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历史上有关此人的成语最多 其中肯定有你不知道的

时间:2017-11-11

成语的来源,一个是名作,一个是故事。故事又有编撰的故事和历史真实故事。在真实的故事中就会有真实的人物,在那么多历史人物中,谁的成语会最多呢?答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4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成语的来源,一个是名作,一个是故事。故事又有编撰的故事和历史真实故事。

在真实的故事中就会有真实的人物,在那么多历史人物中,谁的成语会最多呢?答案是韩信。

下来我们看看韩信身上都有哪些成语,读者们看看到底有多少。这些成语从时间顺序编排的话,也反映了韩信的一生。

一、一饭千金。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意思。当韩信最初落魄之时,有一位老妇人曾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当上楚王,给了这位老妇人千两黄金作为报答。

二、胯下之辱。这个故事估计中国人都知道,意思是能成大事者,必须能忍受各种苦难。

三、国士无双。意思就是国家绝无仅有的人才,这个词是萧何把韩信推荐给刘邦时,萧何对韩信的评价。从此,韩信开始创建他的伟业。

四、妇人之仁。这个词不是来形容韩信的,而是韩信对项羽的评价。韩信认为项羽不肯封赏功臣,就像女人一样小家子气。

五、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个成语是韩信东进中原时为迷惑敌人而采用的一个计谋。

六、背水一战。这一招跟项羽的破釜沉舟类似,是韩信攻打赵国时采用的。

七、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成语是跟背水一战同时出现的,指背水一战就是要置之死地而后生。

八、拔旗易帜。这是韩信攻打赵国时用得另外一个计策,把敌人的旗帜拔掉,换上自己的旗帜,让敌人以为自己一方已经战败了。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取而代之。

九、人心难测。韩信攻灭赵国时,曾说过:“人的欲望太多,人心难测。”

十、独当一面。这是张良对韩信的评价。

十一、十面埋伏。这是韩信设下重重伏兵来围剿项羽。

十二、四面楚歌。项羽带领的是楚军,韩信将项羽围困之后,让汉营中的楚人在晚上唱起楚歌,以此让项羽的士卒生起思乡厌战的情绪,达到扰乱项羽军心的目的。后来形容孤立无援的境遇。

十三、问路斩樵。有一次韩信出兵,辨不清方向,便向一个樵夫问路,樵夫指明道路后,韩信竟将樵夫给杀了,因为他担心樵夫会泄漏了他们的行踪。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韩信心狠的一面。

十四、解衣推食。刘邦为笼络韩信,会把自己的衣服给韩信穿,会把自己的食物给韩信吃。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人的特别关怀。

十五、功高震主。这个成语最早其实就是评价韩信的。

十六、不赏之功。意思是功劳大到没法封赏了,这也正是韩信的处境。所以韩信如果不反,真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

十七、伪游云梦。刘邦假装游览云梦之地,让韩信来参见他,韩信到达后,遂被逮捕。

十八、多多益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越多越好。当韩信被贬为淮阴侯时,有一次刘邦问韩信,“你觉得我能带多少兵马?”韩信说:“十万。”刘邦又问:“那你能带多少兵马?”韩信说:“多多益善。”意思就是无数。刘邦认为韩信太狂傲,又问:“那你为什么被我抓了?”韩信反应过来说错话了,便答道:“您的才能是驾驭将领。”

十九、居常鞅鞅。这个成语是描写韩信被贬时候的心情,是闷闷不乐的意思。

二十、金石之交。此成语出自《汉书·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用来比喻交情如金石般坚硬。

二十一、兵仙神帅。这个词出自《史记钞》,是对韩信用兵的评价。

二十二、略不世出。指韩信的谋略天下无人能比。

二十三、勋冠三杰。刘邦打下天下,功劳最大的三个人是韩信、张良、萧何,被称为汉初三杰。而其中排名第一的还是韩信。

二十四、钟室之祸。韩信最终被吕后和萧何设计斩杀于长乐宫悬钟之室。后来这个词就被用来比喻功臣遭到猜忌被杀。

二十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也是一个成语,什么意思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以上就是有关韩信的全部成语,你要是全知道的话也算很厉害了。最后用一副著名的对联总结韩信的一生: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历史上有关此人的成语最多 其中肯定有你不知道的》,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历史上唯一一首仅一句的诗 却成了千古名句 还诞生了一知名成语

历史上唯一一首仅一句的诗 却成了千古名句 还诞生了一知名成语

...它只有一句,但是却成了千古名句,并且还诞生了一知名成语。据说在北宋时期,有一名叫潘大临的诗人,他自小就家境非常的贫寒,并且还要连年赋税,所以他一直都非常的落魄,但是他却非常的有才华,在一年重阳节前后,...

2023-10-16 #经典句子

皇帝能写出千古名句 女子能带兵打仗 这样的朝代历史上有几个?

皇帝能写出千古名句 女子能带兵打仗 这样的朝代历史上有几个?

...广记》《太平御览》,并且为后人留下了“开卷有益”的成语。宋真宗在《劝学诗》写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必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毋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诗句勉励后代学者要多...

2023-11-19 #经典句子

历史冷知识4:苏轼文中的成语 虽耳熟能详 却也出人意料

历史冷知识4:苏轼文中的成语 虽耳熟能详 却也出人意料

...面最会写诗的段子手苏轼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成语高产者其实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都来自东坡先生的笔下先说一个上过热搜的成语令人喷饭比如康辉在新闻联播中说的“这一观点,荒唐的令人喷饭”没听错他确实...

2023-12-08 #经典句子

历史上最搞笑的皇帝 吃冰棍拉冰棍 出现一个成语 传诵至今

历史上最搞笑的皇帝 吃冰棍拉冰棍 出现一个成语 传诵至今

历史上最搞笑的皇帝,吃冰棍拉冰棍,出现一个成语,传诵至今我们都知道在宋朝的时候,是最有钱的一个朝代了,每年的收入是历来最高的,这都是宋朝重视商业所带来的,在宋朝时期,商业非常的发达,人们的钱兜里都装不...

2008-04-17 #经典句子

成语“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与历史名相刘伯温的故事

成语“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与历史名相刘伯温的故事

...恶的时间,就会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形容。那么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究竟有什么历史故事呢?我们来学习了解。相传在明朝,杭州城里有一位水果商户,老板非常懂得如何储藏柑橘,能够使柑橘很好的保存下来...

2013-01-18 #经典句子

看皓镧传学历史:第一集 吕不韦大秀成语 却弄巧成拙槽点满满

看皓镧传学历史:第一集 吕不韦大秀成语 却弄巧成拙槽点满满

...”的商业炒作,来提高自己的身价和名望。买椟还珠这个成语,虽然不是出自吕不韦的故事,但不能说他的行为不符合史实,可剧中大多数人都提到了“买椟还珠”这个成语,就有点问题了。因为买椟还珠出自《韩非子》,而韩...

2012-09-15 #经典句子

也许你不知道 历史上的嫦娥其实是天文学家 她是探月去了

也许你不知道 历史上的嫦娥其实是天文学家 她是探月去了

...么人。张衡是东汉人,这老兄还是个大发明家,中国历史上有个很牛掰的东西,名叫“地动仪”你肯定知道,对,就是那个能探测地震的,就是他发明的。张衡曾做过太史官,太史官是干什么的?就是记录历史,观测天象的。这...

2023-05-01 #经典句子

国学成语故事(36)家和万事兴的历史实例之相敬如宾

国学成语故事(36)家和万事兴的历史实例之相敬如宾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有句老话叫家和万事兴。而“家和”的最高境界是夫妻“相敬如宾”。还有句话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据说现在组织部门研究人事问题,家庭和谐与否...

2023-12-2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