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中国在通信领域的话语权 怎么就提升上来了?

时间:2015-03-24

这标志着中国通信厂商在5G时代的话语权得到一定提升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0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铁流】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7日,经过3GPP RAN1 87次会议讨论,中国华为公司主推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这标志着中国通信厂商在5G时代的话语权得到一定提升。从2G时代的跟随者,到3G时代的参与者,再到4G、5G时代成为规则制定者之一,中国通信产业也经历了一个厚积薄发的历程。

厚积薄发奋起直追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国交换机市场形成了“七国八制”的格局——日本NEC和富士通、美国朗讯、瑞典爱立信、德国西门子、比利时BTM、法国阿尔卡特、加拿大北电垄断了中国交换机市场。这不仅导致程控交换机价格异常昂贵,还因为各家公司制式不同,带来一系列网络兼容问题。这种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直到1991年才得到扭转——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的邬江兴院士(邬江兴被誉为中国程控电话交换机之父)研制出了比西方同类产品性能更优越的程控交换机HJD04-ISDN。

邬江兴院士

在1992年,中兴ZX500A交换机的实验局顺利开通。紧接着,华为自主研发成功了第一代数字程控交换机C&C08A,并在1994年至1995年大规模投入生产。与此同时,联想成功研发出LEX118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倪光南院士任联想总工程师时,联想也是技术流,不过,随着倪光南和柳传志技工贸、贸工技之争,在倪光南的出走后联想走上了贸工技之路)。

随着国产交换机的问世,中国市场的程控数字交换机价格直线下降,每线价格从500美元降至30美元,普通百姓安装电话的费用也随之下降,电话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通信产业由此逐步形成了以巨龙、大唐、中兴、华为为代表的通信企业。

在2G时代,中国通信企业尚无力参与国际通信标准的制定。但在3G时代,国家决心争夺通信标准的话语权,通过从西门子手中购买技术,再与国内已有技术成果融合后,最终被国际电联接受为3G通信标准,也就是饱受争议的TD—SCDMA,在TD—SCDMA已经功成身退之际,依然被“经济学家”口诛笔伐。

诚然,在技术上,TDS不如WCDMA和CDMA2000成熟,在产业化方面TDS也不算特别成功,在用户体验方面更是差强人意,但由于西方通信企业为了打压中国标准,想通过不参与TDS产业发展的方式,使TDS变成只存在于纸面上的技术,给国内厂商机会吃下了接近7亿人的市场,而且可以避免被高通敲骨吸髓,进而带动国内通信企业的发展。中移动以失去部分用户和移动3G用户上网体验差一些为代价,壮大了我国通信产业,为中国参与国际通信标准制定跨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值得说明的是,在工信部对高通提起反垄断之前,高通可以对CDMA和WCDMA制式的手机收取高通税,但却无法对TDS制式的手机收取高通税,而这也是利润相对稀薄的低端手机中,移动手机在同配置下比联通、电信手机便宜的原因之一。

在4G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因为高通在3G时代滥用其对CDMA专利的垄断地位,特别是专利反授权和高通税等行为引起了中欧通信厂商的众怒,导致在4G通信标准制定中,中欧厂商的指导思想就是去高通化,使高通在4G时代跌下神坛,中欧通信厂商联手上位。发改委之所以“敢于”对高通提起反垄断,底牌之一也是中国通信产业已经从3G时代的参与者,成为4G时代的规则制定者,而高通在4G时代却早已不复在3G时代的辉煌——在产业实力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之时,在技术实力上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旧时代的不平等协议理所当然地应当被抛弃,行政力量的“干预”仅仅是加速这一过程,并为通信终端厂商与高通达成更加公平合理的新协议保驾护航。本次华为公司主推的Polar Code方案能够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在5G编码领域占一席之地这是中国通信产业的又一次胜利。

背后的综合国力博弈

正如“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对于通信标准之争各国通信厂商之间的火药味异常浓烈,毕竟高通凭借CDMA专利收高通税、反专利授权的场景历历在目,在谈判和讨论中,竞争异常残酷。在之前的长码之争中,由于高通的方案其核心的必要专利都已经过期了,因此获得了三星等实力相对二流,技术实力也和一线厂商存在一定差距的中间派玩家的支持,并以几票之差击败了华为的方案。

本次华为获得的是控制编码,主要竞争对手是美国主推的LDPC,和法国主推的Turbo2.0。在会议上,各公司从性能、实现复杂度,以及可行性等角度对几个候选编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性能优越的Polar码战胜了LDPC和TBCC,最终成为控制信道上行和下行的编码方案。而在短码的数据编码上,美国高通也再下一城——信道控制编码相对而言对基站设备等更加重要,而基站设备是华为的传统强项。而数据编码对通信终端更重要,高通定然对数据编码是势在必得。

可以说,本次华为主推的Polar Code能够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以及中国通信企业的鼎力支持,在最关键的投票中,华为在国内的老对头中兴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国内另一家通信企业大唐电信也与华为在同一个战壕,在舆论上一直饱受诟病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对华为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此外,在手机市场上与华为存在竞争关系的联想、小米、VIVO、OPPO、酷派等公司也选择支持华为,阿里巴巴、展讯、中国移动研究院、信威通信也都站在华为一边,

值得关注度是除了中国大陆企业纷纷鼎力相助,宏碁、联发科、台湾国立大学这些来自海峡对岸的同胞同样选择支持华为。

另外,比较出乎意料的是,英飞凌、马沃尔、Skyworks等欧美企业也选择了支持华为……可以说,如果不是中国的综合国力给予保驾护航,以及海峡两岸的通信企业和大学的鼎力相助,以及一些欧美企业的“雷锋精神”(估计也从中受益),华为也是无法使Polar Code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的。

Polar Code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的意义

其实,本次Polar码战胜LDPC码和Turbo码并非是两者的第一次较量,在今年10月14日,Polar码、LDPC码和Turbo码已经较量过一回了——LDPC码战胜了Turbo码和Polar码,被采纳为5G eMBB场景的数据信道的长码块编码方案。

这里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长码和短码。编码往往用最短的二进制位数表示一个指令,二进制位数越短则效率越高,在指令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越常用的指令当然越短越好。然而,如果一味的追求指令简短,必然会导致很多指令不等长,而不等长的指令将造成接收端沉重的处理负担。如果用等长的长编码虽然可以解决不等长指令的问题,但显然会导致无效数据的大量传输,浪费带宽。在此情形下,工程师采取了折中的方案——把指令编成两个组或者三个组,常用的指令用相对短的二进制位数表示,不常用的指令用相对长的二进制位数表示,这样就解决了数据传输效率和减少接收端处理负担的矛盾。

华为斩获的控制信道是用于传送信令或同步数据的信息通道,主要用于传输指令操作下级网络设备。高通斩获的编码信道则是用来增强数据在信道中传输时抵御各种干扰的能力。

由于3GPP定义了5G三大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Enhance Mobile Broadband),比如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海量物联网通信(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比如物联网业务;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Ultra Reliable &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比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在本次会议和10月14日的会议中,明确的仅仅是eMBB场景的长码和短码,URLLC场景和mMTC场景的标准还没有确定。

因此,我们要看到华为只是在eMBB场景中获得了相对比较重要的短码中,相对不算太重要的控制信道的标准制定权,而并非5G通信eMBB,mMTC和URLLC三大场景的所有编码标准制定权。更何况在华为获得eMBB场景短码的控制信道的同时,高通却斩获了eMBB场景的长码和短码的编码信道。在此情形下,一些媒体宣传“华为碾压高通,拿下5G时代”显然是言过其实了。

中国通信产业在URLLC场景和mMTC场景两场硬仗中能赢么

由于目前已经敲定的只是eMBB场景的长码和短码,在未来还将有URLLC场景和mMTC场景两场硬仗要打,那么中国通信产业能击败欧美的竞争对手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在4G时代中欧联手,使得高通在4G时代被边缘化,中欧联手上位。但由于近年来中国通信厂商在海外攻城略地,曾经高高在上的诺基亚、阿尔卡特、朗讯、加拿大北电、西门子等曾经的通信巨头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并购和拆分中已然变成了“失败者同盟”,即便曾经高不可攀的爱立信,现在也开始转型做服务。这使得在4G时代的中欧联盟渐行渐远——毕竟高通只是收点高通税,说穿了就是要钱,而华为、中兴却是在要欧洲通信厂商的老命。

然而欧盟貌合神离、一盘散沙的现状又很难使其难以团结一致——比如在eMBB场景短码的争夺中,爱立信就没有支持法国主推的Turbo码,而是选择支持美国主推的LDPC码。加上法国的综合国力完全和中美不是一个等级,按照现在中欧渐行渐远,欧盟四分五裂的情况,基本可以判断欧洲国家在5G标准的争夺中前景暗淡。除非欧洲厂商能团结一致和中国做利益交换——比如,在接下来的标准争夺中,中国支持欧洲主推的标准在URLLC场景获胜,欧洲支持中国主推的标准在mMTC场景获胜,联手排挤以美国高通为首的阵营。

不过,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教小,在URLLC场景和mMTC场景的争夺中很有可能是中美瓜分掉剩下的标准制定权,而且很有可能美国会占据一定优势。

(作者微信公众号:tieliu1988)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中国在通信领域的话语权 怎么就提升上来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科技期刊 提升话语权

中国科技期刊 提升话语权

...现》,探索“强刊 大刊”的创新发展模式,以捍卫科学话语权,逐步积累科研大数据。这是我国科技期刊探索如何发展、如何在国际学术出版阵营中实现突破和超越的一种实践。不过,科学家也提醒,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突破...

2023-06-23 #经典句子

我国自主创办的科技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超越20 中国科技期刊提升话语权

我国自主创办的科技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超越20 中国科技期刊提升话语权

...现》,探索“强刊+大刊”的创新发展模式,以捍卫科学话语权,逐步积累科研大数据。这是我国科技期刊探索如何发展、如何在国际学术出版阵营中实现突破和超越的一种实践。 不过,科学家也提醒,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突破...

2022-11-28 #经典句子

雄安引领首个国际标准 助力数字城市领域中国话语权提升 这些公司已率先布局

雄安引领首个国际标准 助力数字城市领域中国话语权提升 这些公司已率先布局

...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另外,去年下半年,雄安新区管委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数字雄安”建设的基本思路,未来雄安新区未来还将研究制定数字城市建设实施意见。可以预见,在新...

2023-07-04 #经典句子

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委员:输出“中国标准”提升话语权

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委员:输出“中国标准”提升话语权

...原标题: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委员:输出“中国标准”提升话语权 “深入参与经贸多边合作机制,提出更多中国倡议、中国方案”。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姝)23日,商务部部长钟山向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作关于加快外贸转型...

2023-06-20 #经典句子

“三大体系”建设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

“三大体系”建设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

...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对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而言,既是方式和途径,又是方向和目标。“三大体系”建设与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提升具有浓厚的时代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从全球层面讲,这是彰显大...

2012-12-06 #经典句子

专家视角 | 张志洲: 崛起的中国需要全面提升国际话语权(2021年10月)

专家视角 | 张志洲: 崛起的中国需要全面提升国际话语权(2021年10月)

...际关系学院教授冷战后,国际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了话语权政治,国际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国际话语权之争。虽然从组词与递进关系上说,“国际话语权”是“话语权”的扩展,但这个词最早见于中国领导人对文学艺术...

2023-11-26 #经典句子

TCL收购三星苏州工厂 中国面板产业增强话语权

TCL收购三星苏州工厂 中国面板产业增强话语权

...新,试图打破材料和设备的瓶颈,更好掌握显示产业链的话语权。同年,三部门联合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明确了推进打造新型显示“材料-面板-模组-整机”纵向产业链的目标。TCL则就此进行了相...

2023-01-02 #经典句子

德国设备曾要价8000万 中国工程师打破技术垄断 国产抢回话语权

德国设备曾要价8000万 中国工程师打破技术垄断 国产抢回话语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材生产国,却不是铜材生产强国。在很长时间里,连铜材生产设备我国都受制于人,譬如,反向挤压设备。金属挤压机有正向挤压机与反向挤压机两大类,反向挤压是指挤出方向与挤压方向相反的挤压行为,...

2023-08-19 #经典句子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 宣讲家网评论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 宣讲家网评论

...听得懂的语言来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一、推动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特征,涵盖了人...

2023-06-17 #经典句子