水陆画更传世水陆卷轴画中的佼佼者。文章研究重点落在这堂水陆画的制作年代、以及作者身份的考证上。长期以 来,学者们根据清代的两则重裱题签的记述内容,认为这堂水陆画和“土木之变” 有直接的联系,是明廷以“敕赐镇边”之名赐给宝宁寺的。关于这堂作品,争议 最大的即为它的制作年代,而对于其作者究竟是谁的问题往往一带而过。绪论部分梳理了水陆画、以及宝宁寺水陆画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对宝宁寺的历史沿革以及这堂水陆画的概况做以系统的梳理。

◎第二章:通过对画中人物的冠帽、服饰等特点的分析,否认了此堂水陆画为“元人作”的可能性。紧接着将宝宁寺水陆画与明代宫廷绘画(法海寺壁画、景泰五 年水陆画以及宫廷人物绘画)对比,在找到相同之处的同时,也看到了这堂水陆画与宫廷绘画的明显差异,并对“此堂水陆画作者为宫廷画师”一说产生怀疑。

◎第三章:为了解决宝宁寺水陆画作者身份的问题,笔者详细考证了明代宫廷宗 教绘画作者的身份及来源,进一步否认了其为宫廷画师创作的可能性。又将此堂水陆画与山西地区寺观壁画以及壁画粉本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并进一步考察了这些寺观壁画的作者、及其工作方式,为第四章落实宝宁寺水陆画作者的身份打下基础。

◎第四章:通过对宝宁寺水陆画中反映社会现实的内容,以及对其绘画技法中 “民间倾向”的分析,并结合前文的研究,得出“宝宁寺水陆画应为山西当地民间画工所为”的结论,还进一步推测了这堂水陆画被敕赐给宝宁寺的“可能方式”。

◎第五章:作为余论,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以此堂水陆画中的八幅“罗汉图” 为讨论中心,探究明代宫廷绘画和地方绘画的互动关系,以及宫廷绘画在画风传播过程中的“纽带”作用。

03

《<消夏图>研究》

作者:兰萌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杜娟

论文简介:《消夏图》,现藏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传为元代画家刘贯道所作。画面作“重屏”构图,表现一躺卧于园中榻上的老者,其身后屏风中又绘一人坐于榻上,此人身后再绘一扇山水屏风。本文通过对《消夏图》的图像细读以及对相关史料的分析,明确了《消夏图》的主题应为“白居易重屏图”。并分别讨论了白居易的维摩诘信仰与《消夏图》中主要人物所使用的“维摩诘像”图示的关系、白诗中对于“坐”“卧”两种姿态的反复吟咏与《消夏图》中的主要人物姿势表现的关系、白居易关于自我的服饰书写与《消夏图》中的人物服饰的关系、白居易的“中隐”处世思想与《消夏图》重屏构图的关系,从而论证了白居易与《消夏图》主题之间的密切关联。接着分析了白居易诗文中有意识形塑的“自画像”以及白居易的自题写真诗与照镜诗所体现出的“自我观照”意识。在讨论此类诗文对宋代文人影响的基础上,指出白居易的“自我形塑”对于后代文人肖像画具有的重要作用。

从《消夏图》如何运用图像转译文学母题这一问题出发,笔者又借助语言学和文学理论的方法,分别从“图像词汇-意象”、“图像修辞-对偶”、“图像韵律-复沓”三个角度讨论了《消夏图》在图像构成上的特殊性,将对于诗画关系的讨论从意境的层面落实到了语言的层面。最后,本文从图像叙事和观看的角度分析了《消夏图》《重屏会棋图》《人物图》《靓妆仕女图》等作品之间的关联,阐明了《消夏图》所传达出的自我观照与生命真幻的思考。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消夏图》突破了以往“图以载文-文以载道”的以文本为中间过渡的图像叙事模式,而使图像直接达到了“图以载道”的功能。

04

《三希萃法珍:乾隆的个人艺术空间》

作者:李子筠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黄小峰

论文简介:论文把清乾隆朝三希堂内所藏的三希帖、《三希堂图》、《掣笔图》和《平安春信贴落》等书画作品作为主题性作品群来研究,以乾隆与各类书画家之交往为背景,把握三希堂之形成这一条时间线索,解析三希堂内书画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图式来源和内容等因素,从而对乾隆的艺术趣味与当时的宫廷艺术做出新探索。

乾隆自1746年收齐《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及《中秋帖》后,便把养心殿西暖阁改名作“三希堂”用以存放这三件书法作品,不仅如此,乾隆还陆续创作多幅书法作品张贴于三希堂内,并且让宫廷画家以及善画的词臣为三希堂作画。因此,“三希堂”这一空间集合了许多彼此相关联的艺术珍品。然而目前已有的学术成果之中,对三希堂的研究多来自建筑领域,也尚未有把三希堂与其内的作品群统一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的研究,三希堂内的一些作品甚至无人问津。

本文从美术史的角度出发,在原始文献的基础之上,对三希堂作品群进行分析与阐释,希望填补有关三希堂研究的空白之处,丰富对乾隆朝清宫艺术的理解。

05

《绵阳双包山汉墓经脉漆人研究》

作者:路崇薪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郑岩

论文简介:本文以绵阳双包山二号汉墓出土的经脉漆人为研究对象,试图讨论这件溢出古代雕塑常识之外的特例带来的关于“身体”的艺术表现和认知。

文章以“身体”为切入角度和理论支点,拟在医学史研究之外找到针对经脉漆人能够形成有效研究的另一条路径。首先将其从出土环境中提取出来,放入比较视野中对其进行美术史的本体分析。参照对象的选择并不限于材质或者用途的框定,“身体的艺术表现”是他们的最大公约数。最后再回到墓葬的礼仪原境。透过漆人“断臂”切入口,讨论破坏性的行为与死亡之间的关系。再针对此墓中几种“身体”的表现——玉人、经脉漆人、陶俑、木俑——探讨名与实,功能和意义的问题。进而扩展视角,讨论一位汉代贵族对知识的占有及身份塑造。

06

《宋代纡竹图像研究》

作者:阮新梾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黄小峰

论文简介:本文主要关注宋代竹图像中的特殊形式:纡竹。所谓纡竹,指的是那些竹竿极度弯曲的竹之异常形态,它相当广泛地存在于宋代的视觉表现中。与明清时期大量画谱规定的“画竹忌太弯病”、“只应弯节不弯竿”等绘画准则相反,宋代为何会出现相当数量的纡竹图像?这是我的硕士论文关心的一个基本问题。

论文主要分为三块内容:前两部分聚焦于宋代。文章试图重构北宋时期的社会与文化语境,探讨这一阶段遭受贬谪之苦的失意文人“发现”纡竹,使其成为抒发沉郁心境、互相倾诉情感的图像媒介的过程。之后将讨论这一原本作为私人化遣兴的题材,为何会成为一种时尚、甚至被没有贬谪经历的贵族群体接受:一方面,它与失意文人有意识的推动有关,另一方面,这或许和当时普遍存在的自然趣味密不可分——追求万物生长的多样状态,拒绝过多的人为修饰。纡竹不同寻常的形式,恰巧能体现造化之妙,同时给人以新鲜感,因此具备了流行的可能。

最后,文章尝试将宋代纡竹图像置于长时段的脉络中进行考察,分析宋以前及之后纡竹图像的创作、接受群体、艺术品评标准、视觉认知体系等方面的异同,以此更为全面地反观、理解宋代纡竹图像。

07

《<秋鸿>图谱册研究》

作者:吴芷璇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黄小峰

论文简介:论文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秋鸿》图谱册(“平”、“沙”、“落”、“雁”四册)为研究对象。《秋鸿》图谱册为绘画与《秋鸿曲》琴谱的合装本,全册38开琴谱,36张图,共74开,装裱形式为一开绘画,一开曲谱,先图后谱,图谱可以对照观看。

本文对《秋鸿》图谱册讨论,就图像、琴谱、古琴曲关系提出一系列内在关联的问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秋鸿》图谱册编纂于何时?《秋鸿》曲如何转译成图像?这种图谱结合的琴谱,如何使用?文章分为“图、谱、曲:编纂年代的三个基准坐标”、“图曲关系与故事的情绪”、“观看还是阅读?”三部分,试图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

08

《李公麟的画史知识研究》

作者:李子儒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尹吉男

论文简介: “知识生成”的研究方法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艺术史研究,对其基本思路的阐发亦可从文艺理论、历史学与哲学等多维度进行延展。本文则选取了“史学”范畴下的“知识史”的角度对“知识生成”理论进行剖析,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李公麟鞍马画谱系与后续画史的再考量。

李公麟衔接了唐、元两个中国鞍马画高峰,是中国鞍马画谱系的重要诠释对象。但同大多数北宋画家类似,同期文本的记录与知识验证并不充分。在画史发展过程中,其逐渐成为了五则画史概念的知识堆积。李公麟作为一个历史知识也经历了不断的生成、传播与变异过程。其中,作为“道释人物”画家的李公麟与作为“鞍马画家”的李公麟成为了贯穿李公麟知识生成历史中的两条对立主线,此消彼长的过程反映了李公麟知识的历史变化。而后者亦代表了元代及其以前的李公麟知识的传播主线。

本文并不致力于还原一个个李公麟的历史碎片,而是将李公麟知识作为画史脉络中不同节点的知识背景出发,讨论其在画史进程中的不同认识状况。在知识背景的讨论中,观看史、阅读史成为了本文关注的核心部分,并希望由此对“知识生成”理论作进一步的探讨。

09

《猛禽图像研究——以15世纪明代宫廷为中心》

作者:王瑀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尹吉男

论文简介:本研究始自一件没有描绘任何猛禽形象的作品——传为明宣宗朱瞻基所绘并赐予杨士奇的《壶中富贵图》轴。通过深度还原其创作历史情境,我们得以了解此作背后的故事,即君臣之间围绕“猛禽”所产生的微妙互动。事实上,在15世纪的明代宫廷中,围绕着猛禽,皇帝、藩王以及宦官都身陷其中,并在图像作品中展现着他们对猛禽强烈的喜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幅更为立体而多元的宫廷美术画卷徐徐展开。

中国美术史

近现代

01

《敦煌经验与民族志之眼——论孙宗慰的西北“心源”》

作者:孙丹妮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曹庆晖

论文简介:本文通过整理并选取上世纪40年代孙宗慰在甘肃、青海期间临摹写生以及归来后创作的数件“西北风”作品,再结合家属所提供的记录手稿,明确这些作品的基本样貌,梳理其风格的来源及影响,并尝试之并入民国其他西行艺术家的个案之间进行对比考察。一个基本的写作目的为:讨论西行之旅为孙宗慰留下的艺术遗产以及体现在其创作中的,画家本人对“西北”视觉经验的吸收、复制与纠正。

02

《甲午战争时期中日战时宣传图像研究——以平壤战争为例》

作者:王常浩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吴雪杉

论文简介:平壤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的重要节点,对中日双方乃至东亚政治格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平壤战争是中日双方正式宣战后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亦是朝鲜境内发生的最大战役。清政府在平壤战争中的失败不仅导致清军在朝鲜地区的全面撤退,使得日军长驱直入,侵占中国东北地区,甲午战争走向全盘失利,而且平壤战争直接促使朝鲜脱离了清政府的附属地位,在日本的控制下宣告独立,华夷秩序彻底分崩离析。

平壤战争爆发后,中日双方都公开出版了一批战争宣传图像,中国以新闻画报和石印年画为主,日本则以战争锦绘和新闻插画的方式出现。描绘图像的画师们虽未曾亲眼目睹战争,但他们精心描绘的战争图像却令观者兴奋不已,这批描绘战争的宣传图像可以说是了解当时国民对战争认知的最好资料,作为了解战争表象的重要部分,这批图像不容忽视。现阶段,我国对甲午战争史料的梳理已经十分细致,但此类战争题材宣传图像却并未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中有所提及。本文将以中日双方针对甲午平壤战争所创作的宣传图像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研究方法,重点考察中日双方如何运用大量的图像资源对战争事件进行话语建构,探究其图像差异产生的深层原因及战争宣传图像背后所暗藏的文化博弈、权力话语与国家意识形态。

世界美术史研究

01

《德国资本主义现实主义运动研究(1963-1971)》

作者:常胜男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邵亦杨

论文简介:1963年,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西格玛波尔克(Sigmar Polke)、曼弗雷德·库特纳(Manfred Kuttner)和康拉德鲁格(Konrad Lueg)在西德开创了资本主义现实主义(Capitalist Realism),借助波普艺术形式表现西德社会现实,既针对美国波普艺术,又与东德及苏联官方推行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Socialist Realism)相对峙。1960年代正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反资本主义浪潮高涨的时候。虽然“资本主义现实主义”一词对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家们来说更像是一个玩笑,但画廊主和策展人雷尼·布洛克(René Block)却强化了这个术语的政治意味。在布洛克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发展成为了一个积极介入社会政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先锋派,成为了西德1960年代中期新左派学生运动潮流中一场特别的“艺术起义”。“艺术潮流从来都与历史和社会政治紧密相关”,德国资本主义现实主义是冷战高峰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对抗的产物,它反映了资本主义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阶段所面对的危机,也反映出西德二战后独特的政治处境与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对德国艺术战后重建并且逐渐摆脱美国影响、走上民族独立的发展道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里希特、波尔克为主的艺术家更是直接推动了德国当代艺术在世界上的崛起。但国内学界对德国资本主义现实主义运动的整体研究至今仍几近空白。本文力图运用新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研究等方法展现德国资本主义现实主义运动发展史。

02

《十八世纪欧洲漆器装饰研究:以维也纳美泉宫的东亚漆阁为例》

作者:刘夏凌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李军

论文简介:在1716年匿名出版的《帕尔纳索斯的旅程》(Voyage du Parnasse)中,利莫戎·德·圣-蒂斯迪埃(Limojon de Saint-Disdier)曾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间收藏家的书房:“那是个椭圆形的房间,从上到下都装饰着大而令人惊奇的中国漆器,非常漂亮。” 这位收藏家的书房具体在何处已不可考,但可通过维也纳美泉宫中的漆器装饰房间回溯类似的惊喜。本研究是从室内装饰空间的角度,以维也纳美泉宫的“圆形东亚阁”为例进行的十八世纪欧洲漆器装饰研究。

首先,对漆阁中漆屏风的主题、年代及产地进行了初步的断代及鉴定;其次,对从漆屏风到漆阁的转换逻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讨论18世纪哈布斯堡帝国对以漆器为代表的东方奢侈品进行了怎样的接纳、消化吸收和转化;第三,探讨东方漆器在西方空间和日常生活中的多重角色、不同存在状态以及对“他们”自我构建所起的作用;第四,通过对文献记载中的漆阁和目前欧洲现存漆阁的整理, 梳理出欧洲漆阁时尚的发展脉络及特点;最后,聚焦至漆器热的延续产物——涂漆皮革和仿漆器瓷,讨论在不同文化发生碰撞时发生的突破材料和技术边界的跨媒介现象。

室内装饰在传统艺术史中一直作为装饰艺术中的边缘位置,通过此研究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室内装饰(特别是中国风室内装饰)作为与十八世纪欧洲人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部分,在塑造时尚和文化中的活力。

03

《从反观自身到审视他者——杜米埃中国题材系列漫画研究(1843-1860)》

作者:罗洁萱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李军

论文简介:长期以来,大量的研究聚焦于杜米埃关于法国的政治与社会讽刺漫画,少有研究者关注他笔下的中国题材系列漫画。杜米埃以他在漫画中对法国社会敏锐的观察与讽刺闻名,但他从未到过中国,那么他是如何创作一个陌生题材的?是否有可利用的图像资源?是否使用了与他在创作法国题材漫画时不同的方式?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运用图像细读和图像比对的方法,主要从中国题材漫画与杜米埃其他作品的联系、杜米埃对中国形象的提炼以及作品中的观看视角这三个角度出发,试图梳理出杜米埃在创作中国题材系列漫画中所采取的讽刺策略与艺术风格,以及两个阶段中国题材漫画的变化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并进一步探索这些特殊的策略与风格在他整个漫画创作历程中的作用。

04

《复仇者夏洛特·科黛:女性主义艺术史下的马拉之死》

作者:罗逸飞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邵亦杨

论文简介:雅克-路易·大卫的《马拉之死》是艺术史上的杰作,人们几乎在所有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读本上看到这幅图像。但是谁杀了马拉?为什么这起谋杀的行动者缺席了?但当我们搜索史料,却会发现这个名叫夏洛特·科黛的女人留下了丰富的记录,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女刺客被广为传诵的是她的沉着、勇气、智慧、优雅、美貌,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如同纯洁无瑕的悲剧女主角。这名女主角以自我牺牲的英雄主义完成了一出古典复仇剧。

在古典文化中,复仇只有在正义的框架内才能受人认可,而正义只有在共同体的框架内才能得到言说。可当一个女人试图执行正义的复仇时,却发现她在共同体中找不到行动的位置。在艺术史中,艺术家们围绕着马拉之死构建自己的叙事,而科黛则作为客体陷入各种欲望的的建构中——大卫通过抹去她保证马拉的神圣,鲍德里通过再现她保证帝国的权威,蒙克把她投射为爱人与母亲……科黛的意义不在于她的政治主张,而恰恰在于他与马拉和大卫共享了革命话语,从而证明了性别规范的历史偶然性,这种规范被伪装成主体形成的基础。

05

《英国索特莱姆乡村庄园中国壁纸的图像来源与再使用》

作者:宁芯儿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李军

论文简介:中国壁纸是中国外销艺术品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类别。在18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壁纸作为墙面装饰物广泛流行于欧洲。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英国发现了169处中国壁纸的留存,基本属于欧洲保存中国壁纸较多的国家,而且这些中国壁纸大部分都相对完整地保留在房屋的原境中。

笔者选取了位于英格兰西南部城市普利茅斯的索特莱姆乡村别墅中书房的中国壁纸图像作为案例,对其图像来源进行了讨论,继而对这些中国的图像在英国乡村别墅的再使用进行讨论。

06

《整合“东”与“西”——18世纪英国斯托园研究》

作者:唐培豪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李军

论文简介:英国白金汉郡的斯托园是英式园林的代表,它经过数代园林设计师与赞助人的经营,发展为如今的面貌。关于这座园林的研究不可谓不丰富,但在国别史式的艺术史、园林史写作及民族主义的叙述模式之影响下,斯托园背负了多个“神话”,这些“神话”不仅将它以及英式园林奉为英国人在艺术领域最具独创性和影响力的成就,而且把数位参与建设斯托园的设计师捧上了至高的地位。至于各种臆想的结论和错误的知识,也伴随着斯托园名誉的传播而扩散。18世纪是斯托园变化、发展和定型的重要历史时段,本论文将在该时间范围之内,考察斯托园如何从最初力求规整的初期形态,通过吸收不同地域的艺术文化资源和其他领域的既有成果,逐渐调整布局、营造景观以及改变游览欣赏的方式,最终在18世纪70年代末成为了影响至今的自然风景园林。

本论文依据时间顺序将斯托园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对应于四个章节的写作。论文第一章讨论斯托园的初期形态(1675—1710年代前期),通过挖掘相关文字与图像材料、比较同时期的园林审美活动与造园实践,探讨从男爵理查德·坦普尔如何在历史与自然环境的局限中,坚持以法式园林为理想营造园林空间。第二章讨论斯托园的“西进”阶段(1710年代前期—1730年代前期),重点关注建筑师约翰·范布勒和园林设计师查尔斯·布里奇曼在斯托园西部的建设活动,来源复杂的斯托园哈哈墙、排序混乱的版画作品、被隐匿了几何规则的园林设计图,都将在第二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三章讨论斯托园的“东扩”阶段(1730年代中期—1749年),涉及斯托园东部的“极乐世界”、霍克维尔原野和希腊山谷,这三个区域在威廉·肯特、兰斯洛特·布朗等人的手中(或影响下),成为了主题鲜明、个性相异的园林空间,原属于极乐世界的中国屋也是第三章的研究重点。第四章(终章)讨论斯托园的改造与定型(1750—1779年),坦普尔伯爵在这一阶段对斯托园东西两侧进行了整合,并借助大尺度的营造活动形成了宏大的园内外景观,同时在中国园林审美的影响下,斯托园的游览路径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本文尝试在推进当前斯托园研究的同时,为跨文化、跨媒介的园林艺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视角。

07

《在古典传统和现代主义之间——阿诺德·勃克林的神话题材作品及其接受问题》

作者:徐子俊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邵亦杨

论文简介:阿诺德·勃克林(Arnold Bocklin, 1827-1901)在如今的艺术史中少有提及,然而在19世纪末的德国,勃克林却是最受关注的画家之一。勃克林以再现古希腊神话为主要题材,却被当时的德国公众视作现代艺术的代表,并试图以勃克林抗衡印象派的影响,发展德国艺术独特的现代性。

20世纪上半叶,在以形式自律为准则的现代主义批评、德国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话语塑造,以及二战后德国的欧洲认同融合对艺术史书写的影响等因素的作用下,勃克林以及19和20世纪之交围绕他的热烈争论被遗忘在现代主义主流叙事之外。

论文从上述现象出发,试图解决“为何勃克林在十九世纪末被视作具有现代性的画家”,以及“勃克林为何被历史遗忘”两个问题,并希望提供一种思考多元现代性的路径。

08

《十九世纪法国东方主义热潮中的艺术景观——以画家、雕塑家热罗姆的艺术为例》

作者:陈东维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李建群

论文简介:本论文以19世纪的法国学院主义画家、法国东方主义协会名誉主席、雕塑家热罗姆(Jean-Léon Gérme)的艺术为例,通过对热罗姆绘画中的东方图像的来源历史、形成、接受、影响和程式化的过程进行的挖掘与分析,发现热罗姆的艺术不仅仅将学院主义的学术传统推向了19世纪的艺术高潮,而且展现出更加复杂的社会、文化、艺术的景观与思想的热潮。

在传统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研究中,热罗姆基本被赛义德和琳达·诺克林定义为法国学院派反现代主义的典型,同时还是传播和展示以欧洲为中心的古老伊斯兰世界色情幻想图像的代表。但在新的研究与发现中,我们却看到了热罗姆独特而具有创新性的艺术处理手法以及他在19世纪的商业成功,这些内容都实质上地促成了东方主义风格类的艺术家们将自己的创作意识和方式明确下来,并清晰地将此视为一项独特艺术运动。热罗姆的艺术所受到的热烈欢迎,成功凸显出十九世纪欧洲的流行文化与集体情感。他的绘画与摄影的关系,展现出十九世纪新老表现手法之间的共生关系,或者说,绘画和摄影是如何相互模仿的,以及如何使用一种方法来创造另一种方法的;他的东方主义模式建构了文化、空间和视觉上的神话与刻板印象,这些神话已经影响了知识的形成和知识生产的过程,在现代艺术以及后来的流行文化甚或电影中广泛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热罗姆在艺术史上的意义也越来越重要,当我们观看艺术家热罗姆东方图像的生成,观看这些观众的欲望和意识形态的载体时,看到的正是整个丰富而生动的19世纪法国东方主义的艺术景观、社会和历史的整体面貌。或许,从另一个面来说,热罗姆的艺术便是那个时代最显耀且清晰的镜子。

09

《17世纪荷兰风俗画的图像叙事研究:以尼古拉斯·马斯的“偷听者”为例》

作者:贾慧明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李建群

论文简介:本文以图像叙事的视角切入,选取17世纪荷兰风俗画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类作品进行个案研究。来自荷兰西部城市多德雷赫特的艺术家尼古拉斯·马斯在17世纪中叶创作了一批风俗画作品,其中多次出现“偷听者”的形象。这些作品被认为是这个历史时期最富有创新性的绘画之一,并对当时的风俗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这些作品在主题内容、空间构成、叙事方法等方面有诸多共同点,本文将这些绘画作为一个系列进行研究,不仅对单幅绘画进行分析,也会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

10

《“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

作者:刘爽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李军

论文简介:城市的拓展亦是一个征服高地的过程,从罗马城的“七丘”到帝国境内的大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也成为部分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在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中催生出一座座“山巅之城”,那些在图像中高悬山巅的建筑,成为与神明最为接近的“圣地”,赋予了城市一顶形制特殊的“冠冕”。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理想在“七丘之城”罗马首先得到强化,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改造、在罗马之劫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圣城,不仅引起境内城市的竞相效仿,更在海权时代再度拓展到地中海的边缘,在曾经历罗马化的伊比利亚半岛获得了自由,发展出更具适应性的本土化山城格局,但与此前将自身打造成“第二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不同,这些城市虽与罗马教廷的宗教运动息息相关,却同本国的海外事业有着更大的关联。

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不仅通过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向圣城靠拢,更将其改造成以“下城区”为核心的“滨海山城”,以此展现海权时代的核心推动力——跨洋贸易。在这一过程当中,经过葡萄牙“本土化”的山城理念被带往印度洋的各个海岸和岛屿,罗马教廷的强盛势力也通过王室渗透其中,最终以一座座群山环抱下的新城塑造了帝国的海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果阿凭借绝对的政治、宗教地位被打造成一个东方的罗马,它不仅与地中海的第一罗马遥相呼应,更使“高地建城”的理念进一步向远东传递,借助完备的山地建设和系列适应政策,将下属的“真十字之地”澳门变成一座特征鲜明的“妈港神名之城”。

然而,在这种不断“移动”的圣城背后,是罗马人“从山地到海滨”的城市化进程,并在海权时代“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局势下,经历了建城“媒介”的一次次转变,从而在适应山区、平原、海滨与岛屿的过程中,由古典向近代社会迈进,最终在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将遥想中的“真十字之地”(澳门)化作了现实。

11

《异域穿行中的风格演变——1940年代边疆写生油画研究》

作者:张文志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邵亦杨

论文简介:20世纪40年代,中国油画家走出象牙塔旅行至边疆写生,体现了抗战时现实主义绘画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留学习得的学院派油画与中国的社会现实有了紧密的联系,他们的油画风格也开始发生改变,开始探索民族风格,为中国之后的油画发展铺垫了道路。同时,对于汉族艺术家来说,西部边疆无论是自然风景还是社会景观都与东部地区有着极大差异,这场旅行写生是一次“异域情调”之旅,不仅是传统“职贡图”绘画还是欧洲的东方主义绘画,“异域情调”总是一种充满想象的“他者”的观看。这是否也影响了西行艺术家的绘画呢?

留学比利时接受学院派油画训练,新中国成立后又主导中国油画发展方向的吴作人为本论文研究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视角。论文在梳理吴作人西部旅行写生历史细节的同时,重点考察两组对比:他西部旅行写生前后的油画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发生这种变化的驱动力是什么?吴作人描绘的西部世界是在旅行中经历的那个真实的西部吗?他又是如何观看有着“异域”特色的西部的,与历史上的“职贡图”观看传统以及欧洲东方主义绘画传统有何差异?

12

《哭泣的龙女——<华严缘起绘卷>中的善妙形象研究》

作者:马宁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王云

论文简介:《华严缘起绘卷》是一幅日本镰仓时代的绘卷物,它基于北宋僧人赞宁所编纂的《宋高僧传》,描绘了两位新罗僧人前往大唐求取佛法的传奇经历。其中一位僧人义湘在大唐邂逅了一位名曰善妙的「奇女子」,她出身书香门第、久居闺中,却深深迷恋上了容色挺拔的和尚,巧媚诱之、大方告白;在送别僧人时,翻滚在地、放声嚎哭,最终竟跳入大海,倏尔化身为一条巨龙。离奇的情节走向与夸张的美术表现引起了日本学界的关注,究竟这名女子是何身份?她为何不顾身份地激烈嚎哭?作为「龙女」的她与日本「蛇女」清姬的遭遇为何如此相似?行为逾矩的她,真身竟是日本海港从事风俗业的游女?层层谜团,尚待解答。绘卷的图像虽然形成于日本,故事文本则来自中国,作为文本撰写者的僧人赞宁又确实出身于韩国(新罗),绘卷中女主角善妙的形象,却可追溯至印度——犍陀罗一带。笔者将从尼连禅河出发,经由印度洋,踏上前往四国的巡礼,揭开奇女子善妙的痛哭之谜,追寻她的爱恨、业障与过往。

13

《青花三相:跨文化语境下欧洲16—17世纪青花瓷图像、装饰与接受研究》

作者:李璠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李军

论文简介:本文选取16——17世纪中欧跨文化交流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青花瓷案例,追寻着与东方依次遭遇的主要力量:意大利、葡萄牙、荷兰等兴衰更迭的历史线索,分别探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曼坦尼亚在《博士来拜》中所绘青花瓷杯图像,及其和明永乐青花压手杯等一系列青花陶瓷实物的关系;青花葡萄牙盾形纹章执壶多元装饰面貌的生成,兼论其订制人身份、时代需求等一系列相关问题;题材与造型极为特别的青花塑八仙盖碗为何及如何在欧洲流行,特别是为荷兰地区接受后,为何最终走向了昙花一现的宿命。

青花三相在对具体对象的观察中解决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物与像、装饰与造型、流行与接受,同时也试图揭示它们背后共同的时代精神与文化动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旨在探寻物的逻辑与人的交互,为跨文化美术史增加一个新的观察维度。

14

《传播视角下的薇薇安·迈尔研究》

作者:刘施巧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于润生

论文简介: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是一个法裔美国摄影师,她在生前一直是以保姆的的身份为人所知,至于她在摄影方面的成就,她身边的朋友只是把他当作一个摄影爱好者来看待,在她遗留的十几万张底片被发掘之后,薇薇安·迈尔一下成为了当时美国摄影界最火的话题。当她的摄影作品在芝加哥文化中心举办展览以来,《纽约时报》、BBC等主流媒体都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关于她的纪录片《寻找薇薇安·迈尔》入选第8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之后,更是引发了薇薇安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她现在已经被当作一个非常重要的摄影师写入了被誉为街头摄影“圣经”的旁观者一书,进入了摄影学术界的讨论。

随着技术的进步,摄影以极高的参与度和广泛的普及度成为一种最民主的艺术形式,大众随时随地都能按下快门生产照片,薇薇安这个案例正是当下大众摄影和艺术摄影之间界限逐渐消融的表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像薇薇安这种业余人士到艺术家身份的漂移?我在论文中选择了薇薇安被冠以艺术之名的三个重要事件进行研究,分别是马洛夫在flickr社区发布求助帖、在芝加哥举办的第一场线下展览、以及纪录片《寻找薇薇安·迈尔》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希望以此来解答薇薇安是如何从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被塑造为一个摄影艺术家的。

15

《法国“新古典主义”在中国——一个美术史概念的考察》

作者:庞天瑶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于润生

论文简介: “新古典主义”是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概念,但我们常常在使用、描述和定义这个概念的时候遇到不同的看法,如产生时间争议、概念对象争议等等,并且它在20世纪传入中国时与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并不同,因此试图梳理造型艺术中法国“新古典主义”概念在中国的接受过程,从而更清晰的认识“新古典主义”。

20世纪上半叶,对“新古典主义”概念的接受和使用出现与“古典主义”混用的现象,进而引发一些对“新古典主义”的全新阐释,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欧洲和日本在20世纪初期对“新古典主义”和“古典主义”的使用含糊不清导致。而上半叶对“新古典主义”概念的接受则多集中于安格尔的绘画技法层面,中国学者和艺术家在“新古典”艺术中找寻与中国艺术的通处,以此推进中国艺术的发展。

20世纪下半叶,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中国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由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含糊,“新古典主义”概念由于具有资本主义特征也被替换成“革命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这时的“革命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 完全是社会主义下的概念,反映的也是五六十年代中国艺术为社会服务的主题。80年代以后,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更密切,“新古典主义”概念被重新使用并在80年代中期形成成熟的“新古典主义”概念,“新”也象征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诉求。

16

《从巴克特里亚到犍陀罗——远东方希腊化的延续、演变和重组》

作者:孙峥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易英

论文简介: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的崩殂开启了希腊化时代,而从塞琉古帝国独立的巴克特里亚王国成为当时希腊化世界的最东边;公元1世纪初,巴基斯坦北部兴起了的犍陀罗艺术,体现出包含希腊元素在内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特征。在这相隔三百余年的时间里,希腊艺术经过了怎样的延续和发展?它又是如何进入到犍陀罗艺术之中?文章追随着希腊人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初自巴克特里亚向犍陀罗及其周边地区的迁徙脚步,试图探讨在时空变化中希腊化视觉图像的延续、演变和重组,以及与当地多种文化的碰撞与互动。

正文通过三个章节对远东方希腊化艺术的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聚焦于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以钱币和艾伊·哈努姆城遗址为对象,探讨希腊艺术的延续及其与当地文化环境的互动倾向,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仍然显示出强烈的希腊文化认同和亚历山大崇拜。另一方面,随着公元前2世纪中叶巴克特里亚的覆灭,由此地通往古印度西北部犍陀罗的多条线路是希腊化向东延续的唯一纽带。第二部分随希腊人的南迁足迹转向犍陀罗地区的印度-希腊王国,通过对其物质遗迹、视觉文化和希腊身份的分析,探讨希腊化在犍陀罗及其周边地区的延续和演变,以及与当地不同族群的文化互动与融合。第三部分关注公元1世纪初期贵霜帝国的希腊化记忆,此时贵霜人统一了巴克特里亚和犍陀罗地区,希腊化图像在新政权和佛教文化背景下进一步转化和重组,仅作为一种图式出现,此时随海上贸易西来的罗马元素也被纳入讨论范围。

通过上述三部分讨论,文章认为从希腊-巴克特里亚到犍陀罗,随着时间与地理空间的改变,希腊人的思想、宗教与文化也在不断改变,人们的趣味和创造倾向也发生了变化,希腊工匠的艺术不可能是地中海世界古典艺术的单纯延续和再生,他们需要去追求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既不同于古典,又不同于东方,但又显示着与其联系和借鉴的崭新形式,这既是一个希腊化延续、演化和重组的过程,也是一个希腊化不断“消融”的非希腊化进程,更是在这动态地带诞生的犍陀罗艺术的序曲。

17

《跨越等级的运作——1930至1960年代法国无形式艺术研究》

作者:王薇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邵亦杨

论文简介:欧洲的无形式艺术与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是战后时期相并行的两条艺术实践,共同拓展了艺术的边界。然而,由于与抽象表现主义的联系紧密,无形式艺术自身的发展和价值常常被遮蔽了。因此,论文聚焦于无形式艺术从20世纪30年代起在法国本土的语境中发生发展的过程,考察艺术家如何以视觉的方式对战后的现实做出回应,并由此揭示抽象艺术背后不同的动机和文化贡献。

“无形式”一词由乔治·巴塔耶提出,与“越界”、“禁忌”和基础唯物主义等观念联系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打破等级的价值,与二战前后法国的艺术创作有着诸多共同之处。米切尔·塔皮耶是将“无形式”发展为“无形式艺术”的重要推动者,通过一系列展览将个体艺术家的实践总结为一场打破传统秩序的、无形象表现的艺术运动。在视觉语言上,与萨特提倡的介入文学相对立,无形式艺术家与同时期的部分文学家共同对语言固有的不稳定性展开探索。艺术家通过厚涂等技法取消了艺术永恒的价值,并在创作和观看双方面实现了萨特美学思想中强调的审美自由。面对难以把握的客观世界,艺术家通过多种方式改变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达到“去首”的状态。抒情抽象则将“时间”元素纳入到创作和观看之中,建构起能够调动观众内心体验的精神空间。在思想观念上,无形式艺术试图去除人文主义理性中包含的高屋建瓴式的统治性文化。艺术家们对单一的纹理和原始物质充满热情,对人类中心主义观点提出质疑,希望更客观地看待人类感知的孤立性和局限性,消除不同物种、种族、文化之间的等级体系,寻找灾难之后人类思想上的其他可能性。面对“中心”与“边缘”文化之间的关系,无形式艺术也提出了新的思考。杜布菲通过原生艺术发掘“野蛮的价值”,对博物馆、艺术批评和反目的论的艺术创造力观念提出了新的设想。眼镜蛇画派则反思了原始主义在现代主义艺术的位置,揭示其中隐含的殖民话语,将目光从异域转向了西方文化内部,试图恢复日常生活和大众群体之中被传统法则限制住的创造力。

作为出现在战后的新艺术形式,无形式艺术总体上是开放的,艺术家试图打开所有被文化所封闭的东西,将人们的思想从强调逻辑性和线性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重估被划分在不同等级的既有价值,还原人对世界最初的注视。

18

《无依之地——后二战视阈下德国艺术中纳粹记忆的变奏呈现》

作者:吴晶莹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易英

论文简介:“回忆”像是一个钟摆,在“意义”与“无关”,“怀旧”与“失忆”之间摇摆,摇摆,反复摇摆……

1949年,法兰克福学派的灵魂人物、德国哲学家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在《文化批判与社会(Kulturkritik und Gesellschaft)》一文中写下著名句子——“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是二战后德国学界最为热议的话题之一,也是困扰战后德国艺术走向的现实难题。

论文《无依之地——后二战视阈下德国艺术中纳粹记忆的变奏呈现》旨在“美苏清理纳粹主义态度”、“冷战情境下美苏对于东、西德意识形态和艺术范式的影响”和“战后德国人纳粹历史代际回忆实践的差异化趋势”三重变奏下,以“纳粹图像再现”为主线,以“冷战文化发展”为副线力图勾勒出二战结束后德国艺术对于纳粹记忆的跌宕呈现。

文化遗产学与美术考古研究

01

《可视的家谱——祖荫下的清代“家堂”图像研究》

作者:陈晗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李军

论文简介:本文关注的对象是一类在清中后期流行直至现在仍然用于北方祭祖仪式中的图轴,其画面多以建筑为框架,中部列牌位序昭穆,顶端往往表现始祖容像。在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河北等地皆发现了此类图像,它们同属于一类祖先崇拜背景下的图式,笔者称之为“家堂图”。本文运用图像学、文献学、民俗学等方法对“家堂图”进行研究,通过探讨画面的时空秩序以探寻“家堂图”之生成规律,这类图式避开了长久以来所讨论的“祭真容”的合理性问题,由追求肖像之“似”变为追求谱系之“全”,其画面重点是序昭穆,当逝者的名字被填写进“家堂图”中时,它们就变成了庇佑子孙后代的“祖先神”,图像则是灵魂的承载物,“家堂图”也间接承认了“祠堂”在民间祭祖的合法性及重要性。

02

《两宋泥塑磨喝乐研究》

作者:丛晓雯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贺西林

论文简介:本文以两宋社会间流行的泥塑磨喝乐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学界既有成果基础上,结合两宋时期的笔记、诗词、方志、话本等文献材料与两宋婴戏视觉文化中相关实物材料,通过对两宋文本中“玩具”概念与“磨喝乐”相关记述的分析,将两宋文本中的“磨喝乐”还原为“物”的三种形态:艺术品、商品、偶像。由此构建起制作——售卖——使用的逻辑链,而作为艺术品、商品、偶像的磨喝乐在这个逻辑之中由不同身份的人即制作者工匠、售卖者工匠以及女性使用者这三类人群主动建构其物质性。因此,本文着重讨论在两宋社会历史背景中、人的观念信仰中,泥塑磨喝乐所代表的物质性与人的关系。

03

《明鲁荒王朱檀墓研究》

作者:董晓舒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郑岩

论文简介:鲁荒王朱檀薨逝及其墓葬建设时,正值明代建立初期,此时与亲王墓葬相关的典章制度尚未完善,使得鲁荒王墓具有明显的过渡时期的特征,加之明代在诸多方面尊唐宋为正统,此举也影响到鲁荒王墓的表现。

本文旨在讨论,在明初特殊历史背景之下,鲁荒王墓是怎样被设计、营建、布置的,在此基础上探讨其表现出的复杂性、独特性、过渡性特征,及其与制度建设、政治行为、个人情感之间的关系。

本文认为,鲁荒王墓地上墓园形制结合了唐宋帝陵和南京孝陵的陵园制度,表现出继承与沿革的特征;鲁荒王墓墓室结构借鉴了地上宫殿的布局模式,并且与随葬品共同构筑了空间礼仪秩序;鲁荒王墓最后呈现的样貌受到当时政治背景、社会情况、政府导向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堪舆之术、皇帝朱元璋情感色彩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总体上讲,该墓是一座按照官方意志修建的亲王墓葬,朱檀本人作用于其中的成分甚少。

研究鲁荒王墓对厘清明初亲王丧葬制度建设、明代亲王墓葬形制的发端、亲王墓室空间礼仪制度的营造有着重要意义。

04

《形式的秩序——以克孜尔205窟为中心 探讨龟兹地区石窟壁画图像的造型和形式规律》

作者:额尔敦巴特尔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李军

论文简介:克孜尔第205窟壁画“阿阇世王闻佛涅槃闷绝复苏图” 中行雨大臣手中高举一张帛画。笔者被其内容的生动和精美所打动,进而以克孜尔第205窟为中心,通过壁画中描绘佛一生行迹的四相图及残存的两幅此类“画中画”的同一故事、同一人物所处位置和造型图像关系的差异,讨论了人物图像转变的技巧和可能性。

进而解读了龟兹地区壁画的菱格装饰与“菱格画”,其色彩四方连续与山峦装饰图案构成了奇妙的排列组合与构成规则,形成了壁画与装饰的形式化色彩空间。

展示中手工制作的模型具有方便观察和引发共鸣的互动体验功能。笔者以模拟的石窟和壁画的特有空间,更能使得观者介入到特定的语境之中,引发观者的兴趣和好奇心,或许可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和效果吧。

05

《从“三十六景”到“七十二景”——康乾避暑山庄七十二景研究》

作者:李汉臣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李军

论文简介:避暑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是目前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康熙与乾隆皇帝分别在园中选取三十六景,合称为“康乾避暑山庄七十二景”。既是园林中可游可赏的实景,每一景也都留存有皇帝的诗文与几套绘画作品。根据梳理相关材料,我产生了一系列疑问:同一座园林中康乾两组“三十六景”在时间与空间上是否是有序的? 康乾两组“三十六景”是怎样处理诗与图、图与图、图与景之间的关系的?为何乾隆要在康熙“四字景”的基础上再建“三字景”?“七十二景”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之间经历了怎样的变革与洗礼?本文尝试从时空秩序、诗画表现以及“七十二景”的形成三部分展开讨论。

06

《从<皇清职贡图>出发:大航海背景下(16-18世纪)男女对偶民族志图像研究》

作者:李晓璐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李军

论文简介:“职贡图”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画题之一,自南朝至清,有大量的作品传世。而乾隆年间所绘制的《皇清职贡图》,在传统的“职贡图”图像系统中则显得格外地与众不同。《皇清职贡图》所采用的男女相对而立,并互有交流的男女对偶图式,已得到中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然这一新图式到底是来自欧洲还是日本仍旧存在争议。

在试图解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不仅是17世纪初期日本所绘制的南蛮世界地图屏风,早在16世纪末期绘制于菲律宾马尼拉的《谟区查抄本》(Boxer Codex)、16世纪中期绘制于印度果阿的《卡萨纳特抄本》(Codex Casanatense 1889),甚至是16世纪初期德国画家克里斯托夫· 魏德兹(Christoph Weiditz,1498-1559年)所绘制的《服饰书》(Trachtenbuch),在题材和形式上均与《皇清职贡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在欧洲大陆,男女对偶图像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早期比阿特斯地图(Beatus map)中的亚当和夏娃。大航海时代,随着西方世界对异域的不断探索和发现,原属亚当和夏娃的男女对偶图像也成为了一种范式,被用来描绘新世界的民族志图像。

但遗憾的是,不管是日本江户时期的南蛮世界地图屏风和“万国人物”图像,抑或是欧洲本土地图、游记中的男女对偶图像,均有众多问题尚待解决。因此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以宫内厅《万国绘图屏风》为代表的南蛮世界地图屏风,以正保本《万国人物图》为代表的“万国人物”图像,以及其与清宫新图式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其次,以17世纪初期荷兰地图为中心,追溯男女对偶图像的母题源头,并分析其图式特点、演变及其影响;最后,回到本文的出发点,对《皇清职贡图》新图式来源这一问题作出解答。

07

《一铺经变的几种读法——基于莫高窟第 217 窟南壁经变争议的再研究》

作者:石尚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李军

论文简介:莫高窟第217窟南壁经变题材向来颇多争议,主要有“法华经变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说”和其他可能三种观点。笔者以莫高窟现存同一题材的第217窟南壁、103窟南壁、23窟东披、31窟东披四铺经变壁画为研究对象,总结贺世哲、汪悦进、下野玲子、施萍婷等前辈学者的研究方法,从画面、文本和年代三个角度展开再研究,反思图像的可能、限度和潜力。

08

《美术史视野中辽代琥珀的视觉资源与文化互动——以陈国公主墓为中心》

作者:田亦阳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张鹏

论文简介:陈国公主墓出土的琥珀制品,其种类、质量、数量在现已发掘的辽代墓葬中均数上乘,是研究辽代出土琥珀的突破口。本文以辽代琥珀及其制品作为切入点,重新梳理辽代出土的琥珀材料,在分类别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详细分析其题材、使用功能、工艺技术及其多种材质组合的使用方式,讨论其在当时被装饰、使用、及制作的历史语境,以及辽代出土琥珀所具体呈现的物质及视觉特征。探寻辽代琥珀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不仅如此,辽代琥珀的材质、工艺和纹饰等也体现了不同地域及政权之间思想、艺术与文化的互动和传播。

中国古代书画史与鉴定研究

01

《女性男装图像的性别表达——从柳如是男装像说起》

作者:付欣婷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黄小峰

论文简介:本文以柳如是男装像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关注人物形象的选取、服冠细节的暗示以及背景空间的营造,进而探究一类特殊女性图像中的性别表达。

首先从身份总结、文献梳理与图像分类三个角度,对柳如是的历史影响进行了全面考证。其身份复杂且多维,其中还隐含着某些矛盾的因素,但其中的家国性远远超越了个人性,将有的因素进行统和。因此图像中表现为,既有丰富的图像类型,其中又以男装像最成体系。然后是从身份到外貌,梳理了文字中对柳如是形象的记载,更重要的是联系上下文语境,将形象放到具体事件中考察,试图探究衣冠外貌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和意涵。可以发现文献记载的形象类型要比图像中所呈现出来的更多,而图像却比记载更加细节化。对文献记载进行梳理的主要目的,并不意味着其可信度比图像更高,而是提供另一种理解其图像的方式。第三小节则是从文字到图像,将柳如是图像分为男装像、美人图与妇人像,这三种类型别指向了对柳如是身份的不同认知,也体现其形象的不同性别特质:男性化、女性化与中性化。

第二章从柳如是男装像的服饰考察入手,试图解开关于其“女扮男装”的图像误会。通过对幅巾、深衣、道袍以及弓鞵的逐一考证,能够初步得出,晚明女子身着男装属于常见的社会现象,而且柳如是在自身的装扮中留下了性别线索,应该只是女着男装,而不存在性别隐瞒的主观意图。同时这些服冠形制还带有明显的遗民特征,其装束的政治内涵远大于性别内涵,应该放到明代遗民形像塑造的图像领域中加以考察。因此柳如是男装像不断被临摹题咏的原因,很难可能是其图像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社交属性,在传播过程中遗民圈层完成了隐晦的政治观念的确认。

第三章以柳如是男装像的图像背景为研究重点。分析了单线条圆环与道教“镜光”之间的关系,双线条圆环与园林月窗之间的关系,以及户外山水背景与女性形象进行组合时所作的自身调节。并且针对图像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矛盾性,以及图像空间对中性化形象的约束性,给出了可能性的解释:柳如是男装像是一类性别模糊地女性图像,因此不管是代表女性空间的月窗,还是男性图像空间的山水,都是图像创作者在中性化人物形象与传统图像程式之间进行调和的结果,是一种在图像中构筑的女性礼法空间。

第四章在前三章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柳如是男装像所代表的一类具有多重可能性的“模糊”的女性图像。试图在有限的材料与能力中,从身份、性别以及图像背景三个方面,将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中某些边缘化的材料进行总结勾连,发掘一个隐含的图像体系的冰山一角,当然本文还远远不够完成这项宏大的任务。但能够将柳如是男装像,以及许多远离时代大风格的零散图像归入一全新的图像框架之中。

02

《存世张渥<九歌图>的辩伪与风格来源解析》

作者:刘桐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邵彦

论文简介:张渥活动于元末的苏州地区,曾多次参与以杨维桢、顾瑛为核心的雅集和交游活动。然而这位画家存世之作却少的可怜。其中《九歌图》最为著名。作伪《九歌图》图像谱系的重要一环,元代张渥的九歌图确实在艺术史研究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张渥《九歌图》本身的真伪问题鲜少有人关注,本文将结合张渥名下数本《九歌图》作品,从元代末年人物画技法风格的角度入手,并结合三卷作品中的书法、款识、题跋等信息的考证并辨别真伪,对三本九歌图进行真伪判断,与此同时,梳理这几本九歌图的图像系统,解析创作动因。并根据九歌图的风格演变探索张渥《九歌图》风格变化的内外动因。并还原李公麟《九歌图》与张渥《九歌图》之间的风格关联。

中国建筑艺术史

01

《半旧:乐嘉藻中国建筑史研究再探》

作者:郭琦洋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陈捷

论文简介:1933年出版的《中国建筑史》是乐嘉藻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凝结和表达。由于该研究贯穿一生,而其一生恰处于近代中国变化最剧烈的时段,因此这一漫长研究的最终成果不可避免地呈现复杂面貌,或可称为“层累的过程”。本文试图从最终呈现的文本入手,对这一“层累的过程”进行拆解分析,探究其发展脉络和复杂面貌的成因。

在这一过程中,乐嘉藻对于“建筑”“建筑学”“建筑史”三者观念的变化始终是其建筑史研究、书写、表达最本质的动因。即乐嘉藻并非一开始就自觉地视其研究为“中国建筑史”研究,因为在民国以前,“建筑”“建筑学”“建筑史”这些专有名词都还未曾进入他的视野和知识体系。因此,乐嘉藻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于“建筑、建筑学、建筑史”三者的概念不断认知和对相应研究方法不断探索的过程。而这也是乐嘉藻与其后以梁思成等学人为代表的建筑史研究最大的不同所在——梁思成等人首先掌握高度成熟的理论(包括概念内涵和研究方法),随后自觉地将这些理论和方法运用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中。

这一过程同时伴随着“现代性”的自觉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其形成有赖于两方面的力量——其一是中国传统的、内源性的力,其二是西方的、外来的冲击力。两种合力的共同作用下,首先有了乐嘉藻复杂的社会经历和社会角色,进而有了乐嘉藻“建筑观念的变化”和“学科观念的混杂”。因此无论是乐嘉藻其人亦或其建筑史研究,均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中西杂揉、传统现代交织的面貌。而这一复杂性面貌恰能折射出建筑学或建筑史这一外来学科在中国本土转化、落地生根的过程。因此对于乐嘉藻的个案研究也就具有了超越个体的更大意义——或可对如今的建筑史和学科史研究有所助益。

02

《发现佛光寺——从佛教名刹到世界唐构》

作者:滕静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陈捷

论文简介:文章主要围绕“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发现佛光寺内东大殿为唐代建筑”这一事件,讨论“何为发现”和“为何发现”两个问题。

事实上,在梁思成之前,佛光寺作为佛教寺庙一直持续有建筑营造与宗教活动.因此本文将梁思成的发现定义为一个新视野的发现、一个新身份的发现。他将佛光寺以中国本土的唐代木构建筑遗存的身份,纳入学术视野中。

“发现佛光寺”这一事件已不仅仅是梁思成与佛光寺两者之间单一的双向关系,也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是中外学者在那个时代学术碰撞的火花。然而却因为现实的社会原因,匿藏其中一些细节,最后呈现在后人眼中的是一个近乎传奇的建筑史佳话。

03

《“乾隆样式”——18世纪藏传佛教建筑写仿中的“都纲殿”》

作者:张清澄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陈捷

论文简介:所谓“乾隆样式”指18世纪在北京、承德等地敕建藏传佛教寺庙中的一种佛殿的样式,号称仿照西藏“都纲法式”建成。之所以称之为“乾隆样式”是因为它是乾隆时期独有的,且在皇帝意志主导下形成。该样式的建筑特征为,以方形攒尖顶大殿为核心,四面或三面以群楼围绕。本文将该建筑类型置于乾隆时期藏敕建黄寺营建写仿西藏重要藏传佛教建筑的宗教、政治语境下进行研究,结合图像资料和大量清宫档案史料,对建筑实体和内部供奉体系进行了来源考证和意义阐发,认为该类建筑与宫廷联系紧密,从建筑实体到供奉习惯都是皇帝个人意志主导下,清宫内廷皇室宗教生活的缩影,其构造手法是主要运用汉式宫廷建筑的一些列常用元素,部分添加入藏式、蒙式寺庙建筑元素组合而成,以达到与所写仿对象形似的目的。

美术理论研究

西方

01

《后戏剧剧场时代的女性力量 ——以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中的美国女性行为艺术实践为例》

作者:贾浅烦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王春辰

论文简介:后戏剧剧场时代,情节文本已不再是表演的核心,观众的主体性突显出来,而表演的场域被拓宽,跨界融合成为可能。表演不再拘泥于线性叙事,走入山川湖海、美术馆、咖啡馆、餐厅、工厂等更开放的空间,这样的表演形式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与观念艺术、激浪派、偶发艺术等流派的理念不谋而合,并在这一时期成为了一种新的行为艺术形式。行为艺术的英文虽然与表演艺术一致,但它更具有后现代的观念性,其核心已不再是排演虚构的戏剧,而是以身体为媒介,可以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手段,也不再为观众创造虚幻时间,而是将开放的日常空间和各类艺术空间都囊括进它的表演场域。

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二战的结束,由于战时女性的就业和受教育机会增加,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在20世纪后半叶以美国为中心展开。此次浪潮也催生出了一批美国女性行为艺术家,她们的表演关注性别、平权、性少数群体生存状态等一系列问题,表演的内容大胆外放,不拘泥于形式、内容或者场所,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的双重震撼。本文以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中的美国女性行为表演艺术家辛迪·舍曼、卡萝莉·史尼曼、霍莉·、卡伦·芬利等人以及表演艺术团体,如WOW Café Theater和“女服务员”的艺术实践为例,分析20世纪末政治、经济、思想与她们的行为艺术表达的关联,研究后戏剧剧场时代下,行为表演艺术中的女性力量。

02

《鲍德里亚现代性批判及其艺术阐释力 ——以其诱惑理论为例》

作者:刘一雯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王春辰

论文简介:在阐释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诱惑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诱惑理论的思想资源、现代性批判维度以及它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的阐释效力进行了考察。通过将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中的重要时刻与诱惑理论进行勾连,由此突出艺术发展逻辑内部的反省式自觉与诱惑理论的内在联系。

美术理论研究

中国

《王履<华山图册>的创作与流传:兼论元明文人的个性心态》

作者:张之瑞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王浩

论文简介:在南北宗论和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下,现代美术史论的研究往往根据王履《华山图册》的绘画风格将其与明代浙派关联讨论,从而先入为主地将他与元明之际的“文人画家”对立起来。长期以来,这一做法不仅有意无意地掩盖了王履的文人身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读或忽略了其思想的真实意图和重要价值。本文首先试图重新明确王履的文人身份:不仅其家世可以追溯到一个源远流长的仕宦望族,而且其本人的际遇和心态亦带有元末明初文人的典型色彩。登览华山的经历导致了王履晚年学术的彻底转变,而其《华山图册》正是对这一转变的记录和总结:自然的神奇使其意识到前人知识的局限,其学术态度亦随之从“模古”转向“疑古”,但严肃的“金华儒学”训练并未使其流向彻底的怀疑主义,相反,他重新确立了“证古”这一学术目标,继之从金元医学和庄子思想中找到了一种“以目证古”的方法。在画学方面,王履“兼重形意”的思想实则与元代金华文人的画学传统有着密切关联,因而他不仅对宋元以来的士人画有着深入了解,而且其画论正是针对元末画坛中的“重意”和“模古”两种风气而展开的。随后,本文不仅对王履的后嗣和《华山图册》的藏家作出了进一步考证,而且从三个方面梳理了王履文本在后世的传播路径:首先,在明代文学复古运动中,吴中文人在北地文人的影响下逐渐萌生出一种“壮游”情节,随之王世贞通过组织汇编王履等乡人前辈的文艺作品,最终建立起吴地文人的“华山壮游”谱系;其次,吴中文人始终志在旁蒐历代故实,而其中亦多涉及王履,但于晚明之际,他们对王履的关注重点却呈现出一种从经史向杂学的转变,而此一转变适足印证明清之际的某些学术动向;此外,明代中叶以后,一部分文人再次发起了对前代知识的质疑和反思,他们进而于接触《华山图册》的过程中与王履——这位“疑古”前辈——产生了一定的思想碰撞。由此,本文尝试在补苴当下王履研究的同时,进而为元明文人心态和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新材料和新视角。

视觉文化研究

01

《新黑人的身份建构——1920-1943年的非裔美国艺术研究》

作者:胡乃斌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邵亦杨

论文简介:本文试图通过对20世纪新黑人文艺复兴时期视觉艺术中非裔美国人身份建构的研究,来削弱美国艺术史中经常将非裔美国艺术解读为单一的种族艺术这种简单化概括的权威。作为非裔美国人历史中第一次文化艺术觉醒,新黑人文艺复兴在1920年到1943年见证了一个关键框架的构建,这一框架将非裔美国艺术中公开的文化种族主义视为价值标准,而排除和否认了可能对他们的作品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

在论述结构上,本文首先从新黑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纽约哈勒姆区出发,通过分析杜·波依斯、阿兰·洛克等非裔美国文化领袖的文化和身份诉求,探究了新黑人美学是如何在非裔美国群体内生成和发展的。其次,本文关注了如哈蒙基金会和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联邦艺术项目等白人主导的机构和展览中的文化政治,探析他们在“帮助”非裔美国艺术家时的艺术政策。在这部分,也关注到了非裔美国群体对这些展览或教育政策的反应。接下来,本文描绘了哈蒙基金会展览时期以及罗斯福新政时期,将非裔美国艺术作为一种集体现象进行讨论的批评形式,这一部分同时关注到了来自非裔美国群体内部或外部的声音。最后,本文回到了非裔美国艺术家和作品本身,通过对具有不同经验和表达方式的非裔美国艺术家实践的分析,试图去客观地发现新黑人身份的真实建构。

在对新黑人文艺复兴时期非裔美国艺术的发展环境进行整体观照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在这一时期,从杜·波依斯等人关于非裔美国艺术中种族代表性的争论到洛克将“黑人艺术”作为美国艺术的独特贡献,从亚伦·道格拉斯和阿奇布尔德·莫特利画面中对非裔美国人故事的浪漫化描绘,到威廉·艾德蒙森和雅各布·劳伦斯作品中对非裔美国人民间题材和真实经历的挪用,作为“黑人”的非裔美国学者和艺术家一直在表达他们的美国身份诉求;然而,主流艺术展览与机构在选择非裔美国艺术家和作品时的社会学见解往往忽略了作品的美学意义,同时主流艺术批评经常以明显的种族主义方式曲解了新黑人理想,从而将其从美国艺术中分离出来。

02

《以和平的名义:50年代中国与全球的社会主义艺术交流与现代主义》

作者:阮晶京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尹吉男

论文简介:1952年在北京举办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举办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参会的和平代表们是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力的非官方人士,他们的国家大多数没有与中国建交。本文以亚太和会的视觉建构为中心,探讨1950年代中国与全球社会主义艺术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毕加索的和平鸽飞来中国到齐白石的和平鸽走向世界,从智利、墨西哥等拉美艺术家在中国到抗美援朝宣传战中的跨媒介传播……以和平的名义,中国与世界展开了前所未有广泛的艺术交流,国际对话在动荡与希望中持续进行。本文试图探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主义艺术的各种思想渊源和外来影响,从而加深我们对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文交流和艺术中介重要影响的认识,呈现一个比以往认知中更加复杂多元的中国现代艺术史。

现代中西方美术教育比较研究

《英国高等美术教育之迭变 1890-1970 —— 基于伦敦地区美术院校的案例研究》

作者:陈哩尔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范迪安

论文简介:20世纪的英国美术教育是一个承上启下,开启新纪元的关键时代。英国具有现代形态的美术教育体系发端于19世纪,1890至1900年间美术学院井喷式的成立构成了美术教育发展的一大热潮,并且伴随着现代艺术的勃发与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在20世纪产生了巨大的教育变革,奠立了丰富的教学面貌,在当代国际美术教育领域取获亮眼的成绩,并以伦敦地区的美术院校为代表,围绕着艺术与设计学科发展出多元丰富的教育形态。

目前在关于英国美术教育发展史的研究中,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梳理与对重要文本的译释读解仍属较为薄弱的环节。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素来有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有鉴于此,本研究试图以史料梳理与文本分析为基础,以时间线为写作顺序,以“在地性” 为视角,对1890年至1970年代的英国高等美术教育做较为深入的研究,从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英国美术教育的特殊性、伦敦美术教育的代表性及20世纪英国美术教育的承上启下性四个思考点出发,通过对于典型性案例的分析,择取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系统性、深刻性、具体性的美术院校、代表人物、学科专业进行深入讨论,以期在从个别到一般及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中把握研究主题。

现代中西方美术比较研究

《印象主义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思想资源探析 ————以1956-1957年中央美院关于印象主义问题的讨论为中心》

作者:平川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范迪安

论文简介:本文以许幸之记录的1956-1957年中央美术学院有关印象主义讨论会手稿作为研究中心,回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内对印象主义的引介传播、误读阻隔、再接受与再发展的历史足迹,对手稿进行识别、梳理、整合和剖析,解构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的“支持”或“反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和“阶级立场”与“学术立场”相对立的研究思路,重新划分讨论的学术阵营,还原讨论会的重要史实细节,爬梳讨论会现场的新问题,阐析各阵营思想观点的学术动因与社会原因,探究讨论引发的经验与教训。讨论既是外来美术资源如何践行“本土化”的一次学术争鸣与思想交锋,也是一种艺术新话语生产和新观念传播的教学形式。讨论不是对“苏联模式”的简单照搬,这其中也体现了发言人独立思考的学理精神、艺术评论中的文化自省意识和“中国立场”的崛起。教学思想的独立性虽然受到了政治形势的影响,但1956--1957年中央美院具有较为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在教学中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教学理念,体现出对学术价值的独立追求和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美术教育道路的先锋意识。

艺术传播学

《怀旧的虚拟乌托邦——传播视角下的像素弈画研究》

作者:刘瑾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詹琰、王浩、于润生

论文简介: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7年红迪网举办的一场名为r/place(像素弈画)的愚人节活动,用户在72小时内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用像素点创作,共同完成了一幅包括1493个图像的像素风格画作,呈现出当代互联网流行文化的面貌。

像素弈画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该活动是一场社会事件。它的发生基于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它的发展过程印证了传播学中的集合行为理论。其次,像素弈画也是一场游戏。它的游戏机制通过传播动能诱发活动中一系列捍卫荣誉的合作与暴力行为。最后,像素弈画是一次艺术实践。从形式角度看,像素弈画最终产生的图像是凝结参与者创造力与表现力的视觉材料;从风格角度看,像素化风格是一种来自电子游戏的怀旧风格;从图像学视角看,像素弈画以图像言说历史、表彰荣誉、表达文化立场;从艺术传播的角度看,以艺术之名和对自由创作的追求是催化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通过对像素弈画的形成背景、图像风格、图像内容、参与者互动情况进行综合地考察分析,并从传播的视角出发分析像素弈画的事件性、游戏性和艺术性,解释艺术传播作为一种动能在当代互联网环境中的样态与效果,丰富了对当代艺术新边界的学术解释。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研究

《困境与探寻:当代艺术中的水墨艺术现象研究》

作者:陈工布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宋晓霞

论文简介:论文的题目是“困境与探寻:当代艺术中的水墨艺术现象研究”,意为当代艺术对水墨的是困境与探寻两种状态。其是因为水墨艺术在资本主义现代文化影响下的“本体语言”困境。

在这种基本情况下,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水墨艺术展览:当代中国艺术的今夕与共(Ink Art: Past as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其作品基本脱离了笔墨的系统;展览中部分作品来源于某种传统符号,却没有任何“水墨材料”参与。国内外对该展览有着两种鲜明的态度,分为新水墨自居的支持者,以及捍卫传统的批评者。而展览策展人提出作品选择依据作品中是否具有“水墨精神”,于是,什么是“水墨精神”便成为了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成为了“水墨艺术”的表达去处。

论文第二章张羽和谷文达为例,分析他们作品中“本体语言的困境”是因为存在“中国为主体”与“西方为主体”的“内”与“外”的挣扎,且本文认为按照西方的文化逻辑进行水墨艺术的探索容易陷入到观念的虚无和水墨的纯粹材料化。另外一方面,当下已经出现了对“中国文化主体性”探索的艺术现象,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现象:(一)符号的运用,当代艺术作品出现大量的水墨艺术中的特殊符号,本文以“太湖石”、“山水画”符号为例论述了当代艺术作品以“符号”唤起传统艺术中含有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文化;(二)现代书法的发展,依据于汉字本身具有的“象形-理式”历史,汉字艺术本身也具有唯一性,现代书法以抽象、语言、前卫等探索方法来探索书法艺术的现代转型;(三)中国精神的探求,其一当代艺术中附和了水墨艺术叙述方式中的焦虑、孤单等内敛式的情感;其二是中国精神中展露出来整体式的精神模式,对“物”、“他人”、“自然”的新的态度。

通过对这些现象发现中国艺术有一种向内的焦虑、寂寞情绪和个人的精神性。究其线索,西方文化是以宗教作为社会的约束,而中国却是以儒学道德作为核心形成的特殊的文化逻辑,而水墨艺术便是这种文化的艺术表达。这种表达方式分别是焦虑-孤独的情绪;以及书法-山水-精神为代表的自我情绪表达。本文认为这些现象探索了“水墨艺术精神”,这种基于社会道德的艺术表达式是围绕着“人”,探索基于农耕文化产生的宇宙观,以及“内外调合”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现代艺术模式,作为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缺失的补偿。

中国版画史及理论研究

《组织起来——“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

作者:何禹衎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郑岩、苏新平、陈琦、齐凤阁

论文简介:在现当代版画史研究叙事中,“四川版画”作为一种群体艺术现象或是“画派”“流派”已成为既成概念。然而这一概念仍有很多模糊之处,本文将它的成型发展过程限定于其发展最为蓬勃也构成了今日认知的代表性面貌的“十七年”时期以便进行阶段性的溯源和讨论。在对这一段史实的梳理中,“四川美协”与之紧密的关联与所起的重要作用无法忽视,这也点出了“十七年”时期美术创作中所蕴含的组织化、集体化、体制化等问题。本文从四川版画与四川美协之所以紧密相关的历史脉络谈起,首先回顾了新兴木刻运动中的“组织”传统、版画在新中国成立后新时期中的处境以及四川美协这一机构的来龙去脉。当四川美协开始发挥时代赋予它的责任时,版画由于各方面原因成为了“排头兵”,这直接催生了四川版画的兴起。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艺术家们参与构建组织了集体并需要首先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在这种集体组织的氛围里艺术家们也各自探索出了有共性也有个性的创作面貌,最终构成了今日所见之四川版画的基本面貌。四川版画这种地域性的发展并非特例,“十七年”时期的版画发展由点成面,成为了版画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本文通过对四川版画及其核心组织者四川美协脉络的历时性过程的探寻以及对横向共时性的观照,意在深化对这一中国现代美术发展重大转折时期所呈现的艺术景观及文化生产方式等问题的理解。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研究

《何以为古——北宋蓝田吕氏家族墓与吕氏复古实践》

作者:胡译文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贺西林

论文简介:复古问题是贯穿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问题,北宋时期士大夫的古器物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以往关于北宋复古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观念层面,蓝田吕氏家族墓的系统发掘,为复古问题在实践层面的讨论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即以陕西蓝田吕氏家族的复古实践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丧葬实践和古器物实践及相关文化现象,注重复古问题在实践层面的讨论。

全文以“何以为古”为核心问题,包括吕氏为什么复古、复什么样的古和如何复古三个层面的问题,对于这三个问题的思考贯穿整个论文始终,并通过“礼失何求:士大夫的焦虑”、“葬以复礼:蓝田吕氏的丧葬实践”、“宝而藏之:蓝田吕氏的古器物实践”和“题写的场域与意图”四章的论述,在文章最后重新反思这一核心问题。

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复古实践时,吕氏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丧葬实践,如墓园布局、墓葬设置等方面,吕氏较为严格遵循古礼观念,全面且深入地践行古礼,实现复古理想;而古器物实践即仿古器的制作与随葬中则呈现出似古非古的现象,或许既意在自身文化学识的标榜,又与真正的古物保持距离以示敬意;二者间的差异既为我们勾勒出更为鲜活、立体的蓝田吕氏,也为我们展现了吕氏复古实践的不同层次和面向,这些差异之间所形成的缝隙,或许正为时人对于时代的回应和个人表达。总体上看,吕氏的复古实践既是其家族尊古复礼理想的具体体现,更寄寓了其家族成员借由学习和追复古礼,修养德行的君子之志。对于吕氏来说,复古实践,既面向历史,更面向自身。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究

《互融与共生:定西“纸火”及仪式的丧葬观念研究》

作者:张冬萍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乔晓光

论文简介:“纸火”在甘肃省定西市地区民间丧俗中种类极为丰富,纸符箓、纸钱、纸扎、纸幡等纸火类型普遍存在于丧俗仪式之中。本文首先从定西地区纸火这一民间美术类型入手,探讨纸火艺术自身及其仪式。纸火及丧俗仪式中蕴涵了诸多文化因素,本土的儒家、道教等观念体现在治丧活动之中。而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也渗透进民间丧俗文化,并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民间信仰化”了的佛教,呈现出杂糅、混生的状态。民间丧仪物象——引魂幡,在丧俗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功能,带有儒佛道融合的烙印。

本文希望通过呈现定西地区纸火及仪式中丧葬文化互融与共生的状态,在厘清事实的基础上,尝试从考古出土的丧葬剪纸中寻找历史上佛教对该区域丧葬剪纸的宏观影响,思考其联动性,立体呈现今天定西地区民间丧俗的活态现状与历史文化观念。

主编丨吴琼

编辑丨何逸凡

原标题:《2021中央美院毕业季丨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2021中央美院毕业季丨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适合发朋友圈的搞笑的短句 有文化逗比的搞笑句子

适合发朋友圈的搞笑的短句 有文化逗比的搞笑句子

1:熬过无人问津的日子,才有诗和远方。2:饭要和投缘的人吃,日子要和懂你的人过。3、世界那么大,没钱能去哪?去买个地球仪吧,不但能看看,还可以转转。4:好听的话别当真,难听的话别走心。5:热水太烫我不敢喝,...

2022-11-29 #经典句子

适合写进作文里面的优美句子 充满文化气息

适合写进作文里面的优美句子 充满文化气息

历史书太小,装不下一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历史书又太大,装下了华夏上下五千年,在历史书上你随意翻过一页,用笔画过的内容,很可能是他们的一生。(主题:人与时间,历史人物,时间流逝)我看到那些岁月如何奔驰,...

2022-11-17 #经典句子

这样的句子 如果没有一点文化修养的话 还真看不出其中的隐含

这样的句子 如果没有一点文化修养的话 还真看不出其中的隐含

汪曾祺先生是本人比较佩服的一位作家,一件事情在他的笔下就是一幅画。他写故事的方式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在给一个家人聊天,话风很朴实,态度很和蔼,能讲进人心里,让人读过之后很舒服。但这样的文笔可不是一般人所...

2023-01-30 #经典句子

德云语录 能够让你受益一生的句子 文化低么?

德云语录 能够让你受益一生的句子 文化低么?

都知道德云社里大部分人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要知道的是,文化水平低并不代表人生阅历不丰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德云社文化低?他们说出来的这些话却句句都精辟!德云语录,能够让你受益一生的句子,文化低么?1....

2023-05-02 #经典句子

《肖申克的救赎》这些励志文化句子 你知道吗?

《肖申克的救赎》这些励志文化句子 你知道吗?

You know 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Hope can set you free.恐惧让你沦为囚犯。希望可以感受自由...

2023-01-10 #经典句子

公文176:文化是什么?请看浸润于内心的句子

公文176:文化是什么?请看浸润于内心的句子

文化是什么?请看浸润于内心的句子1、认识并理解文化,不仅需要平民视角,还需有一种历史的视野。2、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无论是文明开化之早、声名文物之盛,还是文脉承传之久、文德惠泽之远,都世所罕见,其...

2022-12-15 #经典句子

国漫中让人记忆深刻的5个句子 不只是句子 更是一段文化记忆

国漫中让人记忆深刻的5个句子 不只是句子 更是一段文化记忆

国产动漫在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众多佳作。而人们对动漫的印象也有所变化,逐渐改变了对动漫的偏见。而在热门国产动漫作品里面,总会留下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句子。可以说,这些句子已经不单单是动漫的东西,而且是一种...

2022-12-19 #经典句子

古风文化 让人一眼就爱上的古风句子

古风文化 让人一眼就爱上的古风句子

最近这几年,古风的歌曲甚是流行。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上了古风。但是小伙伴们知道古风具体的含义是什么吗,古风与中国风又有哪些不一样呢?不过今天,小的主要就是跟各位唠唠嗑,谈谈古风文化。古风,是一个多义词...

2023-01-17 #经典句子

《天道》里你不得不读的句子 让我们知道文化密码的存在

《天道》里你不得不读的句子 让我们知道文化密码的存在

文化密码、文化属性这些本来是属于学术领域那些学者专家的专属特权,却在一部文艺文学作品中得到被解读和释放,更是让许多读者默默的在思考中不断的体味。电视剧《天道》,从没有进入热点讨论和热搜的排行,但是在观...

2022-11-3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