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老祖宗的3句农村俗语 句句现实 道透了人性

时间:2016-11-13

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里面也有句经典台词: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章作者:琢磨君

电视剧《少帅》张作霖对儿子张学良语重心长地说:“江湖就是人情世故,不是打打杀杀,能应对就不容易,要懂全了,那绝对不可能。”

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里面也有句经典台词:“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其实,社会就是一个大染缸,就是一个大江湖,有恩与怨,也有人情世故与世态炎凉。究其原因,还是亘古不变的一个“利”字,正如司马迁在《史记》里面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越是社会底层,越会有赤裸裸的人性展示。老祖宗总结的3句农村俗语,句句现实,道透人性。学会了这3句农村俗语,我们也就明白人情世故,看懂了社会和人性。

1、人穷莫走亲,富贵不回乡。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当你穷困潦倒的时候,就连亲戚朋友也都看不起你;当你发达富贵了,和你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朋友也都来看望你。

正如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所说:“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即:一个人如果穷困落魄,连父母都不把他当儿子,然而一旦富贵显赫之后,亲戚朋友都感到畏惧。虽然这些话听取来很扎心和残酷,但这就是无法改变的社会现象,因为是人性使然。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亲戚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即富亲戚之间互相交往更加密切,穷亲戚之间喜欢互相抱团取暖。于是便出现了“人穷莫走亲”、“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人贫不语,水平不流”等社会现象,我们要理解,要用做好心理准备。

现在的农村有种现象:在外面混得不好,很少回家,或者是干脆不回家;但在外面稍微混好了,都想要买辆小汽车回家显摆显摆,用以彰显自己的“事业有成”、“衣锦还乡”。他们之所在这么做,就是虚荣心作祟,想在亲戚朋友面前显摆显摆。

其中,不仅是今人如此,古人也是如此。史书里面记载,项羽当上西楚霸王后,打算回老家彭城建都,众人都力劝他,项羽就是不听,还反驳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意思就说:富贵了不返回故乡,如同穿锦绣衣裳在夜间走路一样,人富贵后就应当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人穷莫走亲,富贵不回乡,道透了穷人自卑和富人炫耀的人性,而这就是社会的现实。我们学会了这句俗语,也就明白人情世故,看懂了社会和人性。

2、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增广贤文》里面说:“谁人背后不被说,谁人面前不说人”,而这种背后嚼舌头的现象在农村表现得更加突出,因为很多人都羡慕嫉妒他人的好,而对别人的灾难幸灾乐祸,甚至是津津乐道。这种人就好比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老爱议论别人家的坏事,看热闹不嫌事大,而且还让坏事传播得非常快。

上层社会人捧人,中层社会人比人,下层社会人踩人。好事不出门,源于人们的嫉妒心理,但为什么他们崇拜企业家和明星,而嫉妒身边发达富贵的人呢?因为远的崇拜,近的嫉妒;够不着的崇拜,够得着的嫉妒;有利益冲突的嫉妒,没利益冲突的崇拜。

比如说,谁家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周围人表面上是恭喜,内心实则是嫉妒。于是就发生“某家长在群里面晒孩子录取通知书,最后被其他人回怼,甚至是清理出群”的奇葩现象。而谁家发大火,哪里出了灾难事故,很快就会被大众自发的传播开来。而这一切都是人性使然,我们也该尽早知晓和理解,因为“存在即合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道透了嫉妒心和幸灾乐祸的人性。我们学会了这句农村俗语,也可以明白更多人情世故,看懂了社会和人性。

3、斗米恩,担米仇。

何为“斗米恩,担米仇”?就是说:在别人危难的时候,你给予了他很小的帮助,人家会感激你,韩信一饭千金的故事就是如此。但如果你持续这样无私地帮助他人,让人养成了依赖感,突然某次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帮忙他,对方就会记恨你,忘恩负义,将你当成他的仇人。

“大衣哥”朱之文凭借自己的辛苦付出以及实力出名,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农民歌手,也是名利双收。他也不忘家乡人,自费出资给村子修了水泥路,甚至许多人亲戚朋友找他借钱,他也都毫不吝啬地借了。

但后面发生了让大衣哥心寒的事情:亲戚朋友借钱不还,还恬不知耻地继续找大衣哥借钱花,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朱之文不借钱给他们这些人,他们就骂朱之文忘恩负义,有钱后就不认亲戚朋友了。

这种人就是典型的“斗米恩,担米仇”,别人对他100次好,只要一次不满足他的愿望,他就完全否定之前的所有功劳,马上撕破脸,露出贪婪和自私自利的嘴脸。

斗米恩,担米仇,道透了贪得无厌和忘恩负义的人性,我们要理解它的存在,并提前做好预防,聪明做人,慎重施舍他人恩惠。我们学会了这句农村俗语,也可以明白更多人情世故,看懂了社会和人性。

结语:俗语是劳动人民根据生活实践而创造出来的,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各种愿望。正如《菜根谭》中所说:“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俗语看似平淡无奇,但往往蕴藏着老祖宗的大智慧,而且是越嚼越有味道。

老祖宗总结的以上3句农村俗语,句句现实,道透了人性。我们若能学会了这3句农村俗语,读嚼一嚼,也就明白人情世故,看懂了社会和人性。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朋友们,您觉得老祖宗的俗语实用不?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动!

您的每一次转发、收藏、点赞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老祖宗的3句农村俗语 句句现实 道透了人性》,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俗语“无钱休入众” 下句更经典 老祖宗的观人智慧说透人性现实

俗语“无钱休入众” 下句更经典 老祖宗的观人智慧说透人性现实

...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大家关注并转发分享)对于农村人而言,耕田种地的时候,他们发现“独木难成林”;在繁重农业生产压力之下,他们悟出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处世智慧。因此,对于出门远行的后辈,老人们总...

2015-01-24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一家不容3姓人” 是指哪3姓?老祖宗的告诫值得一听

农村俗语:“一家不容3姓人” 是指哪3姓?老祖宗的告诫值得一听

引言名言警句和鸡汤是我们从小到大都在不断接触的,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了,就会从前人所说的话、或者写的书里找到走出困境的答案,这些能够流传下来的话语,无疑都是经过了历史的不断验证,在普通百姓的口中不断重...

2023-07-12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常病无孝子 下句是精华 老祖宗说出了人性

农村俗语:常病无孝子 下句是精华 老祖宗说出了人性

农村俗语:常病无孝子,下一句是精华,老祖宗说出了人性人们经常说看一样东西久了就会出现视觉疲劳,这是人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喜新厌旧并不能算是人的缺点。喜新厌旧其实也是人们追求美好事物的体现,可以促进人们...

2023-08-31 #经典句子

俗语:穷生奸计 富长良心。老祖宗的经验之谈 现在还适用吗?

俗语:穷生奸计 富长良心。老祖宗的经验之谈 现在还适用吗?

农村俗话在讲到人性时,总是会直接给你点明一个道理,根本不拐弯抹角,要的就是个通俗易懂。可是我们在看这些话时,并不能因为它是俗话就认为永远会有道理,不是这样的。为啥这样说呢?因为有些话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

2023-12-08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燕知寒门 狗知新婿”是什么意思?老祖宗的话很有道理

农村俗语“燕知寒门 狗知新婿”是什么意思?老祖宗的话很有道理

在农村关于动物的俗语有很多,比如“家猫不入白事堂”、“打蛇打七寸”、“门前有马非为富,家中有人不算穷”,燕子和狗都是农村很常见的动物,接下来要讲的俗语就与猫和狗有关。农村俗语:“燕知寒门,狗知新婿”,...

2023-01-16 #经典句子

俗语:外甥头 舅家牛 叔嫂房 不同问 老祖宗看透人性的良言

俗语:外甥头 舅家牛 叔嫂房 不同问 老祖宗看透人性的良言

...,所以照顾小孩子是要很小心的,要保护好他的头。所以农村里面有种说法就是小孩子的头不能随意给别人摸,有些人手下没轻没重的,会伤害到小孩子。但是和舅舅就不一样了,舅舅是可以摸外甥的头的,表示对外甥的疼爱和...

2023-10-15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房子望见坟墓 儿孙应寻活路”老祖宗的话确实发人深省

农村俗语“房子望见坟墓 儿孙应寻活路”老祖宗的话确实发人深省

农村俗语“房子望见坟墓,儿孙应寻活路”老祖宗的话确实发人深省。在华夏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上,一直生活着淳朴善良、勤劳能干的劳动人民,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繁衍着一代又一代的生息。他们...

2023-09-29 #经典句子

俗语“男怜后妻 女望前夫” 啥意思?老祖宗的话说出了人性

俗语“男怜后妻 女望前夫” 啥意思?老祖宗的话说出了人性

...夫""前妻"这样的词汇。"男怜后妻,女望前夫",这句话在农村横空出世,那这话又有啥内在含义呢?男怜后妻指的是男性在婚姻中,大部分人都对现任身旁的佳人更加垂青。缘由如下。第一是每个人都有劣根性,这是你基因上自...

2014-11-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