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古代名医三句话简介(上古篇)

时间:2016-11-09

夏末商初人,出生于伊洛流域古有莘国的空桑涧今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莘乐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0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伊尹,名伊,或挚,又叫阿衡,尹为官名。夏末商初人,出生于伊洛流域古有莘国的空桑涧(今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莘乐沟)。商代杰出的政治家、烹饪家、医药学家。他将烹调技术与养生相结合,创立食疗方,开后代“药食同源”之先河。他改变历代中药服用方法,创制汤液,极大地提高了药物疗效,标志着方剂的诞生。在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史中,伊尹堪称一位传奇人物。

巫咸,上古名医、商王戊辅佐。一作巫戊,卜辞称咸戊。据说他长于占星术,又发明筮卜,当是神权统治的代表人物。以巫祝之方法愈疾,反映当时巫术与医道结合于一身的情况。从太甲至太戊,中经七世,国势渐衰。他与伊陟协力,整饰政事,治国有绩,使商朝一度中兴。

巫彭,传说中之巫医。《山海经》有载。《说文》有“巫彭初作医”的记述。据考,巫彭乃黄帝臣,其医疗除用巫术为人治病外,还掌握有药物知识以治疗疾病。

巫妨,上古时医家。又作巫方。传为尧帝之臣,精于医道,能别生死。著有《颅囟经》,其书未见传世。传说中之巫医,儿颅囟经,以占夭寿,判疾病死生,世所相传,有小儿方焉,为占卜小儿寿夭疾病之巫医。

桐君,传说上古时药学家,黄帝臣,以擅长本草著称。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强调:“至於药性所主,当以识识相因,不尔何由得闻,至于桐雷,乃著在於编简,此书应与《素问》同类”,“又有桐君《采药录》,说其花叶形色;《药对》四卷,论其佐使相识”。

鬼臾区,又作鬼容区,号大鸿。传说上古医家,黄帝臣,曾佐黄帝发明五行,详论脉经,于难经究尽其义理,以为经论。唐,王冰住《素问》黄帝问于鬼臾区所答:“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时指出:“鬼臾区十世祖始诵而行之,此太古占候灵文,洎乎伏义之时,巳镌诸王版,命曰册文”由此可知鬼臾区其人,当系神农氏后相传十世之世医。

僦贷季,上古时之医学家。《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中。岐伯在回答黄帝的有关问题时指出,“色脉者,上帝(上古之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比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明代徐春甫撰《古今医统》认为:“僦贷季,黄帝时人,岐伯师也。岐伯相为问答,著为《内经》”。

少俞,上古时代传说中医家,尤精针灸术。据传系俞跗之弟、黄帝之臣。据传与黄帝论述医药。黄帝因与他及岐伯等多名臣子论述医药而著《内经》。

俞跗,上古医家,相传擅长外科手术,黄帝臣。西汉时期三位文史学家都记述了秦越人所论之上古医生俞跗的事迹。韩婴,曾任文帝时博士,约生活于公元前二世纪中,他在《韩诗外传》卷10写道:“中蔗子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跗,俞跗之为医也,榒木为脑。芷草为躯,吹窍定脑,死者更生”。史学家司马迁(约公元前135~?)在《史记·扁鹊仑公列传》中指出:“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鳢洒,镵石桥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练精易形”因此,二人关于俞跗医疗事迹之论述,应同出一源。稍晚於二人的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在其所撰的《说苑·辩物》中记述,则与韩氏基本一致。

少师,传说上古时医家,黄帝臣,以擅长人体体质之论而闻名流传于世。少师回答黄帝关于人有阴阳等问题时指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少师对五种人的体质、性格、行为特点等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叙述,少师之论点近世为朝鲜医学家发展为“四象医学”。

雷公,中国传说中的上古医家。相传为黄帝众多懂医学的臣子之一。擅长于教授医学之道,望色诊断与针灸医术等。“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 ? 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剔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雷公尤精于针灸,通九针六十篇。《黄帝内经》中的“著至教论”、“示从容论”、“疏五过论”、“征四失论”等多篇,都是以黄帝与雷公讨论医药问题的形式写成的。历史上托名雷公的医学著作有《雷公药对》。“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剔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在关于针灸论述上与黄帝讨论了“凡刺之理”,以及望面色而诊断疾病的理论。从《素问》中以及《灵枢》内容来看,可知雷公从黄帝受业之关系。

伯高,传说上古之经脉学医家,黄帝臣。晋代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撰《黄帝针灸甲乙经》,曾指出:“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侯,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之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其论至妙”。可知伯高之为医是以针灸之理论、临床和熨法等外治为特长,同时,对脉理亦多有论述。

岐伯,中国传说时期最富有声望的医学家。《帝王世纪》:“(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宋代医学校勘学家,林亿等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表》中强调:“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於是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内经》作矣”视今传《素问》基本上乃黄帝问,岐伯答,以阐述医学理论,显示了岐伯氏高深的医学修养。中国医学素称“岐黄”,或谓“岐黄之术”,岐伯当属首要地位。在《黄帝内经》中总有一个人在黄帝问话后,回答问题,他就是岐伯。岐伯,相传亦为黄帝之臣,又是黄帝的太医,奉黄帝之命尝味各种草木,典主医病。他还与雷公研讨经脉。《黄帝内经》即黄帝与岐伯等讨论医理而作。

黄帝,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相传黄帝姓公孙,出生于轩辕之丘,故名号轩辕(天鼋)氏,在姬水生长成人,所以又以姬为姓,后来在有熊建立国家,故又称有熊氏。他以土德为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黄帝是古史传说中的人物,关于他的传说中最精彩的就要数黄帝与炎帝、蚩尤的战争了。传说他的发明刨造很多,如:养蚕、舟车、兵器、引箭、文字、衣服、音律、算术等,我国古文献也多有黄帝创造发明医药之记载。《帝王世纪》说:“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通鉴外记》亦说:“(黄)帝以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寒暑荡之于外,喜怒攻之于内,夭昏凶札,君民代有,乃上穷下际,察五色,立五运,洞性命,纪阴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夏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巫彭、桐君处方饵,而人得以尽年”。上述医学著作所以冠以“黄帝”之名,反映了人们对其尊崇和仰慕之心情。

神农氏,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人民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生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进步的情况。又传说他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会人民医治疾病。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说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因为他发明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赤帝、烈厉山氏,则又成了与黄帝相争天下的首领。长期以来,对于神农氏是否是炎帝这个问题,一直悬而难决。

伏义氏,今人常称伏羲,伏义氏一作宓羲、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易传·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帝王世纪》称:“伏义尝百药而制九针”,我国医界千余年来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伏羲是先民对创始八卦理论借以丰富人体认识,并对保健作出贡献的氏族群体的概括。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古代名医三句话简介(上古篇)》,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10种陕西特色小吃_陕西小吃简介_陕西安有名小吃文化有哪些?

10种陕西特色小吃_陕西小吃简介_陕西安有名小吃文化有哪些?

...方邦特色的著名小吃。传说,牛羊肉泡是在公元前11世纪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句。还有一段风趣的传说,大宋皇帝赵匡胤称帝前受困于长安,终日...

2008-05-14 #经典句子

中华历史文化大观园简介

中华历史文化大观园简介

...史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内容宏富,故事精绝。大观园从古代的农田、水利、科技、军事、手工业、文学、艺术、教育、典制、宗教等众多历史题材中筛选素材。通过不同历史时期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中浓缩经典,通...

2014-11-26 #经典句子

成语“讳疾忌医”的故事与我国古代哪位名医有关!8月23日蚂蚁庄园答题答案今天最新

成语“讳疾忌医”的故事与我国古代哪位名医有关!8月23日蚂蚁庄园答题答案今天最新

...本文来源:中国小康网」成语“讳疾忌医”的故事与我国古代哪位名医有关?现在新买的智能手机,首次充电时需要充满12小时吗?支付宝蚂蚁庄园8月23日答题答案更新啦!今天蚂蚁庄园更新的2个题目考察的是生活常识和成语知...

2023-12-06 #经典句子

曹操杀死一代名医华佗 不是华佗非要开颅 曹操一句话说出原因

曹操杀死一代名医华佗 不是华佗非要开颅 曹操一句话说出原因

中医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如今看来,古代的时候古人治病,靠的就是中医。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中医的技术是越来越厉害。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使用中医进行治病。早在东汉末年时期,历史上就出现了很多名医,华佗就是其中一...

2023-11-18 #经典句子

10句养生名联 寥寥数语 养出精气神

10句养生名联 寥寥数语 养出精气神

...易《好听琴》诗的颔联。说的是音乐与养生的关系,我国古代早有发现。早在秦汉前的《礼记》就指出:“乐者,乐也。”意思是说,音乐就是快乐。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则指出:“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2023-07-14 #经典句子

「百姓话事」人民日报发布的中国文化知识100题 测测你能答对多少?

「百姓话事」人民日报发布的中国文化知识100题 测测你能答对多少?

...黄河流域点击下方空白处可以查看答案▼B、黄河流域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左雄右雌 B、 左雌右雄点击下方空白处可以查看答案▼A、左雄右雌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的时候()?A、丈夫把头...

2023-09-12 #经典句子

清朝富少家中昏迷不醒 父亲请来名医诊疗 第一句话就是先拿马桶

清朝富少家中昏迷不醒 父亲请来名医诊疗 第一句话就是先拿马桶

要说这古代著名的医生,有孙思邈,华佗,扁鹊,还有清朝的叶天士,这位可是乾隆年间的名人,他从小就喜欢读医书,长大了更是走南闯北的给人看病增加自己的经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诊断风格,不过这...

2023-12-08 #经典句子

深圳文远书院书法教育简介

深圳文远书院书法教育简介

学校简介文远书院成立于2017年,现已上课1000余人。始终坚持以学员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综合书写水平为中心,坚持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教学理念,为汉字书法普及教育培育了大批优秀青少年学员。采用快乐练字、兴趣...

2011-11-2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