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一首流传千年的咏雨诗 出自一位和尚之手 一般文人写不出这种美

时间:2018-05-15

雨对于文人来说,意味着浪漫、相思、凄情、乡愁、羁旅漂泊,种种情怀都可以被写进一首首咏雨讲诗词中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千年文坛,最不缺的就是咏雨诗词了。雨对于文人来说,意味着浪漫、相思、凄情、乡愁、羁旅漂泊,种种情怀都可以被写进一首首咏雨讲诗词中。而且颇有意思的是,对于高手们来说,只写雨之形似乎不能体现他们的高明之处,所以文坛便出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咏雨“神作”。

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知”字完全把雨给拟人化了,美得令人沉醉。万俟咏的《长相思》,明明是首咏雨词,硬是通篇没有出现一个“雨”字,却成了咏雨绝唱。秦观的“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写雨后初晴时的春景,这么娇柔的雨,让花儿也成了佳人。这些经典咏雨诗词,惊艳了千年时光。

但以上诗词与本期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咏雨诗相比,却少了一丝禅意。本期要说的这首诗名叫《山雨》,作者是一位老和尚,此人名叫皎然,是唐代有名的诗僧。皎然多才多艺,在唐代受到不少名士的推崇,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为擅长茶道。而他存世的诗作也不少,目前共有470多首,多数都收录在《全唐诗》中。

本期这首《山雨》是皎然晚年一次冒雨登山时所写,全诗看似通篇犯了写诗忌讳,但却自有一股一般文人写不出的美感,流传了千年。让我们来品一品:

《山雨》一片雨,山半晴。长风吹落西山上,满树萧萧心耳清。云鹤惊乱下,水香凝不然。风回雨定芭蕉湿,一滴时时入昼禅。

为何说这首诗通篇犯了写诗的忌讳呢?此诗没有诗的格式和韵律,全诗长短句相接,甚至有人认为它应该是一首词,但它又显然没有在任何词牌下。这种诗式在唐代是很少见的,先秦文学时倒是有不少。入唐后诗人们对诗的样式要求要严格得多,这种诗只能叫杂诗了。

不过咱们仔细品读这首诗,就能发现它有多美。前两句“一片雨,山半晴”写的是一种山中特有的雨后美景,山中的雨往往就是一片云带来的,那阵雨落在山的一边,另一边却还是晴天。诗人用一片和山半两个数量词,让雨和晴形成鲜明的对比,很有视觉的冲击力。同时,到底是晴还是雨,其实也是山对外界的不同反应。

三、四两句,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山雨伴着阵阵长风,吹得满树的叶子沙沙作响,眼前是这样的风雨潇潇,但诗人耳里却都是清静的。这是为何?因为心静了,所以不会被周遭所影响。

五、六两句一样是妙语。云鹤都被风雨惊扰了,乱飞而下,但水香却凝然不动。水香是兰草的别称,鸟鹤都惊飞了,为何它却能如此?原因是和诗人心耳清一样,它有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从容。云鹤与兰草相比,表面上云鹤显然更强大,它们本来就是空中飞翔的鸟儿。而兰草在山上原本是不起眼的存在,它们看起来是那么弱小,但它们的根在土里,所以反而能做到凝然不动。这两句一动一静,对比形象,颇有感染力,可见事物的强大看的是本质,并不是外在。其实这二者又与首句的雨与晴相呼应,结构上十分巧妙。

最后两句是写风雨过后的情形。风停了,雨止了,芭蕉叶湿了,诗人继续前行着,一滴水从叶子上落下,如入昼禅。最后诗人才把这股禅意讲了出来,老和尚冒雨登山,晴和雨对他来说,都不过是外物,他把禅意融入到山雨中,一切景致在诗人的慧眼中皆有禅趣。

纵观这首诗,虽然格式上确实是犯了写诗的忌讳,写得有些杂乱,但每一处景物的安排都是很有深意的。论遣词来看,看似随意却句句精准,很难换掉其中的任何一个字眼。从意境上来看,这首诗也可圈可点。它既是一首难得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很有深意的禅诗,这是这首诗与一般咏雨诗的最大不同。

这种包含禅意的美,确实不是一般文人能写得出来的,这需要极强的领悟力,要有一切景语皆是禅的格局。这让笔者想起了唐代另一位写这类诗的高手:王维。王维有诗佛之称,他的山水诗与皎然这首诗一样,充满着禅趣。皎然平生还有很多这样的诗作,大家若是有兴趣,可以找来读一读,相信会有不一样的体会。这首诗大家觉得如何?欢迎讨论。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一首流传千年的咏雨诗 出自一位和尚之手 一般文人写不出这种美》,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琴棋书画自古便是文人的思想晶华

琴棋书画自古便是文人的思想晶华

...名句,点燃着心香片片。笔下百转千回,那些名篇在人世流传,那些墨宝经过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常开不败。我们固然欣赏古时大家风范,爱他们诗词歌赋,但想一想,如果古时无砚台笔墨,怎能留下如此深沉可吟咏的珠玑好...

2018-03-09 #经典句子

作诗是文人的专属?中国第一首诗出自劳动人民之口 只有八个字

作诗是文人的专属?中国第一首诗出自劳动人民之口 只有八个字

...是现在就不同了,现在的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全世界流传,那么诗是从什么时候才达到如此的高度呢?应该是在唐朝,唐朝可以说是一个诗的国度,在不满300年的历史中,却惊人了留下了近5万首诗歌,有名有姓的诗人就有23...

2012-11-03 #经典句子

清代文人写一首诗 成就直追李商隐《无题》诗 惊艳了文坛

清代文人写一首诗 成就直追李商隐《无题》诗 惊艳了文坛

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是200余年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收录了77家、311首诗。在数量上以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如果以此来评判唐代诗人的成就的...

2007-03-07 #经典句子

古代文人如何骂人?堪称思路清奇 骂出千古绝唱

古代文人如何骂人?堪称思路清奇 骂出千古绝唱

...不快。但古人也有很多清奇的骂人方式,成为千古绝唱,流传后世,成为经典。孔子作为一代圣人,兢兢业业,影响力非常大,评价了很多人,也赞美了很多人,但老夫子脾气再好,也有生气的时候,因而也留下了几句经典的骂...

2023-10-28 #经典句子

古代这些渣男文人 却写下了经典名句 流传至今

古代这些渣男文人 却写下了经典名句 流传至今

文/念空大叔01元稹众所周知,元稹是唐朝有名的渣男,却因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诗,让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一度误认为他是天底下最痴情的好男人,对妻子的爱忠贞不渝,始终如一,令人感动。但是人...

2020-01-25 #经典句子

李白最“懒”的一首诗 后世文人总觉得少2句 却又接不上

李白最“懒”的一首诗 后世文人总觉得少2句 却又接不上

自古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只有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是说,只要够勤奋,肯下功夫,多难的事都能做成。而这句出自南宋《方舆胜览》的谚语,其中的典故,就与诗仙李白有关。说明李白并不是一个懒惰的人,但在李...

2023-12-24 #经典句子

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怎么都写不出下句 此人随口一说成千古绝唱

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怎么都写不出下句 此人随口一说成千古绝唱

...些诗句的出处和上下句其实并不了解。晏殊的这首词能够流传至今肯定是有其过人之处的,那么这首词究竟好在哪里呢?词的上阙语调轻快,意境悠闲。词人在庭院中饮酒,看着新写的词作心情舒畅,潇洒快意之时还会用竹筷敲...

2023-07-31 #经典句子

山水如画风景如诗 文人墨客在此挥洒才华 动人传说在此谱写流传

山水如画风景如诗 文人墨客在此挥洒才华 动人传说在此谱写流传

...的“西湖长桥长相思,断桥难断恋人情”,在西子湖畔的流传着无数动人的传说。想必你定会想到许仙和白娘子吧!浪漫的传奇故事,无疑为杭州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在断桥定情,在雷峰塔离别,让多少人为这段凄美故事感到...

2018-02-2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