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中原历史上人口迁徙多口音变化快 福建两广方言更接近古语

时间:2019-08-31

辛永芬认为,我们现在熟悉的河南话口音是从明朝时期开始逐渐定型的,张新俊的观点却是现代的河南话,除了林州话体系外,跟中古语几乎没有太多关系,其中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4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广东惠州随处可见有关苏轼的雕像资料图

河南人的口音变化最快

辛永芬介绍,在全国范围内的历史时期,中原地区的口音变化是最快的,宋朝时的河南话还是8个声调,到了明朝就变成了5个声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从元朝到明朝的历史社会动荡和朝代更迭。

辛永芬认为,我们现在熟悉的河南话口音是从明朝时期开始逐渐定型的,张新俊的观点却是现代的河南话,除了林州话体系外,跟中古语几乎没有太多关系,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元明时期的社会动荡造成的人口大迁徙使得中原地区的口音发生了很大变化,明朝中期以后,社会逐步稳定下来,中原地区的语言也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咱们现在熟悉的口音。

为何单单要把林州话拎出来?原来林州话和河南话并不属于同一语系,林州话属于晋语,也和闽南语、广东话一样保留了较多的古语成分,有学者认为,林州之所以能够把古音保存得如此完整,是其地理原因所致,河南虽大部分地处平原,但林州位于太行山脉,大部分地处山峦,交通闭塞,使得古老的音韵得以延续和保留。

有热爱古诗词的读者会发现,很多诗词用现代普通话朗读并不押韵,反而福建客家话、广东话朗读会更显韵律,这种现象也有理论依据支撑。辛永芬解释,福建两广地区的方言更接近于古代语言,因为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这两个地区的变化比较慢,保留了更多的古语成分。因此就有了“不是古人说粤语,而是粤人说古语”的说法。

张新俊介绍,福建两广地区的方言也在不断变化,不能与古语画等号,只是比较接近而已,“从历史人口迁徙来看,福建两广的居民很多都是南宋以后的中原人迁移而至,与外界接触少,语言融合慢,所以较多保留了唐宋时期的读音。另外,很多古诗词都是根据南宋刘渊的《平水韵》来进行平仄押韵的,当时所有的读书人都必须遵从,不然就通不过科举考试。《平水韵》是根据中古音系统编撰而成,结合上述原因,所以我们就感觉很多古诗词用福建两广地区的方言朗读顺口了。”

宋代官话向现代普通话演变的特点

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看宋代官话向现代普通话演变的几个特点:

1.入声消失。入声就是一种音节末尾的辅音,又称入声韵尾。主要有-p、-t、-k这三种入声韵尾。此一特点在如今官话区几乎完全消失,只在南方方言区有所保留。

2.g、k、h声母的颚化。很多汉字原本为g、k、h声母,但在普通话中都变为j、q、x。比如视频中:巧(古音kao或kiao,变为qiao)、间(gan→jian)、期(ki→qi)、桥(kiao→qiao)、久(giu→jiu)、岂(ki→qi)。

3.双唇鼻韵消失。普通话有前后鼻音之分(-n、-ng),但在古代还有第三种鼻音韵,即双唇鼻音(-m)。注意,此m不是做声母,而是韵母。例:金(gim→jin)。

4.m声母变为w声母。很多字古代是m声母,如今变为w。如视频中“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无”字,古音为mu。粤语为mou。

粤语保留的古汉语词汇

1.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

解说:“食”是广东话,广东人把“吃饭”说成“食饭”;“肥”也是广东话,苏轼的意思是“胖”,粤语把“胖”称“肥”,胖人叫作“肥佬”。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

解说:“樽”是粤语,广东人把瓶子都称作“樽”。酒瓶子,广东人称作“酒樽”。

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解说:广东人把“天气冷”说成“天气冻”。“天气好冷”说成“天气好鬼冻”。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解说:广东人把“多少”说成“几多”,是问数量时的常用语。例如问人:“多少钱?”广东人说成:“几多钱?”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中原历史上人口迁徙多口音变化快 福建两广方言更接近古语》,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新疆南部除了维语 剩下的第二方言就是中原官话 这是为啥呢

新疆南部除了维语 剩下的第二方言就是中原官话 这是为啥呢

...样的语言分布的,唯一的可能就是移民的影响。我们翻阅历史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南疆中原官话的形成主要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我们通过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可以看到,丝绸之路从古都长安出发(也就是中原官...

2023-12-06 #经典句子

北京人不讲北京话 闽南语前身竟然是中原话 语言究竟是被谁改变

北京人不讲北京话 闽南语前身竟然是中原话 语言究竟是被谁改变

...走到了一起,为了能够一起交流,普通话产生了。但随着历史朝代的变换,语言也在不断的进步发展,而汉语也是一直存在的。在汉朝,因为国家统一所以语言上的交流没什么问题,所以各地大家说的话也是可以听懂的,等到隋...

2013-03-10 #经典句子

海外闽南语见闻之新加坡福建话

海外闽南语见闻之新加坡福建话

...话、新加坡福建话以及印尼棉兰福建话等。华人下南洋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的明朝。鸦片战争之后,由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形成了第二波移民高潮。这些移民将福建的闽南语、生活习俗以及妈祖信仰带往了南洋,并落地生根...

2013-05-10 #经典句子

我劝你一句也别信福建人的话

我劝你一句也别信福建人的话

...基因却顽固地保留下来,就譬如泉州人和漳州人讲普通话口音有些接近,都是闽南口音,不过细听,还是很明显的差别,这个差别就是“r”和“l”;漳州人与潮州人虽分属闽、粤不同省份,但普通话口音却很接近,特别是“r”...

2023-08-10 #经典句子

笑话!中情局招募懂中文的特工 需掌握普通话 粤语 上海话等

笑话!中情局招募懂中文的特工 需掌握普通话 粤语 上海话等

...、文化体系,医疗体系、神话体系,还要掌握当地独有的历史因素,环境因素,建议先读孔儒,再拜少林,然后看道德、解易经,这几样学完,保证合格。当然如果学不会的话,单学咱们中国的章,更通俗易懂。一套下来,保证...

2022-12-16 #经典句子

中国方言最多的省份 有一种被评为最难学语言 网友:听都听不懂

中国方言最多的省份 有一种被评为最难学语言 网友:听都听不懂

...的每一座城市都有不同的方言。造成这样的原因第一就是历史原因,因为战争的缘故,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到了广东躲避灾难,在此定居,所以这也是广东方言多的原因之一。首先说一下大家最了解的广州和深圳,我们都知道,这...

2023-09-28 #经典句子

从《山海情》的“艺术范儿”说起:方言文艺“美滴很”!

从《山海情》的“艺术范儿”说起:方言文艺“美滴很”!

...比村民们高,于是承担起了扶贫工作中的翻译工作。福建口音的“金山”听起来像“丁双”郭京飞饰演的陈金山是福建援建干部,一口闽南普通话,与当地人展开了一场鸡同鸭讲的“跨服交流”。诞生了“老教授研究自杀”“小...

2023-09-28 #经典句子

发掘中国五大常见方言 河南话是否在其列?

发掘中国五大常见方言 河南话是否在其列?

...家,基本上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方言体系。北方方言口音很重,但与普通话近似,所以基本都能听得懂。南方方言的话,在以前交通不发达的时候,由于地形崎岖导致了交通闭塞,经常每个县城甚至每个村的方言都不同。对...

2024-01-30 #大杂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