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成语典故之苏轼:雪泥鸿爪

时间:2019-05-22

苏轼1037 01 081101 08 24,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主人公简介。苏轼(1037.01.08-1101.08.24),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时期官员,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死后追谥“文忠”。与其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文学成就高于苏辙。

苏辙(1039.03.18-1112.10.25 ),字子由、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死后追谥“文定”。苏辙政治成就高于苏轼。

成语雪泥鸿爪就出自于苏轼、苏辙兄弟关于渑[miǎn]池的和诗中。

成语典故。雪泥鸿爪[xuě ní hóng zhǎo]出自北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

1056年,北宋宋仁宗时期,苏洵四十八岁,苏轼二十一岁,苏辙十八岁。苏洵带着苏轼、苏辙俩兄弟从四川到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参加科举考试。从西安至洛阳的“两京古道”之“北崤(xiáo)古道”,是经过几千年刀耕斧凿的崎岖艰险道路,车不并辕,马不并列。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走到崤山时,马累死了,只能骑驴走到渑池,在渑池龙耳寺住下。龙耳寺寺僧奉闲见人有来,和颜悦色,殷勤相待,温暖了饥寒交迫的父子三人。苏轼、苏辙俩兄弟忘记了旅途的劳累,文人一时兴起,多了几分真性情,题壁挥毫,不羁与洒脱跃然龙耳寺墙壁上。在当年8月,苏轼、苏辙俩兄弟皆入选举进士。

1057年,苏轼兄弟同科进士及第。1060年,苏轼被任命为河南福昌县(属今河南省宜阳县)主簿,苏辙被任命为河南渑池县主簿。因为参加制科考试,苏轼、苏辙俩兄弟均未赴任。

1061年,苏轼被任命为凤翔签判往陕西赴任时,苏辙送到郑县(今河南省郑州市)西门外后返回开封。苏辙想到5年前自己曾经经过渑池,4年前自己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如今哥哥要去凤翔赴任,写了一首离别诗《怀渑池寄子瞻兄》寄给苏轼,抒发了他与哥哥依依惜别之情,道出了人生的艰难和无奈。

苏轼经过渑池,又到龙耳寺。五年过去了,早已物是人非,龙耳寺寺僧奉闲已经去世了,苏轼、苏辙俩兄弟在龙耳寺墙壁上题的诗作也不见了。往昔艰难,人生偶然又无常,苏轼由感而发,写下了《和子由渑池怀旧》,表现出对人生不计得失的达观态度,希望与兄弟共勉奋进。

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苏轼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就是雪泥鸿爪的出处,人们用它来比喻往事所留下的痕迹,由此成为一种人生态度的诗意象征。译成白话文就是: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古诗原文一:《怀渑池寄子瞻兄》北宋·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古诗原文二:《和子由渑池怀旧》北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小知识:

1、龙耳寺,在渑池县西南12公里处的苏秦村。苏秦村一说是苏秦故里,原名季子村,是以苏秦的字命名。

龙耳寺在苏秦村,《渑池县志》中写到,寺院建于唐永贞元年(805年),宋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十一日,敕封为寿圣院,《宋寿圣院牒》记有“沔[miǎn]池县苏秦村龙耳院(寺)房舍三十二间……宜特赐寿圣院为额。”

龙耳寺与空相寺一岭之隔,传说达摩西行也经过龙耳寺。

2、苏轼、苏辙兄弟死后葬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城西27公里处茨芭镇苏坟村。苏轼、苏辙兄弟墓和苏洵衣冠墓并称”三苏坟“。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成语典故之苏轼:雪泥鸿爪》,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行走的成语制造机”苏轼:我的产量 超乎你想象

“行走的成语制造机”苏轼:我的产量 超乎你想象

...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雪泥鸿爪出自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庐山真面目出自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

2019-02-14 #经典句子

弥足珍贵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弥足珍贵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足珍贵。2、人生苦短,更应把握青春,留下弥足珍贵的雪泥鸿爪。3、针对周口心意拳河南岸和河西岸的传承情况和技术体系做了详尽的记录和比对,收集了弥足珍贵的可保存资料。4、人在欲望面前都是脆弱的,善良和责任,因...

2015-12-27 #经典句子

袂云汗雨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袂云汗雨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牛头马面 > 面黄肌瘦 > 瘦羊博士 > 士绅名流 > 流风回雪 > 雪泥鸿爪 > 爪牙之士 > 士饱马腾 > 腾云驾雾 > 雾惨云愁 > 愁云惨雾 > 雾阁云窗 > 窗明几净 > 净几明窗 > 窗外有耳 > 耳熏目染 > 染苍染黄 > 黄衣使者 > 者也之乎[袂云汗雨]由...

2015-12-27 #经典句子

黄公好谦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黄公好谦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成语接龙:黄公好谦 > 谦恭下士 > 士绅名流 > 流风回雪 > 雪泥鸿爪 > 爪牙之士 > 士饱马腾 > 腾云驾雾 > 雾惨云愁 > 愁云惨雾 > 雾阁云窗 > 窗明几净 > 净几明窗 > 窗外有耳 > 耳熏目染 > 染苍染黄 > 黄衣使者 > 者也之乎黄公好谦由小...

2008-11-07 #经典句子

猴子搏矢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猴子搏矢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牛头马面 > 面黄肌瘦 > 瘦羊博士 > 士绅名流 > 流风回雪 > 雪泥鸿爪 > 爪牙之士 > 士饱马腾 > 腾云驾雾 > 雾惨云愁 > 愁云惨雾 > 雾阁云窗 > 窗明几净 > 净几明窗 > 窗外有耳 > 耳熏目染 > 染苍染黄 > 黄衣使者 > 者也之乎猴子搏矢由小...

2016-12-04 #经典句子

亡戟得矛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亡戟得矛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牛头马面 > 面黄肌瘦 > 瘦羊博士 > 士绅名流 > 流风回雪 > 雪泥鸿爪 > 爪牙之士 > 士饱马腾 > 腾云驾雾 > 雾惨云愁 > 愁云惨雾 > 雾阁云窗 > 窗明几净 > 净几明窗 > 窗外有耳 > 耳熏目染 > 染苍染黄 > 黄衣使者 > 者也之乎[亡戟得矛]由...

2023-12-07 #经典句子

疾恶好善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疾恶好善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牛头马面 > 面黄肌瘦 > 瘦羊博士 > 士绅名流 > 流风回雪 > 雪泥鸿爪 > 爪牙之士 > 士饱马腾 > 腾云驾雾 > 雾惨云愁 > 愁云惨雾 > 雾阁云窗 > 窗明几净 > 净几明窗 > 窗外有耳 > 耳熏目染 > 染苍染黄 > 黄衣使者 > 者也之乎[疾恶好善]由...

2023-12-06 #经典句子

灼艾分痛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灼艾分痛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牛头马面 > 面黄肌瘦 > 瘦羊博士 > 士绅名流 > 流风回雪 > 雪泥鸿爪 > 爪牙之士 > 士饱马腾 > 腾云驾雾 > 雾惨云愁 > 愁云惨雾 > 雾阁云窗 > 窗明几净 > 净几明窗 > 窗外有耳 > 耳熏目染 > 染苍染黄 > 黄衣使者 > 者也之乎[灼艾分痛]由...

2020-04-2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