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解密大脑中的“文字匣子”

时间:2017-12-03

人类使用具有正规语法规则的语言进行交流至少发生在10万年之前,但是我们的阅读和书写仅仅出现几千年而已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本文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出版」

你喜欢读书吗?阅读是人类所能拥有的独一无二的活动之一,但是它只有很短的历史。人类使用具有正规语法规则的语言进行交流至少发生在10万年之前,但是我们的阅读和书写仅仅出现几千年而已。在5000多年前,最早的文字由生活在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内)的苏美尔人发明。那时,仅有极少部分人可以阅读和书写;如今,大多数人都可以掌握阅读和书写技能。但即便是现在,仍有不少儿童或成年人从来没有机会学习阅读和书写技能。如今,在这个地球上,每10个人就有1个人不会阅读或者书写,这意味着全球人口中大约有8亿文盲。

人们在阅读时,大脑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近年来,科学家展开了对阅读的脑科学研究,他们通过核磁共振和电生理技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人类的大脑竟然发展出一处专门用于加工文字的脑区。这块脑区与大脑的其他区域共同工作,从而使我们可以理解文字并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科学家还发现该区域会随着我们不断阅读而得到“锻炼”从而不断发展。

阅读与“文字匣子”

我们在进行阅读活动时,离不开眼睛对文字信息的接收,所以大脑需要加工由眼睛看到的文字。实际上,我们有三分之一的大脑区域专门用于分析眼睛所能看到的事物,这部分大脑区域也被称为视觉系统。除了视觉系统处理我们眼睛看到的文字信息,大脑还有一个语言区,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文字,同时用语言进行交流。语言区大部分位于大脑左半球,即左脑。目前一些科学研究已经发现,负责理解语言的区域位于大脑左半球的颞叶皮层,而负责产生语言(即说话)的区域则位于大脑左半球的前额皮皮层。当我们进行阅读活动时,视觉系统和语言区域都会活跃起来,其中视觉系统会告诉我们所阅读的文字看起来是什么形状的,而语言区域则告诉我们这些文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视觉系统中有一个对阅读至关重要的大脑区域,该区域能够把视觉系统和语言区域连接到一起,研究者们把该区域称为“视觉词形加工区”,俗称“文字匣子”。“文字匣子”大致位于人的左耳下方,大小相当于一颗草莓。该区域主要功能是将阅读时眼睛所看到的文字形状信息进行转化,即由各种笔画组合转化为有具体含义的信息,转化后的信息就能被语言区域进一步分析和加工了。总之,这个“文字匣子”是专门用于告诉我们所阅读的文字具体长什么样的。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大脑的哪些区域会被激活,其中“文字匣子”起到了非常關键的作用。那么,我们不禁会产生一个疑问,这个对学习阅读这么重要的“文字匣子”是先天形成的还是在学习阅读后才形成的呢?

“文字匣子”成长记

究竟大脑是如何发展出“文字匣子”这样一个专门用于加工文字的区域的呢?

首先,当你阅读这篇文章时,说明你已经是一个掌握阅读技能的人。现在请你“穿越”到你学会阅读之前的时光,那时你并不识字,也不知道每个字的读音,你的大脑把文字完全当作由不同的线条组成的形状而已。比如“口”是和麻将或豆腐块一样都是方形的,这时“口”会像麻将和豆腐块一样都是被大脑中用于识别物体的“物体皮层”来加工,物体皮层可以告诉你“口”虽然和麻将和豆腐块长得很像,但是它不能玩,也不能吃。正因为这个物体皮层,我们能分辨出各种不同的形状和物体,即使从不同的方向来看物体也不会使我们感到混乱。比如,我们进入体育馆远远望去便会认出一个篮球架上的篮圈,等我们走到篮球架下面我们依然会认出那是个篮圈,即使篮圈被拆,放在地上,我们依然可以知道它是个篮圈。可见,物体皮层对于我们辨认物体已经可以做到很精确的地步了,然而它对我们识别文字还是不够精确的,比如文字“干”,把它倒过来就可以变成文字“士”,这时物体皮层只会把它们当成是相同的形状,而不是不同含义和读音的文字。因此,我们的阅读需要一个更加精确的大脑区域来加工文字。当我们一开始学习阅读时,大脑就开始发生了变化,逐步发展出“文字匣子”。“文字匣子”首先起源于物体皮层,随着人类阅读内容不断增加,“文字匣子”开始了进化历程,逐渐学习识别各种组成文字的规则,比如“树”这个字由“木”和“对”这两个字组成,但是“木”一定要在左侧,“对”一定在右侧才是正确的字,当我们遇到“木”在右侧,“对”在左侧的情况,“文字匣子”会告诉你这不是一个字。当然,“文字匣子”也可以辩认出“干”和“士”是不同的两个字了。

“文字匣子”与不同语言

这个世界上的语言丰富多样,那么不同语言的阅读者在进行阅读时的大脑活动是否有差异呢?比如,如果你是汉语阅读者,你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的“文字匣子”一定会活跃起来,那一个不会汉语的人看到这篇文章时,大脑是如何作反应的呢?

目前研究发现,大脑中的“文字匣子”只有当人阅读自己所熟悉的文字时才会在最大程度上活跃起来。但是不同的文化和语言的阅读者,其“文字匣子”所在的大脑位置是一样的,都位于枕叶皮层和颞叶皮层的交界处,即左耳下方。所以,当母语为英语的人阅读英语和母语为汉语的人阅读汉语时所激活的区域是一样的,但如果两者对换阅读资料,其“文字匣子”便不会被激活。实际上,即使那些天生的盲人,在后天通过触摸学习阅读(即学习盲文),也会产生和正常视力的人一样的“文字匣子”。

很多研究都发现,人类的大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发生改变。其中,大脑中的“文字匣子”这一区域就是通过我们不断学习阅读而发生了改变,从而变成一个专门用于精确加工文字的大脑区域。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大脑拥有更强的阅读能力,那么,大量练习一定是塑造超级“文字匣子”的致胜法宝。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解密大脑中的“文字匣子”》,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想撤销大脑短路时输入的一大段话?摇一摇iPhone就可以了

想撤销大脑短路时输入的一大段话?摇一摇iPhone就可以了

...来有点无聊但其实很有用也很有意思的功能:摇一摇撤销文字,再摇一次恢复文字。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手机上打了一大段字,但最终却没有按下发送键,而是长按删除键一股脑地全删了。其实这时你也可以试...

2020-12-10 #经典句子

大脑植入物将思想转化为文字 帮助瘫痪男子重新“说话”

大脑植入物将思想转化为文字 帮助瘫痪男子重新“说话”

...个有语言障碍的瘫痪病人脑中试图说的话翻译成屏幕上的文字。周三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大卫-摩西博士说:“这是第一次有人只是自然地试图说些什么,仅仅从大脑活动中解码成文字。希望这...

2023-08-14 #经典句子

在看到一句话默读时 大脑中出现的声音是谁的?和它有关系!

在看到一句话默读时 大脑中出现的声音是谁的?和它有关系!

...关系!还记得在上学的时候,老师通常会让我们默读一段文字或者是默背,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我们的嘴巴没有张开,但是依旧会流利地看完这段文字,甚至脑海当中还出现了一个读书的声音,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当我们非常的紧...

2023-01-22 #经典句子

智能神经网络:AI真得可以通过植入大脑将我们的思想转化为文字?

智能神经网络:AI真得可以通过植入大脑将我们的思想转化为文字?

...阅读:人工智真得可以通过植入大脑将我们的思想转化为文字吗?大家好,这里是“青柳悦生活”!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AI是如何读取我们大脑中思想的?就在近日有一项关于读心人工智能的研究,证实了我们大脑中的某些思...

2023-05-07 #经典句子

用脑波沟通!科学家用人工智能将大脑活动转成文字 准确率达 97%

用脑波沟通!科学家用人工智能将大脑活动转成文字 准确率达 97%

...语音识别相形见绌:人工智能(AI)可将大脑活动转化为文字,而不需要用户说话。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CSF)神经外科医生张复伦(Edward Chang)领导的团队,使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译码皮层脑电图...

2023-07-04 #经典句子

读心术将成真!科学家拟用AI将人类的大脑活动转变为文字

读心术将成真!科学家拟用AI将人类的大脑活动转变为文字

人类似乎又离读心术进了一步: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了一种人工智能,可以将大脑活动转化为文本。虽然目前这个系统仅适用于当有人大声说话时检测到的神经模式,专家说,它最终可以帮助无法说话或者打字的患者实现成功和他...

2023-01-07 #经典句子

罗技x百度大脑VOICE M380语音无线鼠标评测:解放双手 出口成章

罗技x百度大脑VOICE M380语音无线鼠标评测:解放双手 出口成章

...后,再次点击系统就会开始进行校正,选择最接近原意的文字。之后,我们找了一段体育新闻进行测试,本段测试的难点在于它有大量的数字和外国人名,除了语音输入外,也考验输入法的词库。可以看到,输入法准确识别了绝...

2012-11-03 #经典句子

聊聊口语表达时大脑对英语词句反应的“提前量”问题

聊聊口语表达时大脑对英语词句反应的“提前量”问题

...你开口发声说某句英语的时候,你的大脑对要说的英语“文字”的反应已经提前到位了。实际上这就是有个所谓的大脑“提前量”问题。这可是我们英语(口语)训练过程中很重要的,但确实一直没得到重视甚至有所意识的概念和...

2023-06-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