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读曹文轩《草房子》 学6大创作技巧(6):不一般的乡下茅屋

时间:2015-05-20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杜豆豆

创作技巧(6):以景寄情

在《草房子》中,曹文轩老师用他的生花妙笔,将一座普普通通的乡下茅屋,变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珍宝。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曹文轩老师也说他自己最擅长景物描写。他能将乡下茅屋变得不一般,靠的是这一招:以景寄情

那么,曹文轩老师在《草房子》中,是如何以景寄情的呢?

我总结了曹文轩老师在书中所运用的三种手法: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和对比描写。

第一种,静态描写。

比如,草房子,既是书名、地点,也是情感的聚焦处。草房子乍一听,很不起眼,不就是乡下茅草屋吗?有什么可稀奇的。怎么把它写得不普通,而且能够表达出作者的内心对草房子的珍重呢?

曹文轩老师是这么写的:

“这一幢一幢草房子看上去并不高大,但屋顶大大的,里面很宽敞。这种草房子实际上是很贵重的,它不是用一般稻草或麦秸盖成的,而是从三百里外的海滩上打来的茅草盖成的。那茅草旺盛地长在海滩上,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挡的阳光的曝晒,一根一根地都长得很有韧性。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如铜丝,海风一吹,竟然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用这种草盖成的房子,是经久不朽的。这里的富庶人家,都攒下钱来盖这种房子。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那上面的草又用得很考究,很铺张,比这里的任何一个人家的选草都严格,房顶都厚。因此,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里,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却又是凉爽的。这一幢幢房子,在乡野纯净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朴来。而当太阳凌空而照时,那房顶上金泽闪闪,又显出一派华贵了。”

大屋顶、宽敞,尤其不一样的是,用的是“考究”而“铺张”的茅草,这些茅草是“经久不衰的”,选草的严格是连富庶人家都望尘莫及的。

因此,普通的茅草屋,就有了宫殿一样的“古朴”和“华贵”来,通过这样略显夸张的渲染,作者的珍重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二种:动态描写。

比如,桑桑家的鸽子。在桑桑第一次遇到纸月时,桑桑家的鸽子是这样表现的:

“白鸽在天上盘旋着。当时正有着秋天最好的阳光,鸽群从天空滑过时,天空中闪着迷人的白光。这些小家伙,居然在见了陌生人之后,产生了表演的欲望,在空中潇洒而优美地展翅、滑翔,或作集体性的俯冲、拔高与穿梭。”

联想之后桑桑在纸月面前的各种表现,这样的动态描写不也反映的,正是桑桑对纸月的喜爱之情吗?

而在桑桑就要离开油麻地时,作者又是这么写鸽子的反应的:

“鸽子们似乎知道了它们的主人将于明天一早丢下它们永远地离去,而在空中盘旋不止。最后,它们首尾相衔,仿佛组成了一只巨大的白色花环,围绕着桑桑忽高忽低地旋转着。”

真的有这样的白色花环出现吗?

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这同样是作者在借着对鸽子的动态描写,在反应桑桑的内心。

这个花环,是桑桑心中的花环,是它对过去回忆的眷恋和告别。

第三种:对比描写。

比如,秦大奶奶的艾地。在秦大奶奶不能接受因为政策改革而失去自己曾经拥有的土地时,她和油麻地小学之间的关系是对抗的。这时,她那间小草房和周围的那片艾地,就成了对抗的象征。

作者是这么描写这片艾地的:

“艾前后左右地包围了小屋。风吹过时,艾叶哗啦哗啦地翻卷着。艾叶的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是两样的,正面是一般的绿色,而反面是淡绿色,加上茸茸的细毛,几乎呈灰白色。因此,当艾叶翻卷时,就像不同的碎片混杂在一起,闪闪烁烁。艾虽然长不很高,但杆都长得像毛笔的笔杆一样。不只是因为人工的原因,还是艾的习性,艾与艾之间,总是适当地保持着距离,既不过分稠密,也不过于疏远。”

看了这段描写,你会联想到什么?

这哪里是在写艾,这分明就是在在写秦大奶奶,写她无法接受现实的矛盾心理和难以融入的情感,也正是孩子们眼中那个难以接近的秦大奶奶。

之后,在经过了一系列和孩子们的相处之后,秦大奶奶被感化了。她和孩子们的关系,也从对立转到了和谐、亲密。

当秦大奶奶为捞起小学的一颗南瓜而落水身亡后,给她送葬的老师和孩子们,排出了一里多地的长队。墓地前,还专门为她种上了艾草。

书中是这么描写的:

“墓前,是一大片艾,都是从原先的艾地移来的,由于孩子们天天来浇水,基本上没有一棵死去。它们笔直地挺着,在从田野上吹来的风中摇响着叶子,终日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

这里,艾草还是以前的艾草,还像以前一样直、一样挺,可却已经没有了“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是两样的”,也没有“碎片混杂”,更没有“保持着距离”,而是“孩子们天天来浇水”,“终日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

同样的景物,为什么会有了迥然不同的变化?

不是景物变了,而是人的情感变了。通过对比,细腻的情感就被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综合上述:

静态描写融合渲染,能够将作者某种特定情感更为细致地表达出来;

动态描写,借助想象,能够更好地传达内心在外在行为上的映射;

对比描写,则可以通过对同一景物在不同时期的状态描写,细腻地表达心理变化。

境由心生,你眼中的景,其实都是你的心声。

(本文结束)

陪孩子一起快乐读书吧!我是杜豆豆,两个孩子的妈妈,爱读书、爱码字,欢迎关注我,在读书的路上快乐同行。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读曹文轩《草房子》 学6大创作技巧(6):不一般的乡下茅屋》,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读曹文轩《草房子》 学6大创作技巧(1):三扔帽子为哪般?

读曹文轩《草房子》 学6大创作技巧(1):三扔帽子为哪般?

...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就小声地呜咽起来。”——曹文轩《草房子》《草房子》,是一本关于少年成长的小说,体现的是对人性的体察与关怀,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它是当代著名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先生的代表作。这...

2014-12-05 #经典句子

读曹文轩《草房子》 学6大创作技巧(5):绝处逢生的桑桑

读曹文轩《草房子》 学6大创作技巧(5):绝处逢生的桑桑

...豆豆创作技巧(5):创设跌宕情节,增强表达效果。《草房子》这本书,从章节布局上来看,是以人物为中心的。每个章节都在描述一个主要人物,但有一个人却贯穿了全书,他就是桑桑。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呢?他很顽皮。...

2009-08-23 #经典句子

曹文轩:儿童文学写作要有“短篇意识”

曹文轩:儿童文学写作要有“短篇意识”

...童小说奖获奖作品新书发布暨研讨会”日前在江苏盐城“草房子乐园”举办。对于为何要有“短篇意识”,曹文轩强调,这是因为目前无论是年轻作家的创作,还是中小学生的阅读,包括各种推荐书目,很多都是从长篇小说开始...

2008-10-14 #经典句子

曹文轩《草房子》。

曹文轩《草房子》。

...91年,推出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2005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2011-08-10 #经典句子

曹文轩纯美小说自选集正版包邮/草房子青铜葵花根鸟蜻蜓眼等6册

曹文轩纯美小说自选集正版包邮/草房子青铜葵花根鸟蜻蜓眼等6册

曹文轩纯美小说自选集正版包邮/草房子青铜葵花根鸟蜻蜓眼红瓦黑瓦山羊不吃天堂草/曹文轩儿童文学系列全套曹文轩纯美小说自选集 纯美的阅读 经典的陪伴《青铜葵花》看苦难岁月中的邂逅,如何让生命绽放温暖与大爱。...

2007-09-12 #经典句子

曹文轩——《草房子》有写出你的童年吗?

曹文轩——《草房子》有写出你的童年吗?

...也是自选课本的长客。曹先生的书看得不多,第一本便是草房子,从第一次看到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来来回回的翻过数遍,还是舍不得忘却其中一些趣事。我并非是一个爱细究先生们作品的人,可我就是爱细看曹先生笔间的世...

2023-10-09 #经典句子

曹文轩《草房子》里这家长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不怕孩子被你毁了吗

曹文轩《草房子》里这家长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不怕孩子被你毁了吗

在曹文轩的《草房子》里,有个跟外婆相依为命的小女孩,名叫纸月。这个小纸月不是油麻地的,她跟外婆住在板仓,她在板仓小学念书。纸月在板仓小学经常被几个坏孩子欺负,其中一个叫刘一水,他是领头的。纸月的外婆无...

2023-10-09 #经典句子

2018年读书笔记第111本·曹文轩《草房子》

2018年读书笔记第111本·曹文轩《草房子》

《草房子》是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讲究品位并曾获得过公认性奖项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中讲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少年男童的小学6...

2009-02-0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