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年度散文推荐」鲁玉琦|炊烟袅袅里的妈妈

时间:2015-12-19

作品刊发于山西日报运城日报运城晚报舜乡及网络平台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9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作者简介

鲁玉琦,山西垣曲人,运城市作协会员。作品刊发于《山西日报》《运城日报》《运城晚报》《舜乡》及网络平台。

炊烟袅袅里的妈妈

我是一个农村孩子,从小爱看做饭时炉灶里冒出蓝色的火苗,爱看炊烟袅袅里的妈妈。

记忆里妈妈快五十岁了,高高的个子,丰腴的身姿,慈祥的面容。三尺锅台是妈妈的工作岗位,围裙是她的工作服,锅台拾掇得干干净净。人常说“进了门眼一抡,先看锅头后看人。”妈妈戴上围裙,挽起袖口是家庭主妇,是火头军。脱下围裙妈妈一身潇洒,满是城里人美的风韵。

解放初期农村生活清贫,连生火做饭的“洋火”都舍不得买。我的家境比较好,父亲在供销社工作,二分钱一盒的“洋火”还是有的。母亲又是大家闺秀出身,办事大方,为人和善,有意提前烧火做饭。她拿着洋火盒熟练地捏住火柴杆,将红褐色的圆头贴在粗造的侧面,“哧啦”一声带有红磷气味的蓝色火苗燃起,点燃炉灶,一股青烟缥缥缈缈从烟囱冒出。村里的第一缕青烟如同一颗信号弹一样,告诉人们做饭时候到了,有火源了。掌勺的农家妇女纷纷手握着麦秸草来引火,我家炉灶旁还竖着一捆芝麻杆,谁家不方便就点燃芝麻杆回家。妈妈笑着说“能来我家是看得起我。”不一会儿村里的烟囱都冒着烟,就像一条条小青龙腾空而起,在空中盘旋。

我家对门的孩子叫“小环”和我同岁,一次打四角他输了拿起四角就跑。我的肚子气得像青蛙一样鼓鼓的。傍晚我一看小环的妈妈来我家引火,满肚子怒火又燃烧起来,站在炉灶前,伸开双臂,就像一只展开翅膀的老母鸡,守护着炉灶。小环妈躲闪了一下,显得很尴尬,妈妈立刻把我搂在怀里,让小环妈手持火把走了。我委屈得就像一只被人剪了胡须的小花猫,头在妈妈怀里乱撞,伤心的眼泪夺眶而出。

晚饭是酸水蘸面片,妈妈用筷子挑起面片对我说“小环有错,不应该使在他妈身上。今天吃宽面片有我的用意,让你记住一个‘宽’字,待人接物要宽容厚道。”妈妈宽厚的性格让我受益了一辈子。

我七岁那年,一天嗓子痛得咽不进东西,感觉就像丢了魂一样,躺在床上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妈妈在我额头一摸,惊讶地说“我娃都烧成火炭啦。”请来一位老中医,看舌头,摸着手腕诊脉,含糊说“可能是出麻疹。”我意识朦胧,魂魄似乎离开了身体,觉得飘飘然然,好像自己长了翅膀在天上飞翔,飞得很高,飞得很远。空中看见了我家烟囱冒着青烟,看见了炊烟下的妈妈,我拼命挣扎,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呼救“妈妈,我要回家”。睡梦中惊醒了,满头是汗,用力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看见妈妈就座在我身边,她憔悴的面容看着我,一双眼睛像蜘蛛网一样布满了红色血丝,眼眶里泪水在滚动,滴答在我脸上。

妈妈惊叫“我娃昏迷了三天三夜,再吆喝也不答应,不吃不喝,真把人吓死啦。”,她手伸进被窝里,在我身上抚摸着,觉得疙疙瘩瘩的,妈妈说“浑身长满了像米粒粒一样的小疙瘩,我娃变成谷穗穗啦。” 妈妈用力抱起我,我就像一只病恹恹的小羊羔,依偎在妈妈怀里,和妈妈的脸贴得紧紧的,我感觉到了妈妈脸颊泪渍的痕迹,听到了她的呼吸声。我满脸小疙瘩,还会散落一些皮屑,像谷糠一样,妈妈一点也不嫌弃,在脸上亲吻着,妈妈的母爱像雨露,滋润着我幼小的弱苗。心里暗暗寻思,人世间还有什么比妈妈的爱伟大呢?

妈妈忙碌着走进厨房,只见一缕青烟袅袅升起,铁锅里不时发出“扑腾”声,一会儿妈妈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东西,我一看黄灿灿的,软溜溜的,表皮还飘落着零散的葱花,我奇怪地问妈妈“咋是黄豆腐呢?”惊后有喜的妈妈说“这是鸡蛋羹”。妈妈先尝了一下味道和温度,用勺子喂着我,鸡蛋羹真好吃,含在嘴里香喷喷的,软绵绵的,不用咬就咽了,就像是妈妈的母乳,我感觉这是一生中吃得最美的东西,是记忆一辈子的妈妈味道。

炊烟仿佛是农家的魂,妈妈做啥饭,烧什么样的柴,冒什么烟似乎都有讲究。熬粥烧秸秆燃火快,这叫“紧火粥慢火肉”。垣曲人吃米粸多,饭熟后迟揭一会锅盖,饭会稠一些,这叫“放账不如焖粸”。那时我并不懂得这些,一次放学回家,远远就看见我家烟囱里一会儿浓烟滚滚,一会儿一丝不冒,莫非家里有啥着急的事?回家见妈妈烧麦秸火烙饼子,慢悠悠的,好像没把我上学的事放在心上。我越看越着急,心里就像猫抓的一样,眼里直冒火星,急得我直跺脚,两只手在屁股上拍着,埋怨妈妈说“快做饭呀,可别耽误我上学。”

妈妈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笑着说“麦秸火燃烧快,但一直烧火饼子外皮烧煳了,里面还是生的。停火后利用热鏊烘烤,饼子才能熟透。人的脾气可不能像麦秸火一样,一点就着。瞧瞧你今天这两下,和麦秸火有啥区别?”我的脸刷一下红到了脖子跟,嘴里咬了一口饼子,故意扭转话题说“饼子好吃极了”。火性子好像是我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每当逆境中情绪暴躁即将着火时,妈妈的叮咛就像是一瓶灭火剂,自然会熄灭胸中的火苗,变得沉着冷静。

我记忆最深的是童年,爸爸上班,哥哥姐姐都已成家立业或上学,家里只有我和妈妈俩人,我成了妈妈的跟屁虫。一天妈妈崴了脚,趔趄着走路,我用小手摸了摸脚腕感觉胖乎乎的,肿得像杵一样又粗又硬。我看着她走路费劲的样子,心里酸溜溜的,我主动要求烧火,心想烧火很简单,随便拿了一把树枝和杂草,把炉灶塞得满满的,划了四五根火柴,只是冒黑烟,不见火苗。我头钻在炉灶使劲吹气,炉灶里浓烟弥漫,熏得我眼睛酸痛直流泪,爬出来时眼圈都是黑的,活像一只小熊猫。妈妈一瘸一拐走到炉灶前,用火棍挑开炉膛瓷实的柴火,用嘴轻轻一吹,火苗立马蹿了出来。妈妈蔼然一笑对我说“人心要实,火心要空。”

我学会了烧火,第二天烧了一锅热水倒在脸盆里,让妈妈坐在凳子上,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给妈妈洗脚。我先用手试了试水温,脱掉妈妈像船一样一头是尖尖的布鞋和袜子,脚泡在热水里,我的手抚摸着妈妈半大不小的脚,只见大拇指朝前,其它四个脚趾蜷曲在脚底。我感觉她的脚皮厚粗糙,就像蹿过莛结过籽的胡萝卜一样。我奇怪地问妈妈“小脚是三寸金莲,你的脚为啥半大不小?”妈妈好像有些腼腆不好意思开口,在我的追问下脸颊有些红润说“女娃小时候,把正常的脚缠起来,让它慢慢变形是非常痛苦的。我开始缠脚,又长又臭的缠脚布把脚裹得紧紧的,晚上像刀割一样钻心疼,睡不着觉。姊妹七个我是家中最小的,你姥姥宠着,惯着,有人撑腰我就胆子大,晚上悄悄地放开缠胶布,脚马上舒服了。白天又怕别人看见,再缠起来,后来城里的知识女性不缠脚了,我干脆去掉了缠脚布。” 妈妈“去掉缠脚布”的举动是多么开明和理智,这是妈妈一生的特征,也是我一辈子的自豪。

冬季寒冷,我家是热炕,锅台和炕之间是一道木质栅栏隔着,土炕留有烟道,呈倒扇形,锅灶烧火做饭,烟火顺着火道从墙外高高的烟囱冒出。一条火道就像一根暖气管道,土炕变成了地暖,坐在炕头热乎乎的,暖洋洋的,那才是一辈子难以忘怀的的热炕头。但是妈妈依然辛苦,洗菜做饭手湿淋淋的,再出去拿柴火,风一刮,手背裂了许多细小的口子,纵横交错就像地图一样,深的裂口呈红色,鲜血还会渗出来,手动起来生疼。妈妈微笑着说“我一人受症不要紧,只要大家暖和就行。”从外边回家不管是溯风凛冽,还是雪花飘飘,只要看见窑顶上的烟囱冒着一缕缕白色烟雾,仿佛在我心中摇曳着,飘荡着,那是我温暖的家,家里有妈妈。

六八年父亲去世,我回家务农。那年腊月第一锅白萱萱的馍揭盖了,妈妈递给我一个白馒头说“好柴蒸好馍,我娃今年去南山担柴受苦啦,第一个馍赏给你。”我拿着馒头,心酸地流出了眼泪,这是一个“头遍(白面)包二遍(黑面),二遍包豆馅”馍。第一口是白面馍的表皮,是渴望已久“年”的味道;第二口黑面馍,嚼起来粗涩无味;第三口是豆馅,咬在嘴里软绵甘甜。我读懂了妈妈的无声语言,“人生下来就是吃苦的,像馒头一样先苦后甜。”我坐在炉灶前,添柴烧火,青烟弥漫在庭院,我信心十足地对妈妈说“我不怕吃苦”。

一晃十年过去了,弟兄们都成家立业,各家都有了自己的小院落。妈妈自由选择,谁家过得顺当就在谁家多呆一段时间。七十年代末一天傍晚,妈妈提着小包包走进我家的厨房,天气阴沉沉的,厨房弥漫着烟气,我站起来说“厨房有点呛,咱回屋里吧。”

“我在烟火里熏了一辈子,闻惯了这味道,就在这里。”她满面春风地说着,嘴角和眉宇间都洋溢着满意的神采。她从包包里掏出一个红色的本子,打开一看是“干部遗属证”,我奇怪地问“这是咋回事?”

她高兴地说:“前几天赶会,我碰见了你爸同事的老伴,她告诉我‘干部遗属每月可以领到十块钱的补助。’你们都忙,事前没给你们说。”

我埋怨妈妈应该有个人陪着去,妈妈自信地说“提前我打听好了地址,鼻子下有嘴,怕啥哩。走进民政局办公室,需要办理的人还真不少,一个个愁容满面,哭泣着,唠叨着,好像在开忆苦大会,屋里一股恓惶劲。有的说‘我一个人独居,儿子不管,就连吃盐的钱都没有。’有的说‘要是没有这补助,我就不准备活啦。’工作人员一边办理,一边安抚。”

我打断了妈妈一连串的说话“妈,您是咋说的?”

妈妈眉稍挂着喜悦说“我实话实说‘儿子每月都给我零花钱,女儿给我买衣服,我是一个吃穿不愁的幸福人。听说国家有遗孀补足的好政策,你们审核一下,符合条件就办理,不符合就算啦。’屋里等待办理的人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刚办完手续的老太太憋着嘴讥笑我‘哭穷是为了要钱,你说儿女好还要钱吗?’我不由得‘哎’了一声‘儿女们好就是好,我不会说假话。’工作人员笑嘻嘻地说‘只要符合条件就能办’边说边查名单,核对姓名,工作单位等,很快办好了手续。我拿着红本本笑着说‘谢谢你们,感谢党的好政策。’工作人员赞叹‘这是应该的,瞧瞧你多会说话。’事情就这样办好了。”炊烟里光线有点暗,妈妈显得更加慈祥和高大,妈妈的言行告诉我:“做人要有主见,生活才会幸福。”妈妈您永远是我们儿女学习的榜样。

妈妈快到耄耋之年却笑着走了,已经三十三年了。

岁月荏苒,往事如烟,但忘不了炊烟袅袅,那里有浓浓的母爱,那里有妈妈的脚步声。

母亲节,谨以此文献给天堂里的母亲。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年度散文推荐」鲁玉琦|炊烟袅袅里的妈妈》,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年度散文推荐」苗晓英|榆钱儿

「年度散文推荐」苗晓英|榆钱儿

作者简介苗晓瑛,陕西省西安市长安郭杜人。陕西散文学会会员,长安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电子媒体和报纸。榆钱儿“东家妞,西家娃,采回了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时我也采过它…”这是程琳的一首优美好听的...

2023-08-06 #经典句子

全国青创会在京举行 文学浙军青年方阵发出浙江声音

全国青创会在京举行 文学浙军青年方阵发出浙江声音

...;诗集《缺席》获浙江青年文学之星优秀作品奖;获2015年度华文青年诗人奖、於梨华青年文学奖、储吉旺文学奖。参加鲁迅文学院第31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出版有诗集四本,散文集一本。2018年报告文学《匠心》列入中国...

2018-08-08 #经典句子

一段记忆深处的童年时光 原来却是一首爱的散文诗

一段记忆深处的童年时光 原来却是一首爱的散文诗

#我的年度书单#今天,我想给大家推荐的绘本是《山中旧事》。这本书是我在齐齐1岁半左右的时候买的,当时,正好赶上双11促销,为了给齐齐屯书,我每天都泡在购书网站上,当看到这本书是写作者童年的回忆,讲述在山里和...

2022-11-27 #经典句子

年度散文榜揭晓!2021花地文学榜入围名单公布

年度散文榜揭晓!2021花地文学榜入围名单公布

...平凹担纲主席,60位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联合推出,包括年度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新锐文学六个文学门类榜单。六大门类将各产生一位年度作家(作品),并特设“年度致敬作家”。结果将于11月中旬...

2013-11-04 #经典句子

新浪读书2019年度推荐图书 Top20兼顾文学/社科 好读有趣易上手!

新浪读书2019年度推荐图书 Top20兼顾文学/社科 好读有趣易上手!

相信截至到现在,大家已经看到不少年度好书的盘点,收到无数优质书单的连环推荐。细看各家榜单的评选,在选书上都各有侧重点:例如豆瓣一贯的文艺路线,主打高分;深圳读书月评选更偏向书籍的文学性;《读者》杂志的...

2013-09-17 #经典句子

著名女诗人献给母亲的诗|娱道文化传媒征文作品选

著名女诗人献给母亲的诗|娱道文化传媒征文作品选

...安诗歌奖;中国新时期十大女诗人殊荣奖;2005年《诗歌报》年度诗人奖;2008年《诗歌月刊》实力派诗人奖;2009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2014年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海男的跨文本写作《男人传》《女人传》《身体传》《...

2023-08-26 #经典句子

李修文荣获2020南方文学盛典“年度散文家”奖

李修文荣获2020南方文学盛典“年度散文家”奖

...李修文凭借2019年出版的散文集《致江东父老》,荣获“年度散文家”奖。《致江东父老》封面“年度散文家”奖给他的“授奖词”:“破除自我滤镜,直面广大而真实的世界”2020南方文学盛典由《南方都市报》发起主办,现场...

2012-06-18 #经典句子

十月少年文学(8岁+)|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和阅读 比死记硬背强太多了

十月少年文学(8岁+)|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和阅读 比死记硬背强太多了

...配期刊之一;2018年9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8年度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2018年11月,获得“北京影视出版创作基金2018年度新闻报刊及新媒体出版项目奖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8年度向全国少...

2023-11-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