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20年前初中语文曾学过这篇古文 直到今天才明白蒲松龄笔下的深意

时间:2020-10-10

当时人教版的语文教材节选了蒲松龄狼三则中的一篇古文,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屠户杀狼的图画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本文共 1885 个字,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很小的时候接触蒲松龄,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上。当时人教版的语文教材节选了蒲松龄《狼三则》中的一篇古文,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屠户杀狼的图画。而且这篇古文的主旨告诉我们,对于狼这样狡诈的动物,千万不要心存幻想,更不要一味的迁就退让,而是要勇敢地消灭它。

距离学习这篇古文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大概20年,其中的主要情节都已经忘却。但是这篇古文最后的“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的结束语,却让人印象深刻。以下是这篇古文的全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这篇古文的题目是《狼三则·其二》,节选自蒲松龄最著名的小说集《聊斋志异》。20年前的时候曾经出现在中学语文教材当中,20年后的今天依然出现在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课本当中。

尤其是这《狼三则·其二》,在这三则短文当中是最长也是最引人发醒的。和我们之前所赏析的诗词不一样,这是一篇古文小说,有情节有人物,是一则完整的故事。

开篇就已经把我们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故事场景当中。“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傍晚的时候,一个屠户卖完了肉走在了回家的路上。担中只有骨头,但是在路上遇到两头狼,慢慢地跟着他走了很远,一直穷追不舍。

故事的情节就这样展开,主人公都已经全部出现,接下来就是整个故事情节的展开。刚开始的时候,屠户看到这样的场景,“屠惧”,毕竟在那个时代,野狼的战斗力不容小觑,所以屠夫选择了“投以骨”。给它们一点甜头尝尝,或许它们就会离开。

事实上这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一狼得骨止”,但是“一狼仍从”。屠户有点慌张了,没有办法,只能“复投之”,但是由此所带来的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一直到最后骨头都没有了(骨已尽矣)但是”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事情节发展到这里,气氛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张。一方面是一个忙碌了一天、走在回家的路上的人,而另一方面是两头穷追不舍的狼,两者之间的实力对比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屠大窘”,而且这个屠户知道狼向来非常狡诈,也非常担心“恐前后受其敌”。

气氛越来越紧张,屠户开始想办法。正当这个时候,他突然看到“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田野当中有一个麦场,而且里面堆满了柴火,像一个个小山丘一样。屠户看到这地方可以躲避,就赶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看到这个场景,“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这两头狼也不敢轻易发动攻击。

接下来是这篇古文最精彩的部分。“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两头狼对一个屠户,狼性的狡诈在这里得到体现。这两头狼兵分两路,“一狼径去”,另外一个则“犬坐于前”。而且“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在人狼对峙期间,这头“犬坐于前”的狼“目似瞑,意暇甚”,好像在打盹。正在这个时候,屠户把握住机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一鼓作气,直接把这头狼给杀掉了。

处理完了这一只狼,还有一只呢?所以屠户“方欲行,转视积薪后”,突然看到“一狼洞其中”,如此也明白了这两头狼的用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而且此时那一头狼“身已半入,止露尻尾”,看到这个场景,屠户自然不可能放过机会,所以“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此时的屠户才明白,“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也就是说,在屠户躲入柴堆之后,两头狼进行了分工。一头狼和屠户直接面对面对峙,另外一头狼则绕到屠户的背后,以求攻其不备。而且和屠户直接面对面对峙的狼假睡,以求能麻痹对手,不料聪明反被聪明误,两头狼接连失策。

最后,这一句是作者对整个故事情节所发出的议论。“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本身确实非常狡猾。但是这一会儿的功夫,两头狼都死掉了。禽兽即便是再狡猾又能狡猾到哪里去呢?不过是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当时的我们不过是十二三岁的年纪,对于这篇古文的理解仅限于人狼之争而已。直到今天重读这篇古文,或许才能明白蒲松龄笔下的深意。在这篇古文当中,“狼”其实有着特定的指向,那就是这个社会当中的人性丑恶的一面。被丑恶人性支配的他们非常狡猾,很多人都受到他们的侵扰。

其实我们很多人在面对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大多数都是选择“屠惧,投以骨”,但是结果往往是“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蒲松龄借屠户杀狼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这样的人不要心存幻想,更不要一味的迁就退让,而是要勇敢地消灭它。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20年前初中语文曾学过这篇古文 直到今天才明白蒲松龄笔下的深意》,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从《聊斋·黄英》人物形象的思想文化意蕴 论蒲松龄的儒道墨思想

从《聊斋·黄英》人物形象的思想文化意蕴 论蒲松龄的儒道墨思想

...个“陶”,大抵取自陶渊明;而“黄英”这个名字就更有深意。“黄”是菊花的本色,“英”则是花的意思。陶渊明《桃花源记》一文里,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样的句子。“黄英”就是黄花,也是菊花。关于菊花的思想...

2023-06-24 #经典句子

蒲松龄与高考满分作文

蒲松龄与高考满分作文

...得:“余少失严训,辄喜东涂西抹,每于无人处时,私以古文自效。而吾邑名公巨手,适渐以凋零,故搢绅士庶,贵耳贱目,亦或阙牛而以犊耕。日久不堪其扰,因而戏索酒饵,意藉此以止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从小没人...

2023-12-21 #经典句子

要想孩子将来高考多拉分 那就从小让他多学古诗文

要想孩子将来高考多拉分 那就从小让他多学古诗文

...子多学学古诗文。古诗词对于当下的学生很重要对于一个初中生,最重要的是学习,应对考试。为将来的高考打基础。应试教育要求你必须学好古诗词。因为2018年高考语文迎来大改革,老师们都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这个新方案...

2023-08-24 #经典句子

小学生古诗文学习背诵浅见

小学生古诗文学习背诵浅见

...小笼妈是上海初三一线语文教师,之前已经分享的文章:初中:中考群的一次临时问答记录关于初中文言文的一些问答关于阅读和阅读理解的一些问答关于初中作文的一些问答关于初中文言文、古诗词的一些问答2关于初中作文...

2023-12-09 #经典句子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大汇总 “吃透”轻松突破古文阅读难关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大汇总 “吃透”轻松突破古文阅读难关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大汇总,“吃透”轻松突破古文阅读难关!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文言文学习占据着很大的分量,而且再初中语文考试文言文是必考...

2023-11-06 #经典句子

“之乎者也”:古文的前世今生

“之乎者也”:古文的前世今生

...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而且初中、小学的古文篇目也在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正如题目所问的一样,有些人尤其是广大家长会疑惑,社会在发展,历史在进步,高科技手段日新月异,这一切似乎与古文...

2023-08-07 #经典句子

2019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古文基础之字词句的翻译练习

2019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古文基础之字词句的翻译练习

...语文学习自然也不例外。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学习的重点,考试分值也一直占了总分的30%,算是比较重要的学科了。小学语文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初中语文是巩固+继续学习的阶段,高中语文是提高+...

2023-08-26 #经典句子

学好语文是什么状态?说话有趣 看问题深刻 考试高分更是顺便的

学好语文是什么状态?说话有趣 看问题深刻 考试高分更是顺便的

...家号“人生底色看语文”的第712篇原创文章,更多资料:初中语文,如何把作文写得充实?初中语文,读了好多书,却写不出高分作文,差在哪?初中语文,作文方法:精读课文,练习片段仿写,得高分很容易初中英语,正确的...

2011-12-2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