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国学成语故事(39)

时间:2015-11-19

前文说过,晋襄公死后,他的夫人穆嬴用眼泪为儿子夷皋换来了国君宝座,但或许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现实给她开了个那么大一个玩笑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1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本文来源:大众日报」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前文说过,晋襄公死后,他的夫人穆嬴用眼泪为儿子夷皋换来了国君宝座,但或许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现实给她开了个那么大一个玩笑。

(上) 夷皋是个“熊孩子”

时光如流,日月如梭。弹指间十三年过去了。

这十三年中,晋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包括外敌入侵和内部叛乱。幸好有中流砥柱赵盾在,晋国总算有惊无险、平稳前行。

最重要的是,这十几年中,在母亲和赵盾等的庇护下,夷皋慢慢长大了,长成了一个,怎么说呢,好吧,长成了一个异常淘气和顽冥不化的“熊孩子”。

据《左传》记载:晋灵公长大后,便开始沉溺享乐,并四处搜刮钱财,大兴土木,用彩画装饰宫墙(厚敛以雕墙)。他命人建了一座高高的亭台,和宫人游戏其间,看到老百姓好奇围观,便居高临下用弹弓打人,看着人们被打得满脸开花、抱头鼠窜,夷皋先生笑得前仰后合,引为至乐。(一说在朝堂上用弹弓弹大臣。)

与此同时,他的性情开始变得狠毒而乖张。一次,厨师没有把熊掌蒸熟,夷皋勃然大怒,当即命人将厨师砍杀,让几个女人用筐盛着扔出宫外。经过朝堂时,正在议论国政的赵盾和士季(即士会,已被赵盾从秦国“请”回晋国)看到筐里露出人手,慌忙追问之下,女人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看到自己拍板挑选的国君年纪轻轻就如此大逆不道,赵盾恨不得大耳刮子抽自己,就对士会说要去劝劝。士会拦住他说,你是我们的“带头大哥”,如果你劝谏了他不听,后面的人就更没话说了。我先进去,如果他不听,你再去。

士会走进宫里,向前走了三次,直到走到屋檐下,假装很忙的晋灵公这才抬头看他说:“我知道你来做什么。我知道错了,会改正的。”

士会很欣慰,磕头回答说:“人谁不会犯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您如果始终坚持向善,我们的国家就有保障,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也有依赖了。”

爱莲图(山东济南 周慎宝)

(中)这个杀手不太冷

也许,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曾经遇到这样一类孩子,特别聪明灵活,但就是“淘气”,几乎每天变着花样惹是生非、寻开心。被忍无可忍教训一番后,会暂时老实两天,单一眼看不见又故态复萌,甚至变本加厉。

很不幸,晋灵公夷皋就是这样一个人。更可怕的是,他手中有几乎不受限制的权力。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Power tends to corruption,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

眼看着夷皋先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赵盾很苦恼,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地劝谏。起初,夷皋还频频点头满口答应,后来就心不在焉哈欠连天,再后来干脆躲着不见,再后来,就起了杀心。

不过,晋灵公要杀赵盾,倒不仅仅是因为他唠叨得让人心烦,最直接的原因是一条狗,一条被心怀叵测的小人捏造出来的狗。

据明代刘伯温《郁离子》中记载,晋灵公除了吃喝玩乐外,还特别喜欢养狗,而且他的宠物狗绝对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叫灵獒。这种獒从周地“进口”而来,身长三尺,色如红炭、能解人意,比现在的藏獒还威猛。

晋灵公一见就欢喜地不得了,给狗穿上特制的绣花衣服,并建造了一座豪华狗圈,由自己的贴心手下——大夫屠岸贾亲自负责照看。

有一天,一只狐狸闯进了宫中,惊动了襄夫人,襄夫人大怒,晋灵公眼珠一转,想试试灵獒的战斗力,就让人牵来灵獒和狐狸搏斗,却没有获胜。为了不让灵公失望,屠岸贾让看护山林的人抓了另一只狐狸献给灵公说:“汪汪立大功”。

晋灵公非常高兴,把大夫们吃的肉赏给灵獒,并下令说:“敢动我的狗一指头,我就砍他的脚。”号令一出,国人都开始怕狗。渐渐地,狗们的胆子越来越大,开始跑到集市上吃肉,临走还不忘叼上一块回去孝敬屠岸贾。大夫们想找晋灵公汇报工作,如果不通过屠岸贾,屠岸贾就放狗咬人。

一天,灵獒跑进羊圈,咬死了灵公的羊。屠岸贾趁机进谗言说,是赵盾家的狗咬死的。

晋灵公大怒,再加上此前赵盾三番五次地唠叨让人心烦,便立刻命人找来大力士鉏麑(chu ni),要他尽快干掉赵盾。

这天黎明,鉏麑怀揣利刃悄悄潜入了赵盾的家。此时赵盾已经起床,卧室的门敞开着,赵盾穿着礼服做好了上朝的准备。但由于时间还早,便正襟危坐闭目养神。

见赵盾如此勤于国事,杀手鉏麑不愿伤天害理,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但完不成国君的任务,自己又无法交代。为了警醒赵盾,鉏麑发出警示后一头撞向庭院中的一棵老槐树,自杀身亡。

眼见一计不成,晋灵公又施一计。当年九月,晋灵公假装热情地邀请赵盾到宫里饮酒,暗地里埋伏好兵甲武士,伺机刺杀赵盾。赵盾的车右武士提弥明察觉情况有异,快步来到大堂对赵盾说:“您陪侍国君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已经失礼了。”于是,连鞋子也没有让赵盾穿,就把他急急扶下了大堂。

晋灵公一看,大喊“关门、放狗”。面对张着血盆大口,咆哮而来的灵獒,提弥明毫无惧色,纵身上前,徒手搏杀灵獒。

与此同时,宫内众武士蜂拥而来。赵盾拔出佩剑,且战且退,无奈寡不敌众,提弥明壮烈牺牲。危急时刻,忽然从宫廷卫士中冲出一人,手持长戟拦住了众武士的去路。

赵盾死中得活,问此人姓字名谁,哪里人士,为什么出手相救。回答说:“我是在翳桑挨饿的人”。随后,此人转身离去。赵盾也急忙逃走。

此人叫灵辙。当年,赵盾去首山打猎,住在翳桑,看到灵辙饿倒在地上,就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辙说:“我饿了三天了。”赵盾连忙命人把自带的食物给他吃。灵辙吃了一半,留下一半。赵盾问他原因,灵辙说:“我外出三年了,还不知道母亲还活着否。这里离我家很近,我想留着给她老人家尝尝。”

赵盾很感动,让他把饭吃完,另外准备了一些饭和肉让他带回家。看来好心真的会有好报,生死关头,灵辙救了赵盾。

荷花(山东济南 周慎宝)

(下)董狐美名万代传

赵盾跑了,晋灵公就像放学回家的顽童一样快乐得想要飞。当然了,他也没有想到“除恶务尽”啥的,就急忙忙带着宫眷跑到桃园游玩。

但是赵盾的侄子(一说堂弟)赵穿不干了,因为赵穿虽然是一个愣头青,但他清楚地知道,这些年来如果不是有赵盾罩着,自己乃至整个赵氏家族早被人灭了。所以赵穿借着给晋灵公“保驾护航”的机会,在桃园杀死了夷皋。

这一天是公元前607年9月26日。《左传》记载说,七年前,有彗星进入北斗,周内史叔服预言:“不出七年,宋、齐、晋之君皆将死乱”。至此,此话全部应验。

当时,赵盾还在国境线上徘徊,听到消息后,急忙赶回晋国,继续上班。太师董狐在史册上记载说:“赵盾杀了他的国君,”并在朝堂上公布。

赵盾感觉很无语说:“都知道人不是我杀的。”董狐说:“我也知道。但是您作为国家正卿,逃亡时并未走出国境,回到国内也没有惩治凶手,弑君的人不是你是谁?”至此,赵盾弑君恶名板上钉钉。

多年以后,孔子感叹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啊,据事直书而不加隐晦。赵宣子,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法度而蒙受恶名。可惜了,如果能走出国境就能避免了。”

这就是我们曾经的历史和写历史的人。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复述这个细节,就是因为在权势甚至屠刀面前,曾经那么多史官坚守正义和良知,以生命为代价,只为给后人留下一部信史。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铁骨脊梁。笔者以为,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中国历史才有了穿透千年依然激荡人心的迷人力量,并在世界民族史中如黄钟大吕澎湃回响!

国学经典欣赏:

夏五月,莒为且于之役故,莒子朝于齐。甲戌,飨诸北郭。崔子称疾,不视事。乙亥,公问崔子,遂从姜氏。姜入于室,与崔子自侧户出。公拊楹而歌。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甲兴,公登台而请,弗许;请盟,弗许;请自刃于庙,勿许。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于公宫,陪臣干掫有淫者,不知二命。”公逾墙。又射之,中股,反队,遂弑之。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国学成语故事(39)》,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为什么要给孩子做国学启蒙?大语文时代 国学知识是孩子的基本功

为什么要给孩子做国学启蒙?大语文时代 国学知识是孩子的基本功

...》中是以小动物为主角的故事;《成语接龙》中有游戏和成语故事;《弟子规》中是编写的小故事。这样在原文、动画讲解和延伸内容的配合下,孩子不知不觉间就提升了对国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011-01-26 #经典句子

幼儿园为推行“国学文化” 让孩子吃素?国学文化到底是什么

幼儿园为推行“国学文化” 让孩子吃素?国学文化到底是什么

...的生活,精神和智慧。推荐孩子去阅读《写给儿童的中华成语故事》这套书。这套丛书共有六册,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处处折射出中国人特殊的人生哲学和社会关照。这是一套非常值得孩子们阅读的书,能培养孩子情商,提高...

2007-04-18 #经典句子

国学课堂之出自《史记》的10个成语

国学课堂之出自《史记》的10个成语

...百家号作者万顷之陂。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史记》中的成语故事,《史记》洋洋洒洒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之间的历史,其中不乏成语。今天小编从中挑选10例给大家讲解。1. 后来居上——《汲郑列传》【出处】陛下用群臣...

2023-11-28 #经典句子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论语》中的56个成语典故 太涨知识了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论语》中的56个成语典故 太涨知识了

...对于小同学们来说,家长需要做的是,在孩子睡觉之前将成语典故将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接下来,大熊将整理好的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论语》中的56个成语典故,太涨知识了!分享给小同学们,还...

2014-01-13 #经典句子

国学成语故事(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如履薄冰

国学成语故事(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如履薄冰

《国学钩沉》,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时间回溯到2018年全国“两会”现场。据新华社报道,2018年3月10日上午,中央领导同志到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严肃指出,“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

2023-10-17 #经典句子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国学知识启蒙如何进行?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国学知识启蒙如何进行?

...故事的方式讲给宝贝听,期间我们还可以引入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十二生肖故事,神话故事,甚至西游记也都可以讲给宝贝听。

2018-04-05 #经典句子

国学成语故事(10)郑伯克段于鄢之处心积虑

国学成语故事(10)郑伯克段于鄢之处心积虑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影响深远、写作技巧成熟老到的美文,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与其亲弟弟共叔段之间为争夺君权而进行的一场残酷斗...

2011-01-14 #经典句子

国学成语故事(4)抬头看天第一人 列入国家非遗之杞人忧天

国学成语故事(4)抬头看天第一人 列入国家非遗之杞人忧天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千百年来,因担心天塌地陷而一度寝食难安的“杞人”一直是被嘲笑的对象,以至于有一条专门为他私人定制的成语——杞人忧天。笔者当然也在嘲笑他之列,直到...

2012-06-24 #经典句子

国学成语故事(11)历史的教训 惯子如杀子之众叛亲离

国学成语故事(11)历史的教训 惯子如杀子之众叛亲离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最近几年,“熊孩子”一词经常“上头条”。这其中既有“打是疼、骂是爱”的矫情和戏谑,也有很大成分的愤怒与无奈。古往今来,说书唱戏以及正史野史中,关...

2023-11-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