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青城文物|古建筑——庙宇设计

时间:2020-08-24

道教用以祀神、修道、传教以及举行斋醮等祝祷仪式的建筑物,汉代称治,今青城山即为汉末所建青城治,晋时称仙馆,隋唐以后称观或宫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青城山的古建筑以道教宫观居多,其中天师洞三清大殿等古建筑群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教用以祀神、修道、传教以及举行斋醮等祝祷仪式的建筑物,汉代称“治”,今青城山即为汉末所建青城治,晋时称仙馆,隋唐以后称“观”或“宫”。

道书《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十引《太真科》记有“立天师治,地方八十一步,法九九之数,唯升阳之气。治中央名崇虚馆,一区七架六间十二丈,开起堂屋。当中央二间上作一屋崇玄台。东为阳仙房,西为阴仙房。”对道观建筑作了一般的常规法式。

但青城山的道观建筑,却自有其独特的风格。它在选址、总体构成、平面布局、建筑空间处理和艺术特色诸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其中有许多方面在今天和将来的建筑创作中,仍然是可以借鉴的,十分有用的。

例如背山临壑的选址特点,串联式点线结合的总体构成模式。围绕一个核心灵活组织院落,‘穿过式"的人流组织方式,完整的空间序列设计,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含蓄性的表现手法,多种艺术的综合,朴素的艺术风格等等,以及贯穿在上面这一切中的创新精神和艺术哲学。”①

青城山建筑大都顺应自然,在环境清幽和地势险绝处建造宫观,且灵活布局,不强求严格贯穿的中轴线,而在隐、藏、幽、奇上用功夫,使建筑融入自然,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它结合地势,吸取古代南方民族的干栏式建筑构架,用台、吊、挑、跌、梭、披、叠等方式,创造变不利为有利的奇变艺术,而又朴实幽致,给人以亲切感,颇似家居。

宫观建筑的基本组成,可概括为神殿、斋堂、客舍、园林四个部分。

神殿是道观的主体建筑和中心。天师洞的三清殿最具代表性,它采用重檐歇山式屋顶,高12米,殿宇阔25米,进深12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坐西向东,横列五间,正中三大间为三清殿堂。

两旁各一间为道教协会办公室,右接祖堂(住持所居),左连斋房。该殿共用大石28根(前排6根各高4米,用石狮等瑞兽石雕为底座),气宇恢弘。

殿堂上空开一个八角方形楼井,名无极殿,既通风透光,又使人产生玄妙无极的敬重心情,全无压抑之感。

檐前有垂带踏道12级,高1.8米,两旁石栏回护,上刻“天籁婴灵”群雕,排列有致,与内山门及东斋堂、西客堂,形成庄严雄伟的四合院。

院坝中刻有太极图及十二生肖图,象征道生万物。该殿虽系民国13年(1924年)重建的木石穿斗结构建筑,但由于规划得体,工程精致,是道教全国重点宫观中不可多得的珍宝,1982年就已由四川省政府宣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青城山包括三清大殿等古建筑群,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斋堂,位居大殿左侧。集书画、联额、诗词、雕刻为一体。

客舍,处于偏静处单独设院,但接待客人的客堂一般居大殿右侧。

道观园林则因地制宜,以“幽”、“奥”取胜。它采取“引景”、“设景”、“借景”等造园手法,既出奇以制胜,而又与山林融为一体。

如常道观“西客堂”便是采取上述“造园三部曲”的典范。它先在入口处用青石雕刻栏杆设计大院小园,两旁种植公孙桔、山茶花,红绿相间,苔痕上阶,仿佛在引客人进此堂前铺设的地毯,此为“引景”,将客人从庙堂引入山林。

客堂前后厅之间,有一小天井,因地势仄逼,只能随势堆起石山,上植本地特有的山海棠及青城兰、随手香之类,点缀风景,配以楹联匾额,使人移步换景,思接天外,此谓“设景”。

后客厅名为“别一洞天”,为吊脚楼,设计成八卦形,既寓含道意,又巧夺天工。厅房用环形透景花窗,窗外回廊环护,开轩临四野,纵目望天仓山,如环形山水画卷,气势磅礴,此即“借景”之妙用。

道家多有传统的“风水术”,风水经典《宅经》亦被收入《道藏》,其选址注重环境生态。如天师洞背靠混元顶,左有青龙岗,右有黑虎塘,前方地势开阔,远处有三狮六凤,符合于“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四灵兽式”布局。方位东向略偏北,正对气口。山有来脉,水有活源,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模式。

营建者又善于以建筑小品和自然景物的结合,组织空间,控制视野,形成导游线,把天然景物烘染得很有特色,使十分清幽的山谷变成很精彩的园林环境空间。

其外山门“五洞天”更集中了青城山建筑的精华,从五洞天到集仙桥,步步引人入胜。内山门骑建在高高的陡坎上,通过长长的石阶贯入建筑群,使两层建筑在立面上显现四级三层的壮观景象。

文:《青城山志》杨慕文

#青城山道教#

编辑:李娜

审核:谢至开、三道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青城文物|古建筑——庙宇设计》,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在广州香火最旺的庙宇中 庙宇名称几经变更 内部文物史迹众多

在广州香火最旺的庙宇中 庙宇名称几经变更 内部文物史迹众多

...古代曾遭破坏,如今已基本恢复原状,尽管有些整修过的古建筑看起来似乎不一定受游客欢迎,但与具有浓厚历史感的古建筑相比,它的欣赏意义却不大。庙宇的保护和发展虽然广州的庙宇因发展状况不同,但从许多庙宇的历史...

2020-03-02 #经典句子

“中轴线上”——2021北京古建音乐季奏响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美好序章

“中轴线上”——2021北京古建音乐季奏响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美好序章

中国网讯 10月13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电影局、东城区人民政府指导,东城区文物保护协会、北京古建馨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2021北京古建音乐季”在百年古建智珠寺拉开序幕,这也是东城区“中轴线上”系列文化...

2018-08-11 #经典句子

魅力陕西行·走进扶风县博物馆感受700年厚重沧桑历史文化

魅力陕西行·走进扶风县博物馆感受700年厚重沧桑历史文化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距今约700年历史,有明、清古建筑18座,占地面积6668平方米,古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庙宇内各单体建筑布局对称,主次分明,山门殿、木牌坊、八卦亭把全院分为三进的四合院落。古建筑形式上既保...

2017-10-30 #经典句子

外媒记者走进孔子文化节 感受儒家文化博大精深

外媒记者走进孔子文化节 感受儒家文化博大精深

...的庙宇,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占地14公顷,有金元明清历代建筑104座,460余间,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保存有历代石碑1172块,古树1200余棵。集历史、建筑、文化、艺术...

2016-10-02 #经典句子

红星专访|单霁翔:为文化遗产代言 把古老的故事重新讲给今天

红星专访|单霁翔:为文化遗产代言 把古老的故事重新讲给今天

...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单霁翔:现在的博物馆除了需要把古建筑维护好、环境保护好,让游客能够直观感受到博物馆的保护水平和参观到的文化内容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博物馆的传播手段。比如这次三星堆遗址的再次发掘...

2020-12-25 #经典句子

从吴哥出发 帮世界留住文明印记

从吴哥出发 帮世界留住文明印记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合作行动。当时欧洲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古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而吴哥古迹都是石头建筑,中国专家没有经验,对中国队能否修复好吴哥古迹有质疑。“吴哥古迹保护对我们来讲是新课题。但我们在中国也有很...

2012-07-13 #经典句子

一份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对话档案

一份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对话档案

...我会是按照这条路走下去的。简化与变化之中的结构体系古建筑的修复,要适合今天的使用褚:在建筑整个场地流线中,一部分建筑是拆了重建的,因为它们的保护级别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所在的区域,是原来已经坍塌的那一...

2023-11-12 #经典句子

“古建美 中华魂”——中国古建筑文化匠心传承公益行动遗产地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

“古建美 中华魂”——中国古建筑文化匠心传承公益行动遗产地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

7月31日,“古建美 中华魂”——古建筑文化匠心传承公益行动遗产地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渭南举办。 冯天丽摄陕西网讯( 唐双燕 冯天丽)7月31日,“古建美 中华魂”——古建筑文化匠心传承公益行动遗产地保护与发展学...

2020-01-1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