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张爱玲的1943: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 万物可爱 人间值得

时间:2019-03-22

这句话是张爱玲19岁文学作品天才梦中写到的句子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54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 上面爬满了虱子。’

这句话是张爱玲

19岁文学作品《天才梦》中写到的句子。

19岁对大多数人来说,

还是一个迷茫稚嫩,不知春秋的年纪,

而张爱玲却早早预见了人生的结局。

有人说:‘糊涂是明白的开始,明白是糊涂的开始。’

照见人生玄妙的张爱玲。

对自己的未来反而更加迷茫。

她的作品总是透露着苍凉和悲壮,

字里行间恳切着对爱的渴望,

却又故意让“她们”吃尽苦头扑了个空。

似乎悲剧是她对自己作品的执念,

遗憾是她在黑夜里对世界的不满。

或许是她的一生孤寂、迷茫、骄傲、苍凉,

从未紧紧抓住过被爱的滋味,

又或者她不是人间凡夫俗子。

所以扬起了高傲的头颅不屑于触碰这些尘世的爱。

1943年,

是张爱玲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

也是中国文坛收获颇丰的一年。

这一年,

张爱玲出版的小说《金锁记》被傅雷称为“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

与此同时,

农民作家赵树理也成为了中国文坛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新星。

这一年,

那个用灵魂引领生命的三毛正好在重庆诞生。

这一年,

林徽因在病榻上专研建筑,对祖国的建筑事业忧心忡忡。

这一年,

杨绛的剧本也相继在上海公演。

这一年,

作家艾青创作了一篇关于秧歌的研究,被广泛关注。

但这一年,

对张爱玲来说,不仅是作品在国内大放异彩,

她青春悸动的心也被撩拨了心弦。

冷漠隔离的童年

1920年9月,上海赫德路一栋没落的贵族府邸里降生了一个女孩儿,

这个女孩儿便是张爱玲。

张爱玲家世显赫,母亲是李鸿章的外孙女,父亲是清末朝廷重臣张佩纶的儿子。

若是当时的朝廷还未灭亡,张爱玲甚至超过了“林黛玉”的身世。

可是家庭富有未必爱也富有。

张爱玲7岁开始写作,创有乌托邦式小说《快乐村》,

8岁读完《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经典名著,

12岁便在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创有《不幸的她》以及其他作品。

19岁发表了《天才梦》,

里面有一句话说道:世人会原谅瓦格纳的疏狂,但不会原谅我。

惊艳了整个世界。

但即便才情如此出众,她仍没得到父母的爱。

张爱玲10岁那年,父亲染上鸦片,母亲无法忍受这种生活,两人协议离婚,她被判给了父亲。

没过多久,父亲再次娶继母过门,后母心思狠毒,刁钻好妒。

有人说:“如果有了继母,生亲便是继父。”

张爱玲的处境便是如此,不仅忍受着后母的摧残,父亲也经常对她拳打脚踢。

后来她的姑姑张茂渊不忍心侄女的处境,便上门请自己的哥哥好生培养,哪知还被哥哥打一顿,从此两人再不来往。

姑姑的离去,让张爱玲在这个家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冷漠和隔离,

她终于绝望了,于是背起行囊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家出走。

无处可去的她选择投奔国外的母亲,可是她的母亲生性自由,对子女太过凉薄,最终忍受不了张爱玲的拖累,将其赶了出来。

张爱玲说:“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这其实是母亲对她的原话。但这些话,却成了张爱玲对自己的认知。

无家可归的张爱玲所幸被姑姑张茂渊收留,这是她初来人世,第一次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

裂缝里照进的阳光

姑姑张茂渊从小被母亲当成男生培养,性格独立自由,而这种性格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张爱玲。

张爱玲拍照时总是仰视着镜头,哪怕摄影师微微抬高了镜头,她便能立刻察觉,继而又再次把头抬高。

李碧华说:“她不自觉地微仰首,高瞻远瞩,睥睨人间。因为这不断出现的神情,令人有“鹤立鸡群”之强烈感觉。一个人的小动作往往介绍了自己,也出卖了自己。即使什么也不说,却说了很多。”

可谁也不知道,当初那个饱受漂泊的张爱玲却是一个总是低着头,不肯与人交谈,眼睛充满胆怯的姑娘。

正是受到了姑姑的照顾,和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才使得张爱玲成为了这个更高傲的自己。

张爱玲曾说:“乱世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的家。然而我对于我姑姑的家,却有一种天长地久的感觉。”

张爱玲姑姑一生自由潇洒,完全没有时代女子的悲哀,她也非常珍惜张爱玲的天赋,更是把张爱玲当成自己的女儿看待。

张爱玲的母亲嫌弃女儿一无是处,可是张茂渊却耐心教导,言传身教,从生活到情感,从学习到为人处世。

她无一不落下,给了世人一个如此完美的张爱玲。

她鼓励张爱玲写作,并亲自为她联系杂志社投稿。很快张爱玲的才华便被一个上海知名作家看中,刊登在了杂志上。

张爱玲在面对这位知名作家的时候,非常局促和不安,她低着头讲不出一句话,

她的姑姑忙前忙后,为她一一解答,将人情世故做得干净利落,张爱玲也获得了这位作家的好感。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自卑是因为从小受到太多的否定,并一直被忽视,于是在自我的认知上产生了持续性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

当时的张爱玲便是如此的心境。

本该大喜过望的年华

和姑姑在一起的十几年里,让张爱玲成为了一个更优秀的女子。

1943年,她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第一本长篇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刚刚出炉便惊艳了杂志主编,

出版后更是震惊了整个文坛。

杂志主编精准的预测到了张爱玲在未来文坛的地位,也预测到了这本小说的影响力。

所以当即趁热打铁,让张爱玲加紧第二部的撰写。

随后《沉香屑·第二炉香》也在上海发表,没想到因这本小说带来的浪潮更是盖过了第一部。

席卷了当时的整个中国文坛,更是霸占了上海的每个角落。

张爱玲也因此成了当年文坛的一个惊喜。

随后,张爱玲又创作了《倾城之恋》、《金锁记》等长篇小说。

《金锁记》更是被傅雷称为“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

张爱玲就像一匹黑马,狂奔在萧条的文坛路上。让当时的中国文坛又鲜活起来。

贾平凹说:“与张爱玲同生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王小波说:“张爱玲的小说有种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她对女人的生活理解得很深刻。”还有人说:“她的文字明明有一种悲凉,却让人求生的欲望更加强烈。”

这一年,她也才24岁。但世人对她的评价早就超过了她年纪所能承受的荣誉。

但是她得到的荣誉并没有给她带来更多的喜悦,因为她人生的底色就是凉薄。

她的原生家庭为她涂上了底色,若是没有一个人走进她的心里,替她的心房换一种颜色,外界的任何物质都无法改变她分毫。

对的时间,错误的人

直到遇到了胡兰成,她的底色彻底改变。这个风流成性的男人对她造成了不可磨灭,和不可逆转的生命轨迹。

1943年,张爱玲的文章受到了无数人的关注,这其中也包括胡兰成。

他骨子里的文艺气息立刻和张爱玲的文字心心相惜,一时间灵魂出窍进入了张爱玲的故事里。

他的身体也从武汉直奔上海,开启了和张爱玲的情感纠葛。

他把张爱玲的故事拆揉得一丝不挂,将张爱玲的内心分析的了悟透彻。对他这种浪荡的风流文人,张爱玲不过是他眼前的猎物。

稍微有所准备,猎物便是在劫难逃。

张爱玲被他浓烈的文艺气息所感染,又被他那自信主动的外在所吸引,一不小心就坠入了爱河。

哪还管他这个特殊的身份,更不要说他已经有了家室。

一时之间张爱玲那颗凉薄隔离的心渐渐消融,露出了它最柔软的原色。

那火红的,滚烫的心极度渴望着燃烧所有,她把胡兰成当成了爱与被爱的接收器,将自己多年来没有付出的爱一股脑的给了胡兰成。

当人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才能从对方看到自己的样子。

所以她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胡兰成的出现成了张爱玲补偿童年缺爱的“理想父亲”。

张爱玲对自己的父母有多恨,对胡兰成就有多爱。

因为从没有如此被爱过,因为从来没有如此安心过,所以一旦得到便舍不得放手。

可那个风流成性的男人,不仅不钟情,更是没有一点男人的担当,甚至连尊重别人都做不到。

半年甜蜜的日子过去之后,胡兰成再次爱上了一个护士,甚至写信向张爱玲说遇见了此生最爱的人,以此来炫耀自己的魅力,

张爱玲养着他,允许他纳妾,她不断的降低要求,不断宽容这个比她大14岁的中年男人。

她总是能遇见自己的未来,这段爱情她真的卑微到了尘埃里。

1945年,抗战结束,胡兰成的好日子也到了尽头,

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使在逃亡的路上,他仍然在勾搭别的女人。

心如死灰的张爱玲终于再一次绝望了,在这份寂寞大于安心的爱情里,张爱玲终究失去了人间最纯净的东西。

她把所有的稿费30万元寄给了胡兰成,当做分手费,辗转去到美国,至此与之诀别。

并在信中写到:“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了。”

她早就把人间情感看得透彻,却逃不开宿命的安排。

胡兰成缺少了张爱玲爱着的光环,变得唯唯诺诺,几度写信给张爱玲求复合。

张爱玲轻声说道:“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从此了断了和胡兰成的一切纠葛。她人生的底色也变成了苍凉。

错误的时间,对的人

离开胡兰成之后,张爱玲的心也被扎的千疮百孔。身无分文的张爱玲,又遇到了时代悲剧的洪流。

抗战结束之后,她之前联系的杂志社都与她断绝来往,因为她曾是汉奸的妻子。

可老天冥冥之中让她又遇到了另外一个男人,似乎得让她尝尽爱情的疾苦,才能让她得到救赎。

这个男人名叫桑弧,是一个导演。因为欣赏她的才华,所以对她发出了创作上的邀请。

两人第一次见面,张爱玲便爱上了他。也许是胡兰成太自私,使得张爱玲但凡见到那些宽容大度的男人,便深深的受到吸引。

桑弧也被张爱玲的气质所打动,渐渐对她产生了情愫。

看着这对才子佳人日益密切,朋友不经开始撮合两人结婚。

可是张爱玲听完朋友撮合后并不说话,只是摇摇头,用无声的方式拒绝了这段来之不易的情缘。

桑弧得知张爱玲的回答,也失去了热情,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张爱玲更加小心翼翼和隔离。

朋友并不理解张爱玲为何会这么选择,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两人从始至终都是不合适的。

她曾说:“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种不幸;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无奈。”

胡兰成是对的时间错误的人,桑弧是错的时间对的人。

这个时候的她已经千疮百孔,卑微如尘埃,而桑弧的性格却比她还被动,他总是小心翼翼的试探着张爱玲薄薄的皮肤,从没有主动坚定地对张爱玲表示爱意。

张爱玲在《小团圆》中写道:“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两颗无时无刻等待着受伤的心,只是相处就如履薄冰,生活在一起终究是一种折磨。

她的理想父亲不是桑弧,也不可能是桑弧。

风雨飘摇,终究安稳

到了美国,张爱玲的生活更加艰难,不仅没有稳定的工作,连衣食住行都不由自己控制。

饥寒交迫的张爱玲得到了一个文艺组织的捐助,才勉强度日。

在这里,35岁的张爱玲又一次被上帝安排了姻缘,她遇见了和她同样艰难的美国中年作家赖雅。

两人日久生情,同样艰难的生存处境,让两人产生了心心相惜之感。

54岁的赖雅不像胡兰成那么自私,也不似桑弧那般懦弱。

在生活上,他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张爱玲那颗脆弱不安的心。

让张爱玲再一次感受到了被爱的温暖。

老天似乎又并不让张爱玲得逞,所以在她一次次抵达人生的终点时,又告诉她那不是你人生的终点。

张爱玲终于怀孕了,可是这个像父亲一样温暖的男人却以结婚做要挟,要求她堕胎。

也许这么做对他来说是最完美的选择。

可是对张爱玲来说,却是掐断了她人生中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赖雅跟她结婚不久,便中风瘫痪在床,使得原本凄寒的日子,雪上加霜。

张爱玲为了照顾赖雅,拼命的榨干脑汁,没日没夜的工作照顾了他十年,直到赖雅去世。

她在半生缘中写道:“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即使时代动荡,爱人不堪,她依旧觉得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她本是他的依靠,却反而把他当成了依靠。

可是她忘了,她值得遇见更好的人。

胡兰成、桑弧、赖雅都不是她的好人。他们终究没有做到一个男人该有的担当。

张爱玲一次又一次的被男人所伤,却丝毫未察觉端倪。

因为她已经被童年的阴影拉了进去,无法看见自己生命的位置。

改变张爱玲一生的只有四个人,她的心也只对这四个人敞开过:张茂渊,胡兰成,桑弧,赖雅。

到头来只有张茂渊这个远方亲戚不求回报地对她好。

晚年孤寂,春尽江东

赖雅离开之后,张爱玲也失去了灵魂,整天浑浑噩噩不知生死.

在朋友的鼓励之下,52岁的她又重新进入了人群,来到加州大学,从事“红学”研究。

可是她的心是冰冷的,她的灵魂是寂寞的,哪怕站在人群中,她依旧孤独。

在洛杉矶的日子里,她像影子一样,常常莫名的消失在人群里。她深居简出经常穿纸做的衣服,两天只吃一个饼。

1979年,改革开放,经济和文化也快速扩张,张爱玲的文学又再一次掀起了文坛热潮,

许多人都对这个渐渐苍老的身影感到好奇,人们惊叹她的创造力,极度渴望在现实生活中见上一面。

有粉丝艰难的找到了她的住所,没想到第二天便得到她搬家的消息。她拒绝在任何形式和任何人进行交谈。

她害怕人,又不屑于和人交流。

直到有粉丝在她家附近无声无息的等待了一个多月,才见到她消瘦的身影。至此人们才从对她的想象变成了同情的现实。

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没想到她自己也当了真,所以晚年到处搬家,到处丢东西,她总觉得那些虱子在啃食着她的身体。

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几年,直到75岁,她与世长辞,在美国洛杉矶的一个小公寓里。

房子里空空如也,她骨瘦如柴的身子安详的躺在地板上,

身上盖了一床薄薄的被子,仿佛睡着了一般。

至此一代文坛巨匠,消失在人们的眼中。

而那一天,是她的生日。

正是童年在原生家庭遭受的不幸,造成了她无数次情感的悲剧。

直至死亡也不能释怀对世界淡淡的恨意。

如果1943年,她的文字不曾被胡兰成发现,她是不是还是仰头睥睨人间的高傲姿态。

如果1943年,她有原则断然拒绝胡兰成的死缠烂打,是不是就能躲过这个劫难,如杨绛一样终生幸福。

如果1943年,她知道胡兰成是个风流公子,是不是早点觉悟,就能遇见另一个人的情缘。

如果1943年,她没有将金钱看得低俗,没有将全部家当30万转给胡兰成,是不是和赖雅就能生下那个孩子。

如果1943年,国泰明安,风调雨顺,她是不是就能颐养天年,坐在上海的小巷子里吹吹风,宠辱不惊,闲看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细数着自己的往昔。

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转发、评论互动、点赞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张爱玲的1943: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 万物可爱 人间值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好闺蜜”苏青嘲讽冰心太丑 杨绛一句话怼的张爱玲没话说!

“中国好闺蜜”苏青嘲讽冰心太丑 杨绛一句话怼的张爱玲没话说!

...青倒好,嘲讽冰心太丑可是直接上升到人身攻击了。真是中国式好闺蜜,闺唱蜜随啊。第三幕:有偏见v冲淡幽默女主:杨绛女配:张爱玲张爱玲评价杨绛的《干校六记》,有这样的言辞:“新近的杨绛“六记”真好,那么冲淡...

2023-12-03 #经典句子

三毛的名句 张爱玲的名句 席慕蓉的名句 富有哲理 值得收藏!

三毛的名句 张爱玲的名句 席慕蓉的名句 富有哲理 值得收藏!

...,希望大家喜欢,闲话不多说,直奔主题吧!一、三毛,中国现代作家、旅行家、演讲家。1、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2、如果你给我的,和你给别人的是一样的...

2013-07-21 #经典句子

张爱玲笔下最为经典的3部言情文 《红玫瑰与白玫瑰》领衔上榜!

张爱玲笔下最为经典的3部言情文 《红玫瑰与白玫瑰》领衔上榜!

...写了普通人隐秘的心理与情结, 展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中西方文化交汇时人们的情感、婚姻生活, 揭示了传统与现代融合下男权社会中女性难以摆脱的悲剧人生。用别有深意的服饰描写颠覆了其中男主人公对女性类型的...

2023-11-02 #经典句子

金句文化 在误解张爱玲

金句文化 在误解张爱玲

...有资格接受膜拜。没有比这更大的误会了:事实上极少有中国作家像张爱玲这样,拒绝向读者提供各种形式的心灵鸡汤。……完整版张爱玲“金句文化”现象解读可查看《新京报·书评周刊》2020年完整专题报道B01版:《张爱玲百...

2022-11-29 #经典句子

“张爱玲:日子过得真快 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二句经典语录

“张爱玲:日子过得真快 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二句经典语录

...、凡事总有过去的时候,回头看劫后余生的自己,原来,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刘同《向着光亮那方》 三、少年好学,如日出之阳,壮年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刘向四、莫为未来...

2023-11-03 #经典句子

张爱玲经典语录50句 句句道尽人生!

张爱玲经典语录50句 句句道尽人生!

...BA的第一女神”日版Angelababy火遍全网,撩翻了百万网友!中国顶级养胃食材苏州,弱水三千一碗面34省市最出名的一道菜上海最疯狂的小吃排行榜绝版老香烟 ,见过一种就说明你老了···

2022-11-13 #经典句子

张爱玲如何“看苏青”?《小团圆》里的一句话特别意味深长

张爱玲如何“看苏青”?《小团圆》里的一句话特别意味深长

...是文字功力及理论水平上,都远胜一筹,这也从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高高居前的地位证明了的。在民国时代,苏青算是非常独立的知识女性,如果她的身份只是女儿或母亲,那她做得无可挑剔,但作为一个作家,张爱玲说...

2023-05-30 #经典句子

止庵:张爱玲文学的与众不同之处|草地·张爱玲诞辰百年

止庵:张爱玲文学的与众不同之处|草地·张爱玲诞辰百年

...白话小说,直到民国的鸳鸯蝴蝶派如张恨水的作品,这是中国原本就有的语言系统,已经是成熟、流畅、很具表现力的白话文,而她在此基础上又予以发展变化。虽然在她也有过一段探索的过程,譬如《连环套》,即如其自己所...

2022-12-1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