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孩子说话晚 高手妈妈从肚子里就开始培养语感了 而你嫌太早

时间:2019-01-09

朋友为此着急上火,两个月时间给孩子买了3000元的绘本,陪孩子一起看,可是收效甚微:孩子的词汇量并没有显著提高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6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朋友小敏家的孩子一岁八个月了,还不会说话, 只能发几个简单的音节。朋友为此着急上火,两个月时间给孩子买了3000元的绘本,陪孩子一起看,可是收效甚微:孩子的词汇量并没有显著提高。

她问我要不要去医院看看。我说孩子一岁之后有没有那个阶段表现出对说话的兴趣?她说有:“学走路那阵,嘴巴里还能发出“gege”(哥哥)、“qianqian(钱钱)”这些音节”。我问她孩子表现出说话的欲望大人有没有很好的引导呢?她说有回应,但是没有做进一步刺激和引导,我问买了这么多书怎么给孩子看呢?她说照着念。

生活中,总能听到奶奶们炫耀谁家的小孩不到一岁就会走路了,然而碰上孩子说话晚的情况,他们又总说:“贵人语迟”、“男孩比女孩说的要晚一些。”究竟什么时候学会说话才是正常水平,造成孩子说话晚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有效刺激孩子的语感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呢?

一、语言发育标准

通常我们认为孩子说话晚,是指孩子开口晚,但是根据权威解释:孩子说话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语言发育迟缓,指语言发育比别的孩子慢一些,但发育的顺序是正确的。比如同龄小朋友一岁就可以叫爸爸妈妈了,可是有些孩子一岁三个月了,还只是“啊啊啊”的叫,但是会发出一些他擅长的音节,比如:“dada”,这就就属于迟缓,像朋友小敏的孩子就属于这种情况。

还有一种语言发育障碍是指不正常的语言发育,表达和交流出现问题。正常水平孩子两岁时就已经可以明确表达基本需求,比如:吃饭、上厕所、想出去玩等等,而个别同龄孩子想吃饭了只是用手指餐具,拒绝开口表达自己想吃饭的需求,那么这种情况就属于语言发育障碍了。

生活中,语言发育迟缓比较常见,究竟你的孩子是不是属于“贵人语迟”的情况呢,对照下图一看便知。

研究表明:婴儿在1-1.5岁之间掌握第一批词汇,其数量在50-60个左右。3岁儿童的词汇量增加到1000个左右。

如果孩子达不到该年龄段的语言发育标准时,建议去专业儿科医院做进一步诊断和筛查。比如1岁半的孩子还没有表现出模仿大人说话的行为,那么首先应该排除一下是否是听力原因。

据我观察,淑的宝学走路和学说话是同时进行的(她是一岁四个月正式学会走路的,比同龄孩子晚了一个月),在她蹒跚学步的时候,对语言就表现出了极大地兴趣,比如看到鸡蛋,我会跟她说“蛋蛋”,他听过好多遍后便试着模仿,“dandan” 是他学会的第一个音节。

再往后,我带他回乡村住了一段时间,刚好是收获黄豆的季节,他看到晾晒的豆子,弯下腰用手捡起地上的豆子玩,几天之后,他能准确的发出“doudou”这个音节。据我统计,学会走路后他能发出30个左右的音节,基本以叠字为主。而我一个朋友的孩子,一岁的时候已经掌握了20个左右的音节。为什么孩子之间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呢?

二、为什么有些小孩语言发展会低于正常水平?

研究表明:1.5-2.5岁的婴儿是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到了3岁末基本上掌握了沐浴的语法规则系统。也就是说,儿童在出生后的头三年就基本掌握了人类的复杂语言。

小区有一个两岁多的女孩,平时由奶奶或者姥姥换着带,奶奶是湖北人,姥姥的陕北人,两人都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孩子有时候说话蹦出来的词拖着长长的陕北口音,有时候说的话根本听不到是什么?但是奶奶能听懂,日常生活中充当孩子的“私人翻译”。

小孩语言发育迟缓,排除掉遗传、听力、日常辅食(过于软糯的食物不利于孩子口腔发育,比如稀饭和烂面条)等原因外,还应该观察一下孩子的成长环境,比如小区这个小女孩,多语言的环境,尤其是“父母普通话+奶奶或姥姥方言”的组合模式对孩子的语言正常发育造成干扰。

孩子说话,先有听,后才说,听力是关键,模仿是前提,混乱的家庭语言系统成为了孩子语言成长路上的“拦路虎”。

全职妈妈是孩子语言学习路上的又一障碍,爸爸上班、妈妈日常照顾,家庭成员单一,孩子接收的刺激少,可模仿的对象少,单一的抚育对象无法给孩子提供丰富、良好的语言环境。

方言干扰、刺激单一,加上孩子对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使孩子开口说话,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变得困难重重,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么样给孩子提供一个有效的语言成长环境呢?

三、如何做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呢?

1、从孕期开始跟孩子说“废话”、念唐诗

研究表明,胎宝宝6个月的时候,就能听到诸如胎教音乐的声音、妈妈的声音、外界的巨大吵闹声响了。

朋友兰兰说她孕期对孩子花费精力最多的就是跟胎宝宝“唠嗑”,她家孩子比淑的宝大一岁,在同龄孩子中说话比较早,表达能力也很好。我在孕后期的时候,听取了朋友的建议,但是我没有选择跟孩子说话(因为当时的我,面对鼓鼓的肚皮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而是选择给胎宝宝读唐诗,从孩子出生后的表现来看,诗歌的韵律感对肚子里的小生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她对叠字和韵律的敏感度超过了我的想象。

淑的宝一岁两个月开始学走路、学说话的时候,为了增加他的词汇量,我试着给他念了一首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原以为让他听这么复杂的诗对他来说有点难度,没想到听到“空悠悠”,他跟着念“youyou”,听到“芳草萋萋”,他跟着念“huahua”。

等到一岁半的时候,我开始教他唐诗,最开始是一些耳熟能详的五言唐诗,比如名篇《登鹳雀楼》便用来日常“磨耳朵”。没想到有一天,我扶着孩子上完楼梯后,他脱口而出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诗(听力输入)-楼梯(实物刺激)-语言(学会表达)”,孩子已经可以将三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了。当时感觉又惊喜又意外,终觉辛苦没有白费。

刺激孩子说话这件事情上,大人是要花费力气的,关于诗歌刺激语言发展和学习能力培养,我们看看冠军的母亲是怎么做的呢?

曾在新闻中看到:《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总冠军郑林楷的母亲林丽贞分享育儿经验,她说:在郑林楷两三岁的时候,就养成了读古诗的习惯,所以后来郑林楷特别好学,记忆力也很好,学什么东西都能够很快上手,而且懂得在学到的基础上进行延伸。

培养孩子的语感,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从孕期就可以着手准备了,不管是“唠嗑”、还是“听音乐”、还是“读唐诗”,从胎宝宝开始,对孩子进行听力训练,可以给他以后说话和表达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如果你错过了孕期的准备,也可以从孩子出生后进行刺激,因为出生后的成长环境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机。

2、避免陷入“叠字不能教”的误区

淑的宝在一岁开始学说话的时候,朋友兰兰劝我不要跟孩子说“叠字”,想起上大学的时候,播音老师说她上学那会,每天清晨站在校园开嗓的经历,我就在想,既然老师可以通过“咪咪咪、嘛嘛嘛”活动面部肌肉,我为什么不能跟孩子教一些叠字锻炼口腔肌肉发育呢?

我首先通过模仿动物叫训练孩子对声音敏感度,比如,“小猫喵喵喵”、“小狗汪汪汪”,“青蛙呱呱呱”等等,这些模拟出来的简单发声可以有效刺激孩子的说话兴趣,妈妈和孩子互动,寓教于乐。如果对照书本上的动物形象给孩子适当加强刺激,会进一步加强孩子对语言的敏感度,时间长了,孩子便会产生模仿、学习的冲动。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实验即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即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例如:巴甫洛夫在每次给狗吃食物之前都给它一个灯光,经过灯光和食物的几次结合之后,灯光一亮,狗就要流口水。

巴甫洛夫曾说:人的心理、人的一切智力活动和随意运动,都是对信号的反应,都是条件反射。

这个实验说明什么呢? 拿孩子说话为例,孩子每次看到图画书上的动物时,你都能模仿动物叫,经过书本(视觉)和语言(听觉)的双重刺激,每当孩子看到某种动物形象,就会产生模仿的冲动。

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都觉得跟孩子说叠字不好呢?

因为有些的家长,尤其是奶奶辈的人,习惯说一些夸张的叠字来增加对孩子的好感,比如,孩子摔了,她会哄孩子说:“不怕怕、不疼疼、不痛痛”,这种勉强组合的叠字看起来增加了沟通的亲密感,实则干扰孩子形成正确的语言认知,孩子分不清楚哪些是正确的叠字用法。

其实你可以这样做:如果孩子对语言比较感兴趣,可以初步教一些日常会用到的叠字,比如香喷喷、静悄悄、沉甸甸、白茫茫、绿油油、齐刷刷等等。淑的宝有一段时间专门缠着我给她教一些ABB型的叠字,你一句、我一句,他觉得叠字接龙好玩极了。

还有,正确对待叠字的态度应是把叠字使用作为孩子学习语言的突破口,一旦孩子掌握叠字后,大人就要学会通过组词、连词成句的方式进一步引导,比如孩子学会了“宝宝”和“饭饭”这两个音节以后,家长就要引导孩子说:“宝宝吃饭饭”,并逐渐过渡到“宝宝吃饭”、“孩子吃饭”之类的独立短句。

孩子学会独立短句后,更要学会连词成句,进一步教他一些复杂的句子,比如“小雨滴滴答答下个不停,小鸟叽叽喳喳飞来又飞去”;“小蝌蚪找妈妈,妈妈就是青蛙呱呱呱。”淑的宝特别钟爱小蝌蚪这句我根据歌词改编的童谣,她从最初的叠字“呱呱呱”,认识了青蛙、认识了蝌蚪、知道了青蛙和小蝌蚪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就是小蝌蚪,妈妈就是大青蛙。

孩子语言学习过程中绕不开的叠字有哪些?

1、家庭称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和妹妹”等;

2、儿歌:比如“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没回来”等;

3、书本:比如小乌龟“慢悠悠、慢吞吞”地走等等。

可见,不是叠字不能说,是家长谈“叠”色变,养育过程中,家长要学会挑战固有认知,找到最合适自的育儿方式,在孩子开口说话这个问题上,巧妙、适当地“叠字”运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让孩子实现从“不说”到“说”零的突破。

3、给孩子读书时讲究方式方法

如今家长都很重视亲子阅读,有些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买书、看书,有些家长虽然书买了不少,但是不讲究方式方法,导致孩子日常掌握的词汇量呈现停滞状态。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中提到:讲图画书的人能决定图画书的最终价值,一个会念图画书的人,不但是图画艺术的最佳解读者,同时也是最好的媒介。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爸爸妈妈对图画书的理解、读图画书的水平决定了一本书的价值,不同的人讲解同一本图画书的效果是不同的。父母们擅长讲故事,孩子接受程度高,能够通过书本轻松掌握一些基本词汇,这说明亲子阅读质量比较高,反之,阅读质量就比较低。

有一次带孩子去朋友小敏家玩,她拿起一本认知书跟孩子读,翻到火车她就念火车,翻到飞机她只念飞机,我建议她跟孩子描述一下这个交通工具的特征,比如火车有铁轨、开起来咕咚咕咚还冒烟,长长的列车能载好多好多人等等。

后来她跟我反馈此法有效,从此小敏便踏上了“绘本育儿”的道路,如今她每次给孩子讲绘本之前还会提前预习做功课,不懂的事物或者不确定的发音还会提前查资料,由此可见,父母的对图画书的重视程度也同时影响着孩子的阅读质量。

在众多的认知书籍中,孩子常常会对交通工具和动物书都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孩子最初在认知阶段,给他介绍一种事物时,除了描述特征,还要学会扩展想象,让孩子了解到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情的特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引导,孩子不止词汇量增加,还会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多说,表达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孩子学说话,不是一个任期自然发展的过程,家长要学会引导和适当“干预”,只有孩子日常耳朵接收到的词汇量增加,才会产生模仿、重复的冲动,家长多说多问,孩子经历了鹦鹉学舌的“语言模仿期”,才能真正实现“开口说话”。

——感谢阅读——

(本文为淑的宝麻麻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是@淑的宝麻麻,爱好古典文学和育儿心理,左手带娃,右手码字,欢迎关注,一起探讨诗词育儿、科学育儿。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孩子说话晚 高手妈妈从肚子里就开始培养语感了 而你嫌太早》,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孩子的英语启蒙怎么做?|从这2个方面着手 轻松培养孩子语感

孩子的英语启蒙怎么做?|从这2个方面着手 轻松培养孩子语感

...绘本,所以有时候他会指着英文单词,突然蹦出一句:“妈妈,这个怎么读呀?”也是因为小萌的提问,才让我明白,或许该把英语启蒙类的学习安排上了。对于孩子升小的准备工作,我一直是抱着佛系的态度,毕竟能尽情玩耍...

2023-05-10 #经典句子

怎样教会一年级孩子排列句子顺序题?

怎样教会一年级孩子排列句子顺序题?

...词是“谁”,再看他做什么。第1题,“谁”——爸爸和妈妈,“干什么”——爱我,组句——爸爸和妈妈爱我。或者“谁”——我,“干什么”——爱爸爸和妈妈,组句——我爱爸爸和妈妈。两种句子组合都符合要求。第2题,...

2023-01-13 #经典句子

全职妈妈怎么在家给孩子做英语启蒙教育

全职妈妈怎么在家给孩子做英语启蒙教育

...本、拼读单词,效果更好。口语应用也非常的重要,爸爸妈妈不要怕自己的英文讲得不好,平时一定要坚持跟孩子讲英文,说得越多越好。二、英语启蒙资源:音频、绘本、动画片音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儿歌,重复性非常强,...

2023-08-24 #经典句子

如何快速“提高英语成绩”?父母需掌握这5种方法 孩子成绩飙升

如何快速“提高英语成绩”?父母需掌握这5种方法 孩子成绩飙升

...为英文报纸主要内容也是来自课本。4、广泛阅读,强化语感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扩大词汇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增强英语语感,在英语写作中起到微妙的作用。只有当阅读达到一定水平才能真正找到学习英语的感...

2023-12-04 #经典句子

提高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 从“连词成句”开始

提高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 从“连词成句”开始

....做 我们 孩子 诚实的 要3.小熊 干什么 去 菜园里 带着 熊妈妈 到4.树上 秋天 黄叶 许多 落下了5.爸爸 带着 三峡 去 我 旅游6.去 给 妈妈 超市 我 两件衣服 买了7.自由自在地在 鱼儿 游来游去 水草间8.帮 我 早晨 妈妈 起来 房间 整...

2022-12-01 #经典句子

家长辅导写作文 掌握3个辅导方法和节奏 顺利帮孩子写出好作文

家长辅导写作文 掌握3个辅导方法和节奏 顺利帮孩子写出好作文

...写作的要求。家长一看到孩子的作文作业,写一篇《我的妈妈》,这一句话,可能就是记录在作业本上的一个标题,就开始辅导孩子写作文了。至于在这篇作文中,写作的重点、写作练习的目标、人物描写的方法,家长都没有去...

2023-05-22 #经典句子

从小让孩子学少儿英语有什么用呢

从小让孩子学少儿英语有什么用呢

...模仿的是语调,也就是发音;就像孩子第一次说“爸爸,妈妈”,其实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爸爸,妈妈,只是家长教孩子说,孩子就说;用图片记忆方式表达的时候,就是看到什么,表达什么,很直接,很单纯,不要思考是不是爸...

2023-08-14 #经典句子

培养孩子的语感 激发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学习效益

培养孩子的语感 激发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学习效益

语感是言语到意念的逻辑转换的能力;也是学习者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对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既是语言训练达到熟练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综合运用...

2023-06-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