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苏轼登山时写下一首诗 无意间成就天然妙语 经典诗作 太美了!

时间:2017-04-03

杭州太美了,以致迷倒了 苏轼 ,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3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太美了,以致迷倒了 苏轼 ,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他初到杭州就写了一首诗,说,我既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还有几乎人尽皆知的那句,欲把 西湖 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可是你知道吗?在刚到三天,就去登山了。而且写了一首诗,没想到竟成了千古经典。你知道这是哪首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杭州孤山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苏轼1071年十一月来到了杭州。然后他把家安在凤凰山顶,南面就能看见 钱塘江 ,出海的大船出没于江中。北面就能望见西湖四周环山。东面望见钱塘江湾。苏轼似与杭州有缘,到任第三天就去登山了,信笔一首诗,就写出了绝色美景,千古流传了。

先看这首诗的题目吧。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孤山,杭州图经上说,孤山在钱塘治四里,湖中孤立的一座山峰。苏轼说,西湖僧惠勤喜欢文学,而擅长写诗。我曾经写山中乐,送给他。苏轼到了杭州,为官上任刚三天,就去孤山访惠勤去了,然后写了这首诗。看来,他去登山,更是去访人。

原来惠勤和 欧阳修 关系特好,一起游玩三十余年。欧阳修说有聪明才智,有学问,善诗。而同时还有惠思, 王安石 曾送诗给他。绿净堂前湖水绿,归时正复有荷花。花时亦见余杭姥,为道仙人忆酒家。

杭州西湖

前面四句从西湖写起。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他说自己在一个昏沉欲雪的日子出行,见到西湖上空满积着阴云,低低地压着湖面。而在西湖边上的楼台与重重叠叠的青山,笼罩在烟雾之中,若隐若现。苏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光线黯淡的水墨山水图,朦胧的美。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接下来他把我们的眼光从近处拉回,写山中,水流清浅,人迹不到,只有鸟儿在婉转鸣叫。在水清鱼可数的情景中,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特点,人迹少至,空气清灵,山路幽深。这就为僧人出现,描绘了背景,做了铺垫。

孤山寺

接下来八句写访僧。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苏轼说自己腊日里,没有和妻儿在一起团聚,特意来山里访僧,那是为了什么呢?是陶冶性情,自我娱乐。这一句表现出了苏轼的真性情中人,与僧关系的友好。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接下来,他继续往前走,僧人住在哪里呢?山中深处。有道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那山中盘曲纡回,正是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再往下,就见到了惠勤了。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这让我想到了, 刘禹锡 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苏轼善于将沉重的荣辱得失化为过眼云烟,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安慰。这首词中那生意盎然、活泼清灵的景色中,融注着词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哲理思考。

每个人都有失意的时候,如何排解心中的苦闷,苏轼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其实古往今来,古诗词对国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在古代,文人们从小就饱读诗书,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知识会让他们受益一生。

在诗词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更能够从中找寻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找到自己人生的标杆。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好诗歌,能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敦厚,有涵养,充满文化气息的人。所谓“腹中有书气自华”嘛!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 的气质;

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如今新教改的 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 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 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古诗词

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 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延伸知识

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孩子的是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的诗词介绍比较无聊,孩子看不进去,有些地方 也理解不了。

在这里向广大孩子、家长和热爱古诗词的朋友们推荐这套《中国诗词大会》,这套书可以对孩子进行古诗启蒙,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这本书对古诗的理解,来搞定语文题!

并且《中国诗词大会》正式与现行中小学通用《语文》课本接轨;教育部官方网站倾情推荐!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

融合了一百多位名师的翻译和考题预测。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这套书籍总结了考试所有常考的古诗文,并且标注了常考点以及常考题型。

书中详细梳理了大赛选手的答题,更精心润色了评委点评,将节目中的知识浅显、系统地凝结在书中,供喜爱节目、喜爱诗词的读者翻阅、梳理。此外,书中还添加了与每场主题相关的画作和同主题诗词拓展,可见古人留下的瑰宝,节目中展现的只是万分之一呢!

除了文化上的干货、硬货以外,董卿、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为书籍精心撰写的推荐语,众多节目打造者的良苦用心都收录书中,与读者分享诚意之作的诞生。

现在全套《中国诗词大会》8册只需99元,平均一本不到15元。

作为《中国诗词大会》同名读物,它让孩子不用再愁语文的诗词考试,家长也可以跟着提升提升内在修养。并且这本书的稿酬会捐 给中国公益事业。读书的同时还做了公益,非常有意义。

通过读书增加自己和孩子的内在美,在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滋养心灵。

有时候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不一定是学区房,或许是一本精彩的好书!

如果你需要,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苏轼登山时写下一首诗 无意间成就天然妙语 经典诗作 太美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苏轼写了一首诗 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成语 你知道是哪一首吗?

苏轼写了一首诗 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成语 你知道是哪一首吗?

...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尽管很高,但是他在现实的生活中,却是大起大落,青年时代的苏轼,便是以文采名扬天下,但是由于“乌台诗案“,苏轼差一点丢掉性命。但是后来,由于王安石的...

2018-10-13 #经典句子

苏轼最俗气的一首诗 但其中有一句脍炙人口 现在还时常被人引用

苏轼最俗气的一首诗 但其中有一句脍炙人口 现在还时常被人引用

...压海棠》,其实他是在取笑自己的好友张先。这两首诗也成就一段千古佳话,直到今天人们谈论起这段往事时,依旧还是津津乐道,而我们从这两首诗中,同时也看到了两位诗人身上那种乐观的心态。其实苏轼也正是拥有这种乐...

2023-11-11 #经典句子

苏轼写给朋友的一首诗 还诞生一句经典名言 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写给朋友的一首诗 还诞生一句经典名言 腹有诗书气自华!

...华”,相信大部分的朋友都听过这句话。这也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话,那么这句话便是出自于这首诗。《和董传留别》宋代: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

2023-10-30 #经典句子

苏轼一首咏唱西湖的诗作 短短二十八字 便美得令人心醉!

苏轼一首咏唱西湖的诗作 短短二十八字 便美得令人心醉!

...上初晴后雨》是婉约派七律的代表作之一,也证明苏轼的成就于天赋使得他处于北宋文学文艺的巅峰。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笔者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这首诗写得清新明净、华美自然,成为了咏唱西湖的千古绝唱,更有...

2010-08-21 #经典句子

苏轼被贬黄州的诗作 只有短短的四句话 却蕴含了哲理和深情

苏轼被贬黄州的诗作 只有短短的四句话 却蕴含了哲理和深情

...。其实聪明是一种天赋,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但也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要素。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聪明就像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北宋的一位大文豪就深有感受,下面分享苏轼被贬黄州的诗作,只有短短的四句...

2023-11-30 #经典句子

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诗 其中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 更是成为至理名言

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诗 其中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 更是成为至理名言

...天才,他不仅有才华,同时才情也高,他一生写过了很多经典的诗作,同时他的这些诗作大部分都是脍炙人口,有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更是成为了至理名言;这也正是苏轼最为令人感动的一个地方,所以读他的作品,除了能够...

2023-07-04 #经典句子

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诗 只是开头一句 便惊艳了世人!

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诗 只是开头一句 便惊艳了世人!

...高,无论是诗、词、文,还是书、画等,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苏轼对于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读起来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如苏轼的经典诗作《六月二十七日望...

2023-12-29 #经典句子

苏轼饱含哲理的诗作 句句都有出处 短短28个字 值得深思

苏轼饱含哲理的诗作 句句都有出处 短短28个字 值得深思

...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代大儒朱熹曾指导大家要诵读经典,“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人生虽然短暂,却依然精彩,书中自有黄金屋,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一生勤勉,即使被贬异乡,也从来笔耕不辍。下面这首七绝就是东...

2023-10-1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