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周恩来一生写给邓颖超74封情书 没有一句“我爱你”却经典传世

时间:2019-10-28

邓颖超颤抖着双手抚摸他的面颊,轻轻亲吻他的额头,无限哀伤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6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作者:丹颜 编辑:李津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ID:hunyinyujiating99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逝世。

邓颖超颤抖着双手抚摸他的面颊,轻轻亲吻他的额头,无限哀伤。

在给他的花圈上,邓颖超写道:悼念恩来战友。

落款是:战友小超。

1988年4月,中南海西花厅,海棠盛开。

84岁高龄的邓颖超,望着眼前的海棠花,思绪翻涌: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

从战火纷飞的旧世界到百业待兴的新中国,

他们曾有过“一同上断头台”的英勇誓言,

也有“望你珍摄,吻你万千”“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的缱绻思念,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他的爱,始终融在对民族、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之中。

可他心中,有一块柔软之处,留给了她。

01

我和你萍水相逢,不是一见倾心,更不是恋爱至上

1937年5月,邓颖超以“李知凡太太”的身份,在北平西山福寿岭平民疗养院治病疗养。

邓颖超向新朋友胡杏芬提及自己的丈夫:“他呀,浓眉毛,大眼睛,高个儿,阔肩膀,聪明能干,极有才华,更有气派,并且有强烈的爱国思想。”

眼中的光芒,落在胡女士眼里:这位李太太想必深爱着她的先生。

殊不知,两人最初的相识正如邓颖超说的:只是“萍水相逢,不是一见倾心,更不是恋爱至上。”

邓颖超与周恩来相识在1919年五四运动的疾风暴雨中。

1919年9月16日,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骨干共20人成立了觉悟社,21岁的周恩来和15岁的邓颖超相识了。

在一次大会上,邓颖超率先登台演讲,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给周恩来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惜那时,一心救亡图存的周恩来抱定独身,邓颖超更是对婚姻有着悲观的理解,因为那时女人一旦结婚,一生就此蹉跎。

一年后,周恩来赴法留学。在法国,他和邓颖超鱼雁往来。两人谈理想、谈国家的命运、谈革命工作。

周恩来渐渐发现,邓颖超已经由一个积极参加救国图强的热血青年,成长为一个具有相当觉悟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工作者。他需要的正是邓颖超这样热情、坚强的终身伴侣。

1923年,邓颖超突然收到周恩来从法国寄来的一张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画像的明信片,上面写道:“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

这正是邓颖超心之所向,收到信后的她当即明确地答复周恩来:“我们思想相通,心心相印,愿相依相伴,共同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

1925年8月8日,在广州旧汉民路一家规模不大的西餐菜馆,周恩来和邓颖超结婚了。没有仪式,只邀请了几名同事和朋友。席间,张治中让邓颖超讲恋爱经过。周恩来担心她应付不了,谁知个子不高的邓颖超,“噌”地一下,蹬上板凳,把两人相识、相爱的经过绘声绘色地讲了出来。

大家听了连连鼓掌。张治中更是夸奖道:“周夫人,名不虚传,和周主任一样都是极其出色的演说家。”

哪知邓颖超语出惊人:“什么周夫人,我有名字,邓颖超。”

不论婚否,她始终保留着一片施展自己才能的天地。在她看来,女性首先应该有自己的事业,然后才会得到属于自己的爱情。她和周恩来正是如此。

宾客们又是一阵称赞,纷纷举杯,周恩来擎杯含笑看向她。

那一天,千杯不醉的周恩来,被宾客们灌得大醉。

02

他们首先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其次才是一个屋檐下的伴侣

两人相知极深,相爱极深。

只有一次,让周恩来对邓颖超大发雷霆。

那一次,也成了邓颖超一辈子难以解开的“结”。

婚后不久,邓颖超发现自己怀孕了。当时广州的工作刚刚展开,周恩来奉命东征不在身边,这个小生命来得不是时候……邓颖超瞒着丈夫做了一个让她遗憾终生的决定——堕胎。

周恩来知道后非常生气,心痛地说:“你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是我们两个人的后代。”

想不到他这样爱孩子。邓颖超满怀愧疚,好在他们还年轻,她才21岁,来日方长。熟料,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

1926年下半年,邓颖超惊喜地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这次胎儿一切都正常,只是体重有些超标。生产的日子到了,周恩来不在身边,邓颖超在产房疼了3天3夜,当时没有剖腹产的技术,最后只能下产钳,结果用力过猛,9斤多的男婴夭折了。

看着苍白绵软的小生命,一向坚强的邓颖超泪眼模糊。

刚从产房出来,上海就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为了躲避国民党抓捕,邓颖超乘船离开广州,赶赴上海与周恩来汇合。产后一路颠簸,没有得到及时休养,邓颖超的身体遭受重创,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

一个月后,当容颜憔悴的邓颖超出现在周恩来面前时,他紧紧拥住了她,惋惜、心痛、自责一起涌上心头,相顾无言。

为着革命与理想,他的妻,牺牲了太多。

在上海,危机四伏的日子里,邓颖超成了周恩来最得力的助手。她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将秘密党员的姓名、地址和重要文件等内容,都牢牢记在脑子里,以备急需。

为了躲避特务的跟踪,他们经常搬家,有的地方住半个月,有的地方住一个月,邓颖超经常扮成普通的家庭主妇,提着菜篮子四处奔走,寻找安全可靠的住地。

为着革命事业,他们东奔西走,聚少离多。

南昌起义前夕,周恩来告诉邓颖超要离开一阵,分别时,他紧紧握着她的手,欲说还休。对革命者来说,每一次生离,都可能是死别。

去哪儿,做什么,她不问,他也不说,这是纪律。

关于周恩来的消息,是几天后,邓颖超在报纸上看到的。

他们首先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其次才是一个屋檐下的伴侣。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为了安全,中共中央希望他们撤离。周恩来决定留下,邓颖超坚决支持,“恩来,让我们一起挑起这副重担。”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0万红军踏上漫漫征途。两人虽同在队伍里,却极少见面。

在毛儿盖,周恩来病倒了。连续几天高烧,不能进食,肝区肿大。医生诊断为阿米巴肝浓疡,病情危重。

邓颖超闻讯急急赶来,在周恩来的木板床边,就地铺了点稻草,守了3天3夜。

爱的力量和革命者不屈的意志,支撑着周恩来,他终于清醒过来。

看着眼窝深陷,脸色苍白的妻子,周恩来怜惜地叹了口气。

第一不可忘国忧,第二不可负卿卿。爱情里最重要的,就是相互扶持,在动荡的岁月里,彼此不离不弃。

03

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唯你,我希望有来生。

戎马倥偬间,他们靠书信寄托思念,浪漫而又别致。

1947年中秋节,他写信给她:山居过节,居然也吃到两块月饼,几串葡萄。对月怀人,不知滹沱河畔有无月色可览,有无人在感想?署名是“鸾”。

下雪了,邓颖超问他:此间从昨天起即万里雪飘,雪山寂静,事少较闲,因此,屡次惹起来相思!遥想西北,料早已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不知冰天雪地中的征人,御寒的衣着可曾备好了?署名是“凤”。

他叮嘱她:望你珍摄,吻你万千。

她回他: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

云山渺渺,思念殷殷。随信寄出的,是山间的红叶、田中的小花、盆中的水仙、庭院的海棠,伴着思念和嘱咐,飞过千山万水到达对方的手中。

1954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正值西花厅海棠花盛开。这是周恩来最喜欢的花,怕错过花期,邓颖超赶紧压了一枝,连同一片原来压好的红叶,一同装在信封里,“红叶一片,寄上想念”。周恩来回她一枝压制好的芍药花与玫瑰花。

这才是爱情最美的模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有苦中作乐的浪漫情致,纵然两地相思,胜却朝朝暮暮。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甚至高达十八九个小时。常常是邓颖超睡醒一觉,发现他办公室的灯还在亮着。

每当此时,她总要轻步走进去,提醒他该休息了,或者写纸条让值班卫士送给总理,上写:“恩来同志,你应该休息了。”或“你今天时间太长了。”等。周恩来总是答应一声,又继续工作了。

他不止属于她,更属于国家。

周恩来晚年心脏病时常发作,后来又患了癌症,但仍然在拼命地工作。眼看丈夫日益消瘦,邓颖超痛在心头。她深知他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不愿用过多的提问打搅他,也不敢阻挠他外出工作,只能默默地陪着他,尽量给他以安慰和温存。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

邓颖超坚持按照他的遗愿,亲手捧着骨灰盒,将骨灰撒向他热爱并为之操劳一生的祖国大地。

她守着他最爱的海棠花,守着他们俩的家,守着两个人的爱情。

“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你经过春风的吹送和踏雪的足迹,已经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也飘进了黄河、长江,经过黄河、长江的运移,你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

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去世。

根据她生前的嘱托,人们用1976年装盛周恩来骨灰的那个骨灰盒,盛装着她骨灰,运到海河,同他的骨灰抛撒在一处。

周恩来说:“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唯你,我希望有来生。”

愿来生,还能一起,携手、共进、共老。

参考文章:

1、周恩来与邓颖超:永恒的战友之情、伴侣之爱(《中国妇女报》)

2、“情长纸短,吻你万千”!周恩来邓颖超书信里有爱情最美的模样(《北京日报》)

3、《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邓颖超

4、周恩来婚恋观的实质:爱情与事业的完美结合(人民网)

5、周恩来与那个年代的情感(《三联生活周刊》)

6、周恩来与邓颖超的19张合影,这才是爱情最美的样子…(澎湃新闻)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周恩来一生写给邓颖超74封情书 没有一句“我爱你”却经典传世》,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炮火中的浪漫:周恩来写给邓颖超74封情书 没有一句“我爱你”

炮火中的浪漫:周恩来写给邓颖超74封情书 没有一句“我爱你”

1988年4月,84岁高龄的邓颖超,望着中南海西花厅盛开的海棠,思绪翻涌。海棠花年复一年地盛开,然而看花的主人,却已经走了12年。邓颖超还深刻地记得,12年前的1976年1月8日,是多么兵荒马乱的一天,又是多么令她心碎的一...

2022-11-13 #经典句子

夜阑心语·情书|周恩来写给邓颖超:你的信太过官方 都不说想我

夜阑心语·情书|周恩来写给邓颖超:你的信太过官方 都不说想我

周恩来与邓颖超相识于五四运动,两人之间的书信来往谈论的大部分是工作、革命,但字里行间也时常透露出夫妻之间的关爱和勉励,其中一些“情话”,今天读来依然能够撩动人心——周:你的信太过官方,都不说想我。邓:...

2023-08-26 #经典句子

邓颖超来广州见周恩来 可周恩来却一句话没说 只回了她一个微笑

邓颖超来广州见周恩来 可周恩来却一句话没说 只回了她一个微笑

...动,而此时的周恩来正在广州组织学生,工人罢课罢工,邓颖超则在天津组织游行,最后在7月份的时候邓颖超的举动惹怒了天津当局,并决定下令通缉了邓颖超,与此同时,组织上也同意了邓颖超跟周恩来的结婚申请,并且考...

2023-10-15 #经典句子

「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邓颖超这句话 为何激怒了周恩来?

「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邓颖超这句话 为何激怒了周恩来?

中新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 马学玲)周恩来与邓颖超伉俪情深、相濡以沫,是众人皆知的佳话。但你能想象吗,邓颖超不经意的一句话曾激怒了周恩来……故事发生在中国准备进行第一次氢弹爆炸试验时。据周恩来卫士乔金旺回...

2023-09-03 #经典句子

【党史故事85】她这一句话 为何激怒了周恩来?

【党史故事85】她这一句话 为何激怒了周恩来?

周恩来与邓颖超伉俪情深、相濡以沫,是众人皆知的佳话。但你能想象吗,邓颖超不经意的一句话曾激怒了周恩来……故事发生在中国准备进行第一次氢弹爆炸试验时。据周恩来卫士乔金旺回忆,当时,由于风向变化问题,周恩...

2023-12-10 #经典句子

周恩来结婚前一天:邓颖超千里奔广州 五年未见 见后一句话没说

周恩来结婚前一天:邓颖超千里奔广州 五年未见 见后一句话没说

...着S髻的女孩子提着一个手提箱走出轮船,此人就是21岁的邓颖超。邓颖超广州之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去广州工作,二是和周恩来结婚。她双脚踏在广州的土地上,一双乌黑明亮的大眼睛在四处寻找周恩来的身影,她自信周恩来...

2023-10-29 #经典句子

周恩来鼓励侄子到基层锻炼 送这句话作为勉励

周恩来鼓励侄子到基层锻炼 送这句话作为勉励

...如此要求。当周秉建到内蒙古牧区落户后,周恩来特意让邓颖超将《人民日报》刊载的介绍女知青张勇事迹的文章寄给她,嘱咐她仔细体会,感悟其中道理。周恩来另一个侄子周保章在青岛通用机械厂当工人,有一次,周保章在...

2023-06-25 #经典句子

廖承志:1934年得罪张国焘 被内定枪决!周恩来3句话救了他一命

廖承志:1934年得罪张国焘 被内定枪决!周恩来3句话救了他一命

...他是万隆会议等反帝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廖承志与邓颖超1952年3月,廖承志成功地组织了在北京举行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的和平会议。在会议召开之前,他组织了一些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前往朝鲜,调查和揭露美军的细菌战...

2023-06-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