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最好的武术教育是:家长不护短 教练不姑息 我们并肩努力!

时间:2018-10-19

因为它知道,只有经过这样的磨砺,自己才能变成一把好刀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8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一位武术学校的校长在看到一名学习武术的男孩子因为被教练批评而哭泣,对她说了一番话:

孩子,你见过磨刀吗?被磨刀石狠狠磨砺的刀,一定很疼,可它没有哭。

因为它知道,只有经过这样的磨砺,自己才能变成一把好刀。教练对你的批评就相当于一次磨刀,就是让你接受反复的磨砺。因为相信你能做得更好,所以才会更加严格。

在武术教育的路上,最心疼孩子,又最希望孩子好的,是父母,其实还有教练。现在的教育体制内,全日制的学校,老师是弱者,孩子批评轻了不起作用,批评重了怕家长不理解。很多干脆听之任之吧,我该教了只管教,会毫无保留的授课,但是听不听就不是老师的事情了。但是作为武术教练这样的特殊教育群体,哪一位教练员都想自己的学生能学有所成,因为是武术人骨子里带的血性:不能让自己学生的家长看不起咱,不能辜负家长的托付。

选择让孩子练武的父母是和孩子的教练一样,都是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守护人,更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工作者。

但是很多家长却当着孩子的面就给教练说:我的孩子不求学武术怎么好,只要减体重,只要不在社会上浪荡,在武校里能管住就好。还有的家长因为远离孩子,对武校不放心,对教练不放心,生怕教练把他的孩子给吃掉一般

那么笔者就想问了,作为站在同一阵线上的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不能肩并肩,心连心,又能相信谁呢?

01

家长不护短

教育才有力量

笔者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武校里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因为个子大、资格老,欺负了几个小弟弟,作为教练就通知这个孩子的家长来学校商量处理办法。没想到家长却说:我家孩子性格就是这样,我们的家庭在我们当地那里的社会关系都是比较强势的,所以也造就孩子这样子。言语中分明就是那种只能我们的孩子欺负别的孩子,我的孩子就应该这样教育。最终的结果是学校决定开除这个孩子,家长还是不服气的说:你们不让学就不学了,武校多的是!

说内心话:教练可以不管孩子,家长却不能放弃孩子。孩子在武术教育过程中,最不该护短的是家长,最不该娇惯的是孩子。将心比心,上述的家长不知道被欺负的孩子家长会是怎样的心理活动。在众多的武术学校同行业流传着一句话:在武校里教练教你的不光是武术,还有保护你的责任、教育你独立的性格,培养你不恃强凌弱的品格,如果在这里学习不到这些精髓,那处理校园,外面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现在不管,外面的世界早晚会狠狠惩罚那些无法无天的熊孩子。

教育孩子要趁早,必须严管,必须惩戒,不能以爱的名义一味对孩子让步。

02

教练不姑息

学生才有未来

古语有云:“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在武校里很多孩子都觉得老师是个“坏人”,其实教练也认了。因为只有当孩子有了敬畏之心,才能敬畏课堂,敬畏知识,敬畏未来。

没有人愿意当一个坏人,但在武术教育中,为了那些家长都头痛的熊孩子孩子,教练愿意做这样一个“坏人”。

教练没办法对孩子太好,太温柔,因为武术教育的底色,从来不是绝对的放任和快乐。学习武术的本质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坏习惯的根除。现在流行的快乐教育,说实话正在让孩子误入歧途。笔者曾见到过一个家长带着孩子去武校学习,因为孩子玩手机痴迷,到后来辍学又跟社会上的不良青年骑摩托飙车,父母只要批评他,他就跑出去彻夜不归。父母生怕再这样下去,孩子就报废了,就找心理医生给孩子做心理辅导。这个心理老师的老师估计是个音乐老师

他给家长的建议是:孩子要回归本性,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家长应该反思。说实话,这家长听了心理老师的话后心中早已升起一万个:草泥马

家长最终选择把孩子送到武校里面,因为是封闭化管理,至少孩子可以杜绝和外面的社会青年接触,手机也是统一保管。

试问哪一个家长愿意孩子吃苦?若不是自己的孩子在一天天的变的暴躁和叛逆,谁愿意让孩子受武术那份罪?武术教育里一定有痛苦的成分,完全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03

为人师表是尊严

用武术育人乃天职

疏忽,在所难免。抱歉,无法让所有家长满意。武术教练虽然不是无所不能的,但一定都心怀理想,抱着教育孩子的热忱,为所有学生尽心尽力。

虽然孩子是家长的孩子,但也是教练的学生。对每一个学武的孩子负责是教练的职责,是师德,也是个人品德。

所以教练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性时故意“为难”孩子时,请家长不要抱怨;要联系家长解决孩子的问题时,家长不要推脱。

我们为孩子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都一样。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教练其实很简单,简单得只想让每一个孩子有一个好未来,让每一位孩子都能成为父母引以为豪的骄傲。

04

通往专业的路上

所有教练从没忘记过努力

教练不是“孩子王”,更不是“铁饭碗”,很多家长对教练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甚至有些过度依赖,仿佛把孩子交给教练,教练就要对孩子的一切负责。某武校一位教练给笔者谈起他经历的一件事情:他教的一位年龄小的孩子在家里被长辈和父母娇惯成了熊孩子,七岁了已经是家里的小霸王,家长稍有不如意就抓妈妈脸,薅头发。爷爷更是娇惯,从小让这个孙子撒尿就撒他脚上,后来孙子大了还这样(不知道这个爷爷心里是怎么想的),孩子妈妈对孩子爷爷说不能这样子,孩子爷爷反而不高兴的说:我就这一个孙子,只要他高兴,拉屎拉我脸上我都乐意。随着孩子一天天大了,跟周围邻居就开始老惹麻烦了,你自己在娇惯孩子,可是邻居们可不买账。没办法送武校锻炼吧。可是这个熊孩子到了武校后“恶性不改”,趁着同学们不注意,把好几个同学的暖瓶里给拉了大便。类似的事情好几次,教练通知家长,家长这样说: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们就是让你们去改变他的,你们都改变不了,那要你们干嘛?教练很是无语,向学校反映带不了这个孩子,一年中这个孩子换了32个教练

,教练光想辞职。

当教练前的岁月静好,已经变成当教练后的风风火火。教练一天24小时,有一半都在围着孩子转,吃饭盯着,训练盯着,晚上孩子们休息了,教练还有巡视每一个孩子给他们盖踢下床的被子。

为什么会选择当教练:

无非是想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开垦贫瘠的荒原,施下坚强的肥料,浇灌武术的甘泉,让树木成瘾,欣欣向荣。

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是所有教练员的心愿,更是出于教育孩子的责任感。

05

不为难教练,不打扰教育

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

越来越多的教练,对于管教孩子有心无力:“我真的很想教好孩子,可我不敢管啊!”

“把教练当学生管,把学生当祖宗供”,这现在也成了摆在武术教育中的弊端了。媒体断章取义吸引眼球的报道,让大家都不能淡定了,某位教练在上武术课的时候拿着棍子教一名学生正确的出拳方法:用棍子压孩子高高抬起的胳膊,因为那是不正确的出拳方法。但是有人从另外一个角度捕捉到了教练刚好举起的那一瞬间,变成了教练暴打学生了。。。。经众多平台的推波助澜,教练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武校成了人间炼狱。

《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评论:《老师不敢批评学生,谁之过?》现在的教练也不敢了,以前教练上课是要拿棍子的,犹如教鞭,它本身的含义绝不是为了打哪个孩子,只不过是一种震慑而已,还有就是孩子众多集体练习武术的时候,教练可以用棍子去纠正动作,因为从众多孩子中间穿插过去纠正某个孩子其实是武术教学里面的大忌。

学生如同树苗,若不及时修枝剪杈,极易长成“歪脖子树”。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个世界上,最不该被苛责的是教练和老师,最不该被娇惯的是孩子。

教育是成就孩子的事业,无论如何,都不应演变成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拉锯战。

安静下来,才是教育最该有的样子。

06

教练不怕为孩子辛苦付出

就怕家长的不理解与不支持

只有负责任的教练,才会管学生,甚至不惜大动干戈或苦口婆心地批评学生。教练也好老师也好,如果肯管、肯教、肯批评,都是因为孩子值得!

可再优秀的教练,也无法完全替代家长;再负责的教练,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教育的效果,取决于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教练和家长就像两支船桨,只有同时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才能让孩子向着我们期望的方向驶去,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所以当出现分歧与误解时,无论教练与家长都应谨记:

第一、不发泄情绪,温和地沟通。

第二、正视教育环境,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第三、不争对错,一切以有益于孩子为优先。

07

有远见的教练都带点绝情

爱孩子的父母都舍得狠心

没有哪个父母真正舍得让孩子吃苦,不然不会有那么多宠溺孩子的悲剧。

可我们保护不了孩子一辈子。现在不狠心逼孩子学会“72变”,将来谁来帮他挡“81难”?有远见的教练都知道,只有狠心地管,孩子才能真正成器。

有远见的父母都明白,现在逼迫孩子,将来才不会留遗憾。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胡同里也练不出千军万马。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就别埋怨他不争气。

教育需要严格且坚定的力量,古往今来都一样。

08

只有家校和谐了

学生才能真正受益

一位桃李满天下武术界的老前辈说过:

“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一生的武术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而他培养的武术人才也用对国家的忠诚和成为各个工作岗位上的积极份子来回报他的辛勤付出!

只有家校和谐了,这样的特殊武术教育才能更顺利地进行,学生才能真正受益。优秀的家长不会跟孩子的教练争对错,优秀的教练会和家长主动沟通。

在漫漫武术教育路上,教练和家长最应该成为最好的搭档。

教练懂得寻求家长的帮助,家长足够信任教练。

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家长和教练在背后奋力托举。

时代在变,武术教育的模式也在逐步改变,以前是当面教子,现在是孩子懂得脸面。以前是师傅打徒弟天经地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现在是用文明手段说服教育为主。武术教育也在实践中、在夹缝中、在很多人不理解中探索着那属于自身行业的一缕光明!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最好的武术教育是:家长不护短 教练不姑息 我们并肩努力!》,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双减”落地 揭示最好教育:家长不护短 老师不姑息!

“双减”落地 揭示最好教育:家长不护短 老师不姑息!

...管,必须惩戒,不能以爱的名义一味对孩子让步。老师不姑息,学生才有未来古语有云:“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很多孩子都觉得老师是个“坏人”,老师也认了。因为只有当...

2014-04-05 #经典句子

《人民日报》发文痛批:教育路上 家长不愿与老师并肩 还能相信谁?

《人民日报》发文痛批:教育路上 家长不愿与老师并肩 还能相信谁?

...长支持老师,不护短,教育才有力量。老师管教学生,不姑息,孩子才有未来。家长和老师的相遇,就是爱和信任的相遇!01有多少家长说过,“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始终是最核心的、最关键的。但非常遗...

2012-01-06 #经典句子

中国近代武术大师辈出 为何不上战场杀鬼子?金庸一句话道出原因

中国近代武术大师辈出 为何不上战场杀鬼子?金庸一句话道出原因

...夫,很多地方军阀和长官都重金聘请这些人当自己的武术教练,指导军队的日常训练和搏击。单打独斗,这些民国武林高手打败外国高手和大力士是常态。像霍元甲就是如此,一度让中华武术名声大振。但是武功再高,在现代化...

2018-03-20 #经典句子

育人是关键--王登峰寄语2018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的教练员

育人是关键--王登峰寄语2018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的教练员

...根本。”在2018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小学组总营教练员联席会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开门见山指出。从2015年至2018年,今年是第四届的夏令营总营,确...

2009-12-25 #经典句子

送孩子上幼儿园 家长常跟老师说这几句话 娃自然多受“关照”

送孩子上幼儿园 家长常跟老师说这几句话 娃自然多受“关照”

...。“孩子要是不听话,老师该怎么管教就怎么管,我们不护短”我一个朋友是幼儿园老师,她说每天除了要小心孩子别磕着碰着,还要在管教孩子时战战兢兢,生怕把握不好度让家长埋怨。确实,现在家里孩子都不多,每一个小...

2023-06-13 #经典句子

为什么武馆培养了美国青少年优良品质?为什么美国码农喜欢去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

为什么武馆培养了美国青少年优良品质?为什么美国码农喜欢去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

...工程师,社区里就会多出五个新岗位,比如咖啡师、私人教练、医生和出租车司机等。因此,虽然创意产业永远不会成为美国主要的工作岗位来源,但是它对美国社区的经济有超过比例的巨大影响。多数行业都有乘数效应,但创...

2024-01-17 #经典句子

“走文登·看实事·话幸福”⑤

“走文登·看实事·话幸福”⑤

...炼,但在各处训练场上,来自文登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的教练和学生们仍在挥汗如雨。“传球准点,别图快!”“篮板!篮板!抢篮板!”教练于涛站在场外,不停地指挥着学生训练,整个球场响彻着这位大个子教练的大嗓门和...

2012-07-10 #经典句子

家长拿“孩子还小”当借口?用这两句话回怼 对方还真招架不住!

家长拿“孩子还小”当借口?用这两句话回怼 对方还真招架不住!

...俩。很多熊孩子,本就自己不得理,而家长这时候还非常护短,轻则说孩子还小不懂事,重则把错误还归咎到别人身上。对于这样的家长,直接怼回去也没什么:“我也是孩子,我也不懂事”或者“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

2007-04-2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