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大咖荐书丨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韩小蕙:我最爱的两本枕边书

时间:2020-09-29

尽管四十年来百般呵护,封面上还是出现了大裂纹,被我用胶水精心加仔细地粘了好几次,然后再包上书皮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55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文/韩小蕙

我有两本珍贵的枕边书:小窄本,薄至只有150页,纸张已旧成暗黄色,很多页的边沿都已变成小锯齿形状,有点儿惨不忍睹。尽管四十年来百般呵护,封面上还是出现了大裂纹,被我用胶水精心加仔细地粘了好几次,然后再包上书皮。扉页上有题记,为“1980.7.21购于西湖三潭印月”,当时我还在读南开大学中文系。两本书都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79年8月第二次印刷时的印数,一本是80.2万册,定价0.39元;另一本是70万册,定价0.38元。

这两本宝贝书,一本名叫《唐诗一百首》,系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未标明编者的姓名),1978年5月出版的第一版。另一本叫《唐宋词一百首》,是该所1966年以前出版的,选注者为胡云翼先生,重版时由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组对全书作了修订。两本除诗词本身的文字外,其“作者介绍”、“说明”和“解释”都还带有上世纪70年代末“文革”刚结束不久的语言特色,比如说苏轼的“某些作品表现出浓厚的消极思想,是应当批判的”云云。

不过这些都是非主流。这两小本诗词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可以说它们是我的贴身老师,耳提面命地拎着我,从每天早上一睁眼到晚上睡觉前;从南开中文系到光明日报社;从绿皮火车到动车、高铁、轮船、飞机;从杭州到天津、到北京、到海外;从黑发如瀑到白霜染鬓……我捧着它读啊读,背啊背,背了又忘,忘了又背,到现在它们一直还在我的手边。可以说,我会背的唐诗宋词,很大部分来自它俩----这我真的没话说,因为我们青少年那个年代,传统诗词的教本只有《毛泽东诗词37首》,而季羡林先生亲口跟我说起过,他五六岁时候就已经会背很多很多古诗文了,那一代人是有童子功的,我们没有。

我从这两本小书里,认识了一位位诗人,还包括无名氏等几位不知其详的作者。坦率说,不是每一位都喜欢,也不是每一首都喜欢。我个人总的感觉,唐诗一般是外向型的,多是写实、状物、描人、叙事,当然也有大感叹大抒情,如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等等;而宋词是内在性质的多,一般是抒发个人感慨的绝好工具,例子太多举不胜举。我个人也喜欢唐诗,喜欢它的大气磅礴,壮烈雄浑;但我更多的是捧起宋词,背诵的也更多些,为什么?因为我觉得那些词人简直太圣手了,所抒发的家国情怀、爱恨情仇、离愁别恨、喜怒哀乐,比你自己更能看清和了解你的情绪,比你自己更能彻察和洞见你的内心,比你自己更能解析和抒发你的胸怀!他们写得那么美,仅仅用几十字,甚至几个字,就能把整个世界的万象万物都包揽其中,这样的诗词只有中华文化做到了。尝有作家把中国几千年的社会生活描写成人间地狱,这是因为他们自己始终生活在底层的污浊里,没接触过高端层次的中华文化精华,这可是曾经引领和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人类文化精髓啊,想想,真是可悲!

下面进入我个人的宋词世界。在此之前,先要了解一下宋朝的历史背景。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朝历代中经济最发达、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科技创新成果最多、国民文化最繁荣、人口基数增长最健康、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鼎盛朝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的:“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太祖建国时为避免唐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悲剧,遂采取重内轻外和重文抑武的国家政策。影响所及长远,一方面宋朝内部安定而少有内乱,有利于经济发展与文化的繁荣;但另一方面也因此导致武力积弱不敌北方外敌。”

知道了这个历史背景,就会理解宋词必须分为北宋词和南宋词两部分。北宋社会经济发达,国富民强,其矛盾主要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所以北宋词相对来说比较和缓,城市繁华与农村闲定的写照较多,其尖锐的作品一般也是个人仕途坎坷、将士戍边艰辛等。南宋词的主调是国恨家仇无以报,因为不敌北方外敌北宋亡了国,人民生灵涂炭,连两位皇帝都被掠走成为臣虏;但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并不想打回去雪耻复国,这就与岳飞、辛弃疾、文天祥等一众爱国将领产生了根本矛盾,这些将领和爱国士人空有爱国心,但收复失地的愿望无以实现,很多时候只能以诗词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所以这一大批词作就强烈和深刻得多,社会意义也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层面,是广大人民愤懑情绪的代言,因而也更能引起后来者的共鸣。

下面我就简要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几位诗人和词作:

范仲淹(989--1052):范仲淹是我最崇拜的中国古代大政治家,他的《岳阳楼记》是我认定的千古第一至文,其“先天下”的大境界是中华文化的凝萃,代代年年哺育着华夏后来人。范公自幼刻苦自学,考取进士后官至副宰相,政治上力图革新。阔达的胸怀使他的诗词亦意境开阔,豪放雄浑,最著名的是下面这首《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我相信,不管是年少轻狂的书生,还是有了一把年纪的中老年人,读到“四面边声连角起”的沉郁,读到“浊酒一杯家万里”的顿挫,读到“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无奈,读到“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悲凉,都会肃然动容,一颗心像坠下地摔碎了一般,久久不能释怀。

王安石(1021--1086):王安石是宋神宗启用过的宰相,积极推行新法,革新政治,终至失败。他的文章和诗歌成就很高,词作不多,但其《桂枝香·金陵怀古》已压过别家多多首,其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成为千古金句,在21世纪的今天仍不时被人引用。

苏轼(1037--1101):苏轼别号东坡,中国凡识字的人,没有不知道他的。可惜他才太高,可称得上独步官场与文坛,所以遭到宵小们的嫉妒、诬陷和打击,一辈子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贬官与流放的过程中度过的----可叹的是这也是中国特色、人性恶特色。幸好苏公的境界高远,无论是显在高庙之堂,还是退居湖泊草泽,他心中所念的都不是一己的功名、文名、进阶、退隐和显达,而是社稷江山与经国大业,套用今天的话说,他的写作动机在朗朗乾坤,而不在官场、商场、名利场,不在家庙和功名簿。这样的苏东坡,这样的写作,便给我们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蓑烟雨任平生”,“老夫聊发少年狂”,“休将白发唱黄鸡”等数十首名词及名句,尽扫晚唐、五代以后萎靡不振的词风,将传统诗词的写作提高到空前绝后的水准。

辛弃疾(1140--1207):我亦是经典的一枚辛粉,会背他的许多首词,最喜欢的名句有“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醉里挑灯看剑……沙场秋点兵”;“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可惜这位爱国志士生不逢时,在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里,由于屡屡请战抗金,在42岁上就被免官不用,只能闲居乡下,暗自“揾英雄泪”。不过,辛弃疾一辈子都是英雄辛弃疾,他的写个人生命的许多词作里,也是将豪放楔入婉约中,比如最典型的是:“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哪怕个人生活已困顿到“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的地步,也还心心念念着万里江山,试问这种境界,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先天下”的薪火相传吗?

岳飞(1103--1142):岳飞比起辛弃疾,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英雄形象更高,谁不知岳元帅和他的岳家军呢?我的印象中,岳飞只留下了《满江红》和《小重山》两首词,为妇孺皆诵的是“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样撕心裂腑的词句,谁念过不是热血沸腾,陡生爱国之心呢!谁又能不越加敬仰岳飞岳大帅呢!

秦观(1049--1100):秦观是苏轼门下的文人,是当时的著名词家,但同苏轼一样,政治上受到严重打击,被削掉官职,流放湖南郴州。他的才情很高,其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历经千年,一直挂在国人嘴上。另一首《踏莎行·郴州旅舍》的“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也一直是文人们非常推崇的词作。

李清照(1084--?):李清照别号易安居士,她的前半生是活在富贵闲适里,词作的题材虽窄狭,白描水平却力压文坛一众男士,比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婉约的李清照可谓千古第一女词人,一支秀笔把女人们的万种柔情都写尽了。北宋亡国南渡后,丈夫去世,国破家亡,尝尽乱离之苦,她的词风为之一变,叙写凄风苦雨,无尽悲愁,比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还是高超的白描手法,可以与文学史上任何大家比肩。她也有豪放的一面,比如名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真正称得上是笔底走风雷,把女人的高度也表达得淋漓尽致。

张孝祥(1132--1169):张孝祥在南宋词人中似乎不是很著名,但其实他的词写得真好。我第一次读到他的是《念奴娇·过洞庭》,其中有两个名句,后为历代文士引用为联句:“肝胆皆冰雪,表里俱澄澈”,仅10个字,包涵了多么阔达、高洁的襟怀和境界。他作为中下层官吏,因为支持北伐而被罢官,其爱国主义的情怀只能到诗词中去抒发,故还有《六州歌头》等词作,因其“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句,被后人称为“忠愤”词人。

陆游(1125--1210):陆游是大众都非常熟悉的诗人,最有名的是他与前妻唐琬相遇后,留在沈园墙上的《钗头凤》,其“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简直可说是人人会背。他的《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也是人人皆知的名句。不过陆游可不是风流才子,而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之一,他一生坚持恢复中原的爱国梦,至死也没能实现,所以留下了“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一批名词。

文天祥(1236--1282):文天祥更是中国百姓人人皆知的爱国将领,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早已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胸膛上,成为照耀后代子孙的火炬。

柳永(公元1034前后在世):虽然我把时间颠倒了一下,把北宋的柳永放到后面来说,但既说宋词,就不能不提到这位“白衣卿相”,因为他顶着“风流才子”的锅,却是把宋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百度·百科》:“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柳永出生在仕宦之家,父辈有6人获科举功名,他从小便也具有很强的功名意识。但他18岁离家,在钱塘(今杭州)乐不思进盘桓了6年,才上京赴试。自小就才气逼人,他以为及第是十拿九稳的事,谁想当朝皇帝宋真宗很不喜欢他的文风,批为“属辞浮糜”,急火攻心之下的柳永写了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自封为“白衣卿相”,还把功名说成“浮名”,从此断送了自己的仕途。无奈,他只能混迹于市井,为馆楼歌妓们写了大量词作,以至于留下了“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

柳永是词坛上开创词调最多的词家,在宋词800多个词调中,有150多个是柳永的首创。《雨霖铃》、《望海潮》、《八声甘州》、《黄莺儿》、《彩云归》、《鹤冲天》等等,都是他的杰作。他的金句也多多,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宋词发展到柳永,其词调的丰富、格律的形式和词牌内容、所包含的字数等,逐渐获得丰富与完善,他的努力使宋词的发展之路更加宽阔,对后来的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影响甚为深刻。

严蕊(公元1034前后在世):最后还想说一说严蕊。我只读过这位女子的一首词,即《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当是时还不知她悲惨的身世,后来2010年走到浙江黄岩,突然在当地博物馆里见到这位黄岩女子的画像及介绍。她本名周幼芳,父亲是正直小官,因遭奸人陷害屈死在监狱中,将她没藉为奴,沦为台州营伎,更名严蕊。因为“善琴奕、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通古今”,因而得到台州太守唐仲友的赏识,常与之诗词唱酬。后因朱熹与唐太守不合,竟将严蕊投入狱中,逼她承认与唐有奸情。这小女子备受酷刑,却宁折不弯,始终也不承认诬告,更不诬陷他人,其侠骨义胆惊动朝野,深得赞许。后来终于大白冤情,被判从良,以歌伎之身而流芳千古----“莫问奴归处”,写得何等哀怨而又荡气回肠啊!

有宋一代,留下多少豪杰、文士、才子、佳人,最是说不完的宋词。仅《全宋词》里即有约两万首,这些还只是在编的精华之选,尚有更大量的遗珠。去读,去学,去背诵吧,这是中华文化最辉煌灿烂的瑰宝之一。

推荐人:

韩小蕙

原《光明日报》文学副刊主管,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散文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韩小蕙散文代表作》等31部作品集。主编出版当代《中国散文精选》等70部散文合集。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优秀个人、韬奋新闻奖等。曾获首届中国女性文学奖、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郭沫若、冰心、老舍散文奖以及北京文学奖、上海文学奖等。2003年应邀进入美国国会图书馆,成为新中国首位在该馆演讲的作家和编辑,并荣获美国国会参议员“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奖”暨旧金山市政府奖。

壹点号壹点号之家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大咖荐书丨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韩小蕙:我最爱的两本枕边书》,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南国诗风润泽粤东|汕尾市散文诗学会成立

南国诗风润泽粤东|汕尾市散文诗学会成立

...立选举产生了汕尾市散文诗学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和学会会长、副会长众多散文诗爱好者欢聚一堂,共同见证粤东文化发展的历史时刻。河南省散文诗学会会长、国务院特别津贴专家王幅明,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

2014-01-09 #经典句子

中国散文学会东莞观音山创作基地揭牌!开启“文化+旅游”新征程

中国散文学会东莞观音山创作基地揭牌!开启“文化+旅游”新征程

10月23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长、著名作家叶梅女士,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著名作家王剑冰先生,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立华先生、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助理荣杰女士一行走进东莞观音山,为中国...

2019-08-15 #经典句子

散文名家走进稼轩故里历城主题创作活动举行

散文名家走进稼轩故里历城主题创作活动举行

...参观考察。参加主题创作活动的散文家有山东省散文学会会长丁建元,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大众日报》高级编辑逄春阶,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济南日报》文艺部副主任逄金一,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陈忠,《大众日...

2023-12-24 #经典句子

「书讯」《当代文学经典研究丛书》入选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书讯」《当代文学经典研究丛书》入选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中心主任,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顾问,《华文文学》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曾任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

2010-01-18 #经典句子

【启事】“鹤乡杯”咏鹤和赞美鹤家乡诗文 楹联大赛征稿

【启事】“鹤乡杯”咏鹤和赞美鹤家乡诗文 楹联大赛征稿

...会员、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委员、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天津市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会长,...

2015-11-29 #经典句子

未央区政协召开《名人话未央》文史资料编纂工作座谈会

未央区政协召开《名人话未央》文史资料编纂工作座谈会

...会原副会长封五昌;陕西省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刘新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会长傅晓鸣;知名画家,美术编纂陶浒;知名作家,平台西安旧事主编李连源;知名作家,平台西北作家主编王炜等11名专家、作...

2022-12-11 #经典句子

“华成杯”第二届吴伯箫散文奖颁发 五省散文名家走进历城寻美

“华成杯”第二届吴伯箫散文奖颁发 五省散文名家走进历城寻美

...历城文学创作实力起到推动作用。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皓介绍大赛征评情况。他说本届大赛由山东省散文学会、垂杨书院、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中共济南市莱芜区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华成文盛石材有限公司独...

2011-11-22 #经典句子

云栖山院当代诗人名家绩溪徽州文化采风活动圆满成功

云栖山院当代诗人名家绩溪徽州文化采风活动圆满成功

...绩溪。绩溪龙川晨曦 姜澎10月16日-17日,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新华诗叶》总编辑、新华社高级编辑、《半月谈》杂志社党委委员、主编周清印,中国朦胧诗代表诗人、名作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和《百年中国文学经典》梁小斌,...

2008-10-1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