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读了这3本散文 我不再追问

时间:2016-11-09

于是,在残余的闲暇中,我们也只好通过歇息和娱乐去掩饰心灵的不安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就像是被抽打着旋转的陀螺,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内心越来越迷茫和恐慌。于是,在残余的闲暇中,我们也只好通过歇息和娱乐去掩饰心灵的不安。但总有一个大梦初醒般的时刻,我们突然追问自己:“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是个很难找到答案的终极之问,因为生活本身既简单又复杂。读了这3本与生活有关的散文之后,我终于明白这是个无需再追问的问题。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这本书是丰子恺先生的经典散文集,基本收录了他所有的散文代表作,并且配有他的漫画作品,堪称一本散文和漫画精品集。这本书的内容分为五部分,分别是“像孩子一样生活”“幸有我来山未孤”“日月楼中日月长”“好花时节不闲身”“不负人间不负己”。

第一部分收录了丰子恺先生写自己的孩子们和回忆自己儿时的散文。人越长大,越觉得孩子们可爱。丰子恺先生站在的大人的角度,去思考孩童看待生活的眼光,看到了孩子们的可爱、纯真与自然。

在《给我的孩子们》中,作者发自内心地赞美了自己的孩子们,在开篇就说:“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但孩子们却不会懂得这是为什么,当他们懂得时,也就成了大人。大人对孩子的羡慕,其实就源于童心的丧失和生活的逼迫。孩子们不需要为了生活而忧虑,只需要沉醉在自己小而纯真的世界里。

第二部分的散文很有佛理禅意,但并不枯燥,而是从生活中的寻常小事中得到的感悟,显示出了独特的人生观,语言质朴,情感率真。

在《渐》一文中,作者揭示了人生的运行是渐渐的,时间的流逝和一些变化的发生都是渐渐的,让人身在其中而难以觉察,直到最终才恍然大悟过来。渐,促进了人生的平稳进行,但也偷去了人的一生。

人生如梦,在《晨梦》中,丰子恺先生从自己的晨梦落笔,说人有时候其实都知道自己在做梦,却留恋梦中的“假我”而不愿意醒来,从而渐渐忘记了“真我”。

在《剪网》中,作者从大娘舅的上海旅行中得到了启示。大娘舅说:“上海地方用铜钱真容易!倘然白相不要钱,哈哈哈哈……”很多本来开心的事,一想起钱就不开心。丰子恺觉得,钱限制了事物的意义,抹杀了生活的趣味,如果撤去了钱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就能看到事物本身的意义。

他进而想到,关系不只有金钱一种,这世间有一张无形的大网,牢结了一切事物。如果能够剪去这个网,生活就会变得简单而纯粹。但我们都明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四部分是一些写景和动物的散文,丰子恺先生特别喜欢小猫,为小猫写了好几篇散文,可见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第三和第五部分收录的主要都是写人记事的散文,不同的是前者写的是自己的亲人和家乡的人,后者是对自己艺术上的老师的追忆,但都同样写得亲切感人。

汪曾祺《慢煮生活》

汪曾祺不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懂得生活真谛的生活家。这本散文集主要收录了汪曾祺写花鸟虫鱼、四方食物、故人往事的散文,很有生活气息,让人发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有趣而美好的事。

他笔下的人间草木,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诗意与美好,并心生感动。在《葡萄月令》中,作者不厌其烦地按照月份来写葡萄的种植和生长过程。我初次看这篇散文时,觉得不以为然,甚至有点厌烦,心想这有什么好写的啊。但在心静的时候重读,我却一次次沉浸其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就像自己精心培育了一株葡萄。这篇散文语言平实质朴,让人倍感亲近,也很有诗意,特别是汪老时不时透出来的天真,总能让人会心一笑:这老头儿,真可爱!

汪曾祺对食物的描写,不仅能挑起人的味蕾,更能引起人们的回忆。作者写食物,不仅是因为他喜欢美食、热爱生活,更是因为其中承载着一些往事和风土人情。故乡的炒米、鸭蛋、咸菜……这些滋味融在一起,就是乡愁的味道。

汪曾祺笔下的人和事都十分有趣。他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人,所以看到的也是有趣的人事,让人忍俊不禁。《跑警报》一文叙述了当年西南联大的师生们躲避日本飞机轰炸的往事,笔调非常幽默,写出了我们民族的乐观、坚韧和不屈,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又为之动容。

史铁生《我与地坛》

史铁生的散文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我与地坛》这本书收录了《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等经典篇章,感情真挚感人,语言质朴隽永,体现了对人生百态和命运的感悟。

史铁生年轻时突遭厄运,双腿瘫痪,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在《秋天的怀念》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对儿子小心翼翼的呵护与爱,以及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愧疚。“好好儿活”,是母亲对儿子的央求和临终嘱托,是儿子对母亲的怀念,也是我们从中汲取到的力量。为了自己,为了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为了活着本身,我们都要“好好儿活”。

遭受了命运的打击,史铁生开始思索人生和命运,思考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从个人的命运出发,却问出了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在《我与地坛》中,作者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的所见,写出了整个人生的缩影。史铁生认为,人必须要为自己的活着找寻一点意义,哪怕这个意义就像《命若琴弦》里的药方一样是空白的。生命的本质是一出向死而生的悲剧,但琴弦绷得不紧,就会提前结束。

读了这3本充满生活和人生感悟的散文,我依然很难回答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但我明白了无需再追问这个问题。因为在我们追问生活的意义时,生活也在追问我们是如何生活的?

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在《追寻生命的意义》中说:“我们不该继续追问生命有何意义,而该认清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生命的追问。面对这个追问,我们不能以说话和沉思来答复,而该以正确的行动和作为来答复。”

为了生活中的美好,认真且努力地活着,或许就是意义本身。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诗文说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读了这3本散文 我不再追问》,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思想的“文学突围”——读孙德宏长篇散文新著《凝望》

思想的“文学突围”——读孙德宏长篇散文新著《凝望》

...中已经酝酿出有关人格尊严、生命自由、灵魂安宁的终极追问,那么,东西方的先哲们的思索、回答,以及这些答案所预示并开启的时代走向,为何会如此大相异趣?再进一步,鉴于当下民粹主义、保守主义、孤立主义等逆全球...

2011-08-30 #经典句子

扎根基层反映民生的张林凤散文集《枫杨树下》出版

扎根基层反映民生的张林凤散文集《枫杨树下》出版

...杨树下》则执著于对个体欢乐的体察,对上海历史细节的追问,对社区幽微人心的洞悉。张林凤得益于长期工作历练在基层的经历,其又擅长积累大量普通市民日常生活形态的素材,自20世纪90年代起向报刊投稿,在其善于洞观...

2013-02-19 #经典句子

葳蕤轩之原创散文:月朦胧 鸟朦胧 帘卷海棠红

葳蕤轩之原创散文:月朦胧 鸟朦胧 帘卷海棠红

...近了,离我的身体太远了——我总是在心里斑斑计较着、追问着、缠绕着。失眠的诱因,是身体与心灵的综合作用,我只需往身体那边稍微着重一些,天平趋于平衡,失眠都不得不遁形。真好。以前特别喜欢分明的感觉。现在,...

2011-12-14 #经典句子

如何写好散文?余秋雨散文的审美阅读 解读优美散文的美感密码

如何写好散文?余秋雨散文的审美阅读 解读优美散文的美感密码

...秋雨散文的文本内容,进行审美式阅读,不同于对文化的追问,而在于感受文本内容带来的文学审美阅读体验,从而有助于我们自己对这类散文书写的学习和借鉴。散文,曾经在所有的体裁中,一直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以往我...

2023-01-08 #经典句子

经典散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经典散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磨作者“怎么写”中提升语言运用素养。经典散文中值得追问“怎么写”的内容几乎遍布全篇,无论是宏观的篇章结构,还是微观的词句标点。当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追问“怎么写”时,学生语言运用这一语文核心素养就会渐渐提...

2023-12-23 #经典句子

优美散文句子摘抄

优美散文句子摘抄

12、武士就应该对死追问不已,高举着死而活,就像存在主义。法,讲究简洁、明快的动力美。武士赴死,于死的瞬间与美相遇,便舍弃人生,跟着美去。因此武士道是一种死的美学,就像落花之美。——李冬君《落花一瞬》13...

2023-09-05 #经典句子

散文随笔:秋雨

散文随笔:秋雨

...匆匆的路人,南来北往的车辆……不曾去追赶,更不曾去追问,全然没有秘密而言,亦无虚幻的印记。秋雨,一首厚实的歌,随时可以完成一幅画卷,随时可以成全一部史诗。燕子无语飞入梦,一庭秋雨落梧桐。黄叶满山寒露下...

2016-07-15 #经典句子

散文诗 :杨树毛毛不是花

散文诗 :杨树毛毛不是花

...色看不见,我也看不见,哪棵杨树又在落下毛毛而我无法追问,一遍一遍问过所有,仿佛还有无限的烦恼和忧伤满街道的杨树毛啊,它们贴在墙上,窗帘上,床单上,被罩上在城中,呼吸,挣扎,绝望一边微笑一边流泪。连麻雀...

2008-10-3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