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没上过战场的杨炯 写了首《从军行》 豪气万丈 最后两句成经典

时间:2020-08-14

汉魏六朝时就有了一些边塞诗人,在盛唐时期,边塞诗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更是涌现了四大边塞诗人,他们的边塞诗磅礴大气、意境深远,堪称其中典范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唐朝时,诗歌发展到顶峰,各类题材层出不穷,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边塞诗。汉魏六朝时就有了一些边塞诗人,在盛唐时期,边塞诗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更是涌现了四大边塞诗人,他们的边塞诗磅礴大气、意境深远,堪称其中典范。但盛唐边塞诗的全面成熟离不开初唐诗人奠定的基础,这其中自然以初唐四杰为最,杨炯就是其中一个。

边塞诗通常写的是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其中自然包括从军的经历,乐府旧题《从军行》就成为了很多诗人热衷的诗名。盛唐时李白和王昌龄都曾写过《从军行》,尤其是王昌龄,他的《从军行》高达七首之多,其中更是涌现了许多经典的名句,例如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但更早的时候,杨炯也写过一首《从军行》,其中的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也是千古名句,不断地为后世之人称颂。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边境的烽火传到了长安的时候,壮士们的心中自是不平静的,朝廷派遣的将帅才刚出宫门,身穿铁甲的骑兵就直捣敌人据点,大雪纷飞中,军旗也褪去了颜色,大风刮过,鼓声也越发响亮。诗人说自己宁愿做个百夫长去战场冲锋陷阵,也不想只做个书生,守着一方纸砚什么都做不了。

杨炯的这首《从军行》显然写的是一个读书人想要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甚至在诗人的畅想里,战争的场面都被描绘得清清楚楚,好像已经在那遥远的边关经历了一场战乱,其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读完此诗,内心也是激动不已,久久不能平静。若是单纯的读此诗,大部分定会觉得诗人写的是他的亲身经历,可结合诗人生平来看,才发现,原来杨炯并没有过从军经历,甚至都没有去过边关,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那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才显得如此遗憾。

唐高宗在位的一段时间里,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以致边关动乱,民不聊生。当战乱的警报传到了长安的时候,激起了许多人的愤怒,朝廷自是不能无动于衷,遂派了唐朝名将裴行俭出征西域、征讨蛮夷,此诗就作于该时期。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杨炯在那个时候看到的是朝廷重武轻文的现象,发现只有武官得宠,而作为文人书生的杨炯自是心中愤愤不平,故作此诗发泄牢骚,当然了,这只是唐汝询的一家之言,没有什么根据。

在边关战乱的时期,朝廷自是重视武将,因为只有武将才能平定战乱,杨炯作为初唐四杰之一,自然不会心胸如此狭隘。诗歌的前两句写战士的爱国热情,接着写出征,颈联用景物烘托激烈的战争场面,这一字一句,都是对战场男儿的歌颂,而最后一句的感情更是抒发了自己想要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而不是愤懑不平的讽刺感。

杨炯整首诗写的是一个投笔从戎的书生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跳跃式的场景变换带给人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这种气势体现在个人身上,就是书生对国家强烈的热爱,是对保家卫国的将士的赞誉和肯定。若是杨炯真的认为朝廷重武轻文,他想的也应该是为何自己不能做一个武将,为何自己满腹才华却局限于京城这一方天地里无所作为吧,这着实让人觉得无奈与遗憾!

其实,许多男子都有一个武侠梦,但凡有血性的男儿,大多希望能去边关建功立业,这不仅仅是爱国情怀,也有个人英雄主义作祟的原因,而杨炯自然也是其中一个。杨炯自小聪慧过人,被人称为神童,这就注定了他超乎常人的才华,也注定了他这一生更适合走的是仕途之路,但往往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才越发让人觉得难能可贵,本来仕途走得就不算顺畅的杨炯,看到文韬武略的裴行俭带兵出征时,那振奋人心的场景自是激起了杨炯骨子里的热血,令他沸腾不已,激动不已!

想象着自己投笔从戎、上阵杀敌、保家卫国,杨炯也是激动的吧,只是回归到现实,看见自己仍然是一个芝麻大点的小官,在这宦海之中飘零无所依,也不知何时能熬出一个前途,更觉自己作为一个书生没什么用处了。或许做一个很低级别的士兵也比诗人所处的境况要好吧,至少可以为国家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做着小官的诗人却深觉自己前途渺茫,但也无可奈何。

这个从未到过战场的诗人,写的边塞诗却如此大气蓬勃、热血沸腾,定是心中有一个征战沙场的梦,他的一声呐喊,叫醒了大唐多少爱国将士们的心啊!而这样的一首诗,也慢慢的开启了盛唐之门,杨炯与初唐四杰其他人一起,为盛唐诗歌的繁荣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大唐自此以后,开创出一个令人惊艳的盛唐气象!

品味杨炯《从军行》,在诗歌里感受一个书生的英雄气概、壮志豪情!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没上过战场的杨炯 写了首《从军行》 豪气万丈 最后两句成经典》,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初唐四杰” 之杨炯最著名的七句诗词: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初唐四杰” 之杨炯最著名的七句诗词: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杨盈川。一、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出自唐·杨炯《从军行》。大雪下得天昏地暗,军旗上的彩绘都有所褪色;北风呼啸,伴随着隆隆的战鼓之声。此写风雪之中击鼓出征的情景,既表现了战士的英勇,又突出了从军的艰苦...

2023-10-29 #经典句子

戎马情怀与王昌龄的才华相映成趣

戎马情怀与王昌龄的才华相映成趣

...;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

2024-01-20 #大杂绘

边塞诗句大全 边塞古诗词经典名句赏析

边塞诗句大全 边塞古诗词经典名句赏析

...《凉州词二首·其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03.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

2023-02-06 #经典句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从军行》学习要点解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从军行》学习要点解析

...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如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从“百战”和“穿金甲”中,更可预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预见在这漫长的征战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

2020-01-04 #经典句子

李白最为霸气的一首诗 虽然只有短短28个字 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李白最为霸气的一首诗 虽然只有短短28个字 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不断,许多诗人尽管身不能至,可是他们的心始终惦念着战场上的输赢,他们为我们留下来了不计其数的经典边塞诗,比如最著名的王昌龄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这种的壮阔辽远的意境之句中,我们...

2016-10-04 #经典句子

《从军行》:“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 后两句悲壮苍凉 惊艳千古

《从军行》:“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 后两句悲壮苍凉 惊艳千古

...环境的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形象点出西北边陲古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争的不断,“穿金甲”足见战斗之艰苦,这是一个十分精炼、高度概括的诗句。短短七个字,把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长久,战事...

2019-08-03 #经典句子

经典励志诗句 有触动人内心的力量 适合做书签和座右铭

经典励志诗句 有触动人内心的力量 适合做书签和座右铭

...阴云,烽烟滚滚,连银光皑皑的雪山都显得黯淡无光(将战场上的紧张和苍凉悲壮显现出来)。在沙场上,战争频发,将士们都身经百战,身上的铠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还未解决边境的战乱,就绝不解甲还乡(表现出了战士们...

2023-01-30 #经典句子

诗仙——让人看后激情澎湃的十八首诗句

诗仙——让人看后激情澎湃的十八首诗句

...饥鹰鸣秋空。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登广武古战场怀古》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赠郭将军》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送族弟绾从军安西》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

2023-08-2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