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莘县文艺志愿者徐秋菊用经历证明——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时间:2020-09-10

特别节目集中表达了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和坚定决心,弘扬榜样精神、引领时代风尚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10月15日,“时代风尚”——中国文艺志愿者崇德尚艺特别节目播出。特别节目集中表达了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和坚定决心,弘扬榜样精神、引领时代风尚。

节目中,莘县十八里铺镇前李庄村的徐秋菊作为基层文艺志愿者代表荣登央视舞台,与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冯巩同台演出。

徐秋菊出生于阳谷一个曲艺家庭,自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文艺天赋。16岁时,徐秋菊被阳谷县文化馆选拔为重点培养对象。之后,徐秋菊虽频频获奖,却因家庭变故中断了演艺事业。2018年,她返回莘县,带领文艺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基层,一年四季送演出。她说,她要一直唱下去,永远为人民服务。

崭露头角年少已能挑大梁

10月22日,记者来到前李庄村徐秋菊家中。徐秋菊家干净整洁,已经成了志愿者排练节目的聚集地。

徐秋菊是个地道的农村人,今年已57岁,但举手投足间却别有气质。徐秋菊告诉记者,她的父母都从事曲艺表演,曾经营一个演出团队。在父母眼里,徐秋菊是棵好苗子。因此,从她小时候起,父母就尽心培养她,希望她以后能在这条路上闯出个名堂。

徐秋菊有天赋,又勤奋,跟着父母学习河南坠子,小小年纪就有模有样。

1980年,刚刚16岁的徐秋菊通过了阳谷县文化馆的人才选拔,走上了一条崭新的文艺之路。在阳谷县文化馆期间,她更加刻苦地学习,民歌、戏曲样样拿得出手。十几岁的年纪,她已经在很多节目中挑大梁。后来,她还得到了山东省河南坠子乔派艺术传承人——济南市曲艺团原团长郭文秋的指点。

父母、单位领导都对徐秋菊的未来十分看好,然而,丈夫却不支持她。徐秋菊的丈夫思想较为保守,希望她回家务农。徐秋菊不愿意放下事业,但也不想和丈夫闹矛盾,于是就辞职了。

是金子在哪儿都发光。听说徐秋菊辞职之后,莘县文化馆的负责人多次邀请她参加各类演出和比赛。在1996年首届山东省农民文化艺术节上,她主演的河南坠子《王大伯存款》荣获银奖。1997年,徐秋菊带着这个节目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欢聚在田野》特别节目,获得广泛好评。

遭遇变故无奈省城谋生存

一场变故突然而至,改变了徐秋菊的人生。

2001年,徐秋菊的儿子得了重病,她和丈夫手足无措,带着儿子前往济南治疗。儿子的这场病,差点让这个家支离破碎。好在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儿子最终康复。

为给儿子治病,家里欠下了许多债务。徐秋菊和丈夫商量,老家医疗条件差、挣钱门路不多,干脆在济南打拼。“我留在济南后,老家有很多搞曲艺的人打听,徐秋菊去哪里了?怎么‘失踪’了?”徐秋菊给记者说起以前的趣事。

刚开始,徐秋菊给别人打工,收入也比较低。为尽快还清债务,她一直在寻找机会。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经朋友介绍去参加了一场演出,表演了豫剧《抬花轿》,没想到还获了奖。那位朋友就问她:“我看你有底子,我这里缺婚礼主持人,你愿意干吗?”徐秋菊非常爽快地答应了。随后,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主持,很快就能在婚礼主持上独当一面了。

徐秋菊性格随和,客户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后来,她与人合伙,成立了婚庆公司,事业红红火火。家里的债务早就还清了,几个孩子也相继成家立业,按说,徐秋菊也到了享清福的时候了,但她心里总是有一丝遗憾——告别舞台十几年了。

重拾梦想央视舞台展风采

2018年,徐秋菊回莘县老家探亲,街坊邻居见了她都围着她拉家常:“现在农村跟以前不一样了,不缺吃、不缺喝,你啥时候回来再唱给我们听。”

那次回家后,徐秋菊的思想深受触动,以至于晚上都睡不着觉。她决定放弃婚庆公司,回老家,把自己的曲艺艺术展现给父老乡亲们。徐秋菊联系了以前的老朋友,迅速组建了一个文艺团体,有唱山东琴书的,有唱快书的,也有唱河南坠子的。人员有了,去哪里演出呢?徐秋菊决定到政府部门毛遂自荐。“2018年,我找到县里、镇里的相关领导,对他们说,政府只需要提供舞台就行,我们免费给老百姓演出。”徐秋菊告诉记者。

2019年,她发起成立了爱心文艺志愿服务队,自掏腰包,四处演出。这几年,她在志愿服务上花费了五六万元。她常给志愿者说:“政府给了咱们这么好的展示平台,只要老百姓高兴、给咱鼓掌,咱做的事就有价值。”

回到老家之后,徐秋菊致力于传统曲目的传承,2021年,她被评为市级非遗项目河南坠子传承人。服务队不光表演传统曲目,还自编自演了许多新戏。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徐秋菊带动曲艺志愿者上百人,服务群众上万人次。

“能再次站在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与老艺术家同台演出,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这是我们文艺志愿者的荣耀,也是我前行的动力。”徐秋菊说。

现在,徐秋菊一个人住在老家,也经常会想念济南的家人,但她说她不会走。“只要老百姓想听我唱,我就要把这件事继续做下去,永远为人民服务。”徐秋菊说。

【来源:聊城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莘县文艺志愿者徐秋菊用经历证明——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用镜头秀出家乡美!“幸福莘县为家乡点赞”短视频评比来啦!

用镜头秀出家乡美!“幸福莘县为家乡点赞”短视频评比来啦!

...省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为契机,将在全县开展拍摄“幸福莘县 为家乡点赞”短视频及线上宣传效果评比的活动。“幸福莘县 为家乡点赞”短视频拍摄及线上宣传活动,将有助于营造我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氛围,提升我县群众...

2020-02-25 #经典句子

莘县:廉洁文化上墙 清风廉雨润心

莘县:廉洁文化上墙 清风廉雨润心

...道德境界”“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在莘县纪委监委办公楼廉洁文化墙上,一幅幅廉洁格言、名言警句格外引人注目,底蕴深厚的廉洁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每天上班,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办公楼里的廉洁文化...

2018-05-07 #经典句子

新时代文明实践丨莘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健步走活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丨莘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健步走活动

...,营造绿色、低碳、阳光、健康的生活方式,10月29日,莘县人民检察院工会组织干警开展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健步走活动。从徒骇河公园起点集合,大家开始了5公里的快乐里程。一路上,检察干警个个精神抖擞,...

2023-12-19 #经典句子

莘县:小番茄里做出强农产业大“文章”

莘县:小番茄里做出强农产业大“文章”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马鑫超 通讯员 赵荣强 莘县报道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驱车沿德上高速一路向南出发,在临近莘县古城收费站时,就可看见一排排标准化大棚整齐划一地排列在路旁,很是壮观。走进大棚内,香气扑...

2020-06-28 #经典句子

莘县徐庄镇创建美丽庭院 打造特色文化

莘县徐庄镇创建美丽庭院 打造特色文化

今年以来,聊城市莘县徐庄镇政府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工作,让群众庭院干净整洁了,思想观念转变了,内生动力足了,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走进莘县徐庄镇纸坊村脱贫户蔚柏合家中,让人眼前一...

2018-12-31 #经典句子

聊城24岁小伙去世后“救”三人 父亲一句话让人泪奔

聊城24岁小伙去世后“救”三人 父亲一句话让人泪奔

10月17日,从莘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么光宇手中接过慰问金的牛章华,又哭了。自从一周多前儿子突发疾病去世后,他不知道已经哭了多少次。牛章华是莘县张鲁回族镇杨村人,10月9日,他就读于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的儿子、年...

2023-06-05 #经典句子

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系列专访|黄豆豆:舞蹈工作者要走出练功房 走下舞台 走到老百姓

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系列专访|黄豆豆:舞蹈工作者要走出练功房 走下舞台 走到老百姓

...,走到老百姓当中去——专访中国舞协副主席、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黄豆豆中国艺术报记者 乔燕冰“积极推动兴起以艺战‘疫’热潮”“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弘扬担当精神,自觉肩负培根铸魂、凝心聚...

2023-06-21 #经典句子

【巾帼传习】红光社区巾帼志愿者开展“倡导孝老爱亲 移风易俗树新风”文艺汇演进小区

【巾帼传习】红光社区巾帼志愿者开展“倡导孝老爱亲 移风易俗树新风”文艺汇演进小区

...群众尽情享受别具韵味的文化大餐。节目间隙,社区巾帼志愿者向居民群众分发了《移风易俗倡议书》,详细讲解了移风易俗相关知识。还穿插了移风易俗知识小问答,现场观众们热情高涨,踊跃抢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把演...

2016-05-0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