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于右任《标准草书千文》 其平生之得意宏构与代表之作

时间:2015-09-30

他是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的著名人物,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书法家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 分钟。

于右任(1879-1964),名 伯循,字右任,以字行,陕西三原人。他是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的著名人物,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书法家。

于右任创作的《草书千文帖》,有《兰亭》《书谱》书文合璧之美,含真草隶篆笔法相融之趣,兼晋魏唐宋风韵和谐之雅,集古今中外草写法度之富,堪称其平生之得意宏构与代表之作。

“隋唐以来,学书者率从千文习起,因之草书名家,多有《千字文》传世,故草书社选标准之字,不能不求之于历来草圣,更不能不先之于草圣《千文》”伯循此言,明示了以千字文为内容进行草书创作的原由。

复观《千文》自身,常用之字,大半已具。上依遗产之丰厚,便于比较,下行以少胜多,利于精深与普及。足见哲人睿思,常有超人之处。正所谓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借鉴愈广,愈能准确地择优淘劣,借鉴的詹次愈高,则愈能使国民信服,亦愈有其代表性和典型性,所谓信而能立,立而能行,优而生,强者胜。此天道之通理也。

注:节选《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精选·于右任草书千字文》,福建美术出版社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于右任《标准草书千文》 其平生之得意宏构与代表之作》,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当代新帖学与草书晋唐一体化现象的文化缺失

当代新帖学与草书晋唐一体化现象的文化缺失

...从而陷入形式主义的桎梏之中,成为“为艺术而艺术”的代表。黑格尔认为艺术的首要目的是认识自己,如果人们不能“在内心里意识到他自己,意识到人心中有什么在活动,有什么在动荡和起作用,观照自己,形成对于自己的...

2024-01-01 #经典句子

中文怎么搭配英文?关于字体搭配的那些事儿

中文怎么搭配英文?关于字体搭配的那些事儿

...搭配的烦恼在于,它是一道申论题,而不是选择题,没有标准答案的事情真的是太难了。不过呢,就算是写作文,也是有很多套路可以参考的。搭配是一种思路,字体之间要讲究搭配。对于常识来说,是否合理才是关键。很多时...

2017-10-21 #经典句子

王镛《书如其人》13000字长文

王镛《书如其人》13000字长文

...的艺术品,这是两回事。如果他是公认的大艺术家,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雅的很高级的艺术,但是有的并不一定,文化高的人创作出的作品也挺俗的,因为他没有那种艺术作品的创作意识,只是在那里重复操作,熟了也就俗了。...

2011-06-04 #经典句子

一句话 隐藏了哲学态度 人生观及写字的认识 技法及成功与否

一句话 隐藏了哲学态度 人生观及写字的认识 技法及成功与否

...态度、人生观及写字的认识、技法、是否习学草书成功的标准。总之,不一一而足,两个字,头大。三个字,头真大。说这话的人是谁?谁能把六个字说的引起千古之争?能有谁?草圣啊!草圣张芝啊!除了他,还能有谁?在中...

2023-01-02 #经典句子

何文林诗稿书迹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 主编:何震宇

何文林诗稿书迹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 主编:何震宇

...963年逝世于南京。文林先生的诗文书法均有很高的造诣,平生以诗人自诩。虽视书法为余事,然其书艺亦大有可观。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包、康大力倡导碑学的时代,所谓“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

2013-10-24 #经典句子

死记这10句话 你写的字要高级很多!

死记这10句话 你写的字要高级很多!

...因此流传较少。十七帖▼《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

2023-06-17 #经典句子

五笔打字——字形术语

五笔打字——字形术语

...字中所使用频率的高低,依次用1,2,3,4,5作为代号,代表这种五种笔画。二,字根在五笔字型输入法中,笔画只是作为五笔字型分析的一个基础。五笔汉字最终是以字根为基本单位来进行编码的,笔画只是起辅助作用。所谓...

2019-12-28 #经典句子

解释了几句黄庭坚书论 想学书法理论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解释了几句黄庭坚书论 想学书法理论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要须年高手硬,心意闲澹,乃入微耳。再看另一点审美标准。是关于楷书和草书的,众所周知,黄庭坚是楷书草书大家,他说:楷书要如快马入阵,这是求“势”,其中的“欲”字才是重点,“欲”字表明这指的是“想表现出...

2019-02-1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