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自作死不可活 尼古拉二世引爆“二月革命”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时间:2016-07-17

1917年的俄国,格外寒冷。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打了三年。作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多年的战争使俄国疲惫不堪,而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又把俄国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1917年的俄国,格外寒冷。

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打了三年。作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多年的战争使俄国疲惫不堪,而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又把俄国一步步地推向了灾难的深渊,国内物价飞涨,粮食供应日趋紧张,百姓怨声载道,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此时的俄国政坛也不平静。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以马·弗·罗将柯为主席的国家杜马间的矛盾日趋激化。杜马要求解散现有的内阁,让“国家信任的政府”执政,实际上就是让尼古拉二世将手中的政权交出来。对此,尼古拉二世自然是不应允的。作为国家的实际首领,他表示要解散国家杜马,重新进行选举。

不过,尼古拉二世和国家杜马之间虽然不对付,但是面对工人和农民的态度却出奇的一致。对于底层民众的需求,这两派都摆出了一副不闻不问的态度,毫不在乎人民的死活。

政府的不作为,让社会更加躁动。粮食短缺的情况严重到了极点。1917年2月中旬,首都彼得格勒的粮食总储备减少至45.9%,只剩下了20天的存粮。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先后实行粮食凭证供应制度,每人每天的定量限定为1俄磅,也就是409.5克,还不到一斤。这点粮食,连一顿饭都不够,许多人因此而骨瘦如柴,社会不满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2月18日的一场大雪,成为了压垮民众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场下了好几天的大雪,中断了尼古拉铁路的运行。彼得格勒的粮食供应完全断绝。忍无可忍的工人们走上了街头,游行示威风起云涌。这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普提洛夫工厂工会组织的总罢工。普提洛夫工厂是彼得格勒最大的工厂,拥有数万名工人。彼得格勒的局势就此完全失控。

罗将柯再也坐不下去了,他亲自去彼得格勒郊区的沙皇村向尼古拉二世报告了首都的局势,并向沙皇发出了警报,说沙皇如果解散杜马,革命必将爆发,那时,“您也将不再能称王称帝。”

罗将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番“忠言”,尼古拉二世竟然没有听进去,他决定利用手中的权力,镇压民众的抗议活动。在2月22日,尼古拉二世撇开罗将柯,去了莫吉廖夫。在这里,他下令将普提洛夫工厂关闭,13000名工人就此失业。

尼古拉二世的蛮横,惹怒了工人。第二天,彼得格勒维堡区约7万名工人走上街头,要求结束战争,抗议物价飞涨和粮食短缺。彼得格勒其他区的工人也进行了响应,到25日,罢工的人数达到了25万。对此,政府迅速做出了反应,彼得格勒卫戍司令哈巴罗夫将军对罢工工人发出警告,要求工人们在28日必须回到工厂工作,同时他将12000名士兵调进彼得格勒,沿街设防,用以震慑罢工的工人。

工人们彻底愤怒了,集会和示威扩散到了整个城市,彼得格勒变得非常混乱。看着工人们如此不听话, 哈巴罗夫将军在向沙皇请示之后,于26日决定向游行队伍开枪,打死数十人,并逮捕了121名示威带头人,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几乎均遭逮捕。

不过,暴力并没有吓到彼得格勒的工人们,经过短暂的沉默之后,工人们重新走上了街头。他们的目标此时已经发生了变化,早先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如今则是要推翻沙皇的统治。工人们很快便占领了弹药库,夺去了枪支弹药,并从监狱中释放出了犯人。

一场群众的正常抗议活动,就这样演变成了一场革命,一场结束沙皇统治的二月革命。

在此情况下,罗将柯又给沙皇发电报,称为了稳定首都的局势,请沙皇责成“国家信任的人”组成新政府,绝不能拖延。他在电报的末尾还专门“提示”沙皇,希望罪责不要落在帝王的头上。令罗将柯意想不到的是,尼古拉二世这次又没有听他的话,仍然命令军队向抗议的工人。

尼古拉二世的倒行逆施,不仅让工人气愤,也惹怒了军队。被哈巴罗夫将军派去镇压示威者的士兵,纷纷起义,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的几个后备营也转到了示威者的阵营之中。工人们对士兵的倒戈表示欢迎,呼吁他们去占领政府机构和监狱,释放犯人,不久示威者和士兵就占领了彼得格勒最大的监狱——“克列斯特监狱”,释放了包括政治犯和刑事犯在内的约2000名犯人。

与此同时,罗将柯仍然不断向尼古拉二世施压,要求授权给他组织新政府。他的提议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最后甚至连受沙皇之命准备率军开赴彼得格勒进行镇压的阿列克谢耶夫将军也转向了罗将柯。尼古拉二世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自作死不可活 尼古拉二世引爆“二月革命”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柏林:为什么这个名称不太像德语?历史的伤痛浇灭了柏林人的野心

柏林:为什么这个名称不太像德语?历史的伤痛浇灭了柏林人的野心

...考古出土名物,估计柏林1183年起已经有人聚居。1230年,尼古拉教堂正式兴建,即是位于今天的尼古拉街区。直到1237年是2个城镇正式成立,寇恩有历史文献纪录下来。可是,柏林要到1244年才有历史数据提到。后来,2个城镇在130...

2015-01-29 #经典句子

挽回的关键是表达的正确性:挽回中杀伤力最大的六句话你说过吗?

挽回的关键是表达的正确性:挽回中杀伤力最大的六句话你说过吗?

挽回,涉及到心理的引导和改变,每一步都很关键,就像我们团战的走位,一个失误就可能被团灭。我们的行为举止,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而挽回中最怕的,就是口无遮拦,甚至是说错了还自认为自己做的很好。所以懂得规避...

2023-12-27 #经典句子

俄罗斯文坛——“暴风雨”中勇敢的海燕之伟人

俄罗斯文坛——“暴风雨”中勇敢的海燕之伟人

...小说。在成为作家6年后,高尔基才成为荣誉学者。沙皇尼古拉二世对此非常愤怒,并下令剥夺这一荣誉。1917年君主制被推翻后,高尔基再次成为学术专家。《海燕之歌》高尔基赞美革命,他写的《海燕之歌》对革命运动表达了...

2008-11-19 #经典句子

世界名人们对日本的一句话评价:有惊人的相似

世界名人们对日本的一句话评价:有惊人的相似

...阴险与狡诈的残忍民族,这个民族非常势利。”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评日本:“日本人是一群讨厌的黄色蛮猴!”世界名人们对日本的评价可谓惊人的相似:1、善于伪装 2、敢于忍耐 3、不说真话 4、阴险狡诈

2015-07-04 #经典句子

溥仪说过两句话 一句让大清灭亡了 一句让日本人倍感无力

溥仪说过两句话 一句让大清灭亡了 一句让日本人倍感无力

...得到了善终,这一点也非常难得。看一看沙俄的末代君主尼古拉二世的下场就知道了,全家都被处死,所以革命就要流血,不过对于溥仪来说,是一个幸运儿。而且最为奇特的是,溥仪一生也起起落落,第一次退位后,没过几年...

2016-08-03 #经典句子

李鸿章在美国首次见摩天大厦 没有惊讶只说了句话 令现代人心酸

李鸿章在美国首次见摩天大厦 没有惊讶只说了句话 令现代人心酸

...事,李鸿章还是一把外交好手,1896年李鸿章参加完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仪式吗,没有立即急着回国,而是带着使团环游世界,74岁高龄去参观欧美强国的先进技术,要看看清朝到底是哪里不行输给了外国。李鸿章环游世界去到了...

2023-09-21 #经典句子

李鸿章在美国首次见摩天大厦 没有惊讶只说了句话 实在让人心酸

李鸿章在美国首次见摩天大厦 没有惊讶只说了句话 实在让人心酸

...些会是什么感受呢?1896年,73岁的李鸿章参加完沙皇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马不停蹄出访欧美各国,李鸿章顽强地游遍了欧美8个国家,8月28日,他来到倒数第二站美国纽约,要在这里进行10天的访问。李鸿章在这里见到了...

2023-09-19 #经典句子

1896年李鸿章访美首次乘坐电梯 没惊讶而是说了句名言 流传至今

1896年李鸿章访美首次乘坐电梯 没惊讶而是说了句名言 流传至今

...越来越大,这引起了俄国人的警惕,而当时正好又是俄国尼古拉二世加冕的日子,于是在这样的国际关系之下,李鸿章作为清朝的大使一方面出使俄国参加沙皇加冕,另一方面也顺带着考察欧美各国。1896年,李鸿章已经73岁了。...

2023-09-2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