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杨坚屠杀宇文氏 关陇集团不复存在 杨坚称帝成为 众望有归之事

时间:2015-04-28

尉迟迥叛乱后也联络北周北边的突厥和南陈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杨坚屠杀宇文氏,关陇集团不复存在,杨坚称帝成为 众望攸归之事

尉迟迥叛乱是关陇内部各派围绕最高统治权的殊死争夺。尉迟迥叛乱后也联络北周北边的突厥和南陈。《北齐书·高保宁传》记载,北齐灭亡后,北齐营州刺史高保宁割据辽西, “镇黄龙,夷夏重其威信”,奉避难突厥的范阳王高绍义为北齐主,继续与北周对抗,成为突厥用来牵制北周北边的一股割据势力。尉迟迥企图通过高保宁联合突厥,可能是突厥将高绍义交给北周处死的原因,高保宁对联络突厥并不积极,尉迟迥并没有通过高保宁得到突厥的军事支持。然而,高保宁一向忠于北齐,出于借机复辟北齐的考虑,一度派万余 “黄龙兵”直接到邺城支援尉迟迥。

北周灭齐后,南陈成为唯一可以与北周战略对峙的政权,为获取南陈支持,尉迟迥向南陈许诺割让江淮之地。由此,尉迟迥叛乱又演变成以尉迟迥代表的宇文氏及关陇集团上层、原北齐关东士族土豪、宗王残余势力,与杨坚为代表的关陇集团中下层及一些关东士族、土豪进行的夺权与反夺权、统一与反统一、分裂与反分裂的战争,已远超出以往关陇集团内部权力斗争的范围。尉迟迥叛乱是对杨坚辅政的巨大挑战。尉迟迥在讨伐杨坚的誓词中说: “杨坚以凡庸之才,藉后父之势,挟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赏罚无章,不臣之迹,暴于行路。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先帝处吾于此,本欲寄以安危。今欲与卿等纠合义勇,匡国庇人,进可以享荣名,退可以终臣节。”

可见,尉迟迥所打 “匡国庇人”的旗号,即要推翻杨坚,取而代之,重新将关陇集团拉回到宇文氏掌握政权的状态之下。对北周统治丧失信心、将保家全身作为目标且已获得杨坚给予权位的关陇集团成员不可能响应尉迟迥。 《周书·李穆传》记载,关陇土豪、并州刺史陇西李穆,在其子李士荣 “以穆所居天下精兵处”劝其举兵响应尉迟迥时,就对李士荣说: “周德既衰,愚智共悉。天时若此,吾岂能违天。”在关东任职的关陇土豪子弟,如韦孝宽兄子魏郡太守韦艺、怀州刺史李穆侄李崇,虽一度被尉迟迥席卷关东的表面形势所惑,但出于家族利益都在关中的衡量,在家族成员劝诫下并没有倒向尉迟迥。

少数尉迟迥家族的成员,也不支持其叛乱。如镇守常山的尉迟迥宗亲尉迟崇,在尉迟迥起兵时,“以宗族之故,自囚于狱,遣使请罪。高祖下书慰谕之,即令驰驿入朝,恒置左右”。一些担任关东大州总管刺史的关陇集团成员则明确支持杨坚,直接武力反对尉迟迥叛乱。如开国元勋窦炽 “属尉迟迥举兵,炽乃移入金墉城,简练关中军士得数百人,与洛州刺史、平凉公元亨同心固守,仍权行洛州镇事”,北徐州刺史豆卢通,“尉迥作逆,遣其所署莒州刺史乌丸尼率众来攻。通逆击,破之”。

韦孝宽是讨伐尉迟迥叛乱诸军统帅,但他所率讨伐军诸将在平叛过程中逡巡不进, 甚至梁士臣,未相伏驭”,诸将对平叛之后各自地位多有担忧,如 《隋书·于仲文传》记载,宇文忻颇有自疑之心,因谓仲文曰: “公新从京师来,观执政意何如也? 尉迥诚不足平,正恐事宁之后,更有藏弓之虑。”

可见,杨坚和诸将之间彼此猜忌防范之心很重。杨坚对关东掌有重兵、表态支持自己的刺史也不信任,“尉迥、王谦、司马消难并称兵内侮,高祖深以淮南为意。时贺若弼镇寿阳,恐其怀二心,遣平驰驿往代之。弼果不从,平麾壮士执弼,送于京师”。然而,杨坚如果贸然撤换全部战将,无疑又会引起讨伐大军的混乱乃至临阵哗变。杨坚辅政之前,身边亲信很少,如旧交元谐曾对杨坚说, “公无党援,譬如水间一堵墙,大危矣”。

杨坚要巩固辅政地位,仅交结善于维持朝政运转的刘昉、郑译等关东士族和关陇土豪远远不够,除重用姻亲故旧外,还大力扩充自己的私人势力,出谋划策统军作战。这对关陇土豪、关东胡汉士族、北齐降将子弟等关陇集团中下层成员来说,无疑是提升自家政治权位的机会。追随孝武帝入关的河间张羡子张煚,北魏宗室元胄、元威,关陇土豪弘农杨素、武威阴寿,萧梁降人河东士族柳裘,原北齐士族李德林,北齐降将子弟渤海高颎等人,或是主动投附,或是接受杨坚邀请,成为杨坚辅政核心机构丞相府的主要亲信。对韦孝宽诸将怠战,杨坚不得不派亲信监战,如杨坚派阴寿协助韦孝宽处理军务军纪, “时孝宽有疾,不能亲总戎事,每卧帐中,遣妇人传教命。三军纲纪,皆取决于寿”。

杨坚命熟知兵事高颎为监军节度诸将,在高颎监军的压力下,诸将消极怠战的态度才有很大改变。《隋书·高颎传》记载,高颎 “至军。为桥于沁水,贼于上流纵大筏,颎预为木狗以御之。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遂至邺下”。随即双方在邺城决战,尉迟迥大军虽近 20 万,但多为关东土豪征召拼凑而来,不仅彼此之间缺乏协调,就是尉迟迥也无法有效指挥,一旦战场出现大的变动,就会陷入混乱一触即溃。

高颎、宇文忻、李询等人就是利用这一弱点一举击败尉迟迥, 随后王谦和司马消难也很快被平定。由此,关陇集团内外不再有任何势力能对杨坚执政构成军事威胁。杨坚通过平定尉迟迥之乱,掌握了对韦孝宽等府兵诸将的统御权,随后将宗室五王及其子弟全部诛杀。宇文泰所建关陇集团,在权力分配上是以宇文氏宗亲为核心,杨坚大肆屠杀宇文氏,

意味着关陇集团原有权力核心已不复存在,内部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杨坚称帝成为 “众望有归”之事。大定元年( 581) ,杨坚在群臣拥戴下代周建隋。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杨坚屠杀宇文氏 关陇集团不复存在 杨坚称帝成为 众望有归之事》,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隋唐第一姓 宇文氏的前世今生

隋唐第一姓 宇文氏的前世今生

...系列小说中,天下好汉排名前三位:第一,李元霸第二,宇文成都第三,裴元庆此三人都是小说中杜撰的人物。李元霸的原型,来自于最终取得天下的李渊、李世民家族——李渊的第三子李玄霸。小编注:李渊一共有二十二个儿...

2017-02-28 #经典句子

杨坚几乎屠尽整个宇文皇族 隋朝最终被宇文氏终结 这是天意吗?

杨坚几乎屠尽整个宇文皇族 隋朝最终被宇文氏终结 这是天意吗?

...了“最是无情帝王家”的枷锁,改朝换代后几乎屠尽整个宇文家族,就连外孙也不放过。众所周知,新帝登基都会大赫天下,杨坚家族虽然世袭北周厚禄,深受北周皇恩,但是把前朝的皇帝杀到绝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这么...

2010-02-23 #经典句子

父亲杨坚篡夺了夫家宇文氏的江山 北周皇太后杨丽华表示永不谅解

父亲杨坚篡夺了夫家宇文氏的江山 北周皇太后杨丽华表示永不谅解

...万千。在北周建德二年(公元573年)九月十九日,北周武帝宇文邕亲自为皇太子宇文赟指定纳娶杨丽华为皇太子妃。该年,皇太子宇文赟14岁,杨丽华12岁。宇文赟是个混账糊涂蛋,他在继承父亲宇文邕的帝位后,创纪录地册封了五...

2015-02-15 #经典句子

杨坚到底有没有野心?看他父亲临终前说的一句话

杨坚到底有没有野心?看他父亲临终前说的一句话

...大周立下汗马功劳,但是这个功劳过大,让刚坐上皇位的宇文邕感到杨家的势力,自古皇帝都有疑心病,总会想要杀掉有功之臣,这样好能坐稳皇位,这样的道理谁都能明白。杨坚谨记杨忠的遗言,随后没有多久便向周武帝辞行...

2023-10-26 #经典句子

“仗义每从屠狗辈 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句话到底有几分道理?

“仗义每从屠狗辈 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句话到底有几分道理?

...间构成一种熟人社会网络,大家的博弈次数会足够得多。宇文泰关中改革,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在关陇贵族内部搞通婚,结成一个复杂的关系网。其实,通婚只是加强了合作,没有通婚这伙人也一定要合作。因为关陇贵族之间构成...

2023-11-04 #经典句子

宇文护拥立宇文毓登基 真的是为了让独孤般若能当上皇后么

宇文护拥立宇文毓登基 真的是为了让独孤般若能当上皇后么

...历史上真有其人么?她真的如愿当上皇后了么?她与权臣宇文护之间真的有真爱么?剧中独孤般若的原型若确有其人,不过至于是不是真的如电视剧中所言名叫般若就犹未可知了,她是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长女,历史上并未留下...

2012-01-05 #经典句子

一口气读完北周史:宇文护掌权15年 国祚24年就出了3位傀儡君主

一口气读完北周史:宇文护掌权15年 国祚24年就出了3位傀儡君主

...朝建立的基础,本身就是北周。北周是怎么来的呢?早年宇文泰还是尔朱荣的部下贺拔岳的跟班,属于三流武将的级别。从这个角度出发,宇文泰这辈子都甭想混出名堂来。可是伴随着尔朱荣被诛杀,他的手下高欢和贺拔岳都往...

2015-02-26 #经典句子

《楚乔传2》为何迟迟不拍?女主归属成问题 宇文玥或难抱得美人归

《楚乔传2》为何迟迟不拍?女主归属成问题 宇文玥或难抱得美人归

...朝时期,军阀割据,战乱不停,北魏孝文帝的后代被权臣宇文氏扶持,建立西魏。西魏时期便是《楚乔传》的历史背景,而我们从这段历史也可以得知宇文氏最后在宇文护的带领下推翻了西魏政权,建立了属于宇文氏的北周。虽...

2007-07-1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