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王昌龄最容易被忽略的唐诗 短短28字 堪称经典 不愧为七绝圣手

时间:2017-09-20

虽说也是一种劳动,但却不同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那么缺少美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0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采莲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虽说也是一种劳动,但却不同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那么缺少美感。试想:盛夏时节,在碧绿荷叶、粉红荷花的池塘,活泼俏丽的采莲姑娘一边劳动,一边嬉笑歌唱,这本身就是一幅画,一首诗。所以,也就成了文人墨客笔下常用的素材。如白居易的“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李白的“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等等,今天我们要赏析是王昌龄的《采莲曲》。

诗云: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我们通常会说:采莲女的裙子像荷叶,采莲女的脸色像荷花;或者说荷叶像采莲女的绿罗裙,荷花像采莲女娇艳的粉面。但王昌龄却不,他不说谁像谁,而是说采莲女的裙子和荷叶都是一种颜色裁出来的;出水的荷花都朝着采莲女的脸庞而开放。是写颜色,又不直接写颜色,而是让人与花互相映衬,互相融合,成为一体,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如立眼前:

绿荷红莲中,采莲女的绿裙融入到田田的荷叶中,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罗裙;少女的面容与荷花交相辉映,人花难辨。并且运用了比喻、拟人手法,让人感到,采莲女就是这美丽的荷塘、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他们分明就是那荷花精灵,荷花仙子。比梁元帝的“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更加灵动,更加鲜活。

这两句诗虽然也用了“裁”、“开”的动词,但总体还是偏向宁静优美的,下面两句才是“动起来”的画面。

承接上面的“一色”,这才引出了此处的“看不见”。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来恍如一体,看着的诗人稍一走神,一恍惚,采莲少女不见了,他们已经进入藕花深处。正当诗人在望还望不见,分也分不清中惊奇怅惘时,突然传来了清亮的歌声,而且这歌声越来越近,感觉唱歌人,即采莲女就要过来了。本是“不见”,忽又“闻歌”,才觉“有人”,但是人还没有看见,她们的身影面姿还在荷叶荷花中呢。真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荷塘是美的,采莲姑娘更美,她们才是我们这首诗的主角。

十里荷塘,莲花盛开,菱歌四起,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女在欢快地劳动,自在的歌唱。这就是天宝七年,诗人王昌龄在谪贬地龙标城外的池塘所见到的场景。怀才不遇的愤懑,屡遭打压的委屈,羁旅他乡的惆怅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被这个画面深深地吸引、深深地倾倒。

说到王昌龄,我们自然就想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般的苍凉,“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样的豪放,边塞诗确实是他的强项。其实,王昌龄的女性题材诗写得也很棒,如“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平秧歌舞成新宠,帘外春寒赐锦袍”等宫怨体,还有我们今天欣赏的这首清新明快的《采莲曲》,都是诗中精品。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王昌龄最容易被忽略的唐诗 短短28字 堪称经典 不愧为七绝圣手》,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王昌龄被贬龙标之时 写下《送柴侍御》 后两句成赠别的千古名句

王昌龄被贬龙标之时 写下《送柴侍御》 后两句成赠别的千古名句

...日本舞鹤市政府曾给大连送了一批救援物资。上面附两句唐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许多中国网友见诗后感叹“中国文化在日本”,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两句是地道的唐诗,作者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王昌龄是唐...

2023-11-05 #经典句子

《从军行》:“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 后两句悲壮苍凉 惊艳千古

《从军行》:“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 后两句悲壮苍凉 惊艳千古

本文乃崔树泉说故事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系乐府旧题,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这首诗...

2019-08-03 #经典句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一首从军行 写法独特 末一句画龙点睛堪称妙极

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一首从军行 写法独特 末一句画龙点睛堪称妙极

...野,只有这百尺高楼伫立其间,这种粗犷寂寥的环境,很容易打入人心。地点已经如此令人感到孤寂了,可是时间点更是火上浇油,“黄昏独坐海风秋”。正值深秋时节,天地一片肃杀,正是游子思家的季节,可是即便这样还是...

2023-11-22 #经典句子

王昌龄咏荷花的一个千古名句 李清照随手一仿 有情有趣又调皮

王昌龄咏荷花的一个千古名句 李清照随手一仿 有情有趣又调皮

...两把刷子的。她最擅长的,就是总结前人的作品,特别是唐诗里的妙句,为己所用。正如她在《词论》一文中所言,词本就别是一家,宋词本就与唐诗不一样,但却是站在唐诗的肩膀上。这两首作品,大家更喜欢哪一首呢?欢迎...

2023-06-02 #经典句子

王昌龄送别友人后 写下一首七言绝句 千年后成了高考作文题

王昌龄送别友人后 写下一首七言绝句 千年后成了高考作文题

...全国,全世界人民的心连接在了一起。这两句出自唐朝“七绝圣手”王昌龄的《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

2019-06-15 #经典句子

王昌龄的一首七绝 前2句意境平淡 最后7个字果然不凡

王昌龄的一首七绝 前2句意境平淡 最后7个字果然不凡

...,诗人总能在全文的转折处另辟新境,并翻出新意,不愧七绝圣手的称谓。下面一起欣赏王昌龄的一首七绝,前2句意境平淡,最后7个字果然不凡。李四仓曹宅夜饮唐代:王昌龄霜天留后故情欢,银烛金炉夜不寒。欲问吴江别来...

2023-12-06 #经典句子

王昌龄最经典的一首诗 只有四句 却美得让人心醉!

王昌龄最经典的一首诗 只有四句 却美得让人心醉!

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诗绪密而思清,以七绝见长。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美誉,后来因为王昌龄也是唐代较早并且大量写作七绝取得很高成就的诗人,还被冠有“七绝圣手”的美誉。据统计,初唐七绝仅七十七首...

2018-01-25 #经典句子

王昌龄的一首七绝 状难写之境 含不尽之意 尾句更让人爱不释手

王昌龄的一首七绝 状难写之境 含不尽之意 尾句更让人爱不释手

...空水云。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与李白是至交好友,读者都很熟悉李白写给王昌龄的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他对王昌龄被贬谪遭遇的同情。王昌龄比李白大...

2014-07-2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